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鬼墓行 >

第50部分

鬼墓行-第50部分

小说: 鬼墓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孙菊灵嫣说得不错,自从见了公主,我确实,几乎就没有想过自己,心心念念想知道公主这段时间是怎么样的白天黑夜的过了,有没有想过我,是不是我们最后还要到奉身殿刺身……这一次,我不犹豫了,她就是在我身上刺一千个一万个窟窿,我也愿意,只要是她愿意做,做什么都成。
    我一想起,没有公主的日子,经常会一个人“无语对苍天唯有泪千行”的日子,我就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地要与公主不离不弃,就算在沙漠里“行者无疆”,成了一副枯骨,也是无极快乐的事。
    这样一想,我就不觉得在我身上绑炸药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等那几个日本武士绑完了,我淡定从容地向三眼将军鞠了一躬,然后,突然甩出九钉绳,缠到那阴毒女人的脖子上,用力往下一拉,那女人的后背上,就多了九道清晰的血印子。
    我向她怒喝道:“你这个阴毒女人听好了,老子今天为了两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不惜以身犯险,并不是怕了你,要是你有种,就等红牡丹把她的祖宗们,也说不定是你这个臭娘们的祖宗的棺椁运回故土以后,咱们单挑,老子要是在死神面前说半个不字,就不是爹娘养的,就是数典忘祖的连下流倭人也不如的畜牲。”
    川川美菜子听到我骂日本人,忍不住跳起来,立时要跟我单挑,武川真由美念了声阿弥陀佛,哇啦哇啦地讲了一大通以善为忍的日本话,让她的嚣张气焰不攻自灭了。
    红牡丹走到我身边,很温柔地对我道:“委屈你了胡华,我撑犁孤涂单于世代的传人会铭记你的大恩,也会把你列成我们屠耆的救星。”
    我听红牡丹这一说,心里边虚荣心立时泛滥:自豪啊,我成了某一古老民族的大救星了,也许……当然,我的名字不会在汉民族的浩浩历史上留下点什么印记,但象红牡丹那样的什么“撑犁孤涂”族,一定会因为我无意之下或者说是无奈之下为他们抵挡了风险,而让他们把我的名字载入了史册,本神汉应该会是在某一个不占统治地位的民族里流芳千古了。
    趁着这自豪劲,我带着满身炸药积极地与回风山的土匪们……哦,不现在应该叫撑犁孤涂的后人们筹划这几乎与中华民族同根的古墓搬迁工作。
    这项工作在正式展开前,皮教授带着一个精英考古队赶到了,那位跟我成了哥们的将军也赶来了,他倒是不管具体的搬运,而只负责安全防务。
    闲暇之余,将军拉我到山上的望乡岗去喝酒,红牡丹——现在应该叫她撑犁孤涂单依,她的弟弟撑犁孤涂纳乌,一块陪着我这炸药缚身的人,在山上摆了一桌祭天性质的酒肉宴。
    人家撑犁孤涂的后人倒不是一味地对天敬畏,而是与天同食同喝,喝酒间,将军告诉我,他的真实名字是撑犁孤涂屠塔,又跟我讲,撑犁孤涂单于的意思是像天子一样广大的首领,纳乌和单依都是正传血统的单于后人,他是屠耆王,相当于汉朝张良韩信那样的并肩王。
    将军讲到他的祖先的历史,也是虎目含泪。
   
第三卷 玉佛奇航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石古道(1)


    历史上的匈奴民族的消失存在好多不解之迷,就连他们的民族传承都难以说清,因为史书是咱们汉人写的,故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成王败寇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史书的窜编中,所以,匈奴人的形象被矮化丑化了。
    好象有这么一段根据匈奴人画像的对匈奴人形象的刻划: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胡须浓密,而领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头部除了头顶上留着一束头发外,其余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长齐小腿的、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腰带两端都垂在前面,由于寒冷,袖子在手腕处收紧。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鞋是皮制的,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捆扎紧。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着右边。
    不知道这样的描写算不算得上是写实丑化异化匈奴人种的形象。专家们是不是真的有佐证,证明匈奴人当真是如此的不堪~~
    屠塔将军很气愤地跟我说,一些专家不负责任地一通瞎考证,把匈奴的民族传承全写乱套了,而据将军对他自己所看过的一些特殊史料来看,他认为:屠耆的汉语译音可能就是后来的突厥,匈奴的后人分支,还有吐谷浑(新疆旧称在隋唐时期就叫吐谷浑),隋朝的两代皇帝都成功地派入了高级间谍,而灭掉了这个古老民族的一个分支。而另一个分支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了,这个估计是中国人的都知道,因为毛主席他老人家批评过,成吉思汗大人只识弯弓射大雕,算不上风流人物。
    而史书上也有记载的是:撑犁孤涂单于是最卓有成效的匈奴王,咱们的华夏祖先在南方艰难地战天斗地的时候,人家匈奴的祖先早已在广阔的草原上铁马奔驰了……
    ……听将军如是说,本神汉只能无语中……
    红牡丹单依(这样子称呼,读者大大不用再费劲串想前面的情节,嘿嘿,本人突然多了一个在作品中插话的坏毛病,以后尽量改掉……)举着手里的头盖骨杯子,在脸上轻轻划了三下,随即泪水和着血水流到了杯子里……
    她手举头盖骨杯子,对着天扬了三扬,转身,双膝一跪,把酒端举到她的头顶上,跪行到我跟前。
    将军道:“喝,咱们撑犁孤涂的后人,从今以后不再把你当成外人。”
    喝,我肯定是要喝的,就凭红牡丹单依亲身拿刀割脸的勇气,我也得喝,这恐怕是比汉民族八拜之交还要铁血的个人与民族合一的隆重仪程了……我双手端过不知是哪位被匈奴人斩了头颅的敌人的头盖骨,把血酒一仰脖子喝干了。
    本来,我身上有炸药,是不宜喝酒的,酒这东西易燃易爆,万一要是引起个明火暗火的,整个人就被炸上九重云霄了。
    哈哈,不管了,今天逢着这么大的事,哪能不千杯谋醉。
    喝,喝他娘的一醉方休……
    跟将军海海地喝,对红牡丹单依,她的弟弟也来酒不拒……
    ……真的喝醉了,而且醉在红牡丹单依的闺房里……本神汉屡屡在芳香中迷迷糊糊,艳事不断,可是到现在仍是青头一个,说起来真是愧煞人也,这要是跟现现代的十五六岁,甚或十三四岁的,跟女人们不止一次在床上猛猛武打过的新新男生们比起来,简直是太差太垃圾了。
    ……一醉醉了一天零半晚上。
    等醒了酒,红牡丹单依,就给我端来了菜饭,让我享受民族英雄的高级待遇,不过,略为不爽的是,川川美菜子拿了把日本弯刀站在我的床边,监视我,她恬不知耻,振振有辞地讲,双方已经达成共识,我和孙菊录嫣必须有日方的人员参与监视,防止有些滑头的人搞鬼。
    我心里骂:臭娘们,等着哦,等帮红牡丹单依把他们的历史活印记运回新疆,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这帮子日本盗墓团的女人,虽然,我答应公主不把你们活埋了,但进行一下肢体伤残什么的,我和孙菊灵嫣是一定要进行的,要不然十三里铺死了的那些人,还有在白猿冰谷死掉的人会不安宁的。
    连续享受了十几天的美女侍宴和陪睡……唉,两个美女同时陪睡,竟然连摸摸这样的事都很少发生,实在是很丢脸。
    最后一个棺椁运上特制的木车,再架上皮教授改装过的运物车以后,我依着那阴毒女人的指示,就在我和红牡丹单依和川川美菜子共同睡过的床底下的一个地道里取出那两尊真的玉佛,然后,按双方拟定的行进路线,开始了沿金石古道,将有着不逊于中华文明传承的匈奴活文化运回新疆的旅程。
    大概这是一次最浩大的整体搬移了。我无法想象一代又一代的匈奴的后人们,是如何把他们视为英雄的人的尸骨保存下来,再在金石古道的各个驿点里存放,最后运抵各个血亲家族的暂居地里。
    在路上,红牡丹单依告诉我,光象他们这样的有王族血统的分支就有上千个,他们都不是象某些所谓的专家臆断的那样成了什么匈牙利人,或是干脆就灭亡了,虽然匈奴后人的生存方式越来越隐秘,有些已融入了汉族人的生活圈子,但是,匈奴人依然以他们的方式在传沿着匈奴民族的优秀血统,而且也学会了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的东西,而与时俱进着。
    民族的传承的东西,是最马虎不得的东西,就算再强大的民族也无法把另一个民族彻底消亡,他们总会以找到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壤顽强地生活着。
    我们有惊无险地到达的第一个驿站是一个诸候台式的陵墓,这是一个“戎族”意即匈奴的祖先借周幽王烽火戏诸候后,匈奴人欲南下问鼎中原的一段划时代的见证。
    这些都是以纳音石封住的。
    屠塔将军和红牡丹等匈奴皇族后人始终搞不懂,为什么他们费尽千方百计打不开的陵墓,而公主那照妖镜似的一块石头,就能轻而易举地打开。
    将军问皮教授,皮教授遵守我和他的“绝密打死也不说”的良心约定,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奉告。
   
第三卷 玉佛奇航 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石古道(2)


    在进入古烽火台陵墓时,两个女人假装要监视我和孙菊灵嫣,也要跟着进去,结果被红牡丹单依劈手闪了两记要血命的耳光,阴毒女人和川川美菜子的脸上立起了五指山,横看成岭侧成峰的。
    两个女人还想示示威,却被将军的警卫射了两枪,子弹掠头发而过,吓得她们再未敢吱声,没脸地站到一边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和孙菊灵嫣,皮教授、公主、孙不二、范钢是最后一批进去的。
    进去后,先没顾上看那戏台子一样的烽火台,而是~~由范钢手脚麻利地给我和孙菊灵嫣换假炸药。
    重新换上后,浑身感到轻快多了,跟刚当新兵头一次发子弹袋那感觉一样。
    处理完毕,范钢还舍不得丢,贴我耳边说,等他趁出空儿,一定给那两个女人绑上,炸他狗日的血肉横飞。
    公主却摇摇头,要过去,把真炸药扔进了水里。
    唉,没法子嫉恶如仇了(看书的大大们,我也没办法,不能安排血腥场面,让你们过一下让日本女人血肉横飞的瘾头了)。
    没有了炸药的危险,再看老烽火台那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诸候群像,就轻松多了。
    咦,怎么那个被千夫所指的褒拟被众星捧月的供着?她应该是千古罪人才对。
    我摇着头,连说了几个不对,公主扭头对我道:“汉人的罪人,当就是匈奴人的功臣才对,这叫对立统一,你们的主义哲学,不都讲一分为二吗,这可是真正的一分为二看问题。”
    听着公主的话,我这才想到,人家匈奴人在骊山干掉大周的天子,那是蓄谋已久。而那些早有分裂之心的诸候王们着了人家的离间,还以为匈奴鲁笨,为他们所利用呢。
    我所知道的历史总是在跟我开玩笑,这粉饰太平,掩过饰非的毛病原来是从老根子上就有,怪不得那充满饥荒的六十年代,明明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大放卫星,说什么,小麦母产几十万斤,已经超英赶美,报纸上天天大吹特吹……这“烽火戏诸候”的真实面目,本该是诸候早就不想听中央调令要自立门户,却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家伙写成了,周幽王犯众怒,为博美人笑,而点狼烟,致狼烟起,诸候不应……唉……天下的历史的真实,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哦???????
    不过,这大烽火台,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一篇关于心理学的启示录,看那手笔,经皮教授鉴定,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且,我们用纳音石探过,周围的环壁里的纳音石从未被开启过,或者说,他们一定是有更厉害的法子进入这盗墓贼也无法进入的古陵墓,他们说不定还是活动着的生命。
    由此断定,匈奴人中有象无遮公主甚或比公主道行还高的,跟无想大法师和虚明大师这样的高人存在,他们一定可以不凭神公纳音石就可以进入。
    皮教授认为这是唯一的可能。
    不过,那上面的洋鬼子文倒是一种很有趣的对“烽火戏诸候”的解释。
    皮教授为使我明白,很着重地讲超限逆反和禁果逆反。
    我心里话:这考古还考出心理学来了,人家匈奴的后人灭国后,痛定思痛,学习各种先进的学科知识,倒是咱们汉民族落后了,只知道研究“只顾个人向钱看”的暴富理论。
    不过,皮教授讲那两个例子,倒使很受启发。
    一个是超限逆反的马克吐温的例子: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在募捐的时候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一段时间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一段时间,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的时候,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不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一个是禁果逆反,即所谓越禁止的就越是引起人的好奇心的理论——说的是这好奇心不仅仅是害死猫,还导致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生出了西方的博爱的人类。这个例子是用大诗人的诗来形象说明的:普希金在《叶甫根尼。奥涅金》里写道:呵,世俗的人!你们就象/你们原始的妈妈——夏娃/凡是到手的,你们就不喜欢/只有蛇的遥远的呼唤/和神秘的树,使你们向往/去吧,去吃那一颗禁果——/不然的话,天堂也不是天堂……与亚当和夏娃偷吃苹果的传说相似: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的侍女潘多拉由于宙斯的禁止,反而产生了不可遏止的欲望,终于不顾一切地打开了魔盒。禁果逆反因此也称为“潘多拉效应”。
    真是学知识啊,西方的学人们把这称为“态度引导中,简单而未说明充足理由的禁止可能诱发禁果逆反的必然”。
    有点意志决定一切的唯心主义,咱们不宣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