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兴汉 >

第206部分

兴汉-第206部分

小说: 兴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琮在心中开篇便对张昭在扬州的作为大家赞赏,并将张昭与荀彧相提并论,称二人位乱世之张良、陈平。随后便指出,如今天子南渡。荀彧更是贵为三公。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贤才齐聚,国运昌盛……
    这一封完全只是试探性的信,刘琮用了大量的篇幅详细的强调了自己所知道的的张昭自南下扬州一来的各种功绩!当然还有自黄巾之乱一来,全国人口的下降。
    所谓哀鸿遍野,十户九空等因为诸侯混战而造成的一幕幕人间悲剧。信的末尾,刘琮自然不忘提醒张昭:“张公大才,伯符勇猛,可谓一文一武,张弛有道。而两位皆是希望华夏一通……
    今小人当道,权狂傲自负,琮深为公惋惜……”总之,刘琮现实表示了对张昭的仰慕,对张昭的功绩表示钦佩,对张昭现在的遭遇表示不平!然后刘琮笔峰一转,说到了朝廷,说到了天下,说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
    半个月之后,几经辗转,刘琮的这封信送到了张昭手中。看完书信的张昭也是感慨万千!他到扬州已经多年,人到中年,刘琮的意图他岂会不知。前段时间,吴县城内几个说书人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现在拿到这封书信,张昭瞬间就明白了。这不是曹操的奸细,而是刘琮的。想必这些故事也是刘琮编造出来的。前几天公子孙绍曾经来过找过他几次,都被他赶了出去。
    张昭虽然敬重孙策,但如今孙权才是江东主人。张昭身为人臣,虽然不受主公待见,但人臣的本分还是知道的。尤其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和公子绍来往过密,必定会招致孙权的怀疑,对于自己和孙绍都可能致命!
    可是孙绍不管!父亲的死,本来他已经渐渐淡忘了。但现在突然有人提起,而几个说书人却被当场带走,后来听说都押入了大牢到现在都没有放出来。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而自己一向敬重的母亲也无法给自己答案。江东百姓心中的重要谋臣张子布甚至都不等自己问什么就轰了出来。越是这样,孙绍越是觉得疑虑重重。
    这也是年轻人的叛逆心理吧,没人肯跟自己说,那么就自己调查!当然孙绍也不笨,既然有猫腻,那么养一些门客以自保也是必要的。年轻人说干就干,这可是愁坏孙策夫人乔氏。
    不得已,乔氏只能去找张昭,希望张昭能够出面劝劝自己的这个宝贝儿子。本来如果只是做人处事上的教导,张昭义不容辞。但关于孙策的死,张昭也不清楚细节,叫他如何跟孙绍解释?
    乔氏是孙策的遗孀,张昭也生怕有负重托,不得已又让家丁到大街上将孙绍找来。
    “公子,可曾听说过庸人自扰。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些说书人分明就是敌对势力派来的奸细,目的就是搅乱我们江东,分化我们江东!公子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中了敌人的奸计了!”
    “先生,缘何那人刻意冷落你,你却要帮着他说话?”孙绍似乎气鼓鼓的站在那里,用眼睛瞪着张昭。
    张昭一听,愣了!这孙绍不过十六岁,火气却很大。他这意思是自己偏袒孙权。自己的叔叔,不叫叔叔,叫那人?张昭自问,孙绍虽然年轻,但一向对自己敬重,今日这是怎么啦?
    “公子!圣人曰:礼之用,和为贵!主公乃是你叔父,令尊亲弟,绝非外人!”令堂抚养你长大实属不易,你应当认真读书,将来为国为民出力才是。而不是纠缠过去。”
    “先生,此言差矣。教育感化的事,是从上向下推行,前人影响后人。因此,父亲不慈爱,子女就不会孝顺;哥哥不友爱,弟弟就不会恭敬;丈夫不仁义,妻子就不会和顺。”孙绍也不是武夫,在母亲的教育下倒是读过不少书。
    父慈才会子孝、兄友才会弟恭!《弟子规》和《五帝本纪》中都有记载,显然此刻成了孙绍据理力争的典据!
    显然,孙绍已经认定了,自己父亲的死跟自己的叔叔有关。甚至连张昭的不公正遭遇都成了孙绍攻击孙权的理由。
    “公子!慎言,慎言!”张昭内心还是很喜爱这个孩子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孙策的儿子。也因为他确实比较聪明。而现在的局势,偏偏不需要你聪明。孙权本来就是个多疑之人。如今更是野心勃勃要与曹操、抗衡。如果孙绍在这个时候有什么动作必定会被孙权记恨。
    尤其是现在孙绍心里有个结,一时半会怕是解不开。而张昭自然不能跟孙权说,让孙权自己跟孙绍解释。
    “他若不仁,我便不义,先生难道怕他不成?”
    “公子!”张昭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孙家人怎么一个个年轻气盛的?孙权主政时比孙绍也只是大两岁,可他根本不把功臣张昭当回事。现在这孙绍,似乎也不把孙权当回事。
    “先生今日叫我来,若只是说这些,那绍记下了。告辞!”
    “公子,公子。且留步。公子如今已经逐渐成年。理当为江东出力了。夫人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昭想禀明主公,让公子去丹阳前线锻炼锻炼,公子以为如何?”
    “去前线?”孙绍随即明白,这母亲和张昭是想将自己支开。
    “是啊,曹操大军在淮南一带一直对我军保持高压。公子熟读兵书,如今各自也不输给成人,是时候去军营锻炼锻炼了!”
    “不行!待我将此事调查清楚再说!”

第368章 再行离间
    第368章
    “调查?调查什么?老夫告诉你,这个乱世拳头就是真相。你是公子没错,但是如果惹怒了你叔叔,顷刻之间便会灰飞烟灭!到时候谁来替你调查?你不替自己着想,也要想想夫人。主公已经仙逝,若是你再出点什么意外,让她如何面对将来的生活?”
    看到孙绍不听劝,张昭也是有点怒了。孙绍的动静已经有点大了,如果孙权真的出手,那就不是小事。
    孙绍涨红着脸,心有不甘。但在张昭面前还是不敢太放肆,但显然十分委屈!
    “公子,坐下,老夫有话说。”看到孙绍默不作声,张昭知道也不能太说重了,不过有些话不说清楚,他肯定会闯祸!孙绍比刚才稍微冷静了些。他从小就听母亲说起过,这张昭可是父亲的最得力助手,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既然老先生有话要说,他便坐了下来。
    看到孙绍如此,张昭也是缓缓坐下,压低了声音说道:“你还年轻,还有很多路要走,有很多事情要经历。你且仔细想想,这时候你如果配合敌人的奸细捣乱。如果将来事情查清楚了,主公就是死于剑伤,那江东的士子们如何看你?
    再说,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你叔叔主政江东已经十余年。就连老夫都被边缘化了。你去哪里调查?找谁调查?主公在九泉之下也只是希望你能健康成长吧。
    就算退一万,就算主公是被许昌门客意外的人谋害的。那你想过没,这个人如果知道你执意要调查事情的真相,他会放过你吗?”说道这里,张昭警惕的看了看四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孙绍。其实他早已身处漩涡中心,处境十分凶险,这个时候,如果你还要上蹿下跳,那就是等于找死!
    听张昭这么一说,孙绍也是心头一紧。他是个聪明人,张昭有些话不方便直说,但他已经明白。张昭没说的话里就是告诉孙绍。如果真是你叔叔或者他身旁的人害死你父亲,那么他们照样能够将你干掉。而且他们或许就在等待一个时机!孙绍再胡闹就等于将脖子伸过去给人砍!
    “那……怎么办?”孙绍显然心有不甘!他也听出来了,张昭是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只是出于经验,在教导自己行事。
    “忍!在公子你未成年之前,不会有人过度关注你。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提高自己的修为……”
    对于孙绍,张昭也没什么保留的,这孩子是主公孙策的骨肉,而且又十分聪明。但考虑到孙权的为人,他实在不敢让孙绍锋芒毕露!那样早晚会招来横祸。
    孙绍在张照的劝阻下,总算冷静下来。他知道在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是不能够无知的去跟叔叔叫板。不过心里却埋下了一颗种子!
    ……
    刘琮当然不会天真到,一封书信就能说服张昭。当然他也不会完全指望歩流铭搅乱江东。他给张昭写信,就是要告诉张昭,自己志在华夏一统,如果你走投无路,可以考虑下襄阳。
    而散步谣言,江东谋士也不少,鲁肃、诸葛瑾等人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识破。不过只要谣言传开,刘琮的目的就达到了。将来也会给刘琮出征提供一个借口。同时随着谣言的传播也能在江东百姓中引起轰动。
    当然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军队。很快刘琮就收到了张昭的回信,张昭在心中感谢刘琮的褒奖,同时指出,江东人杰地灵,带甲数十万……反正那意思就是,谢谢老板赏识,不过我在这里一切都好。我们江东地盘虽小,但兵强马壮,想要吞并江东并非易事!
    能够收到张昭的回信,刘琮已是十分满意。诸葛亮此前就提醒过他,张昭此人十分高傲。现在看来至少自己没有被他轻看。不然像当初陶谦那样,辟用他,他却跑了,多尴尬!
    而锦衣卫传递回来关于孙权和孙绍等人的举动,更是让刘琮相信,歩流铭的行动收到了效果。现在刘琮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加直白的抓住这些人的痛处,如何扩大影响。
    要扩大影响,就必须有点狠招!这一次,刘琮将目标锁定为江东支柱之一的鲁肃。初一提出这个计划时,法正和诸葛亮等人都不明白刘琮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如果说,张昭是主张统一的,而且不受孙权待见,倒是还可以争取。这鲁肃虽然主张孙刘联盟。但却是和周瑜一脉相承,坚决怂恿孙权独立,儿不接受朝廷限制的。
    他们那里知道刘琮是个穿越者,对于三国这段历史可是研究得不能再研究了。就是这个鲁肃,江东的支柱,在投靠江东孙氏之前,可是与江北的曹操势力中诸多人有来往!这一点就可以利用下!
    根据刘琮的了解,历史上的鲁肃曾经两次投靠江东孙氏。第一次是建安三年孙策在世时。“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馀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
    不久之后,鲁肃就以还葬祖母为由,辞别孙策回到家乡东城。或许当时的鲁肃并不看好,或许鲁肃真的是个孝子,总之,鲁肃是离开了!
    第二次是孙策死后。而且鲁肃投江东前,曾出现过刘晔劝鲁肃投奔巢湖郑宝的小插曲。
    三国志中曾经有记载:刘子扬与肃友善,遗肃书曰:“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於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馀,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
    肃答然其计。葬毕还曲阿,欲北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当初鲁肃已经答应刘子扬投奔郑宝,而周瑜抢先“徙肃母到吴”,力劝之下,鲁肃这才答应事孙。这就值得玩味了,说得难听一点,这鲁肃是被周瑜绑架,不得已而事孙!
    当然,这些只能说明鲁肃可能事吴是迫于无奈,但并不会影响孙权对其信任。而鲁肃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江东政权的忠心。但刘琮可是知道,鲁肃除了跟曹操集团的红人刘晔交往甚密之外,还跟其他人有来往。
    鲁肃生长在淮南江北的士夫交游之乡,看够了周围曹操、袁术、吕布、孙策多股势力纷争横夺,加上鲁肃家财丰厚,喜爱结交豪杰,又志向远大,很想借乱世之机成就功名。所以他很容易交上不少类似刘晔的朋友。
    而其中两个人也很有名气,一个是下邳名士陈登,一个是陈登任广陵太守时的攻曹陈矫。而无论陈登、陈矫还是刘晔,都是反对孙氏政权、支持曹操的人士。
    陈登,江东孙氏的死对头,曹操任命他为广陵太守,他的任备除了“阴合众以图吕布”,便是为监视江东,这可以从广陵的地理位置看出来。孙策遇刺,陈登很可能是参与者之一!
    如果说,鲁肃与陈登交往属于过去的话,再加上陈登可能参与刺杀孙策……刘琮在内心的得意的笑了。孙绍,张昭,但愿你们能够憋得住!还有孙权,希望不要怀疑鲁肃啊!
    陈矫,从“辞孙策、袁术之命”看,足见此人反对孙氏。
    刘晔,从其暗杀郑宝、打着曹操旗号辖领郑宝兵众的行为看,此人可谓人在江淮而心已许都。而刘晔将郑宝人马赠给刘勋,除因两人都是汉室宗亲外,恐怕刘勋此时也早倾向曹操了。
    刘勋是后来被孙策打败后投奔的曹操,但当时袁术新死,刘勋驻在皖县,害怕孙策来攻,很可能已先与曹操联络。刘晔现在可是曹操集团的重臣啊!
    而联系到鲁肃第一次投江东后,又借故返回东城,足可断定:鲁肃当时并不看好江东政权,并与亲曹反孙的江淮人士有来往。可现在居然又是江东的重臣,诶过说鲁肃心仪曹操,是卧底,孙权会怎么想?
    最重要的是,可能孙权对于鲁肃的过去都不甚了解吧。刘琮觉得是时候让孙权对于自己所依仗的重臣应该有个详细的了解。当然更要让孙绍知道鲁肃与陈登交往的那段往事!

第369章 鲁肃蒙冤
    第369章
    “先生,你看这书信……”张昭的书房中,孙绍拿着一份刘晔写给鲁肃的信。在信中。
    张昭接过书信,他只是看了看抬头便大吃一惊,上面赫然写着: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