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智冠天下之军师 >

第231部分

智冠天下之军师-第231部分

小说: 智冠天下之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樊城城墙
  “都建造得怎么样了!”徐庶正微笑的在樊城的城墙上.问着授命为樊城修建城墙的太史慈。
  “大人放心!”太史慈自信的说道:“樊城的四周都建造了防御城郭.别说是孙权的十五万大军,就算是二十五万也未必打得近来!”
  徐庶点了点头。沉重的说道:“等城墙完成后。秘密谴亲信之人,打伤四周城郭下的地基。”
  “为什么?这不是用来抵御孙权大军的吗?”太史慈显得非常的奇怪,他从来都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辛辛苦苦建造的东西,就这样的毁掉,实在有些不甘心。
  徐庶淡淡的道:“你去做就是了,日后你会明白的。”
  “是!”太史惹迟疑了一会,就点头领命。
  徐庶看了太史慈一眼,摇头长叹了口气,道:“樊城不是用来对敌的,它是用来送拾孙权的。将军造的也不是城郭,而是孙家军的墓场。”
  “虽然这计策毒辣了一点。但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能早日的看见大汉的一统,能够早日的过上好日子,自己折些寿,又算得了什么?”徐庶低声自语地向城下走去。
  襄阳城西南树林。
  徐庶自从别了太史慈后,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襄阳.换了一身普通服装.就悄然来到了襄阳西南方的树林中。
  林中的藏霸见徐庶来到。立刻就迎了上去。
  徐庶也不和藏霸酣畅.开门见山的说道:“进度怎么样了?这个月之内.是否能够完成?”
  藏霸点头笑道:“大人放心.地道巳径延伸到了襄阳城中.现在在判断另一头的准确出口位置。”
  徐庶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
  转眼又过了四月。
  在过去的四个月里,对峙于南阳平原上的刘备、曹操二人各自发动了几次攻势。但谁也没占到半分便宜。
  在三个月前的清晨.曹操突然向刘备大营发起猛攻.但出师不利.白白折损了数千名将士。在分派部队骚拢时,被罗灵风窥破其兵力分散的弱点,以赵云“飞羽弓骑”的速度,突然杀出.以逐个击破的战略,持曹操大军派出的骚扰部队,各个击跨。
  这一战赵云斩杀敌将超过五千,主持张郃陷入乱军之中,险些为赵云所擒。幸好郭嘉察觉到了端倪,报拾了曹操。曹操让夏侯渊率军火速回援,这才稳住阵脚.救了张郃一命。
  经此一战.曹操已经明白了刘备军以守待攻的战略,防备渐渐松懈。
  法正瞧准机会就提议奇袭鲁山。罗灵风、刘备、诸葛亮、庞统等人一商量合计觉得不错。于是就让马超、庞德前去奇袭。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曹操居然事先发现了奇袭的计划。早设下埋伏,令颜良率军牢牢扼守鲁山县.李典、于禁领军埋伏在鲁山县左近。夏侯渊、曹彰埋伏在鲁山县右近。等待对方进入鲁山之中的山道后.给予痛击。激烈战斗一共苦战了两个半时辰.马超、庞德两军被堵截在鲁山道里.阵形无法展开.首尾不能相顾。在曹操军前后夹击下.士兵死伤无数.后因关羽、张飞、赵云的救助,才脱离了险境。
  曹操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在他在“鲁山之役”胜利后不久,也策划了一次奇袭。他在鲁山四处插满了大量旗旗.分散士兵以作疑兵,秘密率军向西.意图绕至刘备军上游袭击宛郡。打算烧毁刘备军粮草。这一举动没有逃过战鹰那锐利的目光。刘备军故做什么都不知.依旧按兵不动。却趁夜色移了一万精兵、在宛郡北岸的隐秘地点埋伏。
  曹军在路过时。猛然杀出,发起猛烈攻击。曹操大军,措手不及,不敌.大败而回.奇袭部队伤亡惨重,乱军中夏侯惇遇见赵云.两人大战百合。夏侯惇连中赵云三轮.险些丧命。
  曹刘两军在此后,也有数场战役。胜负为五五之数。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日.罗灵风披上了秀儿谴人送来的大衣.心上一片温暖、在众女之中.唯有刁秀儿最体贴。外出打战,一到了天气转冷的秋冬季节,秀儿都会托人远寄一些御寒地衣物。虽然大部分都不会按时送到.不过分心意着实让罗灵风感动。
  “军师,秦侯请您火速前往大帐议事!”一句洪亮的喊声.叫醒了陷入沉思中的罗灵风。
  这时。一阵急促地脚步声由远而近的传来。先闻人声再听见脚步声,可见事情一定非常的紧急,来人不等走进就高喊了起来。
  罗灵风快步走出帐外,见了来人.知道他是刘备帐前的护卫.便道:“何事如此慌张?”
  那护卫摇头道:“不知道,秦侯在接到长安传来的密信后.就急忙叫了几位军师前去议事。”
  莫非长安出事了?这个念头在罗灵风的脑海中一转。心中不由一震.在这个紧要关头,可不能真的出事啊!
  想着,罗灵风的脚步越走越快.不一会儿就到了中军帅帐。通报了一声.罗灵风就走了进去。
  帅帐中只有刘备、关羽、张飞、法正这四个人,他们人人神态焦急.纷纷皱起了眉头。罗灵风一望就知道出了事情,并且是天大的事情。
  罗灵风尽量压下了烦躁的心情.出言问道:“主公,到底发生什事情了?”
  刘备长叹了口气,指着桌上地一本奏折.无奈地说道:“你自己看吧!”
  罗灵风上前拿过奏折.翻开刚刚看了个头,顿时面色惨白.只见奏折上写道:
  “启禀秦侯:
  关中在日前发生百年难得一见的大范围蝗灾.蝗虫漫天飞踊.数不胜数。就在这稻田快要收割的时候,关中、司州的数十万顷良田,几乎全部都被毁,损失惨重,汉中也遭到了波及。”
  罗灵风看到这里就有看不下去的感觉。
  蝗灾这个时候的出现意味着什么,罗灵风知道得很是清楚。
  前不久.刘备军刚刚经历过缺少军粮的风波。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和发展.在关中、汉中、荆州等地的高产量下。粮食的不足已经得到了缓解,军粮也储蓄了不少。
  可是在近五十余万大军的空吃下,军粮本来就剩下得不多,本来还有十几天就到秋收季节.刘备军那时就有了粮食,不必要再为它烦忧了。可是现在这么一搅和,军粮肯定不足以坚持到来年的秋收。
  没有粮食的军队是打不了胜战的。
  “怎么办?怎么办?”罗灵风情不自禁的躁动起来。要是自己懂得研制“杂交水稻”就好了,一年三熟。可惜.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吃皇粮的师长。小稻、大米都不认识.如何研制“杂交水稻”。
  罗灵风摇了摇头.继续看了下去、以下信中写的都是陈群、马良,鲁肃等人齐心治理蝗灾的几点方案。不过,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个时候,诸葛亮、庞统也分别由左右两翼来到了帅帐。
  得知了情况.两位奇才也是一筹莫展,各个都成了苦瓜脸。
  刘备见最信赖的三位军师都毫无办法,忍不住长叹道:“莫非真是天亡我大汉!”
  罗灵风见刘备话中充满了沮丧,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作为一个军师.若让自己的主公失去了信心,那就是他的失职。
  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蝗灾最严重的一个国家。三大天灾其中蝗灾为天灾之首。
  在后世,中国的内蒙地区就发生过一起千年难得一见的蝗灾。当时中央为了表示对少数民族地重视。特地调遣了五万战士.前去支援。当时,还任连长的罗灵风恰好也在救援部队中。亲眼见到了那令人恐惧的一幕。
  “蝗虫遮天蔽日。所到之处,禾谷一空”.就是说蝗虫飞在天空像乌云一样、把天和太阳遮盖住.蝗虫发生的地方农作物全部被吃光。
  那时候即使是有空中喷雾机.还有杀虫剂.消灭起来依旧非常的困难。
  他依稀记得当时治蝗结束后,在酒宴上,有一个旅长级别的官.问过治理蝗虫的专家。面对如此厉害的蝗灾。在古代是怎么治理的。
  当时,罗灵风虽然是小小的连长.但是他的身份却非常的高.一家八帅。在不是正规的场合下、别人也要卖他几分面子。因此.当时他就在那治理蝗虫的专家的身旁,几种古代的治理方法.听得非常请楚。
  也许是因为当年蝗灾的印象太深刻了.现在一想起来、还记得一些治理蝗虫的方法。
  罗灵风高声道:“千万磨难我们都闯了过来。难道还怕小小的天灾不成?莫非主公忘记了复兴大汉的理想?放弃了?还是没有信心?”
  刘备冷冷的盯住罗灵风.双目射出一阵寒光,让人不寒而票。他道:“既然巳经到了这一步,即便是死.也无所畏惧.何来放弃说!”
  罗灵风不理会刘备的目光,笑道:“事情既然已经发生,那就应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这里唉声叹气!”
  刘备冷静下来.说道:“那灵风认为应该怎么做.才好?”
  罗灵风自信道:“古语云‘射人先射吗.擒贼先擒王’,同样的道理,要想摆脱灾难.就应该斩断灾难的根源。蝗灾地根源就是蝗虫。因此,第一步.就是治蝗。”
  诸葛亮担忧道:“蝗灾漫天.如何能治?”当年诸葛亮在襄阳学习时.就遭遇了蝗灾,亲眼见到了蝗灾的力量.对这蝗灾有一种极为深刻的印象。
  罗灵风意外的望了诸葛亮一眼.傲然道:“方法是人想的、要想克制恐惧,唯一的方法就是战胜让自己恐惧的敌人,不然你将永远活在对方的阴影下。要想治蝗.就必须由它的习性入手。蝗虫发生严重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四个,一是蝗虫的适生地有所扩大、如大量退耕还草、还林.有些田地由于干旱长期撂荒等等.使之成为蝗虫的适生地.在此繁殖.又疏于管理.蝗虫的数量不断扩大,直至爆发。二是由于蝗虫防治的投入不够,困此防治的面积和次数不够,不能使蝗虫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低水平的状态.也就是说,蝗虫的基数大.而使蝗虫有连年爆发的现象。三是气候条件对蝗虫的数量增长有利,旱涝交替频繁,冬季温度高.春季降水较多,均有利于蝗虫的存活和数量增加。
  还有就是需要注意生长的特点,刚从蝗虫的卵孵化出来的小蝗虫与长大的可以再产卵的蝗虫、在外部形态上变化不大.也没有像毛虫一样的静止的蛹期,因此属于渐变态类昆虫。刚卵孵化出来的小蝗虫我们称它为蝗蝻.长大的可以再产卵的蝗虫我们称它为成虫。蝗虫从蝗蝻成长到成虫不仅在外部形态上变化不大.而且它们取食的植物种类也都相同。从蝗蝻到成虫要经过几个龄期.如草蝗要径过五个龄期.每个龄期大约需要五~~八天。五龄以后脱皮变成成虫.我们把脱皮变成成虫这个过程叫做羽化。成虫羽化后经过几天就可以交配产卵.卵再孵化为蝗蝻。每一次从卵到卵的循环就是蝗虫的一代。有的蝗虫种类在一年中只发生一代,有的发生多代。代数发生的多少.取决于蝗虫的种类或环境条件。多数草原蝗虫一年发生一代。不过.一代可产四百多粒卵.也就是说可以有四百多个后代。因此繁殖能力很强.杀不甚杀。
  我觉得可以采取虫幼齐杀的方法。”
  在座的几位都惊呆了,若非说这些话的是罗灵风,他们早就指责他胡言乱语了。
  刘备回过神来.问道:“什么是‘虫幼齐杀’?”
  罗灵风道:“很简单.这就是蝗虫杀不胜杀的原因。一对公母蝗虫一次可生四百卵,这四百卵分开公母和死亡,只需十天就可以产八万卵,二十天大约就有千万的卵。试问一对公母蝗虫二十天就可以产千万的卵,成干上万的对公母蝗虫.一共可以产多少卵?那绝对是天文数字。因此,蝗虫杀不胜杀。我根据蝗虫的习性想出了六种灭蝗方法,只要万众一心定能谐灭蝗虫。”
  刘备欣喜道:“哪六种?”
  罗灵风沉吟了会儿.道:“鸣金驱赶法、捕击法、火烧法、沟坎深埋法、断子绝孙法、以及清晨蝗翅露湿难飞用器具抄掠法。”
  “什么意思!”,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庞统等人就好象一个一问三不知道的幼儿,大大的满足了罗灵风那小小的虚荣心。
  罗灵风笑着道:“鸣金驱赶法:蝻子在平地的,挖掘土坑,埋锅烧水.前面用席子夹起来。对准锅的方向铲一平路,聚集众人环形包围慢慢驱赶蝗虫,使它沿着平路直接跑跳入锅内,用竹子做的笊篱捞出来,堆放在一边,直到灭尽蝗虫为止。但是,不能驱赶得太急近,不然蝗虫就会跳跃四处乱飞,反而更加难以收拾了。
  捕击法:就是寻常的捕杀,动用起蝗灾中的所有百姓,见一只杀一只.见两个杀一双,尽可能的消灭蝗虫。
  火烧法:就是利用蝗虫的弱点,蝗虫本性向光,经常在月光下鼓翅成群地飞翔。如果在漆黑的夜晚、先在空地遍布茅草,在浇上火油,用秸秆燃火,能使蝗虫飞来靠近,等多数蝗虫飞来,依附在茅草上时,再加以猛火。
  沟坎深埋法:是选择蝗虫集中的地方,先挖掘深沟.然后从周围三面慢慢驱赶它,使它跳入沟内,用泥土填埋掩盖。
  断子绝孙法:收集蝗虫的幼虫,我们可以金钱来换取。老百姓自然奋勇从事这项工作。但是应当随时变通,蝻子初生,用十个小钱换一斗蝗虫的幼虫:蝗虫的幼虫已经长大,则稍微减少它的交换数量。
  清晨蝗翅露湿难飞用器具抄掠法:蝗蝻没有长出翅膀.跳跃不远,尚且容易捕灭。扑打捕捉必须在清晨,大约早晨凉快吸饮露水.蝗虫大多数伏在稻麦的穗子上,而且它的翅膀被露水懦湿不能飞翔行动。不过.等到太阳出来,蝗虫就伏于根叶的下面,搜寻起来就费力耗神了。”
  说到这里,罗灵风喘了口气,继续道:“要想消灭蝗灾,最主要的就是要人多,只要动用上千万百姓,消灭蝗灾指日可待。当然,动用那么多百姓钱财一定要准备充分。还有蝗虫可以吃食的,没有危害,在必要可以用来当成食物。”
  大帐中一片安静。良久、庞统由衷的说道:“一直以来.统自问一身学识不在灵风之下.今日可真的服了。”
  刘备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灵风你将所有治蝗的计划通通写好。备再从军库中拨黄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