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自知--不畏浮云遮望眼 >

第12部分

自知--不畏浮云遮望眼-第12部分

小说: 自知--不畏浮云遮望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玛?鲁道夫是一个不幸的人,在她刚刚学会走路时,两次肺炎和一次猩红热导致本来就身体虚弱的她不得不长期卧床。不过老天并没有停止它的残忍,在魏玛?鲁道夫4岁时,她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病愈后左腿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不得不佩戴沉重的金属支架。好在父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小魏玛?鲁道夫,在母亲的帮助下,她坚持每周都对左腿进行100英里的康复训练,哥哥姐姐们也都对这个小妹妹充满了同情,他们轮流给她进行按摩。经过了7年的艰辛努力,到她11岁的时候,她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魏玛?鲁道夫并未因此而得到满足,她还是继续锻炼。1956年,魏玛?鲁道夫出现在墨尔本奥运会上,获得铜牌,创造了一项让人不敢相信的奇迹。4年后,她又骄傲地夺取3枚金牌,还先后创造了三项世界纪录,被人们冠以“黑羚羊”的美名。

    鲁道夫用铁铮铮的事实向世人证明:只要不向生活屈服,那就永远不会被生活打败。只有经得起生活考验的人,才不会被历史遗弃,才属于真正的强者!青少年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是均衡的,不要总以为只有自己才是不幸的,说不定别人经历的比自己经历的还要痛苦。因此,不要拒绝生活带来的一切,包括失败、悲伤、困难,因为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超脱和历练的过程。在困难与失败面前,我们能做到的只有临危不惧,用强者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考验。总而言之,只有做生活的强者,才能真真切切的体验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美好。

    作为一名青少年,不必羡慕别人的成功,而应该积极地去争取自己该得到的。做生活的强者,要用执着的脚步去追求自己的信念;做生活的强者,不只是一句话,更是一种做法!诚然,生活中有诸多悲苦,但苦中也可作乐,人们完全可以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快与困难,挺过去了前面便是一条光明大道。即使失败,但至少还保留最后的尊严。

    直面生活,主宰人生

    一位佛陀在旅途中行走时,遇见一个不喜欢他的人,那人用尽各种方法侮辱这位佛陀,连续了好几天,但佛陀丝毫不为所动,不见有半点生气的样子。无奈之下,这人便问道:“你为什么还不开口。”佛陀走到那个人面前,问道:“如果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是你拒绝接受,那么请问,这份礼物最终是属于谁的?”那人回答道:“当然属于原本送礼物的那个人了。”佛陀笑着说:“没错,现在我若不接受你的侮辱,那你不就是在骂你自己吗?”那人听后,无趣地『摸』『摸』鼻子走开了。

    佛陀的智慧和胸襟不禁令人佩服,其实不管别人怎样说,只要自己的心灵健康,就不会受到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生活却都被他人主宰着,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究竟为何而活。人活在世上,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一个人可以没有钱,也可以没有权,但绝不可以没有精神追求,不能没有生活的期望。如果所有人都一味地去追究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说法,那么他就失去了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真正意义。因此,人生在世一定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千万不要沦陷在别人的期待中。

    对于青少年来说,做生活的主人更是尤其重要。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要为了努力而努力,人要为自己而活。也许现在你的一切都在父母的安排之下,但你必须明白,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父母为你撑起的一片天空里,总有一天你会飞向湛蓝的天空。在此之前,你必须学会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提前做好应对挫折与苦难的心理准备。你可以被人打倒100次,但你必须使自己第101次站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翻身胜利的机会。事实确实如此,一个人不可能被别人打倒,只有自己才能战胜自己。

    青少年要以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生命的无常与生活的多变,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其实,生活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你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去努力拼搏,温暖的阳光终将驱散冬日的严寒。

    从现在起,对懦弱的自己说声再见吧,勇敢地扬起人生的风帆,活出真我的风采,做自己的主人,做生活的强者!这才是正确的人生的选择!

    5。时刻分析自己

    歌德曾经说过:“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如果一个人不认识自己的缺点,很容易因自负而失败;优点可能会受到缺点的影响;只看优点,不看缺点,就会导致自己根本听不进别人的一点点的意见和批评;过分地骄傲;只退不进,甚至失去了最宝贵的尊严……

    在自省中认清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甚至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在青少年中尤为常见,以上的任意一种心理都能在他们中间找到。所以,青少年朋友们要想克服这些心理上的障碍,必须要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很久以前,有个『妇』人,遇事不管是事大事小爱发脾气。和邻居、朋友的关系都搞得很僵。她非常恼火,想改吧,一时又改不了,于是整日闷闷不乐。然而,越是这样她越是生气!朋友知道后,就说南山庙里的老和尚是个得道高僧,他也许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能早日改了这个坏『毛』病,『妇』人去找那个和尚。大师听了她的苦闷后,就把她带到了一个柴房的门口,说:“施主,请进!”『妇』人很奇怪,但她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柴房!这时和尚趁机便把门给锁了,转身就走。『妇』人一看,怒气就不打自来了:“你这个死和尚,干嘛把我关在里面啊?”、“快放我出去……”和尚笑道:“我现在放你出去的话,等会你就骂我是秃驴了!你还是在里面呆着吧!”

    过了一个时辰,女人总算是安静下来了,于是和尚问她还在生气吗?『妇』人回答说:“我生我自己的气,我为什么听信别人的话来这受罪呢?”“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够原谅别人呢?”高僧拂袖而去。

    一个时辰又过去了,『妇』人说:“不气了,气也没有办法。”“你的气还没有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以后仍会很剧烈。”高僧说完又离开了。

    第三个时辰也过去了,『妇』人觉得生气不值得。高僧笑着说。“还知道什么叫不值得呀,看来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的。”

    终于,大师第四次来看时,『妇』人抬起头说:“大师,真是奇怪啊,我现在反而并不生气了,有什么好气的呢?我想明白了:气不就是自己找罪受吗?”高僧把手中的茶水倾洒在了地上。『妇』人看了很久才顿悟。

    就在这几个时辰当中这位『妇』人认真地想了一遍,彻底的分析了自己,这时她才幡然醒悟。在世界上所生存的每一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只要有感情,就会有怒气。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要有因有果。

    所以,青少年朋友们,无论你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都不要埋怨造物不会,世道不平,与其抱怨他人的不是,不如及时分析自己。其实,很多时候,困难与挫折不是由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所以,应学会从中找原因,及时分析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人总是在自我反省中认清自己。并且决定自己以后避免发生这种不该发生的事。只要你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到的。

    正确认识自己使你脱颖而出

    在《伊索寓言》是有这样一则故事:当年普罗米修斯在造人时,让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挂两只口袋,每个人都把装着别人的缺点的口袋挂在了胸前;而那只装着自己的缺点口袋则放在了身后。结果可想而知,只要人稍微低一下头就能看见别人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却视而不见,因为他很难看到。有位名人曾说:“人本身就是带着缺点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生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改掉缺点、完善自己的过程。因此,敢于挖掘和暴『露』自己的缺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经过几天的努力,李泽终于在人才市场找到了一份自认为还不错的工作,并和用人单位约定了面试的时间。面试开始时,李泽排在30个面试人员的第29位,而名额只有一个。当时的李泽默默地等着,眼看一个又一个满面春光地从老总的办公室走出来,羡慕的不得了。终于轮到李泽了,高兴的无以言语。“你好”老总首先打开了沉默、无比压抑的场面,于是李泽连忙说“谢谢”,问话就这样开始了。“你知道你应聘的是什么职位吗?”李泽微笑道:“销售部经理。”紧接着老总又问道:“‘你对一瓶白开水当一瓶高档次饮料卖’这句话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这些问题对做过销售的李泽简直是轻轻点水,李泽虽然回答的很全面、详细,但仍没有看到老总对自己的赞赏。突然,老总问了一个书话题:“你的缺点是什么?”对于李泽来说,确实有点玄乎,老总怎么会问这么一个问题呢?他该说什么好呢?这时他便想:唉,反正是没有什么希望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便脱口而出:“我很清高,不会吹牛拍马,常常目无领导,爱发牢『骚』,做人过于死板,常与世绝迹,显得很是格格不入……但是有一点,这些缺点都是别人告诉我的。到如今,除了不爱做家务外,我不太明白还有什么更大的缺点。说句真话,有的时候连我也说不清楚。”听完李泽的一番话后,老总『露』出了笑脸,频频点头:“其实,一个人要想找他人的缺点很容易,但是找自己的缺点却不是那么容易。有的时候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往往是你身上最大的优点,而有时候自己认为是优点往往是最大的缺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先生,你很实在,也很坦诚,我们公司就要需要像你这样的优秀人才呀,欢迎你加入我们公司。”李泽怎么也想不到,他竟然成了30位面试中唯的一幸运儿,他被聘用了。

    无数事实告诉了我们,要想发现自己的缺点,就必须进行深刻地自我剖析,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同等阶层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当代青少年朋友们,因为此时的你们正处于心理完善、处事待物最重要的阶段。做到正确地自我剖析,不止是简单地找出优点、缺点,更重要的是要把自我剖析的“手术刀”滑向心灵的深处,对心灵进行一次大规模地追问:我的缺点是什么?它跑到哪里去了?明天的我将如何去努力改正这些不足?

    青少年作为21世纪新生的太阳,更要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要学会扬长避短,以此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就要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事业……

    6。找准自己的定位

    人生就像是一个坐标系,横竖坐标交汇,便决定了人的位置。如果定位不准,只能使人生偏离轨道。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事实证明,要想成为自己头脑的主人,就必须学会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世间无弃物,关键在定位

    我国有一句俗语:“世间无弃物,关键在定位”。意思是说无论一个人出身如何、相貌如何、学历如何,只要你能选定一个位置,把握一个方向,坚定一个信念勇敢地走下去,成功便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也只有这样,你的生命和生活才会有收获、有意义。有人把这种理论定义成“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的人生哲理,青少年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然后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行。

    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有人雄才伟略,却壮志难酬;为什么有人条件优越,却屡遭失意;为什么有人文武皆备,却伯乐难求;为什么有人机遇连连,却又频频错过……诸如此类,屡见不鲜。令人悲痛,令人惋惜。究其原因,定位不准是其关键。阿基米德曾说,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便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他这里所说的“支点”,也就是说在人生路上的每一步,我们都必须深思熟虑,来不得半点马虎,有异曲同工之妙。定位要明确,并不意味着越高越好,而是要结合我们实际情况,科学定位,理『性』定位,脚踏实地,不卑不亢,只有这样才容易获取成功。

    这里有两个简单的益智小故事,故事一是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腹地有一个小村庄比赛尔,它紧贴在一块仅有1。5平方千米的绿洲旁,为艰辛的生活条件所迫,村民们曾多次试图离开那里,但无论向那个方向走,一次次都又走回到原地。原来,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凭感觉前行,一定不会走出大小不一的圆圈,从起点再回到起点。

    1962年,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肯莱文来到这里,他教会比赛儿人认识了北斗星指引的方向,只用了3天就走出了沙漠。

    其实,现实中很多的成功,也都是这样,仅有热情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选准方向。只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才能走出荒漠,找到希望的绿洲。

    另一则故事是从前有一个渔夫,他每次出海打鱼之前,都会去市场上看一下,什么样的鱼价价格最高。有次鲥鱼涨到了最高,但他打捞上来的却全是螃蟹,他很失望,于是空手而归。然而回来一问,螃蟹已经涨到了最高,他不甘心,又去出海,这次打捞到的全是螃蟹,他十分高兴,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螃蟹又降了价,他一气之下把螃蟹都又扔进了海里,最终一无所获。

    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无不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个爱做梦的年龄,喜欢幻想这并不为过,但一定要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不论做什么事不仅要有热情和能力,一定要选准方向,否则会得不偿失的。那么一个人应如何来进行自我定位呢?定位之前一定要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和社会。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注意完善自己的个『性』。主动迎合社会,充分地让自己的理想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