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兴汉 >

第129部分

兴汉-第129部分

小说: 兴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想着给高沛施加压力,让杨怀分心来自己这边。这高沛哪里是魏延的对手。
    用简单的数字说的话,比如吕布为100,羽、赵云等人的武力值是98,那这魏延最少也有93到95。而这高沛顶多70到75,这样的差距要是换做战场只怕两三个都挡不住魏延。亏得这校场足够大,不然高沛几招之内就会被魏延挑下马。
    十招过后,高沛渐渐不支,本来他对自己单独一人面对魏延就没什么信心,魏延说到底是荆州兵的先锋。自己虽然是益州大将,但赵云与张任的比试高沛是见过的。按照高沛的想法魏延要么就是特别擅长谋略要么就是武艺超群,不然这先锋应该是赵云的。
    杨怀提出武将比试,高沛之所以没犹豫,实在是因为前两场比试输得太没面子了。

第243章 廖化争胜
        高沛一边尽力支撑,一边盼着杨怀早点解决廖化过来帮衬自己。如果以二对一或许还有一丝胜算,这是高沛在与魏延交手十几个回合之后得出的结论。
    看到高沛节节败退,杨怀何曾不想去帮一把。
    可这小鬼廖化难缠啊,论实力自己应该在廖化之上,可那句话怎么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廖化就是一头被激怒了的牛犊一般,手中长枪舞得虎虎生风,杨怀还真不敢大意。
    场上比试逐渐白热化,在场下的刘琮和赵云则是越看越轻松。因为廖化的表现已经能够让他们放心,所谓旁观者清,场上的杨怀虽然可能还觉得被廖化缠住有点憋屈,但场下的两位行家倒是觉得如果不是廖化经验不足,此刻应该已经分出胜负了。
    这么说吧,在刘琮和赵云看来,论真是武艺,廖化能打七十五分,甚至比杨怀还要略高,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加上先前众人都不看好他,所以小家伙有点不自信,这才出现现在这样的局面,十几个回合过去之后两人战了城平手。
    廖化拖住杨怀,刘琮自然知道这场比试又赢了,魏延的身手他是知道的,而根据他前世的记忆,这蜀中杨怀、高沛可算不上什么猛将,顶多三流。
    果然不出刘琮所料,由于没有支援,在勉强支撑二十回合之后高沛被魏延逮住空隙,一枪横扫腰部,一个踉跄跌下马去。
    魏延虽然很客气示意高沛上马继续再战,可高沛那里还有胆气,要不是魏延客气,趁着自己下马的空档上来补一枪,自己还如何再战?这里又不是战场,就算是战场此刻最应该做的也是拍马逃跑。都是久经沙场的人,高沛自然知道自己与魏延的差距。高沛甚至认为就算没有廖化,自己与杨怀以二对一也很难坚持六十回合。
    高沛勒马退到一旁,魏延正yù拍马上前支援,却见刘琮在场下拼命摇手。魏延虽然听不清刘琮说什么,但看那架势是不想让自己上前破坏廖化与杨怀的对战。于是也勒马退到一旁,刘琮和赵云则松了一口气,面露笑容。
    要不说,心态很重要,高沛和魏延的比试杨怀几乎没jīng力关注,不过高沛下马的瞬间他还是感觉到了。
    心中暗道,不好!自己对这个小娃娃都很吃力,要是魏延再上来……
    就这样一边应付着廖化,一边抽空瞧瞧旁边的战局,不看不要紧,一看,心里那个气啊,你们两干嘛呢?那么友好?尤其是魏延,面带笑容气不喘,难道已经分出胜负?
    很明显杨怀不认为是高沛赢了,不然高沛应该第一时间上来帮自己拿下廖化。魏延既然赢了为何不上来围攻?我屮艸芔茻!这是调戏,这是轻视!
    难怪刘琮会让一个小娃娃上场,原来是有必胜的把握!再看自己眼前的对手,年纪虽小,力气却是比自己还大。
    两人战了有二十来回合,孰高孰低,杨怀也渐渐看出来了。自己赢在经验上,但这小娃娃似乎很聪明,才短短的二十几回合,出手明显比刚上场有分寸。杨怀此时的感觉就是上当了!刘琮是故意让自己轻敌的。
    再说廖化,全心全意的对付杨怀,并不敢分心。他只听到场边鼓噪的声音越来越大。
    甚至后来几乎成了一个声音,那就是廖化加油!廖化其实挺紧张,他的想法就是尽量拖住杨怀,让魏将军顺利解决高沛。就算自己输也要消耗杨怀的大部分体力,这样魏将军才能以一敌二。他底子本来就不差,而且专心对付杨怀,杨怀尽管老道却是占不到便宜。
    三十回合、四十回合!廖化不认输,杨怀也坚决不肯认输,他知道高沛已经输了,这场比试已经输了,但自己不能输在廖化这个娃娃兵手中,要是魏延赶过来支援,他最多坚持五回合就会投降。偏偏魏延不如他愿,和高沛两人站在一旁看热闹。杨怀心里那个恨啊!
    打着打着,廖化渐渐进入了状态,赵云平时教他的枪法都发挥到了极致,而杨怀却渐渐落了下风,廖化这才有机会抽空看看旁边。在他想来以魏将军的武艺,能够与他打上四五十回合的武将还真不多,看来自己瞎蒙蒙对了人,要是自己一上来就找高沛,只怕这会早就被拿下了。
    不过好奇心还是让他偷偷瞄了一下旁边,不堪不要紧,一看,只见魏延正端坐马上冲自己直乐呵。这是怎么回事啊?既然魏将军赢了为何不来帮自己,哎自己快累死了,这杨怀好难缠。再看看高沛,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廖化更是坚定的相信魏延赢了。
    可是……自己刚才明明发出信号让魏将军帮忙了啊,他怎么好像没收到?再看看远处的刘琮和赵云冲自己直招手?难道……明白了,这是要给我表现的机会啊!
    廖化这才断了求援的念头重新全心投入战斗!
    从不被大家看好,到现在大家鼓励他一人面对杨怀,廖化的信心倍增。此消彼长,这就苦坏了杨怀。没想到现在是这种局面,越是不想单独面对廖化,越是要面对,从开始的胜之不武,到现在万一输了十分难堪,杨怀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可是说是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两相比较,廖化则是发挥越来越出sè,杨怀则是心神不定,很想速胜,却是无论如何找不到廖化的破绽。他开始后悔了,最开始廖化还有些破绽可是杨怀过于轻敌没抓住,打到现在廖化信心爆棚,对杨怀的实力和招式也是更加熟悉。
    六十回合,七十回合……两人算是旗鼓相当,场下的气氛更是热烈。杨怀已经有点吃不消了,廖化却丝毫不肯放弃。他是自告奋勇上场的,现在刘琮和赵云都鼓励他单独对付杨怀,他当然不能丢脸,要不怎么说年轻就是好。十八岁的廖化对上三十八岁的杨怀,硬是打得杨怀一点脾气都没有。
    旁边的高沛看着也是惭愧不已,要不是自己输得这么早,或许杨怀还能赢下廖化,至少场面上没这么难看。就在他自责不已的时候,只听得场上铛得一声巨响,之后比试分出了胜负。廖化集中了杨怀的腰部,虽然是枪杆,而且杨怀还穿着厚重的盔甲,但廖化的一身蛮力还是让杨怀一个踉跄,身形一晃差点跌下马去。
    要不是杨怀经验老到,在身子跌落到一侧快要着地时拼命的抓住马鞍,此刻已经在地上了。惊魂未定的杨怀重新坐上马才发现廖化远远的勒马站定,并没有趁机上来偷袭。那架势气定神闲!杨怀更是羞愧难当!
    罢了,罢了!认输吧。其实廖化能与杨怀打到现在每个场边的观众都认为廖化赢了。
    唯有场上的廖化和杨怀不肯承认而已,就在刚才,如果是在战场上廖化会毫不客气的补上一枪,就算不能刺中,杨怀必定也不能从容上马。如果没有战马,杨怀更加不是廖化的对手,这一点久经战场的杨怀比廖化更清楚。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在下认输!”
    杨怀一百个不情愿,但情势并没有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就算接下去继续打他也没有把握了,就算最后侥幸赢了,必定更加为众人所耻笑,这里毕竟是友军比试,不是战场,廖化已经让了自己一招,旁边的魏延更是没有参合,现在认输总比再次被廖化击败来的好。

第244章 深藏野心
        随着杨怀的认输,这场荆州兵与益州兵的比试算是结束了。廖化兴奋的满脸通红,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喜滋滋的下场然后乖乖的站在刘琮身后。
    刘琮倒是没有为难杨怀和高沛,这场比试本来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肯定是要赢下来,主要是为了自己和荆州将士赢得葭萌和益州将士和百姓的认可。现在目的达到了,他也不希望与杨怀等人搞得太僵。
    不过有一点他是要坚持的,那就是比试前的赌约,这是对于参加比试双方的尊重,也是刘琮另外一个目的。“杨将军,高将军,这真是初生牛犊,说实话,本将此前也不知道他的实力,还请两位见谅。”
    “技不如人,刘将军又何必客气。”
    “两位将军海量,只是这赌约……”刘琮可不想这么放过。
    “愿赌服输!”杨怀恶狠狠的白了刘琮一眼,心想,你堂堂征南大将军还惦记这些。
    “两位将军切莫误会,我的意思今rì两位将军带来的jīng英在我营中暂住三月,三月后定当送他们回营,至于两位将军公务繁忙就免了……”
    杨怀和高沛心里直骂娘,不过也没办法,刘琮真是要让他俩在魏延手下接受训练,他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既然比试之前有赌约,两人也不好反悔,便是交代下去务必认真听从刘琮的命令,认真训练。
    在众人的嬉闹中,了杨怀和高沛甚至都不肯留下来吃晚饭就匆匆离去。
    刘琮也不挽留,他要的目的都达到了,葭萌几十位豪族代表和上千百姓都观看了今rì的比试,荆州将士可以说是完胜,这也让张松和法正等人先前饱受诟病的局面有所改观,不得不承认,人家荆州将士就是厉害,张子乔力主邀请刘琮入蜀看来是有远见啊。
    当然更重要的是杨怀和高沛带来的五百jīng英,这些人虽然只有一百五十人参加了比试,但按照双方的约定这些人必须留在刘琮营中接受三个月的培训。刘琮名义上是强化双方的战斗力和配合。但实际上目的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法正和魏延就很是不解,魏延更是在杨怀离去后第一是前来问刘琮:“主公,留这么多益州兵在我营中,就不怕他们了解我军虚实,然后回去禀告杨怀、高沛?”
    刘琮摇摇头,笑道:”他们都hi些什么兵?是从两万益州兵里挑选出来的,参加比试的,杨怀和高沛绝对不可能掺假,这些人就算不是队长、屯长也必定在队屯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如果我们能够将他们驯服,不但能大大增加益州兵的战斗力,关键时刻……”
    “主公高见!”
    “知道就认真去办,这五百人单独成营,有你亲自主持训练,要像对待荆州兵一样,严格要求,我也会抽时间亲自训练!”
    魏延连连点头,不得不承认刘琮的远见,当初作为南郡太守在江陵练兵就是采取训jīng英的办法,现在军中大部分队长、屯长、军侯都接受过刘琮的亲自训练,所以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忠诚度都是曹cāo和孙权的部队无法比拟的。刘琮要亲自训练这五百人的目的就是希望与这些人建立感情,将来自己与刘璋反目,这白水守军是第一个要控制的。
    有了这五百人的渗透,刘琮想要控制这支部队就要简单的多。也就是说,刘琮让杨怀和高沛挑选士兵来参加比试,表面是为了压服杨怀和高沛,而更深层次的目的便是在此。刘琮对于自己的训练方法和身手有绝对的自信,这些人是益州兵的jīng英。
    一开始他们肯定不服气,刘琮便是要让魏延亲训,就是让他们见识下。要在今后的训练中用事实告诉他们今rì的比试荆州兵不是取巧,而是训练出来的,要让这些人从今rì的佩服到仰慕到崇拜,将来才可能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干!
    基于这样的目的,所以益州兵担心的恶意惩罚和克扣军粮之类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相反接下来的rì子他们经常能与荆州大将魏延一起训练,而刘琮的到来更是让他们大感意外,看来这刘琮是要认真训练他们以提高战斗力。当然刘琮也不忘把这件事情告知刘璋。
    这也等于说刘琮认为益州兵战斗力太差,三个月之内他不打算进攻张鲁了。张鲁倒是没说什么,他担心杨怀和高沛不服从指令,刘琮没提。
    其实不是刘琮不提,这个是拖延下一个三个月的借口,要慢慢用。
    接下来的葭萌百姓更是像见普通邻居一样时常在大街小巷见到刘琮,当然更多的时候刘琮是在带兵巡视。这让葭萌百姓心中又踏实了几分,有这样的征南将军镇守益州,想必曹cāo不可能轻易攻进来吧。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工作,刘寅已经奉命来到葭萌,亲自主持益州的情报搜集工作。
    刘琮给他的主要任务便是拉拢董和父子与费祎。此时的董和是固陵郡太守,字幼宰,南郡枝江人,祖先本为益州境内的巴郡江州人。东汉末年,董和举家西迁,离开南郡来到益州,在益州牧刘璋手下为官,先后担任牛鞞县长、江原县长、成都县令等职位。
    当时蜀地因富裕丰实,百姓生活奢侈,商人更穿公侯贵族的服饰、吃珍奇美食,婚姻葬送等事甚至倾家荡产都要办好。成都作为益州的治所,是达官贵人、豪商大贾聚集之地,董和作为成都的长官,有意在当地推行俭朴风气,亲自带头节俭,穿粗衣、吃蔬食,生活上不逾矩犯上,从而令当地风气有所改善,百姓都十分敬畏他。
    后来成都县中豪强都不满董和执法严厉,纷纷说服刘璋调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当董和要走时,下属官吏、黎民百姓甚至老弱妇孺等数千人都相携而出,乞求留下董和。刘璋便准董和再留任两年。两年后,董和升迁为固陵郡太守。这是益州与荆州的交界的边郡,也是刘璋与张鲁势力的分界点。
    董和仍然清廉简约,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相处时,都能以真诚之心对待,所以郡中人都爱戴、信任他。这样一个人才刘琮当然不希望错过,不过更重要的是董和是董允的父亲。
    董允出生在枝江,从小就跟随父亲避乱蜀中,历史上的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称蜀中四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