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兴汉 >

第60部分

兴汉-第60部分

小说: 兴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刘琮被吵醒时,却发现诸葛亮端坐沙羡府衙。
    “先生何时到的?”
    “刚到不久,几位将军已经在外恭候,请主公下令!”
    “什么?”
    原来诸葛亮等人率领大部队抵达沙羡时,孙权已经带人完全撤出了沙羡,在城外与夏口港之间扎营,准备休息一晚次rì攻城。
    诸葛亮听了黄祖讲述下午到晚上的战斗过程,便立吩咐众将摆开真是。这会刘琮醒来,自然第一时间吩咐众将出击,甘宁从水路,魏延、黄忠各率一部左右夹击,黄祖、刘磐率领沙羡城内守军从正南面杀出。
    孙权的部队听到杀喊声,还以为又是黄祖虚张声势,根本没有引起重视,知道陆上三方成合围之势,孙权与众将才发觉不对,黄祖只有五千人(实际三千)分成三个方向包围不是找死么,自己带兵直接进入沙羡便是了。等到夏口方向再次出现冲天大火,孙权便知道,坏了!
    黄祖再厉害也不可能从自己的大营飞过去攻击夏口,必定是荆州援军到了。便吩咐众将率领部队立即增援夏口。陆地上孙权顾不得上了,夏口如果丢了,自己就没退路了。
    可已经形成合围之势的南郡兵怎么可能放过孙权。
    尤其是甘宁,七千水军自从上次洪湖剿匪之后,这会第一次对外作战。趁着夏口守军不足,便是连人带船一把火烧了,等待孙权率队赶到江边时,夏口守军早就报销了,只剩下熊熊大火。而江心甘宁率部正在欢呼。
    PS:给位路过的书友,请你高抬贵手,收藏下,收藏免费哦,魔力鸟跪谢了!

第113章 穷追猛打
    孙权一边安排人扑火,一边准备迎击陆上包围过来的敌人。本来还有将近两万人的孙权军队,在夏口船上驻守的两千人被甘宁瞬间消灭。陆上的大部分扎营未稳,正准备休息便被包围了。慌乱之中死伤无数!
    可怜的孙权,白天还是大捷,攻陷沙羡,正好趁机劫掠一番。接着便是损兵折将,这到了晚上,先是被刘琮用计骗出,结果尚未站稳,战船被烧,陆地被围。看到夏口的冲天大火,孙权军中军心涣散,加上战斗力而言,在路上本就不如刘琮带过的部队。再有一千骑兵闯营。一时间哭喊连天。
    “主公,孙权败象已露,要不要留下缺口让他们逃跑,也好降低我军的损伤?”陪着刘琮来到沙羡南门城墙的诸葛亮问道。
    “嗯,我军人数并不占优,如果四面围定,孙权必定死战不退,留下传令下去,放开东边,让孙权败逃,但不得有一人登船!”
    刘琮这是要便追边打,但是卡住长江,不让孙权过江,这样一来,战斗远未结束。孙权部队看到缺口必定东逃而去,那么刘琮便可从容组织陆地和水上两路追击。
    果然,得到军令的南郡将士迅速调整了包围圈,孙权的部下也是聪明得很,在江夏和黄祖等人火拼下去肯定是死路一条,今晚来了两拨援军了,还不知道刘表后续有没有援军,此番孙权带着三万人孤军深入就是想来抢*劫的。只是没想到初一交战出奇顺利,就连沙羡城,黄祖都主动让出来,现在越想越不对。
    孙权感觉自己从进沙羡城的那一刻起就是被敌军牵着鼻子走,这会见到生机,自然毫不犹豫的奔向东方。就这样一路跑,一方拼命追赶,直到天明,追出四五十里,也不见双方罢兵,一场追逐战持续了整整两天,直到快接近孙权地界,刘琮才传令罢兵。
    此时孙权部下剩下不过两三千人,大部分都带伤,刘琮在当晚的包围战中也付出了三千人的代价。不过能救下黄祖,保住江夏,这点损失值了。三万人几乎是孙权在柴桑水军的全部力量了,虽然江夏水军在最初的交战中也损失殆尽。但两相比较孙权还是亏了。至少一两年内无法再像往常一样对江夏发起攻击了。
    倒是在江面上的甘宁部队却是闲下来,等到孙权部队跑远,便进夏口收拾残局,将大火扑灭,找出能够继续使用的船只。刘琮又恳请黄祖调派船只,给甘宁配上一万五千人,诸葛亮作为军师直扑柴桑,打算彻底捣毁周瑜辛苦建起来的水师基地,借此重挫孙权。
    就连被孙权擒获的黄shè在乱中之中也得以逃脱,让黄祖更是喜出望外。战斗结束,保住了江夏,黄祖未等襄阳援军前来便派出使者告知刘表。本来黄祖想顺便将刘琦这个瘟神也一并送回襄阳,刘琦坚决不肯回去。
    当初孙权围城,他恨不得插着翅膀飞回去。
    但如今刘琮领兵杀退了孙权,刘琦这才想起来自己的罪过,如果这个时候回襄阳只怕要被刘表乱棍打死,差一点就毁了黄祖一家啊,还有一万五千江夏水军,顷刻间灰飞烟灭。
    刘琦不想回襄阳,刘琮也不想让他回襄阳。
    在刘琮看来,如今刘琦继续呆在在沙羡,黄祖绝对不会像以前那么客气,刘琦也别再想碰军队。如此一来刘琦留在江夏等于闲人一个比在襄阳还闲。倒是让他回襄阳去反而会连同蒯越等人一起掀风作浪。
    黄祖可是花了一番功夫,将刘琮捧成了简直是文韬武略,样样jīng通。诸葛亮等人虽是有怀疑,但苏飞、黄安等人众口一词。
    黄祖见刘琮心情不错,便起身对刘琮说道:“贤侄文武全才,今后这江夏之事还要全仗你啊。”
    “黄叔,切不可如此,能击退敌军是沙羡城上下齐心的结果。琮虽有功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现敌兵已退,琮择rì便要返回南郡。”
    “贤侄,我可是舍不得你啊,幸亏你昨rì先连伤敌人两员大将,接着单骑奔袭夏口,引得孙权惊慌失措,仓惶逃离。有你在,这孙权怕是不敢再来……”
    其实刘琮知道,曹cāo马上就要南征,无论是黄祖,还是文聘他都想留在身边,时间紧迫必须加深彼此的信任,但练兵才是关键所在,所以当然不能留在江夏。当下编队黄祖说道:“不妥,叔父与孙氏较量多年,有叔父在江夏,加上此番大败,相信一段时间内孙氏不敢造次了。侄儿年纪轻轻已经领一郡太守,岂能越功。
    “也是,也是,祖戴罪之身,只求保全妻子,不再贪恋这些虚名。今后祖若闲赋在家,还望贤侄多多提携犬子。”
    这也算是黄祖的肺腑之言,自己已经年过半百,就算刘表让其立即告老还乡他亦无憾,最重要的是这次沙羡百姓并没有遭受很大的损失,他对族人也算是有个交代,但几个儿子生在这乱世,才智平庸,既然能遇上二公子,他自然要厚着脸皮力荐。
    “叔父客气,叔父在江夏经营多年,想必父亲也深感你之功劳,必能妥善安排。”
    刘琮此次文质彬彬,却又不失老成和大家风范确实让黄祖吃惊,但要说到领兵打仗,驻守边疆,以前黄祖只怕都不愿让刘琮给自己提鞋。
    今rì先是听黄祖一直吹捧二公子,他想起了在襄阳听到的一些传言,二公子如此勇猛、睿智,让他取代大公子刘琦继承刘表大位成为新的荆州之主也未尝不可。这是黄祖第一次真实的感觉到刘琮。对比大公子刘琦,真可谓天壤之别啊。
    众人又寒暄了一阵中饭过后,刘琮便提出次rì领兵回南郡。黄祖也不便强留,一来,刘琮带来人马大部分去袭击柴桑了,作为有希望继承的子嗣南郡太守,平南将军自然不能长期擅离职守逗留在外。
    刘琮虽然也想和黄祖多混些rì子,但这次救援十分仓促,损失惨重,得抓紧时间回去招兵买马弥补损失,不然等曹cāo打过来,可真就是抓瞎了。
    晚上黄祖再次来到刘琮歇息处,捧出一箱黄金对刘琮说道:“贤侄智勇双全,保我沙羡不失,这些薄礼是我代表族人和内子的谢礼,还望公子收下。”
    刘琮一看,好家伙,这黄祖的黄家看来还真是大族,不过自己让他们免受孙权的劫掳也算是有恩,尤其是救下黄祖全家,冒险从沙羡城内救下他夫人,要是一点不收有点不近人情。
    “叔父,这……这是多少?”
    “四百斤黄金,放心全部都是来路清楚的。”
    四百斤黄金,虽是汉制,但也不少了,换成五铢钱就是四百万啊。这个时候的养一名普通士兵一年的生活费是八千钱,一匹战马一辆的消耗也不过八千钱,也就是说黄祖送得这箱黄金够养两百五十骑兵一年了。
    “那就多谢叔父了。”有钱送上门,对于准备发展自己势力以求自保的刘琮来说肯定不会错过。
    “贤侄,我让黄瑞送你回南郡。今后还望贤侄对犬子多多关照。”
    “哪里的话,黄瑞兄弟xìng情温顺,做起战来却是十分勇敢,十分难得,回去之后一定推荐给父亲。”
    “如此便多谢贤侄了!”
    “叔父,父亲必定舍不得你离开江夏,只是父亲年事已高,襄阳需要人主持大局。岳丈蔡大人虽为水军都督,但才能有限。琮以为叔父不如借此机会离开江夏到襄阳帮助父亲,虽远离家乡,但只要荆州强大,亦能保江夏平安。黄shè仍可以接替叔父出任江夏太守……”

第114章 欲收蒋钦
    刘琮知道作为荆州实质上的三号人物,刘琮虽然能说服父亲调黄祖回襄阳,但如果就此黄祖与刘表之间有什么罅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先做起了黄祖的思想工作。既然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轨迹,不如在曹cāo南征之前将黄祖保护起来。
    “多谢贤侄信任,祖必定随时奉命、接受调遣。
    “侄儿还有一个要求。”
    “你说。”
    “那蒋钦,我想带回南郡。”
    “这……”
    “放心,我必定劝服他归顺荆州。”
    “如此甚好!”黄祖虽然知道这蒋钦以前做过土匪,但自从投靠江东后,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官是越做越大,只怕很难为己所用,不过倘若刘琮出面,那xìng质又不一样了。
    其实对于能否说服蒋钦,刘琮心里自己也没底,不过既然让自己抓到了,宁愿杀掉,也不能放回江东去。刘琮之所以不愿意放过蒋钦,是受历史上刘表、刘璋两人的灭亡教训而得出结论,荆州文人汇集,却缺少武将,能堪大用大用的就只有文聘、蒯良兄弟,蔡瑁、张允等人完全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
    自己手下虽然有刘磐、黄忠、甘宁、魏延,但跟曹cāo的武将比起来数量上差得太多,何况蒋钦还熟知孙权内部情况,如果能将其收服绝对划算。
    而且此番回去之后真的要好好谋划一番了,刘表时rì不多,曹cāo南征在即,刘琮希望甘宁、诸葛亮此番前去能重挫孙权,让他几年之内不敢觊觎荆州,也好让自己专心对付曹cāo。
    史书上记载,这刘表和刘璋一直致力于“把自己的事做好”,从不去争霸招惹别人,并未对别人构成威胁呀?尤其刘表号称“江夏八俊”之一,对内实行“除盗安良,开立学馆,博求儒士”的政策,拿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打击抢*劫黑恶势力,保护老百姓,重视教育,广泛录用知识jīng英;是个很负责的国家领导人呀!
    别忘了当初他可是单骑入宜城,而后以仁义说服襄阳农民起义军,接着北据襄阳、南守将领,荆襄九郡传檄而定。
    刘璋虽然差一点,主要为人好说话,对犯罪分子打击不力,自己钟情于仕女画、舞蹈等高雅艺术,但绝对没有施暴*政。所以在当时这两处均是“和谐社会”,臣民是最安居乐业了。且荆襄地区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益州号称“天府之国”,如当时有GDP统计的话,这两处肯定在全国名列第一、第二。
    然而,这两处“世外桃源”很快就成了别人的地盘,仔细想来,其实也是必然。
    这“二刘”都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其实跟动物世界是差不多的,无不遵循着弱肉强食的规律,是不会认同“和谐”说的,所谓的暂时和谐只是一种力量的平衡,孙刘联手力量和曹cāo平衡了曹cāo吃不了他们了,曹cāo就暂时停止了南下兼并战争,于是三方就“和谐”了。
    当年有个“华约”集团和“北约”抗衡,所以老美就不敢象现在这样想打谁就打谁……。所以要谈“和谐”必须有实力作后盾(这里说的实力是军事实力,绝不是什么GDP)。“二刘”恰恰未重视整军备战,被暂时太平迷惑,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刘表没有听从刘备的建议,在袁曹官渡大战时袭击曹cāo根据地许昌,刘璋没有听从王累的尸谏,盲目引进刘备的“外资”。刘表直到临死前才醒悟荆州将保不住了,刘璋就更可笑了,先请“虎”刘备来保护自己,后又请“狼”马超来驱“虎”,结果“狼”和“虎”联合起来把自己给吃了。两人的愚腐,令人可叹可笑。
    当然“二刘”灭亡的原因还在于他们都有一个卖国的“jīng英”团伙,刘表的蔡瑁、张允、蒯越之辈,刘璋的张松、法正之辈,这伙“jīng英”平时高谈阔论,无人能及,形势有变只顾自己贪图富贵,不惜出卖国家,甚至于自己的亲人,如蔡瑁出卖了荆州的同时把自己的亲妹妹和外甥都害了。
    想到当年太祖“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备战备荒为人民”、“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等英明论断,刘琮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年作出出兵朝鲜的决策是需要多大的胆略和敏锐卓越的远见!作为一个和谐后世来的军人当然知道军力在乱世的重要,而带兵之将更是重中之重。
    蒋钦虽无关张之勇,却总是强过张允、蔡中之流。只是如何让蒋钦为自己所用,让刘琮犯了难。
    蒋钦此刻正呆在大牢里郁闷呢,原本蒋钦和程普等人一起属于孙权部的,只是攻城战吕蒙勇猛异常,立功不小了,蒋钦心里痒痒了,进城之后便和孙权申请要求跟随吕蒙一起追击黄祖。
    本来眼看着就要全歼黄祖部,不曾想刘琮这小子突然杀出,自己还想欺侮这年轻的公子来着,却怎么也没想到两个回合不到就被挑下马下,想跑还没跑掉。
    蒋钦一直不明白这荆州什么时候出了这类猛将,自己主攻,一刀砸下去,却把自己的虎口震出了血。
    按照程普的说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