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掘墓志之梁皇谜陵 >

第16部分

掘墓志之梁皇谜陵-第16部分

小说: 掘墓志之梁皇谜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声音十分熟悉,应为那的确是我自己的声音。只是我没有办法控制身体的行动和说话,这一点让人十分抓狂。
    “将军,您让王大人制作的宝盒已经带来。”只听他声音洪亮内劲十足,典型军人的说话方式。
    “恩!很好!快快呈上前来。”虽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和说话,但是却能感觉到他的那份喜悦,犹如发我的内心深处。
    “是!”只见他双手抱拳,点了下头。起身面对着我弯着身向后退出了营帐。
    眼前的这一幕就如同大型历史剧中的片段,难不成我是在做梦?说是梦的话这一切也太过真实了,真实的犹如亲身经历。正当我思索着,刚刚退出去的那将士带领着一名士卒走了竟来,那士卒手捧这一只方方的木盒,跟在他的身后。
    当那士卒把那只木盒在我桌案上当定,先前那将士一摆手让他退了出去。我小心翼翼的打开那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木盒,里面露出一块红色的绸布。当我掀起红布,一朵金光闪闪的莲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的不尽心中一愣,这莲花我刚刚才见过,这不就是在修陵里面找到的宝函吗?只不过这个宝函刚刚看上去的要更为光亮,一看就是刚刚制作完成的。
    我小心翼翼的取出宝函,仔细看了又看。“制作的真是精美无比啊!”不禁发出感叹。
    “对了!这是王大人让我交给将军的。”说着他从腰带里取出一只竹筒,竹筒一头已用蜡封死。我接过竹筒,就着烛火把蜡烤化,打开竹筒从里面取出一小块绢布。展开绢布只见上面写着“左上右左上右下左”。我捧起宝函,按着绢布上说些顺序晃了晃宝函,只听见宝函发出咔哒一声轻响。我轻轻放下宝函,双手捧着盖沿向上一提,便把宝函打开了。
    看到这我心里一惊,原来打开宝函的顺序是这样的。但是这是我自己再做梦啊?不管准不准先记住再说。我心里这么盘算着,但是我发现,打开的宝函里面竟然是空的。里面铺着一层红绸裹着棉花作了一个护套,中间有个长方形的凹槽明显是用来放置什么东西的。转念一想也对,这个宝盒刚被造好取来,必定是空的。那那把关键的塔陵之匙又是什么东西呢?在什么时候放入那只宝函的呢?
    我把盖子合上,按了下中间的那颗莲子,又是吧嗒一声响,盒子再次被锁起来。
    “果然是巧夺天工。”站在一旁的将士看着案上的宝函不禁发出感叹。“不亏是传说中的鲁公盒。”
    我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那将士。“江革!”
    “末将在。”听我叫她,双手抱拳,低头应道。
    “其余东西都准备好了吗?”我看了看帐外,问道。
    “已经准备妥当,就差迎请圣上的金刚杵了。”他头也没抬的回道。
    “好!带上宝函,随我出去看看。”我起身向帐外走去,他捧着装着宝函的木盒跟在我的后面。
    站在帐口,就四周看见旌旗密布,大小的帐篷一个连着一个。这个营地的规模比我们考古队的大上上千倍,或许更大。江革招了招手,一辆双驾马车行至跟前停下。驾车驭手下车,取出一蹬木放置地下,搀扶着我蹬上了马车。我在车上坐定,让江革递过木盒。驭手起手扬鞭,马车缓缓前行。江革骑上战马亲点了二十多名士卒跟在马车的左侧,车前方还有三名骑兵开道。
    马车行驶在野外,车内显得颇为颠簸,但是因为行进速度并不是很快,坐在里面也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晃的挺舒服。行走大概三十来分钟,马车停了下来。
    “将军!到了。”车外传来江革的声音。
    我应了一声走下马车,把木盒又交给他。我望了望身后,有一道用原木临时搭建起来的护墙,门口出还设有哨楼。前方不远处,传来阵阵号子声和凿石挖图的声音,明显那里是个庞大的工地。
    我循声走了过去,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了我。
    那是一个椭圆形的大坑,坑底小开口大,从坑沿向下成阶梯状缩小,形同一个巨大的漏斗。坑下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还有不少全副武装的士兵手执长矛,站立在高处监督这工程。而坑底正在铺设青砖,坑的南面一条直道成缓坡状从上面延伸到坑底。无数的建筑构件在向坑底运送着,很明显这是在为某位显赫的人物修建陵墓。虽然这个陵墓才刚具雏形,但我已经认出这个就是修陵。
    “下层的陵墓已经建造完毕,隔日我们就可以迎请法器了。”身边的江革向我报告着。“圣上要求的圆形地宫已经开始建设,目前看来一切顺利。”
    “恩!”我点点头,看向江革。“还有!我上次让你们找的东西找到了没有?”
    “这个……”江革地下了头。
    一看他这反应明显没有完成我交代的任务,我一挥手笑道。“没关系,只要在封陵之前找到就行。”
    “是!”就在我们说话间,跑来一士卒递呈来一份快报。
    我打开快报看了看,微微一笑,对着江革道。“他们已经找到了,不过不是绿毛而是黑毛。”
    “黑毛?”江革听了楞了一下,“那会不会太弱了些?”
    “没有关系,反正只是我们几道防备中的一道而已。到时稍微修改一下,做个养尸棺便行。”我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了!运送蛮蛮的队伍十日后便可以抵达。要怎么安排他们?”他在一旁恭敬的问道。
    “暂时先在河边豢养起来,到工程结束再放入陵中。”我转头看向江革,“今天就到这吧!回去计划一下迎请仪式。”
    结束了短暂巡视,我们开始往回走了。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当从他们的对话中也推测出了大概。那个宝盒中放的应该就是他们口中要迎请的金刚杵,做了这么周密的安排,看来那个金刚杵的来历也不小。我做在车上想着,本想把所有的线索一起汇集起来。但是转念又想了下,既然这是自己再发梦,想必都是自己凭空臆想出来的,汇集起来也没多大用处,不禁觉得好笑。就这样想着想着不知何时我竟然睡着了。
    “唉?他醒了!”这一次我到是听到了老高熟悉的声音,我睁开眼发现老高正做在我床边俯身看着我,一旁站着的是长老和江教授。
    我给眼前的状况弄蒙了,或许是我刚刚睡醒头脑还转不过来。“你们这是干什么啊?”
    “干什么?”张老笑了笑,“你发烧烧了一夜。尽再说些胡话。”
    “发烧?”我只记的和阿惨打着电话,只觉得头晕就倒下了。
    “可不是!你手臂上的伤口感染了,烧了一夜。多亏江教授带来的药瓶,不然不烧死你也把你烧呆了。”张老说着看了看一旁的江教授。
    我谢过江教授,忽然想起刚刚做的那奇怪的梦,突然间想到了什么。
    “那个宝函呢?”我忽然问道。
    “在我那!怎么?”张老给弄的莫名其妙。
    “或许我已经知道打开的方法了。”说着我跳下床,向帐篷外走去“走去试试看。”众人都用不解的眼光看着我,跟着我走向了大帐。
    
    ☆、第二十五章 除魔神杵
    
    一梦醒来,恍如隔世。看着老高他们围坐在边上,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忽然想起梦中所见一切,又觉得格外真实。刹那间竟然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幻。或许现如今眼前的一切是在大梁的我做的一场梦,把这梦境和现实连起来只有那宝函而已。
    突然间想起梦中解开宝函的密码,急忙跳下床往大帐走去,深怕一会把那密码忘记了,其他几人一脸疑惑的跟着我走进大帐。
    “宝函呢?”一进营帐我就迫不及待的问张老。
    张老从保险箱中取出宝函放在桌子上,“你到底想干嘛?”
    “我也许已经知道怎么打开宝函了,而且不出问题的话,里面是什么我都知道了。”我看着宝函鉴定的说。
    “啊?是什么?”老高好奇的问道。
    “金刚杵!”我看了看老高,只看他一脸茫然,显然不知道金刚杵是何物。“打开你就知道是什么了!”
    我回想了下梦中的顺序,小心翼翼的捧起宝函。“左上右左 上右下左”随着我的晃动,只听宝函里面吧嗒一声响。我心里清楚,宝函已经打开。不过说实话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我还是不敢相信,梦中的场景竟然是真的。
    我放下宝函,双手捧住盖沿,向上轻轻一提,盒盖给提了起来。当我移开盒盖,里面还是那眼熟的红布夹层只是中间的凹槽里静静地躺着一只闪闪发光的金刚杵。
    在旁的几人,看的是目瞪口呆,吃惊的两嘴都忘记了合上。
    说起金刚杵一般人或许不知道是何物,亦或认识样子却叫不出名字。金刚杵是佛教法器之一,起初是古印度地区的一种兵器,印度婆罗门教里的主神帝释天使用的就是这种兵器。由于其质地坚硬,能击破各种物质,故称之为金刚杵。
    传说帝释天临命终时,发愿皈依佛陀,成为佛教的护法天神,而他使用的金刚杵也变为佛教的法器之一。佛教密宗认为金刚杵象征了所向披靡、无间不催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斩断所有烦恼、降伏形形色色各种阻碍修行的天魔。进而成为密宗诸尊所持之物和修行者的法器,金刚杵有多种材质,长度从八指到二十指不等。中间为把手,两端有作独钴、二钴、三钴、四钴、五钴、九钴等刃头。其中独钴是最为古老的形状,有兵器简化而来,其锋颇长,犹如匕首。
    而这只金刚杵是一只长十二指的三钴金刚杵,三钴表示“身、口、意”三密平等。质地非金非银非铜非铁非锡,看样子应该是一种古老的合金。佛经上有记载,古代确实有多种矿石合成的金属。
    “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江教授最先缓过神来向我问道。经他这么一说其他人都反应过来,都看向我等待着我的回答。
    “在我昏迷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在桌子旁的椅子上坐下。
    “梦?什么梦?”张老不解的问道。
    “其实我也不知道那个究竟是不是梦。”我苦笑了下,把我梦中所见原原本本的和他们详细的描述了一遍。
    几人听完都深深的吸了口气。“这世上还有如此神奇的事情。”张老感叹道。
    “大梁发丘将军——徐博。”江教授看着我忽然喃喃自语道。
    听他这么说,几个都用怪异的眼光上下打量着我。
    “你说这个发丘将军会不会是你的前世?”还是老高最先开口。
    “前你妹啊!”我没有好气的说道。“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有点科学精神好不好?”虽然我嘴上这么说,经过这离奇的经历连我自己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这样。
    “科学个屁!”老高显得有些激动,“看过墓里的那玩意,你还跟我说科学。”
    给老高这么一冲我也没什么好反驳的,想想这次的考古经历,太多超出我们认知范围之外的事情。那个叫蛮蛮的妖兽,神秘而庞大机关,还有那只存在于灵异小说和电影中的绿毛僵尸,这一切的一切足以颠覆我们所知的世界。
    “我有个原则,就是想不通的事情不想。这些有的没的暂时先放一放,看看眼前的最为重要。”张老打断了我们这边无谓的猜测。
    “恩!张老说的是!”江教授点点头道,“这边也基本结束了。修陵已经被水淹没,我们测量了水平面,里面的水位和外面的萧梁河一样。估计那机关是打通了河道和地宫,这样一来地宫也就永远沉没在水中了。”
    “什么?”这最后一道的防盗措施真的让人不寒而栗,宁愿毁掉也不让别他人侵入。
    “恩!就是说这修陵已经没有开发的必要了。我刚刚下令让工人们重新用封石封闭墓道,回填墓土恢复到原状。”我看张老听着江教授所说没有任何诧异的表情,显然这是经过两人商榷后的结果。“这边的收尾工作就交给我的助手和工人们便行了,你身体如无大碍我们就即刻出发去东山。”
    一觉睡醒,已经感觉不到任何的不适了,精神明显已经复原,于是便点头示意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整理好装备后,乘上了老高的车向东山进发。上了车我才发现,除了老高只有我、张老和江教授,仍就没有见到江瑶的踪影。
    我终于憋不住问了江教授。
    “我派她进城去医院看看受伤的张伟和那个公子哥怎么样了。”江教授看着窗外淡淡的说道。
    九点半我们终于抵达了东山脚下,说起这东山其实并不高,也就大概一百多米。丹阳位处长江下游南岸,属丘陵平原地带。这东山只是宁镇丘陵余脉中的一段而已,所以高度不高,面积很广。
    由于近几年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乡镇都得到了大力的建设,人们的生活空间已经扩大到了这东山的四周,所以这山上的大型野兽早已经不见了踪影。虽然没有了豺狼虎豹的威胁,但是在这种丛林中毒虫蛇蚁还是很多的。我们穿上低筒登山靴,裤脚放进靴中裹了严实。身上也穿上了外套,虽然有点热但是终归比被蜱虫叮上要好。
    下了车江教授拿出罗盘,按着阿惨他们发来的坐标找去。经过一天的雨水的滋润,山里的湿度很大。泥土松软,走去路来十分的不舒服。我们捡了几只断落的树枝当做拐棍,老高走在最前方,一边走着一边挥舞着木棍敲打这前方的草丛。这样可以吓跑潜伏在草丛中的蛇,其实蛇类大多的比较胆小,蛇的攻击多半是出于恐惧,敲击草丛可以让蛇类发动攻击之前选择离开,除非运气不好,遇见巨大的蟒蛇或者是烈性的毒蛇。不过在这一带并没有听说过有如此凶狠的动物存在。
    进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的帐篷。正在帐篷不远的一处山坡挖着土的两人,注意到了我们,向我们挥了挥手,显得格外兴奋。
    我们走过去才发现,他们的帐篷时搭建在一裸露出的岩石之上,经过雨水的冲刷并没有多少泥土,这样人住起来也比较舒服。
    “你们还真会挑地方啊!”我们先放下装备,在他们营长外休息起来,这一路过来虽然不远,但也费了不少力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