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武夫当国 >

第36部分

武夫当国-第36部分

小说: 武夫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要等,你也毋须在马棚这里等啊,去办公室也好过这里呀。”袁肃沉着声音说道,他看着杜预茫然的样子,心头再没有火气,只剩下一股脑的郁闷。
“袁大人办公室看不到这边,就怕袁大人回来的稍迟然后直接回宿舍休息了。郭大人、葛大人说是有急事,小人就怕误了事。”杜预连忙解释道。
袁肃本打算再教训几句,但是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看得出来,杜预这个人实在是太老实了,真知道到日后能否有出息。
“罢了,郭伯济和葛仲文他们现在在哪里?”他问道。
“两位大人应该还在袁大人的办公室等候。”杜预说道。
袁肃点了点头,与杜预一起向西营房走去。
来到办公室的营房,靠内的一间房间还点着煤气灯,隐隐约约有人声传出。
袁肃径直的走了过去,瞧见郭文远和葛金章坐在墙角的茶几两边,正在讨论什么话题。
二人见到袁肃出现时,连忙站起身来行礼。袁肃向他们罢了罢手,示意二人落座。
“张举人那边总算忙完了,这些时日还真是有劳你们费神费力,辛苦了。”袁肃说了一句客套话,随即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这几天虽然没做什么事情,可起早贪黑的到处奔走,着实感到有些疲惫了。
“承蒙袁大人信任,我们也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罢了。”郭文远回答道。
“哦,对了,杜预说你们找我有急事,是不是督练公所那边发生了什么事?”袁肃问道。
“督练公所并没有发生什么事,之所以是急事,是因为所有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当,只等袁大人定夺之后,便能开始下一步的行事。”郭文远说道。
“这样啊,说说吧,什么事?”袁肃调整了一下坐姿,稍微提起一些精神,但凡与督练公所相关的事情,他都会尽心尽力的去处理。
郭文远回过头来看了葛金章一眼,葛金章马上将先前搁放在茶几上的一份文件拿了起来,走到袁肃面前将文件呈递了过去。
“袁大人,这是我等制订的招募和训练方案,请您过目。”葛金章说道。
袁肃接过文件打开来仔细看了起来,这份文件整理的有条不紊,看来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在招募方面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无非是招募动员和宣传的方法罢了,就目前看来郭文远和葛金章安排的都很好。先是在各县各镇张贴布告,再配合各地士绅官长的动员,把督练公所的情况说清楚即可。
按照之前简单讨论过的办法,督练公所将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并且所有入营参加训练者都配发一套冬装。除此之外,在整个训练期间还分别设有日奖、周奖、月奖和总结奖等奖项,所有奖励都是以粮食或者现金结算。
至于这些奖励的名目,虽然暂时还没能详细拟出,不过这些都是简单的文案工作,随意都能安排周全。
关于训练方面,袁肃看到这份文件里有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采取全日制准军事化训练,也就是趁着农闲之际,将招募起来的壮丁关在训练营里,全日进行操练。所有操练项目大部分与正规军相差无几,只不过没有那么高规格的要求,重在教会民兵使用枪械、各种队列口令以及基本作战队形。
如果按照这套方案,一期训练时长只需要四十天时间即可,勉强一点一个月时间也行。
这套方案的好处就是速成,尽可能抢在开春农忙季节之前将前后两期民兵都训练完毕。坏处就是时间过于仓促,训练不够精细,而且全日训练对环境、人员体能等等杂项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操作不当还会适得其反。
第二方案则相对比较复杂一些,是要求第一期民兵进行长达两个月的精细训练,训练强度由弱渐强,每天固定训练六到八钟头,其余时间由民兵自由活动休息。第一期民兵尽可能全面的掌握各项军事技巧,做到接近正规军的标准。
从第二期开始,因为进入农忙季节,故而训练时间有进行大幅度调整。规定但凡报名参加这一期民兵训练的青壮,白天在家务农七个钟头,随后赶到训练营参加两到三个钟头的训练。这一期训练时间可以持续三到四个月,虽然每天训练时间短,但只要坚持完成全部训练,其效果相信应该不必第一期差不多。
再者,青壮每天在田地干活时原本就是一种体能锻炼,之后只要在训练营里稍微进行技巧和常识上的点拨即可。





    正文 第61章,学习方法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2…11…8 9:43:05 本章字数:2273


这套方案的特点用一句话形容便是“慢工出细活”,而且军民X联防计划本来就不止招募两期民,往后在任何季节开始招募民兵时,都可以使用这套方案来组织训练。
看完文件之后,袁肃立刻说道:“其他方面都没什么,在训练方案上面我觉得第二套方案要比第一套方案好,可以就先按照这套方案来执行。”
郭文远和葛金章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脸色各有不同的变化。
袁肃等了一会儿,见二人没有应答,下意识的抬眼看了过去,察觉到二人神色的变化。他将手中的文件搁了下来,问道:“怎么,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郭文远犹豫了一下,随即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袁大人,其实在下与葛仲文制订的训练方案仅仅只是第一套方案。”
袁肃扬了扬眉毛,正色的问道:“哦,是吗?那第二套方案呢?”
事实上他应该猜出第二套方案应该是一个熟悉滦州当地农忙工作的人所制订,否则也不会合情合理的安排农忙时间和训练时间。尽管军队当中有不少士兵都是农家出身,可一来长久没有务农,早已缺乏相关经验,二来各地方的农作习惯也有不同。除此之外,像郭文远、葛金章这样的军官理应更不会懂得这方面的事情才是。
郭文远继而回答道:“第二套方案正是王知州提到的那位高建阳所给出的建议,不过在下跟葛仲文都觉得这套方案并不周全,那些民壮在田地里忙了一整天,哪里还有心思参加训练?到时候就怕这些人在督练公所里混日子。”
袁肃承认有这种可能性,但毕竟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只要在督练公所加强管制、提高奖励,双管齐下之下必然能刺激民兵们的积极性。
他现在倒是对这位高建阳感到有几分欣赏,虽然素未谋面,不过从对方提出的建议中不难看出,此人确实很有才干。他甚至开始感到奇怪,为什么历史上就没有“高建阳”这个人物的记载呢?莫不是这位“奇志”人士一生奉守自己的行为准则,不肯出世展露能力?
他暂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思,默然了一阵之后,他做出了决定,说道:“就按照第二套方案来办,你们要清楚组织训练的是我们,所以调动民兵参加训练的积极性也是我们的责任。从其他方面想办法,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郭文远点了点头,郑重的说道:“在下明白了。”
顿了顿,袁肃又问道:“按照你们制订的招募计划,从明天开始就是正式招募了,对吗?”
葛金章应道:“正是。预计招募七天时间,二月一日正式开始第一期训练。”
袁肃微微颔首说道:“很好,这件事你们要抓紧一些,不要发生任何意料之外的事故。过几天我会召开一次会议,专门谈一谈训练内容方面的事情。没其他事的话,今天就先到这里了,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明天打起精神来做事。”
郭文远和葛金章各自应了一声,便一前一后退出了办公室。
袁肃伸出一只手揉了揉眼睛,忽然瞥见杜预还规规矩矩的站在靠近门口的地方。他暗暗叹了一口气,立刻说道:“杜预,你过来坐下,我有事情跟你说。”
杜预连忙快步走到袁肃办公桌前面的地方,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落座了下来,他小心翼翼的向袁肃问道:“大人,有什么吩咐吗?”
袁肃沉吟了片刻,之后不温不火的说道:“谈谈最近的表现吧。诚实的说,你是一个老实人,勤奋忠心。不过,我要说的是,你实在是太老实一些,老实过头那就变成呆子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杜预睁大眼睛思索了一阵,不太确定的点了点头,应道:“小人……明白。袁大人放心,小人……小人以后一定改……”
袁肃打断了杜预的话,沉声说道:“你还是不明白我的意思。这么说吧,杜预,你多多少少是读过书的人,在文化程度方面你比许多人都很强,所以我也相信你有不错的学习能力。我希望今后你能好好学习、努力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东西,还要学习人情世故、社会百态,让自己变的灵活一些。”
杜预若有所思的喃喃说道:“学习?”
袁肃很清楚杜预现在的情况,就算对方家境好能继续读书,到头来也只是一个书呆子罢了。好在对方身上不是一无是处,勤奋和忠心便是两项很重要的优点。他不在乎自己的手下有多笨、多蠢,只要有勤奋的态度,很多东西都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
事实上他还是很看好杜预的,自己白手起家,身边没有什么亲信心腹,往后的路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与其花心思去寻找亲信心腹,还不如悉心培养一名可以信任的帮手。
缓缓的点了点头之后,他对杜预说道:“从明天开始,你每天至少要读一份报纸,把报纸上你认为重要的新闻、故事或者消息什么的,都简单的记下来,然后你还要在后面加上你对这些事的看法。记住,全部都用笔写好,吃晚饭之前拿给我过目。”
听到这里,杜预一下子慌了神,连忙说道:“大人,小人……小人许多年没动过笔了,很多字都不认得,更别说写出来。这……这……小人天资愚笨,只怕难以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务呀,大人您看是不是……”
袁肃不疾不徐的说道:“你不必有过多压力,此事有赏无罚,你只需要每天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即可。报纸上不认识的字,你可以询问军营中的其他人,至于你的字写不好也没关系,多写多练慢慢就会变好。”
杜预稍微松了一口气,答应道:“小人明白了。”
袁肃继续说道:“我主要会看你的评论,只要你评论的好,我必然会奖赏你,评论的不好也无妨,反正每天都有机会,就看你有没有上进心。记住,我要求这件事必须由你独立完成,你可以向别人请教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但绝不能让别人帮你读报纸,更不能找他人来帮你代笔,明白吗?”
杜预连忙点着头说道:“小人明白,每天看报纸,不找别人读报纸,不找别人代笔。小人一定尽力做好,不让袁大人失望。”
袁肃欣然的笑了笑,说道:“很好,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正文 第62章,滦州隐士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2…11…8 9:43:05 本章字数:3383


从第二天开始,袁肃便没有再前往安山镇张府,整个丧礼已经结束,剩下的仪式只是张家直系亲戚的事情。他将精力重新转回到督练公所上面,一大早去了一趟南城郊视察训练营,又督促郭文远、葛金章和王磷同等人去各乡各镇进行动员宣传。
督练公所的营垒比袁肃预想中的要好得多,不仅有一道木栅栏围成一圈,而且营房、沙场、哨楼一应俱全,废物利用能达到这种程度,显然是出人意料的。
王磷同暂时派了几名衙役驻在营垒这里,这几天也在张罗着床铺、油灯、食物等物品,陆续派人送到营垒这边安置好。
袁肃也打算从七十九标调派几名士兵到营垒这边看着,毕竟这段时间空闲着,里面有不少东西总得留意一下。不过他在标部大院这边实在调不动人,张建功的手下可不会轻易听从自己的号令,再者自己也不信任第三营的人。
他考虑过几天抽空去一趟第一营,跟赵山河商量一下这件事,看看能不能从第一营抽调一些士兵驻扎到督练公所这边来。
虽然前阵子京城传来的重大消息在滦州引起了一场轰动,但是时到今日,当督练公所正式开始招募民壮的消息传出来后,立刻就取替了之前的大事件,再次成为滦州街头巷尾最为热议的话题。
袁宫保大人被行刺那是国家大事,对于滦州小老百姓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然而招募民壮却是直接发生在身边的新奇事,在之前不清楚具体规则时,人们并不清楚军民X联防到底会怎样开展。可等到今天看到张贴在布告栏上的讯息后,原来应召加入民兵队列不仅一日包三餐,还免费配发一套冬装,这对许多穷苦人家来说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本来年关难过,冬季又缺粮少米,大部分青壮皆闲来无事。如今官府不仅提供保卫家园的正经事做,还能解决温饱问题,不可不谓是雪中送炭。对于小老百姓们来说,再没有什么比温饱更重要的事情了。
公告上的内容很快不胫而走,人们四下奔走相告,才不到半天的时间,已经传遍整个滦州辖内,甚至连临近的其他州县也都有所听闻。
滦州各县各镇闲暇在家的青壮闻讯之后,三五人群争先恐后的赶到最近的报名点。
所有报名工作皆由州府安排到各县府、镇府设置报名的,几乎各镇都有一处报名登记点。而且在已经张贴出去的公告上也清楚的注明,此次招募人数有限。
正因为如此,才仅仅第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有将近八百名青壮报名,人们生怕赶不上名额,哪怕排再长的队伍、赶再长的路途都争抢着要在今天之内报上名。
尽管袁肃和王磷同都预料到这件事会得到民间积极的响应,可按照第一天报名人数的规模来看,依然极大的超出了他们预料的范围。
当天晚上,袁肃在州府衙门召开会议,将之前委任的督练公所五部官员全部邀请到场。
也正是这次会议上,他与那位久负盛名的高顺初次见面。
不得不说,对方在走进前厅大门时就十分夺目,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脑后的辫子早就剪断,头发梳理成西方流行的四六分发型。比起其他七位仍然穿着中式服装的士绅子弟而言,这位高顺显然十分特立独行。
他不禁在心里纳闷起来:滦州民风并不开放,高建阳剪断了辫子还一副假洋鬼子的打扮,乡绅之间怎么会给出好口碑呢?莫不是高建阳的名声是王磷同故意吹出来的?
趁着王磷同低声向自己一一介绍进门的众人时,袁肃同样低声向王磷同询问道:“这位高建阳平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