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武夫当国 >

第121部分

武夫当国-第121部分

小说: 武夫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只好不再多说什么,果决的起身告辞离去。陈文年带了几个警卫员先去了一趟后院小黑屋,将被殴打至昏昏沉沉的赵方毓提了出来,一同带出了行营大院。三人出了行营,赵山河和孙德盛火速返回一团驻地主持大局,同时还派人去通知驻守在城外的一营做好准备;陈文年备了一架马车,在七八名士兵的护卫之下,押着赵方毓火速绕小道出城前往北戴河。
等一行人离去之后,袁肃吩咐杜预,让行营大院的所有人都跟往常一样,就说刚才只是叫陈文年、赵山河、孙德盛三人来安排明日执行第二批疏散难民的安排。他必须装作跟平常一样,制造一个假象给吴承禄,只有这样才能让接下来的计划更能显出效果来。
一切交代完毕,袁肃让杜预回去休息,自己也跟着返回了厢房卧下。尽管他刚才表现的一派镇定,可当重新躺下时,脑海中却又泛起各式各样的想法,要说心中一点都不紧张那是假话,谁敢保证吴承禄不会做出冲动的决定?
辗转到黎明时分,袁肃这才迷迷糊糊的有了困意,可是没过多久就隐隐约约听见行营外面马蹄声窜动、人声如同鼎沸。他猛然睁开双眼,反而真正到了这个时刻却真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着急,等待才是漫长的,而当事情到来之后一切自然能从容不迫。
巡防营两个营的兵力此时此刻全部开到赈灾总司令行营外,不仅把整个行营大院围了一个水泄不通,甚至连大院外几条街道上都设置了哨卡和巡逻。火把驱散了黎明之际的黑暗,兵丁来来往往,人影被火光憧憧的映在了墙壁上。
吴承禄骑在高头大马上,在这个时候反倒他心中很是紧张,又是担心袁肃拒捕,又是担心行营里的警卫会放冷枪,甚至还顾虑着抓住袁肃之后该如何对待?是虚伪客气还是冷面相向,又或者是不理不睬?
他在三十名骑兵的团团保卫之下,仍然距离行营大门百米开远,脸色满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等到一名军官从前面跑回来报告,说是全员已经完成包围,一切准备就绪。这时,他才清了清嗓子,底气不足的下令:“给我冲……不是,给我敲门。”
行营的警卫人员只有五十来人,除了几名袁肃的贴身警卫员事先知道这件事之外,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时间人心惶惶,整个大院里面乱成一片。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杜预才站出来稳定局势,让警卫全部到前厅集合,然后亲自上前打开了大门。
大门一经打开,门外早已等候的巡防营士兵不由分说便往院内冲。杜预站在门内像模像样的大声喝止了几声,随即被几个士兵用步枪顶住。
经过一番大刀阔斧似的周折,袁肃从后院来到了前厅。起初吴承禄仍然留在行营大院外面,只是由一名哨官前来拘押袁肃。袁肃见了这名哨官立刻厉声训斥,还搬出了自己一连串的头衔来做威吓,哨官一时心虚,也不敢拿袁肃怎么样,只好匆匆忙忙又跑出来请吴承禄。
吴承禄扭捏的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心中一横,带着护卫走进了行营大院。
在前厅的厅堂上,袁肃端坐于首座,与阴沉着脸迈步进门的吴承禄见了面。
“吴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这天还没亮就带着大队人马包围了赈灾总司令行营,你若是不给出一个交代来,我看这场干戈可算是闹大了。”不等吴承禄开口,袁肃抢先一步冷声斥道,俨然摆足了上官的态度。
“袁大人,我也只是奉命办事而已,你毋须有太多顾虑,只要调查清楚自然就能还袁大人你一个清白。”吴承禄没好气的说道,虽然他很想跟袁肃撕破脸,顺便还能痛骂几句以谢心头之恨,可毕竟这会儿还没找到赵方毓,总统特令不在手上,自然而然失了几分底气。
“好一个奉命办事!我且问你,你奉的是何人之命,办的又是何事!”袁肃怒道。
“北京接到消息,说袁大人与北戴河洋人有所勾结,意图出卖国家利益,派下特别命令要调查此事。袁大人,你是明白人,纵然你是大总统的侄子,可更应该清楚大总统是最忌讳私底下与洋人打交道的事情,自是不应该知法犯法。如今我已掌握了部分线索,所以今日才来请袁大人移驾调查。”
“你说的还真像那么一回事,你倒是把北京的特令拿出来,还有你所谓掌握了部分线索!我袁肃做事对的起天地良心,难道还怕经不起调查!”袁肃拍案而起,这一瞬间的爆发吓了全场所有人一大跳,就连吴承禄都忍不住向后退了半步。
吴承禄根本拿不出什么特令和证据,他的计划就是先把人拿下,然后再一点一点的布置栽赃。现在被袁肃劈头盖脸的喝问,当然有些站不住脚根。
“吴大人,我袁肃自到临榆县以来,日日夜夜所操劳的无非是赈灾之事,如今灾情刚刚转稳,然而难民依然聚集而不散。你身为山海关最高长官不关心此事,日日夜夜歌舞升平,反倒处处来与我添乱,你到底是何居心!”
“袁大人,你毋须再在这里虚张声势,今日你不走也得走这一趟。”吴承禄索性不再跟袁肃耍嘴皮了,既然他人都已经来了,肯定没道理再退缩。
“你说让我走我就走,你还真把你自己当天王老子了。我堂堂东直隶护军使,中央特派赈灾总司令,你在我面前还得自称下属,你敢逮捕我!”袁肃故意不配合的说道,他就是要制造出被吴承禄强行拘押的场景,而这个场景今后便是治吴承禄谋反罪最有力的说明。
“哼,你以为我怕你吗?来人,给我抓起来。”吴承禄气愤难耐,豁出去的下达了命令。
巡防营士兵一拥而上要抓住袁肃,袁肃的警卫员们立刻也冲上前来阻止。
一开始吴承禄带进来的士兵人数并不多,双方互相拉扯厮打,竟然没办法镇住场面。后来吴承禄赶紧派人将院子外面的士兵增派起来,甚至还拔出手枪朝天空开枪警示,总算止住了袁肃的警卫员。几名巡防营士兵拿着绳子要捆绑袁肃,袁肃铆足力气反抗,混乱中还被人用枪托敲打了好几下,最终拗不过人多被押了下去。
袁肃和行营的其他人被带出大门时,天色已经亮了起来。由于巡防营众人士兵在附近走动,很多住在周边的老百姓们早就被吵醒过来,仅仅是害怕惹到当兵的才没有出门打探。不过这些老百姓们仍然趴在窗口、门缝前张望,亲眼目的了袁肃被五花大绑的带出来。
“好你个吴承禄,你栽赃陷害,就是怕我揭穿你贪污赈灾物资。”
“有本事你杀了我,否则我一定法办了你!”
“放开我,推你姥姥的推,老子自己会走。我袁肃顶天立地、问心无愧,倒要看看你这莫须有的罪名能奈我何!”
“只要这件事没办,我便把你的所有罪证全部呈递到京城!”
在七、八名士兵拉扯之下,袁肃从踏出大门开始就一直大声呼喊,满脸愤怒之色表现出了极强的反抗态度。虽然看上去有些没面子,但是为了能成大事,这点尊严他还是能放下来的。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吴承禄是因为害怕自己调查贪污赈灾款所以才强行逮捕自己,“贪污赈灾款”和“强行逮捕”这两个词必然能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正文 第16章,两头行动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6 8:32:19 本章字数:2138


陈文年一行人赶到北戴河时,已经快到晌午光景,为了避开大道和城关,这一路上绕了不少小路,因此才迟了这么久。一番拐弯抹角之后,他总算在英商会俱乐部找到了理事长罗伯逊。罗伯逊是认识陈文年的,简单听说事态紧急,立刻便请陈文年到俱乐部内部的私人办公室落座详谈。
陈文年把城内的情况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又把袁肃的意思做了着重交代,恳请罗伯逊能够出面帮这两个忙。
罗伯逊经过一阵冗长的沉思之后,没有立刻给陈文年做出答复,只是含糊其辞的说这件事需要另行讨论。他允许陈文年把赵方毓暂时藏匿在俱乐部的地下室内,也勉强做出承诺,表示一旦临榆县县城派人来询问赵方毓的事情,自己会帮助做掩饰。
至于向吴承禄正面施加压力,确保袁肃个人的人身安全,他让陈文年先到北戴河找一个旅馆住下来,自己与英商会内部开一个小会讨论一番,等到有结果时再派人去通知陈文年。
陈文年好歹是见过市面的人,一听罗伯逊的话语中到处都是搪塞推辞之意,意识到这个洋人显然是不可靠。他再次郑重其事的告知袁肃与雷诺森的合作关系,以及与英国驻济南领事馆签订的合约,强调一旦袁肃出了什么闪失,直接会导致英国在华利益的损失。
然而罗伯逊依然满口敷衍,随即只派了一名翻译员招待陈文年,自己则借口离去。
陈文年万般无奈,只能离开了俱乐部,先到附近找一个地方落脚。他脑海里一直盘算着该怎么解决眼前这难题,要知道凌晨时袁肃可是千万叮嘱,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才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这一步有什么闪失,整个计划只怕就会告吹。
可是万万没料到,谈合作的时候这些洋人倒是和颜悦色,现如今真正需要帮忙时却又一副避之不及的态度,当真是世态炎凉。
他觉得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要办好,这不仅仅是对袁肃的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前途考虑。
一念及此,他让随从先找地方安顿,自己立刻前往北戴河邮电局,向滦州发了一封电报。
对于罗伯逊而言,经过这么久的谈判会商,总算已经确定了英商会参与洋河水库、南戴河海港的两大中国官办项目,这的的确确是一件难得的商业投资。同时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英国官方与袁肃的合作关系,总的而言,自己是很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袁肃提供额外的帮助,就像答应袁肃用窦神父案来栽赃镇守使吴承禄。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袁肃必须有合作的资本”,纵然袁肃并不是山海关地区的实际掌权者,但好歹之前是自由的人身,并且还兼顾有东直隶护军使的职衔。现如今袁肃成了吴承禄的阶下囚,显然吴承禄是察觉到袁肃私底下与英商会合谋的关系。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要去为袁肃冒险,实在是太过不值得。
袁肃与雷诺森的合作关系,那是大英帝国官方的事情,罗伯逊身为一个资本家最先会衡量个人的利益。更何况之前袁肃坚持要求修改商业合作计划,大体上确实没有不妥,可直接导致英商会在这次合作中的利益有所减少。
罗伯逊不在乎袁肃开出的这些条件有多么诱人,因为修改之后的商业合作计划,任何一个山海关地区的中国官员都可以办到。既然没有特别的利益,他又何必要为这件事再费神劳力,袁肃不在了,大不了就跟吴承禄继续谈。
当然,他不会这么快就对这件事做出定论,自己还会坐地观望一阵,假如吴承禄办不了袁肃,那就说明袁肃还真是一个势力雄厚的人物,到时候再挺身而出来助一臂之力也不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考虑暂时帮忙掩饰赵方毓的事情。反过来,倘若吴承禄真的把袁肃给办了,那时候倒是要重新开始花一些心思来周转这次商业计划了。
正午时分,在城外驻扎的其他巡防营部队陆续开进城内,吴承禄下令全城戒严,同时调动三个营近两千人马奔赴火车站,将第一混成旅第一团驻地包围起来。赵山河和孙德盛凌晨回到第一团驻地后,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武器弹药配发到位,营盘周围都用沙袋和拒马组成防御工事,士兵们全副武装以营盘为中心据守在防御工事后面。
当巡防营的旧军士兵看到第一团是这样一副阵势时,顿时感到头疼万分。他们常年未曾真正的作战,本打算出其不意直接攻破第一团营盘,将所有人控制起来。可是显然最开始的计划已经流产,若是强行进攻的话,只怕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岂不说旧军士兵的整体素质十分落后,这一点从开拔进城的效率上已经可以看得出来。昨天吴承禄下令火速集合部队,结果城外各营磨蹭蹭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赶进来,错失偷袭的机会也是情理之中。发动强硬进攻也不是不可以,但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哪一营的士兵愿意打头阵,出人命的事任谁都不会有热情。
没办法进攻那就只能采取诱骗,先将第一团的将领们引出来控制住,余下的士兵自然只能束手就擒。巡防营这边先后派了七八人到第一团驻地见赵山河,又是说设宴宴请,又是说有急事开会,又是冒充袁肃的命令。对于这些伎俩,赵山河根本不吃这一套,前面几个人只是撵了出去,到后来索性把派进来的人扣押下当人质。
不敢强攻也无从诱骗,双方只能陷入对峙之中。
巡防营料定第一团在重重包围之下也不敢乱来,只要第一团不敢乱来,那就等同于被监管,总而言之也能算是掌握住了局势。
吴承禄抓住袁肃之后,只是将其关押在镇守使署衙的偏院里,由三十多名士兵看守。他倒是很想教训这黄毛小子一番,可考虑到对方终归不是普通人,大刑伺候又或者故意侮辱非但不会有实际作用,相反还不好对上面有一个交代。





    正文 第17章,两边准备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6 8:32:19 本章字数:3141


他所要做的无非是赶走这个眼中钉,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找到赵方毓,拿到总统特令之后就好办事了。正因为如此,袁肃倒是没有受多大的苦头,充其量仅仅只是被软禁,自己尚且还能在偏院内自由活动。
然而经过一夜一天的寻找,无论是县政府招待所还是北戴河都没找到赵方毓。虽然在北戴河打听到赵方毓确实出现过的消息,可具体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有说是跟着邮轮出海玩去了,也有说在北戴河私人俱乐部赌博,但不管怎么打听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一整天吴承禄是有几分着急,然而也没有太往心里去,自从他第一次与赵方毓见面,就知道对方是一个浪荡的官僚子弟,指不准一时兴起跟洋人跑到外面去玩了。反正他现在已经控制住袁肃和袁肃的部队,不在乎再多等上一天、两天。再说消息已经放出去了,但凡发现赵方毓的人肯定会去通知,而赵方毓一旦听到风声也肯定会尽快赶回来。
可是事情远远没有吴承禄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到了次日的上午,整个临榆县县城内都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