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无上神兵 >

第312部分

无上神兵-第312部分

小说: 无上神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南语中满是肯定之色,方玄心中一颤,不禁也升出一丝自信来,以杨南今日威凌天下的气势,他指定谁做儒家教主,儒门诸子也不敢反对!

    但是,儒家教主纵然不是才华绝世、威名远扬之辈,也亦是成熟稳重、善谋能断的人物,自己能行么?

    方玄想了一想,终是摇头道:“姐夫,这教主可不好当,我儒家如今声名尽丧,我可无法令儒门重振声威,这教主还是你来当吧!”

    杨南面上闪过一丝思索之色,缓缓道:“阿玄别急,且听我为你安排的布置再说愿不愿当这个教主。”

    方玄点了点头,道:“阿玄恭听姐夫教诲。”

    杨南平心静气的道:“儒门之盛,重不在武功,而在文略,儒门道统,重在书香传世而非玄妙儒术,若能将儒门一分为二,习儒术者为隐宗,划入修仙一脉,习儒法者为显宗,掌管天下事宜,一文一武,相辅相成,儒门如何不会兴盛?”

    杨南说得极是浅显,方玄、蓝清两人听得心领神会,从古至今的儒门都是术法不分家,天资卓越者兼通儒门术法,才学平庸者只学其法,不学其术。

    所谓的术,即是儒术,所谓的法,即是成法!

    儒术等同于道家道法,儒法即是经理义识,儒门根在天下百姓之中,儒士向来高高在上,凌驾众生!

    若想儒门大兴,需让天下百姓皆学儒法、明经义、循礼仪、辩善恶!

    教化天下,善莫大焉!

    这才是儒门强于道门佛门的地方!

    只要天下百姓皆是儒士,儒门便永恒不衰、长盛不败!有无儒术都是次要,相反,隐儒其实已是修士,与凡人再无瓜葛,若是儒门有隐儒在,终是与凡人格格不入。

    显儒、隐儒,两种儒士都永远无法长生,相比之下,显儒之重要远远胜过了隐儒!

    蓝清拍掌赞道:“阿南说得不错,我儒门子弟论术法远不及道释二门,但若是论教化百姓、广纳门徒,二教却远远不及我辈!这两派儒士一分,天下百姓尽皆归心,大事可成!”

    杨南点了点头,道:“蓝师说的不错,显儒宗若能广开门墙,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地位权势教化天下百姓,儒门之兴指日可待!所以,阿玄当这儒教教主,并无困难。”

    杨南随即取出三件圣物,递到方玄掌上,道:“人间儒教不再需要儒术,这三件圣物只作象征之用,君子治世,以德为先,阿玄,从今往后,你便是儒家教主了,忘你努廖学、广收门徒,为儒家兴盛不惜死力!”

    方玄将那三件圣物握在手中,呐呐的道:“若只是教化百姓、传授诗书礼义,我自是不惧,只怕……”

    杨南挥手笑道:“你怕什么?隐儒一门从今往后并入真君庙中,从此再难现身世人面前,九洲之事尽归显儒一门疵,你这个教主既有隐儒大把高手待命,又有显儒无数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士供你驱策,若是能做到天下无一人不识字、无一人不读书,你这教主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方玄见杨南说得轻松,心中紧张之情也淡漠了不少,他与蓝清心中清楚,杨南如今只剩元神之身,断不可能去当教主,有他筹划,依此行事,儒门依然是永第一大教,这点并不会改变多少。

    以杨南律令,凡属真君庙各路高手,俱都不许在人间妄动神通术法!

    凡间之事,还是由凡人来解决。

    蓝清点头道:“阿南如此安排极是妥当,不过,你抽身便去,这天下可不能不顾。”

    杨南哈哈一笑,道:“我魔身已往天下各处妖谷魔巢斩妖除魔,九洲有真君庙为镇慑,另一具肉身青元即将入世,这世间有我三个化身在,何需我亲下昆仑?”

    蓝清嘿嘿笑道:“老夫年事已高,天下以后尽归你们这代人物,就是阿玄也寿不过百年,阿南,老夫可是有言在先,阿玄若在,儒门便不来寻你,阿玄若重入轮回,这儒教教主你不当也得当!”

    杨南顿时无语,他想了这么妥当的办法疵儒教事务,谁曾想到蓝清却还是死不放手?

    不过,蓝清情分不分不顾,杨南只好点头道:“若是他年阿玄去后,儒家后继无人,我便有责任继承其位、光大儒门就是。”

    蓝清、方玄登时大喜,得了杨南一诺,比得万金还要令人高兴,儒家中人生死自有定数,但杨南却寿命延长,他日两人就算不在,有这位道门大教主庇佑,儒教也不会衰败!

    继任儒教教主,事关重大,蓝清、方玄当即带着儒门三圣物告辞离去,杨南坐在龙珠大殿中沉吟少许,忽然召来亲兵,吩咐他们去将那三百形宗宗师也放归各处,晓谕今后儒家教主人选。

    杨南既将儒士分成显隐二脉,三百形宗宗师大部分各归来处,少部分却留在真君庙下属,从此由儒而修,进境天道。

    青龙山中无岁月,一天天时间过得飞快,杨南有心疵完人间旧事便回归昆仑,但青元仙胎久久不出,这时间便耽搁了下来。

    一年之后,天下中心、京都洛阳在数十万军士、无数道家弟子的倾力相助下已然建成!

    新都洛阳占地千里,宏伟之处远胜旧都长安,此城皇城按二十八星宿图造成,造成之后,虽未全数竞功,但那股雄居天下、威凌沧海的气象却油然而生。

    千里洛阳城,千万凡间人,撤出长安之后的百姓重新回到了洛阳城中,这座雄城处处皆是新创,但人气却极是兴旺,官衙、民宅、官邸、皇城、一处处分隔开来,错落有致、大方雍容!

    数万道家弟子回青龙山向杨南交令,京都洛阳还有待完善,但这已是凡人之事,一年造成千里雄城,已是天下佳话,道家弟子力尽于此,不宜久在人间逗留。

    杨南将手下众弟子、众亲卫尽数分散到天下真君庙之中,以补实力不之足。

    这一来一去,时光不知不知觉已悄悄到了秋色如画的季节!

    回转昆仑,安心潜修的机缘已至……

威凌天下! 第十八章节 登基大典!

    一年多之后!

    倪彩坐在龙珠大殿中,手中捧着一方九龙交纽印,一脸自得望着身前的杨南道:“阿南,你看,这方皇帝玉玺可中意否?”

    经过一年多来的炼制,无数天材地宝如流水般投将进去,倪彩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终是在新都建成之际炼出了人皇新印!

    这方皇帝之宝,形色与人皇神印一模一样,上圆下方,庄严古朴,象征苍穹天空的圆球上依然九龙交纽,象征如画江山的方形印身肃穆威严!

    杨南将人皇神印中的神律贴揭了几张下来,这几张神律贴正是剥夺人皇法力、赐予人皇护身之力的昭昭之法!

    新印上的九龙之力变成了九魂之力,虽不能让人皇倾刻间变成圣人境界的高手,但倪彩别出心裁将众多防护法阵篆刻其中,借助蟠龙仙玉那凝结亿万年而成的庞大灵力,人皇若遇握,身上便可瞬间闪现一个由九龙之魂护身光罩!

    这九龙魂火罩一旦布下,就是圣人一时间也无法攻破!

    倪彩能炼出这般防护惊人的法宝,自然是一脸洋洋得意!

    杨南捧过新印,细细打量一番之后,对倪彩的高明手笔不由得连连点头,道:“倪兄真是好手段,这蟠龙仙印已然成了,放眼世间,此印防护之力可列入三甲之内,人皇有此宝护身,安全无忧。”

    倪彩汗颜笑道:“阿南休要夸我,你的家当可让我折腾了不少,这山一般的天材地宝堆将下来,就是一块朽木也要成了一件奇宝,我若炼不出一件神通不小的法宝,如何还有脸来见你?”

    倪彩炼器,不惜成本,老螃、细虾等统领早就看得心如刀绞,脸上那可惜之色毫不掩饰,杨南私人身家、人皇宝库中的天材地宝不知让倪彩用了多少,此时说起,老螃等人脸上兀自心疼不已……

    杨南淡然一笑,道:“有了这方仙印,再加上九龙袍、山河冕、社稷笏,李煜这个人皇当得也是稳稳当当,我便可以放心回昆仑去了。”

    在场之人俱是脱世修士,一听回转昆仑四字,眼中无不放出欢喜光芒,老螃呵呵笑道:“小爷,正是恰好,青元小爷这几日没了动静,躺在玉盒之中沉沉酣睡,想来是魂体合一,大功告成了。”

    杨南点点头道:“我阳神入胎,如同转世,此际有如身在母体之中,过个十数年自然会醒来,他既功成,我便让他去随缘吧,这一番尘劫,还不知要到何日方消。”

    杨南站起身来,将那盛放着青元仙胎的玉盒摄入掌中,元神荡起灵光,带着众人直往青龙山下长安江而来。

    长安江号称中洲第一大江,源自中洲地底,水道贯穿南北、与诸洲淡水河道相互联通,最后直抵东海。

    此江宽阔百丈,深不见底,青龙山下百里开外便是长安江一处河道,杨南带着青元仙胎到得江岸边,只见两岸江水滔滔不绝,天际点点帆影,金秋时节黄金色的阳光洒落宽阔江面之上,好似金蛇狂舞、碎金点点,江山之美,美不胜收。

    ‘锦绣红尘,迷人心目,青元青元,望你早日归来……’

    杨南将玉盒持在掌中,望着盒中沉沉入睡的青元仙胎默然一笑,掌中法力一吐,一道灵光瞬间绽开,玉盒中的青元仙胎身上忽然绽出一片莲叶,紧接着第二片、第三片、无数洁若冰雪的莲叶从他身上生长出来,倾刻间化为一个小小莲台,将青元仙胎牢牢护在当中。

    白莲亦是莲、金莲亦是莲。

    待到莲成时,天下满芳鲜。

    这气嫌大,法相庄严的莲台现身水中之际,其美其光、其色其华,折射出绚丽多彩的瑞虹,众人无不看得目眩神驰。

    净世莲台,美妙绝伦,灿灿奇光之中,青元仙胎兀自浑然不知的沉睡,杨南伸指一弹,净世莲花好似水中浮萍,在水波荡漾之中随着水流缓缓漂流而去,不多时便在江面之中成为一个小小的黑点,瞬息间影没不见。

    仙胎转生,俱凭机缘,就是此时的杨南也不知道那净世莲台中的青元仙胎将会流落何方?将会遇到何等应缘之人?将会在何时醒来?

    这一切,都是未知之数,且要看冥冥之中的造化……

    不过,将一尊元神注入仙胎,此身就是解劫法身,青元仙胎若不能解尽此生因果,那离大成之际便遥肄期……

    杨南立于江边,默默望着青元仙胎悄悄远去,心中却如释重负般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有魔身、灵身、仙身三大化身各自分担诸般因果,杨南如今这具尚未修复完成的本体肉身便断了因果,可进晋无上天道、锤炼不灭道心了。

    只是,三大化身能否尽斩尘缘、了断因果,关系到他日成仙之际的威能大小,这一番利害却令杨南不得不慎重对待。

    杨南转过头来,望着老螃道:“我尘缘已了,此身已无大事,你将皇帝之玺、亿万金珠尽数送予李煜,嘱他好生治国、不可懈怠,世间苍生福祉全系他一人身上,望他不可大意才是。”

    老螃搜刮废墟长安,得来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堆如山积,论价几可达数亿黄金,杨南视这些钱财如粪土,此时用来充作国库,正是恰当。

    老螃也不在乎这些金银,只是陪笑道:“小爷,李煜昨日曾命人送来一封书信,小爷不若看过之后,再定行止?”

    杨南接过书信,仔细看过之后,忽然哑然失笑,李煜这封书信上不仅恭请自己前去新都洛阳参加登基大典,更堂而皇之的说:‘人皇神印已属杨氏,天下当归姓杨,弟子不才,原改姓杨氏,敬教主如尊长,方称本意,弟子得教主所赐新都,欲定国号、国制,大元已完,新国无号,还请教主赐号……’

    杨南摇了摇头,他三个化身俱都入世斩断因果去了,此时李煜想叫他再沾因果却是难能,李煜改姓杨也罢,以后辈自居也罢,无非都是枭雄心性、寻常手段,其目的便是在试探杨南是否真愿将人皇之权让给他这个新皇帝!

    杨南此身既要断缘,哪里还会在乎这些?他沉思许久,望着老螃道:“你去带话给李煜:‘改姓一事且随他去,至于国号便定为大煌,意为煌煌世、开元太平,垂世不朽,这人皇便是他的,一切便听凭他作主就是,我入山之后,无事不会再现人间,教他放心行事就是。’”

    人界中洲,新都洛阳。

    这一年,是继旧都长安之战过后整整两年,李煜率手下文臣武将、各路官员登上洛阳城中最宏伟的天坛!

    这两年来,李煜虽已然成为皇帝,但一无都城、二无国号,这皇帝做得极是勉强,如今新都建成,大业在即,李煜往日严峻面庞上也不禁露出一丝欢喜。

    天坛上数万御林禁卫将此处围得水泄不通,宽达数里的天坛之下无数百姓正摩肩接踵,翘首以盼,因为今天正是李煜正式登基,成为九洲皇帝的黄道吉日!

    两年来,李煜全神关注国事,费尽无数心血,赢得了天下百姓的一致认可,各洲各道官员俱都上表请求废大元国号,重立新国,李煜顺应民意,亦要借此成为一个开国之君,种种因素,方才造就了如今这般场面。

    万众瞩目,三呼万岁,蚂蚁般的人群在天坛之下欢声如雷,而李煜带着满朝文武官员徐徐而上,自向天坛顶上祭天大鼎行去。

    祭天大鼎前,站着身着甲胄、庄严肃穆的螃蟹大将军,他身后跟着数个长相清奇的道童,各捧一件奇光灿灿的神物,这每个道童手上捧着的正是历代人皇随身的皇帝玺、九龙袍、山河冕、社稷笏。

    李煜见天坛之顶不见杨南踪影,却只见到一个仙使带着几个道童,心中一松,上前拱手笑道:“螃仙师在上,小皇有礼了,不知通天教主何在?”

    老螃淡淡道:“李煜,我家小爷已回转昆仑,不会来参加登基大典,你且放宽心当你的皇帝就是。”

    李煜早知如此,脸上还是露出一丝惋惜之色,道:“教主不来,杨煜之憾,小皇如今改姓杨氏,教主亦是我之尊长,他日当设祖庙,好生供奉香火才是。”

    老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