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

第38部分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第38部分

小说: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耗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等程序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过程。
职业管理者在时间管理中,要控制时间管理的程序。首先,要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分配每次活动需用的时间;其次,实施计划,执行计划中要有一系
列的方法和措施来保障;第三,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第四,评价对时间的分配利用是否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合理的部分予以调节;第五,
将整个时间计划的实施、调查、调节情况及时反馈,以便重新确定目标,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时间计划。
  时间管理是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职业管理者的一切活动都要耗费时间,而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必要的工作上,这是任何职业管理者
都不容忽视的问题。
  职业管理者时间管理素质是管理时间的基础。职业管理者要树立时间观念、时间成本效益观念和时机观念;要不断增强和完善自我控制能力,抓主要
矛盾的能力,摆脱缠绕的能力;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高效率工作的技巧,灵活运用时间的技巧,协调指挥的技巧;要科学地运用时间管理方法,诸如ABC时间
管理法、系统时间管理法、运筹时间管理法、时间管理统计法、目标法和信息法等等。
  职业管理者时间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工作时间管理和闲暇时间管理。前者是指日常工作时间管理、会议时间管理、电话时间管理、访客时间管理、公文时
间管理、信件时间管理。后者包括起居时间管理、吃饭时间管理、社交时间管理和娱乐时间管理。
  总之,时间管理是围绕如何提高职业管理者工作、生活效率为中心而进行的。其具体的内容、管理方法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一)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分类
  从总量上讲,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个常数,如1天等于24小时,但在管理活动中每个职业管理者用于工作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各
自具有自己的特点。
1。按职业管理者的时间效率,可分为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
  有效时间,是指为促进既定目标实现的活动所用的时间,包括必要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无效时间,是指阻碍既定目标实现或与既定目标实现无关
的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包括不必要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
  把职业经理人的时间分为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对于有效地利用时间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记录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从而
可以评价职业经理人时间的有效率和无效率。
  职业经理人的时间有效率越高,说明时间利用得越好;有效率越低,说明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利用得越差。时间无效率则恰恰相反。
2。按可控性划分,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可分为可控时间和不可控时间
可控时间,是指职业经理人在自己权限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公司经理对于公司内部可以安排的工作会议、阅读文件、接待计划内来访等所用的时
间,都属于可控时间;不可控时间,是指职业管理者受职权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如参加上级召开的会议的时间,计划外接待访客时间,突然性
的工作时间及接电话时间等。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职业管理者的不可控时间大于可控时间。管理职务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也就是职业管理者的职务越高,其可控时间越少,
不可控时间越多。
把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分为可控时间与不可控时间的目的,在于尽量把不可控时间变为可控时间,高效率地花费可控时间,这也是鉴别职业
经理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
3。按职业经理人的时间的性质可分为工作性时间和闲暇性时间
  工作性时间就是职业经理人从事工作的时间。在我国一般实行的是8小时工作日,包括管理性工作时间和作业性工作时间。8小时以外的时间称为闲暇性
时间,包括满足生理需要时间和满足心理需要时间。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如吃饭、居住、婚姻、疾病的治疗等)、安全需要(如人
身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等)、社交需要(如友谊、情感、归属等)、心理需要(如自尊、尊重、权威、地位……)、自我成就的需要(如胜任感、成就感……)。
以上五种需要层次是由低级到高级逐级上升的。
  人们的需要并非永远固定在某一需要层次上,而是因人而异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需要层次。据国外推测:1972年美国有20%的
人,其需要处于第一、二层次,他们对于劳动报酬表示关心;大约80%的人的需要处于第三层次;只有不到1%的人,其强烈需要处于第四、五层次。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在美国曾作过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需要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
  了解需要层次理论,对职业管理者的时间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职业管理者要根据人的不同时期的需要层次合理安排时间,以取得事业上的更大成就。
(二)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能力
  虽然时间的运筹和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涉及到现代科学的许多领域,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管理模式,但是时间的
运筹管理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而时间运筹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对这种客观规律的分析和总结,认真研究和掌握这些基本原则,将对管
理好时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目标原则
  目标是时间运筹管理的基础,目标原则是时间运筹管理的基本原则。贯彻目标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A。用目标来限制时间的使用
  有目的的使用时间和无目的的使用时间,其结果有着天壤之别。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讲,确定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用目标控制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就能使我们一步一步地实现既定目标,并不断去追求新的目标。从而激发我们不断超越现状,这样整体的时间运筹管理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B。正确选择目标
  在经济管理中,要把握好时间这个要素,选好目标是关键。目标是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是管理行动的归宿。每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自己具体的
工作和预期的目的和结果。这些要做的工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就是目标。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以制定经济发展目标为例,既要了解社会发展需
要,国家经济基础,现实经济状况,又要了解未来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也就是说,选择目标要有一定的依据,要对各种不同方案进行反复分析、比较、
筛选,来确定最佳方案。
C。循序渐进,逐步实现
  在选定目标后,应贯彻阶梯原则,也就是把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因此,首先应设立总体目标,并把整个过程当作一个系统看待,
同时每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应成为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要了解每一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要使每一阶段的条件、环境、能力与这一阶
段的目标层次相对应。
2。效率和效果原则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更多的工作就必须讲求效率,而效果是指由各种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因此效率和效果原则也是时间运筹管理的基本原则。
 效率是劳动成果与劳动量的比率,也可以说,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的大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还是管理科学的研
究,无一不是致力于提高效率。“效率就是生命”已被人们所承认。对于国家来说效率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说是个政治问题,落后就要被动、挨
打。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用更快的速度发展经济,要尽快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对企业来说,谁的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谁的生命力
就旺盛,谁的效率低,谁就要亏损以至倒闭。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应该学会向效率要时间。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效率所产生的结果,否则,会出现效率越高,效果越差的情况。比如一个企业不顾市场情况,盲目生产滞销产品,那么效率
越高,产品积压越大,效果就越差。因此只讲效率而不讲效果,会因无法达到目标而导致严重的浪费。“效率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而效果是‘做正确的
事’”。管理学家德鲁克的这句名言说明了这个道理。检验时间利用的好坏,不是光看“做了多少事”,更重要的是看“做了多少有效的事”。
3。辩证原则
  在高速度和高效率的时代,必须要牢记效率与速度的辩证法。辩证原则是管理和运筹时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正确的时间运筹管理,应该是动静相兼,有静有动,而不是要求干什么都是动得越快越好。
静的含义在这里是说在行动之前要学会科学地思考。如果我们想最大限度的发挥时间的效能,就必须在事前有一个全面的安排,这种周密的思考,表面上消
耗了时间,实际上却为以后的工作赢得了时间。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尽管我们经过主观努力,可以缩短这个过程,但是却不可以跨越这个过程。“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不但会妨碍要
追求的目标,而且会加速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的速度。一味图快,以为越快越好,幻想出现奇迹,人为地拨快时间指针,片面追求高速度,反而失去
了尽快发展经济,富民强国的宝贵时间。
4。有序原则
  有序,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有规则地排列、组合、运动与转化。时间的运筹与管理在一定意义上说,要遵循选择科学合理的时间
次序的原则。
  遵循时间管理的有序原则,就要使工作秩序条理化。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必然浪费时间。西方的时间管理专家们在运用计算机作了各种测定后,为人们
支配时间提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中有一条就是井井有条。比如说,木匠的箱子里有各种工具;每次收工时把工具放回固定位置,同把工具胡乱丢在箱子
里所花费的时间相差无几,但效果却大不一样,如按固定位置放好各种工具排列有序,以后使用起来随手可得,如胡乱丢进去,以后再用,要花好几倍的时
间去寻找。国外有一管理顾问,曾对某公司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做过详细记录,发现一位在办公桌上堆满各种东西的经理,平均每天要花2小时19分钟去
翻寻桌面上的资料。
  工作有条理,既是最容易的事情,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由于没有安排好工作次序,而影响了工作进度,乃至造成浪费时
间的现象。
  时间运筹管理的有序原则还体现在对时间的支配上,也就是要明确目的,从全局着眼,分清主次,明确责任与权限范围,避免工作上的互相推诿和扯皮
的现象。
  贯彻有序原则还应注意工作内容的简化。化繁为简,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明化,是防止忙乱,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纵观人类发展史,成效往往从简化
开始。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靠简化推动了社会进步。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对工人的操作活动进行分析,剔除无用的动作,靠简化提高了
生产效率,推动了管理工作的极大发展。工作内容的简化,包括省去不必要的工作,安排合理的顺序,简化事务性工作和增强预见性。应该经常记住:明确自
己的工作目的,并使工作条理化,简明化,就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树立了现代时间观念,了解了时间运筹管理的原则,还要学会利用各种科
学、有效的方法。怎样最有效地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恩格斯说:“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我们应该掌握时间运筹管理的方法,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三)时间运筹管理的统计法
  人们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就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哪些地方。所以要对时间进行运筹管理,就可以从对时间进行详细记录统计,
分析时间浪费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节约时间的措施,以达到管理时间的目的。
时间运筹管理的统计法一般有以下步骤:
1。时间消耗的记录分析
  时间消耗记录是通过对时间消耗的连续记录,获得时间消耗的真实信息,这是对时间进行运筹管理首先应考虑的基础性工作。
  管理工作者通过对时间的记录分析,了解自己的时间都消耗在哪些方面,就可以找出浪费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拟定改进措施。
  时间消耗记录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时间记录要真实、准确。这是进行时间运筹管理的依据,自欺欺人是不能作为分析的依据的;二是切勿相信自己凭
记忆的估计。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时间感觉是最不可靠的,即使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强,其对时间的记忆也是有限的,如果靠记忆,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的
时间究竟是怎样度过的;三是要作好时间的预先分配,这样可以找出预定时间分配与实际耗用的差别,以提高预控时间的能力;四是选择好自己的记录方法与
时间。必须按照自己的工作性质、所处环境、工作目的等来选择适当的记录方法和时间。但无论选用怎样的记录方法,都必须把每段时间分清楚,而且有代表性,这样才能得到详细的记录资料,便于分析。
2。时间消耗的诊断
  时间消耗诊断的具体方法是至少在记录一周的时间使用情况后,分类统计时间使用的各方面情况,如会议时间、学习时间、谈判时间、业务时间等,并
计算出各类时间占总时数的比例。通过诊断,要找出“非必要”的工作时间和浪费时间的事情,并可结合下列问题去进行分析:
A。哪些事情根本不必做?在记录中占多少时间?不必做的工作是指无助于目标和成果的工作,做了就是浪费时间。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