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吕氏外戚 >

第219部分

吕氏外戚-第219部分

小说: 吕氏外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玉玺换取“自由身”后才算作罢。这让孙策心里能好受的了才怪。

早在孙坚新死,尸骨未寒之时,袁术就曾经向孙坚夫人,吴氏夫人讨要过。被吴夫人勉强蒙混过了关,一直就没死心过。孙策虽然同孙坚一样也托庇于袁术志下,现在也赖之“成功”的召回了孙坚旧部,但对这件事情却也是抵触的很。也曾经无意间同好友周瑜密谈时说起过。

周瑜当时听闻了孙策家事之后,就曾经劝过孙策。袁术欲得传国玉玺当然不是为了没事把玩所用!既然这厮想要当皇帝,那索性让随他意,适当时机甚至也可以在背后推一把,把他推到那个位置上去!倒是正好可以看看,现在大汉天下天子尚在呢,各路诸侯虽然各自为政,但好歹都是汉臣,天子就是面大义的旗帜,可用之不可欺之。当初连个欺负皇帝的董卓都容不了,又岂能容下这大汉天下突然又冒出个皇帝的事情?不过这事当时还没谱的紧,所以孙策说完后也就没有往心里去,却没想到,周瑜却一直放在了心中,在此时却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

“公瑾,既然那袁公路已有了不臣之心,僭越之事怕是不远,现在我等又等该如何自处?倘若那袁术急不可耐,我等身在局中,不也成了负贼之人?怕是到时候有嘴也说不清!”孙策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狂喜过后,也自冷静了下来,现在满天下皆知袁公路两路大军攻徐州,自己就算再不乐意,脑门上也已经写上了个大大的袁字。沉思片刻问周瑜说道。

“伯符,且放安心!那袁术不称帝则罢,倘若是妄心所致,敢在下邳境内行僭越之事,定然逃脱不了此番必定亲来的吕布眼中。”周瑜略顿了顿说道:“那吕布虽然世人相传乃世之虓虎,寡恩少义,见利忘义,但终归曾经是匡扶汉室诛杀董卓的首功之臣,自然不会给那袁术好果子吃。眼下我等要做的,就是尽快想办法撤出这个是非圈,撤走江东,据长江天险而坐观吕布同袁术纠缠在一起,只待袁术方情况有变,介时便可借汉室大义的旗号,同袁术军彻底划清界限,顺利抽身,连带着还能卖吕布一个好,哪怕是结为盟约也值当,待后顾无忧之后,便就可以安心的攻略江东,以铸大业了!”

周瑜话中意思其实就一句,来时容易去时难!如何从这泥潭中脱身,才是现在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就算是同袁术划清了界限,但实力弱小的自家军势,却还是需要托庇于一个强势的后台,才能保证不会在攻略江东之时,被人袭了后路,以现在孙策军的实力,伤不起啊!

而扬州地处东南,北靠徐州,东临大海,南通交州,西有荆州。孙策欲要夺江东以为立身之基,除了要攻略扬州州郡之外,安抚世家、剿灭山岳异族之外,少不得要和三家军势打交道。

荆州同扬州共有长江,却是一个在上游一个在下游,已是注定绝不可能友好往来。再者荆州刘表,虽然实力最强,却同孙策有杀父之仇,别说是托庇了,孙策都恨不得活刮了这老贼。

南边的士家父子,虽然也受汉封,却因孤悬于中原之外,又被十万大山所隔,早就自成一国,土皇帝当的好好的,根本不过问中原之事,也不足以为援。

那么可以引为奥援,或者说是可以联之以安稳后方的,就只有吕布势力范围之下的徐州了。虽说之前孙氏在袁术麾下时,曾经同徐州也有过龃龉,甚至同青州兵势交战过,但当时徐州尚在陶谦麾下,严格说来,彼时各为其主,所以还“有的谈”!

而且徐州广陵郡同江东重镇,也是孙氏本营吴地相接,隔江相望,且岸线曲折,登陆点极多。既然他孙策能悄然的进入广陵郡腹地,谁又能保证若是真因为袁术恶了徐州,那吕布亦或是秦旭,会不会因为他孙策是袁术同党,而突然发难,一锅端了孙氏老窝?

“幸亏某有公瑾在啊!否则孙氏危矣!”孙策良久才从听闻周瑜大略的谋划中清醒过来,好容易才记起呼吸似的,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面上难掩失意,说道:“形势比人强,如今孙某也只好委曲求全,以图发展,待江东稳定之后再言他事!眼下如何不着痕迹的撤出这是非之地,尚需劳公瑾好生谋划一番才是!”

“伯符不必忧虑!此不过是一时困境而已!”周瑜笑着对孙策说道:“袁术败亡已成定局,正是我等借势以成大事之机。而且据那陈纪所言,似乎袁术之所以这么猖狂,就是手中有了吕布本营的‘把柄’,由此来看,倘若青州果然有事,吕布也不希望徐州生乱,瑜前所言之事其实并非不可为之!”

“公瑾所言不错!某其实只可惜不能同吕布这天下第一猛将相会于疆场而已!”孙策深吸了一口气,强自说道。

“报!主公,据探马回报,此地以西距离我军三十里外,有大规模兵势向我军方向行进。如何应对请主公定夺!”正当孙策同周瑜交耳密探正欢时,突然听得探马来报说道。

“唔?可曾打探清楚是何方军势?何人领兵?兵众几何?”孙策问完之后便眉头微皱,觉得自己问的有些多余了,这个时候出现在广陵郡中的军势,除了徐州方面的来兵外还能有谁?

“回禀主公,来军约有两千余人,乃是上次在下邳城外曾于我等交战之青州兵打扮,主将旗蠹上书太史二字……”探马恭敬抱拳垂首回答说道。

“太史?太史慈?是他!”孙策闻言眼眸登时微张,回过头来对沉思中的周瑜笑着说道:“公瑾可还记得某曾言当日在下邳城下时,那位战力不下于某的那员青州大将么?就是此人!没想到此番又在此此重逢了!”

“莫不是伯符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位战场之上犹自守诺的太史子义么?”周瑜一副恍然的模样,点头笑道:“看来此将果然同主公有缘,现下我军成功脱身之计,说不得就要落到此人身上了。”

“公瑾此言何意?”孙策见周瑜刚刚还微有为难之色,也自知道在同徐州兵势对上之后,再要洗脱袁术同党之名更是难上加难,可见周瑜在听得来兵大将竟然是太史慈后,却是像听到了绝好的消息似的,甚至将自己等人脱身问题,同太史慈的率兵到来连到了一起,连忙问道。

“伯符,瑜此计成或不成,还要看你一会见到那太史慈后的态度如何了……如此如此!”周瑜对孙策附耳细细言道。

第三百一九章太史慈中计,孙伯符脱身

ps:激情裸奔中,求票求推荐!

广陵郡临近江边,尚且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周瑜“惦记”上的太史慈,在探马告知终于在苦搜几日之后,寻到了孙策军驻地,已距离徐州边境极近,而且仅有三千余兵将驻扎之后,心急之下,不由得再次催促着麾下青州兵军士加快速度。

也难怪太史慈立功心态如此焦急。自打在北海时被秦旭用“花言巧语”强拉入伙之后,寸功未立便被一路拔擢,投军不满两年,就成为新立青州兵营的副统领,同曹性、臧霸共同镇守下邳城。手下也被拨给了三千青州兵精锐本部,几与跟随了吕布数年的老将处在了相同的位置。

倘若这是凭借战功挣来的,自然没什么。可这位子得的太过轻巧了些。这让本就秉性刚直,不太愿意趋炎附势,甚至都刻意的同已然在吕布军中位高权重的秦旭保持距离的太史慈,心中更是极为不安。特别是此番吕布所宣称的欲伐扬州之事,一直在太史慈心中认为是自己的“私事”,还曾想过先离开吕布军去助刘繇以报恩,可没想到竟然惹得吕布不惜倾全州之兵替他“完成”心愿。这恩义欠的大了!即便是现在突变了态势,袁术突然挥兵攻袭徐州,调正在江东鏖战的孙策北上,曲阿之围已不攻自解,而吕布军的目标也变成了抵抗袁术对徐州的侵袭。心愿达成,且此番亲眼目睹了吕布和秦旭“仗义”举动的太史慈。却是实打实的打定了此后定然要效死以报吕布恩义的念头。

吕布军一年多来专心发展青州,很少再搀和战事,许多吕布军老将诸如成廉甚至吕布。都觉得浑身快要生锈了,逮到大战的机会,哪里还会留给太史慈“报恩”?

好容易等到了机会,太史慈就算没有成廉当初那么夸张,却也是归徐州之心似箭了。当夜离开济南国后,先疾行至下邳,奉命提本部两千余青州兵精锐来诱攻伐广陵郡的孙氏兵马以助涨袁术妄心。尽管自有许败不许胜的军令在身。太史慈还颇费了些心思,几番思量如何在不损吕布军名望的情况下,完美的完成“任务”。

青州兵虽然是步卒。但好歹是从二十万黄巾战兵之中以百分之九十的淘汰率筛选出来的,兵士战力且不论,兵士的耐力却是在吕布军所有成建制军势中最强的,而且有证可查。

之前在陶谦求救于青州时。新组建的青州兵营就曾随吕布、秦旭奔援徐州。自临淄而至下邳,三日三夜间纯粹靠一双肉腿奔行了八百余里,而且初至徐州尚未停歇,便趁势一举击溃了数倍于己、差点攻破被丹阳兵守护的下邳城的徐州黄巾同叛党联军,而自身无一伤亡,从此震惊天下。

而眼下这探马所言敌兵所在之处的二十余里路,对于青州兵营将士来说,其实不过是遛遛脚的功夫而已。根本不会影响战力。

可令太史慈颇为疑惑的是,据说这支侵袭广陵郡的袁术军队。主将就是曾经在下邳城外相识,颇得自己认同的那员小将。以太史慈的预料,怎么说也不该在自己所率大军已至营外不足十里了,甚至一马当先的太史慈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守营门兵士略显紧张的面孔了,却还是无甚大的动静才对。

太史慈可不会相信当日在被青州兵大军围困之中,尚且能自轻松谈笑,并且武力不在自己之下的这位孙氏少主,会在军略上是个银样镴枪头。袁术虽然人品不咋地,但也毕竟带过兵,身为一方之主,这看人的本事应该不会那么差吧?可眼前这松垮守卫的军营却又就在眼前。除非对方也存了和自己一般的诱敌的心思,否则又怎么会如出一撤的示敌以弱?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对方真的也有诱敌之意,又能往哪诱?这里可是广陵郡!前番在黄巾攻城时成功守卫了下邳城的陈登可是带着一千辅兵在广陵县城严阵以待呢。就算是打算伏兵于军营之内,打算将自己诱而杀之也不可能。这大白天的,兵营又不大,内中局势足可一览无余。甚至隐约可见营后略有些混乱的兵丁往来,车马之声也听的真切,这能叫诱敌么?骗傻子呢吧?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但凡读过兵书的,都知道这个道理。孙策营地前这般示虚实于敌的作态,却是令太史慈还就真不敢轻易有所动作,正打算派小队前去打探一番,突见营中中门大开,奔出一彪人马来。为首一人,却正是当日在下邳城外,曾经同太史慈交过手的孙氏少主孙策。只见孙策一身赤红甲胄,骑一匹白马,俊朗的面容在兵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英武,很容易便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凭空生出好感来,而且此刻军势铺开的阵势,孙策竟然单骑脱阵而出,奔中场而来,也着实见其胆略。

“子义兄,下邳一别几有近年之久,未想今日重逢,一向可好啊!”孙策单骑站在中场,根本就不像是两军对抗,反倒像是老友重逢相互问候一般,笑着对太史慈拱手言道。

“哼!太史慈身为骠骑大将军吕温候麾下将领,足下乃是正无端攻伐我徐州之逆贼袁术部曲,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太史慈不敢劳孙将军惦记!”孙策的这番举动,倒是令太史慈脸上闪过几分复杂的神色。紧握了握手中的铁枪,暗中轻叹一声,却是做出一副厉色的样子来,怒声喝道。

“子义何苦如此!”孙策像是被太史慈这番疾声厉色给吓了一条,在马上摊了摊手,一脸苦笑的说道:“你我虽然各位其主,但好歹也算是有了一面之交,孙某甚觉子义投缘,不管之后如何,你我战前叙叙旧,几遍是一会厮杀,也先交个朋友再说,这也不失为一桩雅事不是?”

“唔……”说来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往往第一眼最为印象深刻,自下邳城外初见时,太史慈就觉得同孙策极为投缘,此番再见却是敌我两方,心里也有些不太舒服。因此太史慈听了孙策之语说完,略沉吟了片刻,也觉得自己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了,声音降低了不少,但还是一脸坚毅的说道:“袁公路倒行逆施,孙将军侵袭广陵,惊我郡县,扰我民生,太史慈身负守土重任,忠义难全。这朋友,是做不得了!倘若来日有兵戈入库,放马南山之时再说吧!如今太史慈奉劝孙将军还是听某一句话,速速退出徐州州境为好,以免刀兵相向!”

“哈哈!”孙策听完太史慈之言,手中古锭刀舞出了个刀花,正在太史慈以为孙策不听自己“劝说”,要有所动作,而全神戒备同时示意身后兵将小心应对之时,却见孙策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竟是将古锭刀收入了鞘中,当着两方数千将士的面,大笑说道:“子义啊,倘若是别人敢这般说,说不得孙某还就真要先同这人斗上一场。不过不管子义如何想,你我虽然份属两方,各为其主,但孙某认你这个朋友。某实不愿意同子义刀兵相见,罢罢罢!左右我等不过是奉上命为牵制之军罢了,眼下见到子义,便知道袁公已同吕将军对上,我等也该退走了。既然子义到来,索性孙某便将这不损一兵一将便退来敌的功劳,送于子义吧!”

“唔?”面对听了自己所说的孙策,竟然做出了如此儿戏的决定,却是让太史慈有些搞不清楚孙策究竟想要做什么了。再说了,自己此番来这儿的本意可是诱敌来着!眼下还未交兵,孙策便已经萌生退意了?而且孙策口口声声所言都是在给自己面子,这让之前话已经说满的太史慈连个反悔的口实都没有!人家一门心思思退了都,还如何去诱?

“子义放心!”见太史慈一副看妖怪的模样,孙策又加了一把火,说道:“此番我等前来,也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孙某本人同徐州也并无仇怨,跟不愿同子义为敌。而且我军此行自入广陵郡境地以来,对本军民众秋毫无犯,这点子义尽可去查看,当知孙某并无虚言!”

见太史慈仍有犹疑之色,孙策不由得想起周瑜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