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智冠天下之军师 >

第211部分

智冠天下之军师-第211部分

小说: 智冠天下之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曹操麾下的文武大将也纷纷来到了前寨。
  曹操问道:“诸公想必都看见了宛郡的异常。不知各位是如何设想的?”
  曹操身旁的诸位各个都是一等一的大才。可是在什么状况也不清楚,对方在干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能说出什么好的建议出来?
  各个都不做声,前寨一片寂静。
  良久。荀攸提议道:“此地于宛郡太远,根本就无法探清。不如.谴一支军队去探探虚实,再做打算。”
  李典这时道:“魏公,典先前谴了一个百人队的士兵前去查探过了……”
  曹操道:“怎么不早说,得了什么消息?”
  李典羞愧的摇了摇头,道:“一人未回!”
  曹操沉思片刻,就道:“曼成,你带一千士兵亲自前去探探究竟,你由后阵指挥,若有意外,立刻回来。”
  李典领命而去。
  一千轻骑缓缓的向宛郡东行去。可能由于马蹄包了布,他们在行走时竟没发出任何声色。
  还未行至一半,就被马超的“天罡军团”给发现了。
  一时间战场上一里之地,尽是喊杀之声。
  一千轻骑兵根本就无法抵御战斗力惊人的西凉铁骑。两军一接触,曹军的轻骑兵立刻就被冲乱了开来。
  这那是打战?分明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好在曹操多疑,让李典在后阵行军,不然他又要痛失爱将了。
  曹军阵前。
  李典带着孤零零的十几名残骑,跪在曹操的面前请罪。
  曹操一脸内疚的道:“曼成遇险,操之罪也.好在曼成无事,不然,操悔恨终身矣。”
  李典感动的对着曹操磕了几个头,口中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不过他那坚定的双眼,足以表明了他的心意。
  曹操扶起了李典,就对心腹郭嘉问道:“奉孝,你觉得如何?”
  郭嘉对宛郡并不熟悉,对徐庶的做法.也就猜不透了,他道:“也许是伤敌之策吧?兵法云:凡守城者以丞伤敌为上,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不明守者也。”意思是说:所有守城的一方,都应该以迅速歼灭敌人为上策,如果拖延持久,一心等待援兵到来,这是不懂得守城的方法的庸才才使用的计量。
  郭嘉的语气也不能确定,不过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答案。
  曹操也点了点头.在没有想法的情况下,这唯一的想法就是最好的想法。
  夏侯惇怒道:“才几万人马竟敢如此嚣张,盂德,给我一支军队,让我好好教训他们一番。”
  曹操拒绝道:“破敌不在这一刻,我们此次出征的目的就是救援孙权。能拿下宛郡则妙,不能拿下就没有必要做无谓的伤亡。对方早在我们定内乱的时候就占据了上风,他的胜利已经成了肯定,此战的目的就是给刘备制造麻烦,让这一战早些结束。相信这一战结束后,孙权定会举全兵反扑刘备的。到时………哈哈。”
  曹操大笑的走回营帐。

  
  

  






  

3…288正文 下卷 第288章 孙家的危机

  建元元年,七月十一日,清晨卯时一刻。
  徐庶站在宛郡南城的城墙上,望着昨夜完成的工程,脸上露出了丝丝笑意。
  经过了一个十三万人一个晚上的挖掘,宛郡城南的五条河渠顺利的汇成了一条新的河渠,并成功的将河水引到了宛郡城南前连夜挖好的一个长九丈宽六丈,深一丈的低洼中。低洼成斜坡形,引来的多余河水都由下方流了下去,并不用当心低洼水满而渗入宛郡,显然徐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作足了准备工作。
  宛郡城南的下方也被翻新了一遍,原本结实的土地,变得松软无比。如今那土地又被溢满出来的水一冲刷,已经成了烂泥滩,一脚踩下去.即便不滑交也会有半个脚陷入泥桨里,时不时还来一个深坑,由于汇集过来的水源,全是泥浆水,肉眼根本就无法发现地下的深坑。别说是打战,就连走路也未必能走得过来。
  徐庶将百姓和战士通通汇集起来,说了些感谢的话,鼓动人心的话后,就让他们到城中心去领餐。
  百姓都是很善良的.只要你能给他们一口饭吃,说几句关心他们的话。他们就会为你干任何重活.并且毫无怨言。
  “坦之(关平),你立刻将城南一半的守城器械都搬到城北,再令工匠们加固北城的城墙。”徐庶对关平说道。
  关平点头。领命而去。
  关平走了不久,关羽、马超就来复命。
  关羽道:“元直,昨夜曹操果然没有派大军前来,只是派了一个百人队和一个千人队以及一些暗哨前来查探。全部被我们给击退了。”
  徐庶听了,心中好笑,一个人性格的弱点果然是一个人的致命伤,曹操文治武略皆可为天下之表率。不过这多疑的性格注定让他错了一个又一个的战机。微微一笑,对两人道:“二将军、马将军。你们早些回去休息,宛郡的城防今日就交给关平将军和马岱将军了。两位可乘机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日后大战。”
  关羽、马超去后。徐庶也在附近仔细的巡视了宛郡的城防。
  曹操大营前处。
  曹操眺望着一夜而成的渠道,心中悔恨不已,可惜道:“哎呀!错过了一次大好的破敌战机。徐庶真乃奇才也。居然想出引渠护城之法。如此一来,我们已经无法在东门发起攻击了,看来这次又无法拿下宛郡了。”
  “魏公勿忧,刘备实力膨胀太快,对他们来说并非是一件好的事情。如今天下以成定局。三分之势,已经被刘备打破。孙权不过是魏公帐下的一员小诸侯而己,离开了巍公,他根本无法存活。曹刘之间的决战就在这几年中。刘备军虽领地众多,但大汉人口几乎都聚集在黄河上游,即便是刘备取了江东,那两方的人口才算是持平。不过。刘备不可能再拿下江东。论兵力我军依然占据着优势。”荀攸微笑的劝说道。
  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
  这时,贾诩由远处来到了曹操的身旁,在曹操耳边一阵耳语。
  曹操点了点头,对众人道:“诸公速来帐中议事!不得有误。”
  众人齐聚仪事大帐。
  曹操望了贾诩一眼。
  贾诩会意,上前道:“刚刚华歆传来消息,罗麟在长江上大破江东水军,江东水军元气大伤。荆州已经断绝了和江东的联系。交州以向荆州发了‘征粮令’,可荆州各城都是阳奉阴违,丝毫没有把孙权的话当成一回事情。如今江东粮食极少,无力支持太多的士兵。孙权已有裁军之意。”
  贾诩说完,就退了下去。
  曹操问道:“诸位对此举,有何看法?”
  荀攸率先说道:“江东虽然富饶,但人口极少,少了荆南这个粮仓,无法支持军队也是理所当然。孙家本就不成气候,若还要裁军的话,恐怕更加不堪一击,随时有被灭的可能。如此,对我军非常不利!”
  刘晔也道:“不错,江东亡就等于刘备的兴盛。江东现在对我军有利,我们不能看着江东就这样被灭了。晔觉得支援江东粮草.事在必行。”
  厅下重臣也纷纷同意。
  曹操也有这个打算,刚想同意,但见郭嘉在一旁沉思,面色有反对的意思,就问道:“奉孝的看法如何?”
  郭嘉理了理脑中思绪.暂不答他,向贾诩问道:“文和,华歆可信否?会不会名效我军,暗投孙权?”
  贾诩道:“不会!华歆是个聪明人,有着很强的欲望,孙权能给他的东西,我军能给。孙权不能给他的东西,我军也能给,他绝对不会投孙权。至于刘备,更不可能。刘备确实能拿出一些我军不能给他的好东西。不过,华歆的溜须拍马和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在刘备军的阵营中,根本就吃不开。罗麟重情义,诸葛亮重德才,庞统对什么也无所谓。刘备军中文官就以他们三人为首,并且三人的关系好得不得了。华歆根本就无法在他们的辉煌下发展起来。因此,华歆决不会反叛我军。”
  郭嘉大笑道:“如此一来,事情就容易多了。”
  郭嘉对曹操道:“嘉不同意此刻支援江东粮草。”
  “为何?”曹操不解,问道。
  郭嘉沉声道:“在我军中无一人通晓水战,即便是懂得一些,也绝不是罗麟和陆逊的对手。罗麟训练的水军和周瑜遗留陆逊接手的江东水军是我军暂时无法穿越的界限。江东水军的存在。是我军的一个隐患。我军要想拿下江东,面临我们的就是江东水军。而刘备军已经攻下了柴桑,他们可以以陆军打入江东。我们何不趁这天赐良机,将江东水军一举铲除,以绝我军后患。”
  “奉孝的意思是,让孙权解散江东水军?”荀攸倒吸了口凉气。
  “然”郭嘉朗声道:“华歆现在是孙权的心腹,我军是孙权的盟友。刘备则是孙权最大的敌人。刘备日后要攻打孙权,必然会由柴桑出兵,江东水军已经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可以说是一个‘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只要华歆劝说的得体,应该不难办到。等到孙权解散了水军后,我们再支援他们粮草。等到适当的时候。我军就和孙权一起,举全国之兵,和刘备一决生死。”
  曹操双眼金光一闪,大笑道:“奉孝此计甚妙,若无人反对就按照此计来办!”
  “奉孝的计策很妙。不过成功的机会不大!”贾诩走出来道。
  帐中的众人不约而同的都将视线转到了贾诩的身上。
  贾诩不慌不忙的说道:“孙权的心腹不只是有华歆一个,还有一个叫李德的人。只要李德反对孙权就不会答应。”
  曹操冷笑道:“这个不是问题。文和,你从你手下拨五名杀神给华歆。”
  贾诩低头:“是!”
  **********
  南郡城外。
  炮火连天,五十辆“轰天雷”对着南郡日夜不停的投射着巨石。
  城内,吕蒙正在总结着这六日以来的战况。
  功曹手中拿着一份刚刚统计的数据,交给了吕蒙,道:“这六日我军共计阵亡五千六百五十六人。伤一万八千一百八十六人。北城的城墙由于受到了敌军投石炮车的全部攻击,破损相当严重,现已在抢修当中。”
  吕蒙听完南郡的损失报告,关切的询问道:“城中士兵和百姓的态度如何?”
  功曹叹了口气道:“兵无战心,百姓怨声载道!”
  吕蒙听了大惊,道“为何百姓和士兵的情锗转变得如此之快?”
  功曹做出了一副无奈的表情,答道:“对方的投石车太过厉害。一块石头砸上了城墙后,碎石就可以击伤十甚至二十人以上,再加上对方的弓箭、弩床等利器的攻击。我军受伤的人数每日渐长。先前还有大人的关怀,但现在城中的药材已经全部用完,受伤的士兵无法得到医治。从小伤,到重伤;再由重伤到死亡。如今已经没有士兵敢站在战场上的第一线了,只要一受伤,就意味着死亡,城中的百姓也不敢在城墙上去协助我们。南郡真的守不住了!大人.快想想办法吧?”
  功曹的话,有如晴天霹雳般的打在了吕蒙的头上,吕蒙脑中空白一片.晕了过去。
  城外的攻击依旧持续着,一颗颗流星般的石头,在轰天雷的抛射下在南郡的城墙暴裂开来。
  这时一颗巨石砸上了城墙.随即城墙上列开了一条一人大的豁口。
  在一旁观战的诸葛亮大喜,在南郡下己经损失了六千士兵,终于在城墙下留了一道痕迹。
  诸葛亮对文聘喊道:“仲业,命令‘轰天雷’对准豁口,发射!”
  文聘领命,命‘轰天雷’向着破损己经比较严重的城墙豁口,抛出了大量的巨石。
  原本不过一人大的豁口,迎来了雨点一般的巨石。经过了‘轰天雷’的集中击打过后,刚刚的豁口变成了一个裂纹。
  “退兵!”
  本应该趁胜追击的时候,诸葛亮意外的鸣金收了士兵,大军退去。
  打算大显身手的严颜、张任,意外的听了鸣金,都不解的来到了诸葛亮的身旁,问道:“军师,为何收兵啊?只要对着那个缺口强攻,不过今夜,定能拿下南郡!”
  诸葛亮笑道:“取城不如取心,吕蒙乃大将之才,能文能武,若能为主公收于帐下.可抵千军也!”
  严颜不加思索的道:“那颜去将他生擒过来,让军师说服!”
  诸葛亮道:“不可,我军不宜在做多余的伤亡,一老兵可比五个新兵,日后的大战都用得到这些士兵。明日亮一人入城去说服吕蒙即可。”
  张任大惊:“军师,千金之体,安能冒险?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诸葛亮望了张任一眼,自信道:“张将军放心,亮经过这几日的观察,发现吕蒙是一名爱护士兵性命的大将。只要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凭借这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说服吕蒙来降。”
  “可是……”张任还想劝说,诸葛亮制止道:“两位将军好意,亮心领了。亮从不做无把握的事情,你们可以放心!”
  次日.诸葛亮出了营帐,辞别了严颜、张任、文聘等将,独自一人向南郡行去。
  “军师须要当心啊!若有任何不测,我等势必血洗南郡,城中无论老小.一律杀绝。”严颜大吼道。
  远处的诸葛亮听了,苦笑的摇了摇头。
  行到了城下,说明了来意,得到了吕蒙的允许后,诸葛亮踏入了南郡城中。
  城中的景象让诸葛亮大吃一惊,数千伤员躺在街巷中低声哀号着。很快,诸葛亮那敏锐的目光就发现了这些伤员的伤口,只是经过一些破布的包扎,并没有任何上过药的痕迹。诸葛亮立刻意识到了城中已经没有了药材。
  来到了太守府,见一位面色有些苍白的将领坐在上位。
  诸葛亮笑道:“想必这位就是吕蒙将军了吧!”
  吕蒙点头道:“不知先生深入虎穴.所谓何事?”
  诸葛亮“哈哈”大笑:“虎穴?吕将军不要太高估自己了。小小南郡在亮眼里.连兔窝都不如,岂能称为虎穴?”
  吕蒙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道:“诸葛亮,此话何意?”
  诸葛亮轻摇羽扁,微笑着解释道:“将军可闻‘狡兔有三窿,仅得兔其死耳’。小小兔窝就有三窟,遇见敌人有三处地方可逃,而诺大的南郡却被困的严严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