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633部分

宋时归-第633部分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京重重哼了一声,迈步上前:“老夫服官数十年,位特进太宰,更领东府。天子之下,一人而已,这左班上首,岂是萧显谟能站的地方?且让一让,莫在君前失仪!”

    萧言瞪了他一眼,蔡京也毫不示弱的对望。哪有半点龙钟老态。那内使在丹陛上冷汗直流,哪敢在两人之间解劝。

    萧言与蔡京僵持少顷,才哼了一声:“你岁数高大,萧某让你岁数而已。省得天下以为萧某欺负路都走不动的老臣…………”

    一边说一边就向下首退了一步。白时中本来站在第二位,这个时侯不言声的跟着也向下首退了一位,不敢和萧言争竞什么。

    蔡京大步走向萧言让开的位置,站定了还重重一跺脚,斜睨萧言道:“老夫尚且康健,脚步也不迟缓。显谟非畏老夫岁数,而畏老夫这一身正气耳!”

    萧言嘿的一声转头他顾,一脸懒得和你计较的模样。

    ruond2,老公相计点胜!

    此时此刻,不曾有钧容直奏乐,不曾有响鞭檀板,更无仪仗张盖。就见赵佶赵楷一前一后,缓步自后走出。两人都是绛红纱袍外罩,黑纱散脚璞头。赵佶在前,赵楷在后微微弯腰亦步亦趋。看到重臣已然齐集,赵佶微微的朝他们点点头,神色略略有点激动,却不言声,走到当中坐榻处端然坐下。赵楷神色却是略略有点紧张,先对赵佶行了一礼,再到侧面坐榻坐下。双手握拳,担在膝上,下意识的就紧紧捏着。

    群臣自蔡京以降,齐齐躬身行礼:“圣人万安!”

    ps:求月票丫………………

    难道这么勤奋,还不能让诸君觉得奥斯卡rp已然修复一二了么?

    难道月票就这样不上不下么?

    最近每一章都用心写作,手腕都贴上了膏药也么哥(真的…………)

    大家的月票就别攒着了,泼天也似的来罢。

    不要因为人家帅就这么怜惜…………

第二卷 汴梁误第二百零三章 内禅(完)再!!

    厅堂当中,群臣按班布列于下。当先一人就是须发皓然,已然看习惯多年的老公相蔡京。其余臣等,不少也是赵佶一手提拔上来。这个时侯或者在下恭谨以待,或者就是满面激动神色,看着座上君王。

    一场惊乱,不过一夜,此时此刻,恍若隔世。

    在这一刻,赵佶仿佛又回到了昨夜之前,自己还是大权独操,威福自专,大宋所有人,只能献媚于他御座之前的帝君!

    再一凝神,就见厅堂四下密布的那些衣甲森然,身形长大的虎狼之士。还有站在蔡京下首,身形如剑一般挺拔的萧言。赵佶才回到现实,在心中忍不住就叹了口气。

    他想说什么,可是昨夜际遇,却一一都浮现心底,清晰万分。最让他无法忘记的,就是数名貂帽都甲士逼上小楼,将何灌亲将砍翻,露刃君前的那一幕!自家从小楼上移驾而下,还能看见拖尸血迹殷然,鲜红得刺目。

    此时此刻,为性命计,还是暂不能与这南来子相抗啊…………自家性命,不能轻掷!只要还能活着,就比什么都强。

    赵佶咳嗽一声,面上神色似喜似悲,默念了一番与懿肃贵妃商议甚久的应说话语。终于开口:“诸卿平身罢…………昨夜惊乱一场,诸卿无事否?”

    今日诸臣都是打定主意,不管此前处于何党,都奉蔡京为首。赵佶御座上开口,大家都将目光转向了蔡京。

    蔡京缓缓出班,回禀道:“微臣等何敢劳圣人挂念?昨夜惊乱,微臣等事前不能查奸,事急时不能平乱,其罪之深,何堪盛言?竟让圣人播迁若此,微臣等如何还有颜面腆颜居于位上?还请圣人重重治罪,臣等方觉心下稍安!”

    蔡京都如此说了。群臣一起出班,再度躬身行礼:“还请圣人重重治臣等之罪!”

    只有萧言还站在原班,脸上神情似笑非笑,未曾请罪。

    他的确是要大宋在经过今夜政变之后,政局不至于大乱,还要维护一些中枢威权。也的确准备暂时还按照大宋政治有些规则行事。

    可既然是权臣,总要摆出些权臣气度!事事都与这些士大夫辈和光同尘,反而容易让人起玩视之心!

    老子就站在这里。平乱是老子,擒下太子是老子。你们两个皇帝命运如何,也都在老子手中掌握!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在你们面前,萧某无罪可请!

    看到萧言独立,出班诸臣。果然都不敢多看萧言一眼。这南来子,果然跋扈到了极处……不过也真是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啊…………

    赵佶叹息一声:“诸卿有何罪可请?昨夜生乱之辈,是朕选的东宫。都门禁军,军将多是勋戚,士卒都是朕恩养。若不是朕失德,怎会激起这场乱事?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昨夜军中,朕已内禅三郎。让他替朕安人心定朝局罢。朕当避嚣潜修,以赎己过。诸卿当辅佐三郎一如对朕,实心国事,朕悠游林下,也就得安了。”

    这番话说出,赵佶内心之翻腾激荡,简直是言辞难以形容!可是不如此说又能如何?自己不肯内禅,说不得今夜这南来子就能报一个暴毙!而那三子,就能在自己尸体面前嚎哭一番。然后也认定就是暴毙!

    苍天苍天。怎生就在朕这丰亨豫大之世,降下如此个南来子!

    赵楷在一侧陪坐。拳头捏得更紧,连呼吸都变得更为粗重了一些。

    当着群臣的面,这算是将内禅事坐实了罢?再传承旨草诏,经东府副署,明发天下。然后即位改元,谁还敢说朕不是大宋新君?

    群臣面面相觑,对赵佶的话一时没有应声。

    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他们都是绝不希望萧言拥赵楷即位的。而现今这个局势,要想内禅事不成事实,就只有群臣强项到底。让赵佶好以士大夫辈为凭籍,与这南来子相抗。老公相,现在正该你出马,与这南来子好生争竞一场!

    蔡京缓缓起身,目视赵佶,沉声道:“臣不敢奉圣人诏,现圣人无恙,乱事已平,内禅之事不过从权而已,圣人当立三大王为东宫,圣人仍居禁中秉政,如此国本可固,人心得安,大宋江山,当尽复旧观,臣在此恳请圣人!”

    说着蔡京就颤巍巍的欲拜倒在地,赵佶忙不迭的下令:“还让老公相行什么大礼?快扶住了!”

    却没想到,蔡京直到今日,还是对自家忠心耿耿!

    赵佶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萧言。

    朕得人心若此,有群臣为靠。就算你南来子本事再大,也不能逆天行事罢?

    在另一边,赵楷双拳,已然快攥出水来了。目光同样着落在萧言身上。朕是你拥上台的,不得大位,倒霉的就是我们两个,现在你这南来子,也该将出手段来,压服这帮大头巾辈!

    萧言终于缓缓举步出班,恭礼阶前,行礼起身之后,昂然道:“太上所欲内禅,则正是因太上内疚于心。奸邪乱贼不除,则无以告天下,太上如何再能安居御座?我等臣子,当体念圣心!臣请先诛昨夜作乱之辈,不论文武,一体捕拿,臣既领便宜行事诏,则不敢惜身避祸。当一一暗律穷治!东宫如何措置,臣不敢言。然则自耿南仲之辈以降,连同朝中余党。尽犯大逆之罪,国朝再优容士大夫,也不能全!当尽数明正典刑,家眷交官发卖,以为乱臣贼子鉴!除贼之后,则太上自可安居归位,而三大王也可谨为东宫,国本方固,国事当定!”

    这南来子掀桌子了,这南来子掀桌子了!

    一众文臣,人人色变。看来已然触到这南来子底线,他真的是要杀人了!这杀戒一开,所谓朝中奸贼余党,还不是这南来子说谁是便是?近来旧党清流势大,谁和他们没有些牵连?株连起来,谁可担保自己得免?

    大家怕的就是这南来子掀桌子,本来还以为他会按照规则来。没想到这南来子还是说掀就掀!

    蔡京猛然转头:“有老夫在,你穷治得了谁?”

    萧言冷笑:“老公相欲保全朝乎?则昨夜乱军当中擒获之耿南仲辈文臣五十七。老公相敢言他们未曾参与作乱否?老公相敢言他们不为画谋生乱,凌迫君上之人否?萧某除贼,正从这五十七人始!国朝不诛文臣,可从未闻大逆之辈,也在优容保全范围之内!乱事尚未全平,太上尚播迁行在,则萧某自可便宜行事,将这五十七人尽数明正典刑!天下之大。又有谁说萧某行此事不是名正言顺?”

    不管是杀一人还是杀五十七人,甚或到了满朝追索余党,大肆株连,杀得个腥风血雨。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打破了大宋不诛文臣这个士大夫辈的最大依仗!

    就算萧言之后为天下公敌,从此事败。可是士大夫辈的这个最大依仗也就打破了。将来再有朝局动荡,还不知道会有谁人头落地!士大夫辈也就如武臣一般,可以驱使之,折辱之,以刀加之。这还谈得上什么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还谈得上什么士大夫辈不管如何为所欲为,不管将国事败坏成什么样子,都有免死金牌在身,了不得就是丢官弃职,远窜他乡。一旦遇召,还能回朝?

    不管这君位上坐的是谁,也不能触碰到士大夫辈这般根本利益!

    蔡京目中精光四射,怒视萧言:“欲诛士大夫,请自老夫始!”

    萧言一笑,懒得理他。转头大声对甲士下令:“昨夜擒获之辈,尽数押解至宣德门外,御街之上。大逆之人,当尽数军前正法!乱贼未除。如何能迎回太上?”

    一名甲士领班顿时躬身应诺。转身就要昂然奉命而出。

    操莽,真正操莽!

    在场文臣。每个人心中都在转着这个念头。人人都气得浑身直颤。可是此刻都门军马,全在萧言掌中,众人除了指望将萧言骂死之外,还能济得何事?

    当然此后诸臣还有大把的手段,比如联络外方军镇,什么衣带诏讨贼。比如什么各方蜂起,不奉篡臣号令。比如什么天下涌涌,勤王讨贼,奉太上归政。萧言就仗神武常胜军和一个没什么大用的傀儡赵楷而已,怎么也无法与天下抗。可是这眼前亏是吃定了的,杀戒一开,更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跟着倒霉!而士大夫在大宋超然于所有人之上的地位,也就从人头落地那一刻始就轰然崩塌!

    赵佶在上噤若寒蝉,知道今日之事是过不得这南来子一关了。只有按照和懿肃贵妃筹划慢慢浸润萧言和赵楷之间。

    而赵楷双目放光,兴奋得差点站起来。恨不得搂着萧言亲上一口。只恨自家女儿还小,不能洗剥干净了送到萧言床上!

    蔡京狠狠的看着萧言,一副恨不得用目光在他身上开六七个透明窟窿的模样,每句话似乎都从牙缝中挤出来一般:“萧显谟就以为老夫不能在圣人面前讨一份赦书不成?”

    萧言淡淡一笑:“昨夜有诏,太上已然内禅去位,大赦之事,当问新君!”

    一句话已然将价码还出来,赵楷即位,则老子就不开杀戒!

    ~~~~~~~~~~~~~~~~~~~~~~~~~~~~~~~~~~~~~~~~~~~~~~~~~~~~~~~~~~~~~~

    群臣尽皆默然,无人敢置一词。

    皇朝继统,讲究的就是程序正义。程序有了,就再难动摇。毕竟有皇室血统的那么多,一旦有事,谁都说自己有继承权,这天下还不纷乱?大一统皇朝当中,皇帝不是没有骤然去位的,可是程序走过,也就迅速安定下来。

    赵佶内禅诏就,东府副署。这程序就再无可挑剔了。赵楷毕竟也是天家嫡脉!大义名分,因此就有了。

    萧言费尽心思,求的就是这个程序正义。但真要到动手杀人才压服群臣,这所谓程序正义也就不值一提了。费尽心思和蔡京交易,也就是为了能不杀人,就将赵楷拥上大位!

    蔡京于间自然得益良多,自然而然的蔡家就成了除萧言之外大宋另外一个权力中心。士大夫辈,还有不愿意看到萧言掌重权的地方势力,都将群集于蔡家门下。足有分庭抗礼之势。就是皇帝,多少也得看蔡家眼色!

    对于赵佶而言。蔡京是不得已。对于赵楷而言,将来要争君权,摆脱傀儡地位,也不得不依靠蔡家。对于萧言而言,蔡京在时,和萧言自有默契,各拥重权。就是蔡京去后,蔡家已成士大夫辈翘楚标杆。萧言也不敢轻易动手。而萧言真要走到可以篡位自立的地步,在蔡京预料中也要几十年————自己去后,可以保蔡家几十年富贵权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而且到时候蔡家要是有明白人,也不是不能继续和萧言交易,再保几十年新朝富贵。至于将来…………天下有不败之家么?

    蔡京这老狐狸。自然在方方面面都立下脚步,争到了最大好处。对于让这么大的好处给蔡京,萧言也没什么舍不得的。

    原因一则就是大宋现在不能乱,他妈的老子还要和女真死战呢!自家先杀成一团,还拿什么抗女真,挽天倾?

    二则就是蔡京是个聪明人,知道进退。只要自己势力不衰,蔡京就不会贸然行事。而且所有反对势力归于一处,自己反而好应对一些。省得四下生烟起火。自己要忙于应对,还有什么屁的功夫去挽这直娘贼的天倾?

    三则就是蔡京已老,这个足以让任何人忌惮的权力中心,还能维持几年?只要缓过这一阵,再慢慢周旋就是…………

    殚精竭虑之处,鬓边白发,其来有因啊…………这贼老天怎么就让老子穿倒这大宋末世,老子还偏不忍心看着历史如前一般发生!

    蔡京看着萧言,缓缓道:“朝中大臣进退。当由东府请旨圣人决之。”

    萧言沉吟一阵。也缓缓颔首:“这是自然。”

    蔡京又缓缓道:“昨夜乱事,涉及人等。当转由东府请旨圣人处断,显谟不得预闻。”

    萧言眉毛一挑,似乎要骂街。转头看看赵楷一脸乞求的表情,一副忍下一口气的表情。重重点头,话都懒得说了。

    蔡京也点点头,转向赵佶拜倒:“请太上草诏,传位三大王,东府副署,明诏天下。”

    赵佶脸上神情木然,轻轻颔首。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