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707部分

逐鼎-第707部分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城中的主帅可不是本官,而是这位罗将军。所以,你需要拜见的不是本官,而是这位将军。”
见林书成开口,罗定元也就没有继续发话,而是阴沉着脸,看向宋央。
宋央道:“我们知晓汉中援兵主将是罗定元罗将军,但是,据我们所知,林大人你才是西雍州主将,长安留守。再者,林大人能以汉军将士家眷为要挟,让汉军将士与我大赵拼死,使我赵军上下都对林大人佩服无比。就是吾王,也对林大人赞叹有佳。以吾王看来,西雍州也只有林大人才有资格担当长安汉军主帅,才有资格让我们与之交流。”
林书成冷笑道:“你是想来瓦解本官与罗将军之间的关系?还是向讽刺本官对自己麾下将士的家眷下手?如果你此次来的目的只是如此,那么,你就可以离开了。”
林书成的话,也让罗定元那铁青的脸色稍微的好转了一些。被赵军的人鄙视,还当着麾下十来个将军的面直说,其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见林书成如此说,宋央淡笑道:“既然林大人如此说,那么,宋某也就直言了。现如今你长安城已经是孤城一座,已经被我赵军团团围困。相比诸位都已经看到我大赵将士和器械的厉害。想要据城而守,只怕也无法抵御我大赵的强攻。但吾王顾忌城中十余万百姓,顾忌你汉军还有两三万无辜将士,不愿让他们都因为不必要的战争而丧命。所以,吾王有意与你们何谈,希望林大人,还有这位罗将军能顾全大局,为麾下将士计,外百姓计,归降我大赵,让和平重新降临这昔日旧都。”
“哈哈哈……”听闻宋央所言,罗定元一阵大笑,“可笑!想让我们汉军投降,想也别想!要是你们真有能力,那就前来攻城吧,就算本将军战死于此,也要在你们赵军身上狠狠咬上一口。到时候,我方援兵一至,定要尔赵军好看。”
“为我麾下将士计,为百姓计,让我军归降?如果你家大王赵询真要有此好心,那不该侵犯我西雍州之地。如果他现在还有为百姓计的想法,就该撤军,不应该在围困长安。说起来,你们赵军才是不义之师!”
“将军,就是死战,我们也绝不会轻易投降,等到援兵杀至,定要他们好看!”下面的将军们,也是齐齐响应。不管这些将军是真的想要与赵军死战还是喊喊口号,但此刻能异口同声,罗定元还是挺满意的。
宋央哈哈一笑,冷声道:“援兵?罗将军所指的援兵应该是荆州的洛军援兵和蜀军援兵吧。很可惜,现在给你一个不好的消息。”
“你们所期望的荆州援兵,也是能最快给你们支援的援兵,现在已经无法顺利感到西雍州了。在五日之前,蓝田、青泥隘口等东南诸城、关卡,都已经被我军攻占。”说着,宋央拿出印有各地官府大印的赵军新官员对赵王的奏文。
林书成一脸沉静的接过奏文,看了之后,脸色阴郁。他明白,赵军占据这些地域已经是事实了。正如宋央所言,这些地方被赵军占据,那么,从荆州西北北上的洛军援兵,只怕无法进入西雍州地界。
宋央接着说道:“此外,长安周围的阳唆、霸陵、杜陵、新丰等县,也在数日之前,落入我军之手,也就是说,你们长安城早已经陷入我大赵四面围困之中。虽然你们西面还有府县在你们之手,但是,落入我赵军之中,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对了,你们还有一路援兵,应该是蜀军的援兵。不过,想来在他们见事不可为的情况下,汉中之地对蜀王而言,更有吸引力。毕竟,汉中与蜀国相接,汉中之地现在留守的汉军将士也不多。最重要的是,北上西雍州,蜀军与我们拼命却没有什么实际好处。而拿下汉中,对于蜀军而言,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所以,长安之地已经是孤城一座了,继续坚守下去,也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对城中的汉军将士和城中的百姓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
宋央如此直接的将长安城周边的情况一一说明,让罗定元、林书成和在场的汉军将校们都脸色剧变。他们不知晓,在他们困守城中的这一段时间里,情况竟然变成了这样。那些原本还喊着要与赵军死战的将校,此刻也脸色各异,再也没有人继续喊着如此口号了。
见诸将脸色沉闷,林书成连声道:“哼……你所言,皆是你的说辞,这并不足以让我们放弃抵抗。再说了,你说蜀军会对我汉军动手,这简直是荒谬!蜀军是我汉军援兵,是来支援西雍州,岂会对我汉中下手?你这分明是在挑拨离间,瓦解我军斗志。如果你们赵军真能拿下长安城,就不会在这里费尽口舌了。”
罗定元也反应过来,冷声道:“没错,本将军是决计不会投降的。回去告诉赵询,想要破城,那就要拿出真本事,而不是耍弄阴谋诡计!”
宋央冷笑道:“事实如何,两位大人心知肚明!蜀军对汉中动手,这定然也不会出乎林大人预料才对。另外,林大人在汉中之中,一直不得汉王信任。而吾王求贤若渴,如果林大人能归降我大赵,定然能得到重用。昔日雍王三重臣,其中之一的凌霄,已经是我赵国中枢官员之一。对此,林大人应该很清楚,相比之下,汉中王比之吾王可差之甚远。现如今长安已经不可保,而林大人也为汉中王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所以,林大人当有更明确的选择才是。”




第824章 进退失据


宋央的一番话,顿时让罗定元等汉中援兵一系将校纷纷侧目不已。虽然宋央没有说林书成与赵军有什么联系,但是,其能被赵王看重,视为长安城内诸官之首,不能不让人羡慕和嫉妒。
长安城现在情况如何,他们比谁都清楚,说要死战,他们大多数并不惧怕。当然,如果事不可为,无法坚守,能活着,自然也是好事。能被赵询如此看重,再加上其昔日旧友凌霄,这林书成降赵,未尝不是一个好出路。尤其是汉中王对其并不是是否新任,其在赵王之下效力,定然要好过在汉军之中。
除了这些羡慕和嫉妒之外,这些将校同样带着些许怀疑。如果说其他将校在罗定元的军令下要与赵军死战,那么,长安城原本一系人马和林书成,都有降赵的理由和出路。罗定元一系的汉中援兵,他们的家眷可大都在汉中之地。尤其是他们这些高级将校军官,家眷基本上都在汉中,打明旗帜的降赵,问题自然不少。
而相比他们的长安一系的近万将士,他们基本上就是长安及其西雍州本地之人,他们降赵,怎么说也要比这些汉中援兵来的划算。所以,如此以来,双方之间,一些特别的情绪和想法就渐渐出现,一道无形的隔膜也在他们之间出现。
好犀利的手段!林书成暗暗赞叹。但其脸色不变,淡声道:“如果赵王想要依靠你来分化城中将士而利于你们攻城的话,我想,你们就不必再说了。本官得吾王看重,任命为西雍州军政主管,绝非你所言。想要拿下长安,本官就在此恭候赵军攻城。本官与罗将军将共同迎战你等不义之师。”
“没错!想要分化我们,本将军看,你还是无需多言了。长安城虽然守军不多,但是,你们想要破城,本将军绝对会让你们头破血流。”罗定元也冷声接话道。
虽然罗定元语气激昂,但是,宋央从其眼中看到了迟疑、担心和对林书成的忌惮。当下一笑,道:“既然两位有如此信心,那宋某也不多言。不过,长安城内情况如何,西雍州情况如何,两位和诸位汉军将军都很是清楚。战与降,我想,两位以后会有新的看法的。”
虽然没能让长安守军投降,但是,宋央知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没看到那原本还趾高气昂,想要与赵军死战的汉军将军们,此刻都已经沉默不语了吗?没看到那些将校之中,一些人看自己的眼光已经与开始不同了吗?
其实,不仅宋央看出其中的变化,林书成、罗定元何尝没有看出呢?赵军使者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城外的情况,虽然他们口中说着不相信,但是,他们知晓,对方说的十有八九就是真的。否则,这么些时日里,周围诸县也不会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但这些消息给他们带来的更多的则是害处,林书成这时已经有些后悔要见赵军的使者了。
对城内守军而言,最坏的消息莫过于荆州援兵北上的通道被堵。林书成很清楚,如果北上的援兵是己方汉军人马,或许这些领军将军会拼死攻击青泥隘口等关卡。但现在这些援兵是洛军的人,他们只怕不会为了支援西雍州,让麾下将士拼死攻关。当然,想要从赵军手中夺关,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林书成更担心的则是宋央所言,有关蜀军援兵的消息。其知道,赵军之中人才济济,定然在围困自己的同时,也在汉中之地使用什么阴谋诡计,让蜀军放弃北上支援自己,转而对盟友下手。
“罗将军,赵军使者所言,你相信几何?”在宋央离去之后,林书成沉声说道。
罗定元眼中神光闪烁,半晌,沉声道:“赵军使者所言,虽然皆是有利于对方之言,但是,我们情况不妙也是不假,不知林大人可有什么教我?”
听的罗定元所言,林书成心中不由暗叹,其知晓,对方与自己已经产生了隔膜。或者说,汉中援兵一系的将士与己方长安原本一系的将士之间,因为赵军使者的言语,已经有了一层隔膜。
“罗将军,赵军使者所言,我们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想来,赵军不会立刻对长安城展开行动。因此,长安以西诸府县则将成为赵军的首要目标。所以,我们现在应该立刻飞鸽传书与咸阳之地,让他们提高警惕。”
“另外,因蓝田、青泥隘口等地失陷也告诉我们,赵军已经开始在封锁西雍州周边与南方相连通道,所以,骆谷、陈仓、散关一线,也要警告他们,让他们小心戒备。”
“还有赵军使者所言有关蜀军援兵的情况,虽然不知晓赵军在汉中之地施展什么阴谋诡计,但是,我们不能不做提防。所以,将军还要传讯咸阳,让他们将此情况传回汉中,让汉中留守将士,小心戒备蜀军。但有异常,以保全汉中为重,当然,也要将此情况报之大王,只有大王才能利用其他诸侯压制住蜀王的不轨之心。”
林书成一番话,顿时让罗定元暗暗点头。虽然因为赵军使者的出现,让其对林书成有些怀疑。但是,对于赵军使者所言,其还是不能不放在心上的。
“那林大人,现在长安情况如此,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眼前困境?”罗青沉声询问道。罗青的话,也是这些将校想要询问的,宋央一席话,将长安情况说的很清楚,他们身为领军将军,不能不做考虑。
林书成沉默少许,看了看诸人一眼,沉声道:“长安虽好,但同样将我们困死与此地。虽然城中兵力不少,但也因为偌大城池,让我们不能发挥数万大军应有的作用。如果真要选择一办法,那就是退出长安,暂避锋芒!”
“退出长安?避其锋芒?”罗青等将校齐齐色变。
“没错!长安城虽然城坚池厚,让我们据守城池占据了地利。可是,现如今赵军将长安周边地域尽皆拿下,使我们成为笼中之鸟。虽然我们有城池可守,但同样也被困于此地,让我们无法发挥三万余将士应有的作用。”
“但如果这三万将士与西面诸府县汇合,那么,我们就能多出数万机动兵力,就不至于被赵军一一打散围困,彼此联系勾连。赵军用部分兵力,就让我们三万余将士滞留此地不得轻动。可西部地域诸府县就会成为赵军逐步攻击的目标,如果西部诸府县被赵军一一拿下,就算我们守御住长安,也于事无补,西雍州必将难保。”
“不可!”罗定元冷声道,“在长安城内,我们还有这数万大军一年之粮草,无数兵甲器具,同时,这里也是大燕旧都,是西雍州核心之所在。要是将长安丢了,其中的意义可就非同小可,就是你我,也难以向大王交代。”
林书成暗自点头,城中大批的粮草物资确实是他们不能放弃城池的缘故,但更重要的是,这长安对西雍州的意义非同小可,不能轻易放弃。
林书成冷声道:“当然,本官所言的退出长安,不是说要将长安全部留给赵军,而是焚烧城中粮草,逼迫百姓交出余粮,让长安数十万百姓成为赵军的拖累。赵军不是一直以百姓为先嘛,这一次就让他们选择一下,是安抚百姓为重,还是西进为重。如此,我们就能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援兵收复西雍州东部之地。”
林书成说罢,在场的众人顿时冷吸一口气。林书成此计好是阴损,如此以来,定然能让赵军头大如斗,不过,他们这些驻守长安的人,同样也会臭名远扬了。
“不可!长安乃是我们汉军辖地,我们岂可如此行事?如此以来,定然会让西雍州百姓对我们离心离德。如果赵军以百姓为先,那么,我们将彻底失去西雍州的民心。日后就算有能力收复西雍州,只怕也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反而会让这赵军得到民心,让他们依靠这西雍州百姓继续占据这里。”长安一系的将校齐齐拒绝道。他们都是西雍州、长安出身,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人和家乡遭殃。
“是啊,此计不可!长安城内那么多粮草物资可都是我们辛辛苦苦囤积下来的,岂可轻易毁去?另外,长安城所处地位非同小可,要是被我们一把火给毁了,那我们可就难以承担这个责任,也难以承担这个骂名。”罗定元连忙摇头道。
随其罗定元心中也认为林书成的这个建议不错,但是,他可不愿背负毁掉长安这个大燕旧都的骂名。当然,毁掉长安,能不能日后再拿回来,他心中也没底。就算拿回来,那时的长安还是长安吗?汉中王会需要这样的长安吗?
罗青眼中神光闪现,忽然道:“林大人的建议是不错,不过有些太过。不如这样,将军率领大军西去咸阳,汇合西部诸府县,同时派出人马前往与汉中相连地域,让北上的蜀军加快支援,而剩余之人,则驻守长安,等待大军来源。”
“将军,罗青将军之言,值得考虑啊。”四偏将之一方膺也忍不住开口说道:“将军暂率大军主力撤往西部地域,联系西部诸府县大军,以应对赵军西进之军,在长安,则留一军驻守,城中有百姓数十余万,征召青壮守城,凭借这城池,定能坚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