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小商河 >

第22部分

小商河-第22部分

小说: 小商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兀术心如死灰,率城中万余女真骑军,步向北门。

“丞相!”前方道上,突然跪下了一位宋人。

这时城中百姓,谁会出来送行?

“哦——”兀术细看了一眼,认出来人:“起来吧,我不杀你,回复你家相公,或者他该做的都做到了,只是晚了些……”

在马前跪下的,原来正是所谓的“临安来使”。

“丞相,可否听小人一言!”这人却并不起来,而是直起身,直视兀术,侃侃而谈:“我家相公主和,岳飞主战,二者不可并立于朝堂,宋主既以委国事予我家相公,则飞无死所矣!岂能北伐!相公庙算无有遗策,丞相何不稍待,且着人察岳飞行止,必不致大军往返之费!”

兀术在马上沉吟不决,龙虎大王等在旁也忐忢不宁。

“罢了!”兀术叹道:“某家老矣,竟不复昔年之勇,非先生所言,竟至闻声即遁!岳飞不过凡人,岂能奈我大军何,我便等上一等,在这开封城与岳飞一战,亦是快事!”

随即勒马返身入城,马背上抛出一句:“先生非常人,若你家相公不知用人,且至上京,某家必有保举!”

马蹄声去得远了,已经站起来的临安秘使悄悄拭汗:“这个却不必了!”

随即悄然出城,返临安去矣。

※※※※※※※※※※※※※※※※※※※※※※※※※※※※※※※※※※※※※※※

营门外,黎庶百姓,越聚越多,本来这两天帮助岳家军搬运粮草,修造器械,进攻开封府之讯一传开,所轰动的又岂止是开封府辖下的十六州县!尽管赶来的已经算是极少数劳动力,却仍然从开始时的上万人,数日间达到了六七万人。

若不是兵甲不足,未经训练,岳飞若把这些人编入各军,已经不必再要什么援军了!

眼下这些百姓听到班师的消息,哪里肯依,在营门处渐渐围紧,四望皆是人头。

岳家军将士起初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营门处号叫声越来越大,渐渐地连行伍中也骚动起来。

“大军要班师?!”

“不会罢,我还道明日在开封府安睡呢!”

“是不是假的,皇上如何知道我们今日进军开封?”

岳飞出了帅帐,步向营门,沿途军将肃然,不知道主帅如何行止,营门处乡老含泪跪下,听岳飞回复。

岳飞提矛上马。

“诸位父老……”

“圣旨到——岳帅接旨——”

数骑骤然而至。

岳飞手足冰冷:一个时辰里,这已经是第二道旨了!

不!

这一次来了两块金牌!

两旨前后脚竟然赶到了一起!

马背上的驿使看上去已经累得变了形,金字牌急脚递须一日一夜行五百里,逢驿换人换马,却不得入铺停放,临安至此3300里,若非恰逢乱世,六七日即可抵达。

即便如此,这两旨也不过花了十天!

“着即班师,旨到日止息兵戈!”

“率部过淮河至大散关以南,不可妄进一步!”

岳飞口唇发泔,手足颤抖,从胸腹冰凉到了四肢,连接旨都难以行礼如仪。

“臣——,岳飞——,接旨!”

这句话说得艰难无比。

自大军进发,至今日,从来没有在一日之间,接过三道旨!

杨峻眼中喷火,咬得牙响:“靠!——姥姥滴!晚半个时辰不会死人!凭什么在这个时候赶到!”

营外轰然!

营内骚动!

如此还怎么去取开封?

岳飞心若死灰,面色发白,再见不到早上的意气风发,一往无前!

“大哥!”牛皋扑上前欲揍驿使,被王贵拦在一边。

“大军回营!”岳飞咬牙切齿地下令。

军令如山,将士都已经明白过来,今日是进不了开封了。

营外百姓轰然号叫,反而往营门挤来。

“岳帅啊!大军北进,我等运粮草、顶香盆以迎,若大军班师,金人铁蹄所至,我等无噍类矣!”门首的乡老们放声大哭。

岳飞闻言,耸然动容,跨步上前,跪倒在众乡老前,双手颤抖地捧出圣旨“诸位父老,岳飞——此乃上意——”

言罢跪地不起。

众乡老眼看无计,号哭而散,四野哀声不绝,惊天动地。

※※※※※※※※※※※※※※※※※※※※※※※※※※※※※※※※※※※

帅帐内,众将帅垂首不语。

牛皋闷声回营,压根就不来过问这圣旨之事。

张宪、王贵、徐庆等皆默不作声。

“大哥!——”杨峻难以忍耐,这虽然与他在后世的认知吻合,却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改变,否则接圣旨就该是在偃城而非朱仙镇。可是为什么就在一切都要改变的时候,竟然功败垂成?

看来还是自己大意了,若早知如此,还打什么开封?!开脆带一队人,拦截沿路驿使,反正乱世之中,只要做得干净同,谁知道是岳家军将领所为,那时岳飞接不到旨,不就一了百了?!杨峻心下大悔!

这两天里,还以为自己已经大大地加速了岳家军北上的日程,应该可以赶在金牌之前取下开封城,那时兀术授首,岳案未必可成,北伐还有一线机会。

可是谁知道天意弄人,还是在大军将发的时候,阻止了杨峻的计划。

“开封城即在眼前,只是大哥接旨,我等须未接旨,大哥只须安坐营中,等兄弟去取了李固渡,却来帐下请罪!”言罢跪地不起,帐中诸人耸然动容。

岳飞似有些意动。

片刻之前,牛皋也做过同样的事。

“圣旨到!——”

莫须有

第四十五章 … 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杨峻彻底崩溃了。

赵构和秦桧,真他姥姥地绝!

岳飞眼看已经有点意思了,再讲讲道理,说不定就会一怒而起,为光复大好河山,不惜赌上性命,被杨峻教唆进开封城!可是这天杀的金牌,居然每一次都在关键的时候到来!帐中诸中随岳飞跪下接旨,想来个个心头都在怒骂,却不便宣之于口。

“旨到日即止息兵戈,不得稍有住滞!”

这话已经很明显了,不再像此前“措置班师”那样含糊不清,还有操作空间。新旨一道比一道严厉,一道比一道急切!

随着一道道金牌圣旨进营,岳飞已经麻木。

但营中士气却一落千丈!

士气一泄,再难重聚!岳飞知道,这次北伐,终于以失败告终!枉费了十年心血!自从当年出宗泽门下,自己能够独当一面开始,历年来的精心准备,多少年梦中直捣黄龙,却在绍兴十年化为泡影!最为难过的是,这一次离成功是如此的近!

只差一道旨意,让张、刘二帅为自己分担一部分敌人,为自己挡住侧面,兀术就会被困死在孤城,插翅难飞!大金国的骑兵主力只能在开封府的高墙后活活困死,此后多年,金人都再难以组织起如此强悍的骑兵!

大宋就此可以无忧!故国光复有望啊!

江、淮宣抚使杜充在十一年前自河北退军时,岳飞曾痛切地抗争:“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

这一次自己的确带雄师十万,动用的后勤及民力不下七十万,以必得之势北上,谁知功败垂成,就差这最后一着,便可上报朝庭,下救黎民,一偿平生之愿,却在成功近在咫尺时,遇到了史上未有过的密集金牌诏书!

自镇襄汉、鄂州以来,所有积余粮秣,无不小心存放,所有屯田丰欠,无不小心察堪,所有兵甲器械,无不小心修造,甚至在数年无大战的情况下,没有一天不精练岳家军。

十年心血,毁于一旦!

北伐之前,看到兀术大军势如破竹,岳飞并不心惊,反而窃喜。梁兴与太行忠义社义民们,自六月间便大举行动,牵制兀术后方,令兀术不敢全军南下,沿路分兵守城。若刘锜不守顺昌,让兀术孤军深入,再多占些城池,可用之兵更少,那时大军发动,将兀术大军绞杀在两河间的广阔地面上,后挥军北上,大金国谁人是岳家军敌手!

可惜圣上只知守成讲和,全无进取之心,全力拒敌于淮北,不愿纵敌深入,又不肯听自己赴阙奏明方略,只是一昧催岳家军北援刘锜,战与和掌握在圣上手中,随时可以让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战果化为飞灰!

入夜时,大河上下,终于没有了动静。

帅帐内,将士们散去,只余下岳云、张宪、王贵、杨峻在帐中。

案面上,一字排开,十二道圣旨整整齐齐放在那里,岳飞木然盯着这些锦帛,已经数个时辰不发一语了。

大宋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圣旨!

后方的皇帝、宰相,居然因为怕前方的主帅打仗打得太好,而下旨召回大军!

杨峻并不是没有听说过这种事,大清朝,也就是兀术他们的子孙所建立的朝代,末期也是这般荒谬!

“大哥!”杨峻已经不再像白天那般激动,该来的已经来了,该走的会不会走呢:“决断吧!岳家军可用!民心可用!圣上远在临安,哪里知道这里的形势,诏书是十天前写就的死物,进攻开封府是昨日才出现的时机!为帅者不可以死方略决定活战场,拿下开封,什么罪也值了!”

张宪也不再隐讳:“岳帅,此旨虽然以圣上名义发出来,可是这文字笔法,却是出自秦相无疑!圣上不过受秦桧蒙蔽,我大军不是听命于圣上,而是听命于枢密!若此旨确为上意,倒也罢了,可是如今明明是秦桧与那……唉!”

王贵却补充道:“若此旨不假,刘帅与王德大军已退,我军粮草不足十日之用,而兀术所部增兵数万,此战若打,须在三五日内,迁延不得!如此大军或进开封府,或退兵鄂州,保守襄汉,都立于不败之地,此地却不可留!”

杨峻瞪了王贵一眼:“大哥,岳家军至此,有进无退!哪里还有其他路可走,旨是死的,今日营门外的十万黎庶须是活的!若我大军退去,贼子必不放过那些搬粮草、顶香盆的大宋子民!安忍保我岳家军而失却数十万百姓!那些都是大宋的义民啊!他们都是冒着必死的危险来帮岳家军的啊!”

岳飞再不能沉默:“这——这圣旨!——”

杨峻怒道:“大哥,我等浴血争锋,岳家军死伤过万,所谓何来?是为大宋河山?是为大宋子民?还是为眼前这些奸臣所做的死物!”

“物是死物!”岳飞长叹:“这御押却是假不得的,若无上意,秦桧岂能如此,岂敢如此!诸位兄弟们都心系大宋河山,不惜此身,我岳某又怕谁来!只是——只是——”

“岳帅!”张宪听出一点转机,不由得大急。

“班师吧!岳某已经尽力了!异日再图北上,如今已不及矣!”岳飞背转身去,看不真切脸上表情。

“大哥!违旨之事,也不是没有过,为什么凭这些诏书,大军就得南下?!”杨峻尽最后的努力,试图挽回岳飞的决定。

“前者违旨,圣上不究,是兀术大军犹在,江南一日数惊,须靠岳家军抵住贼子兵锋南下之势,眼下大宋诸路连捷,兀术要再走一步也难,若我军再不止步,便是真违旨了!”张宪回应道。

岳飞缓缓移步出帐,看着满营军帐:“以岳家军今日兵力,取开封实易如反掌。北伐以来,这是最为可惜的一仗,便宜那兀术贼獠了!尤其可惜者,我大宋自太祖以来,将帅拥兵自重,便是朝庭大忌,抗旨不遵,便是取祸之道。岳某可以不惜此身,却惜此精兵,若我等皆获罪,这岳家军便要消散了!异日兀术再来,谁可为敌?”

“建炎以来,诸将各辖地方,委官治政,朝庭力有未逮,却于大宋体制不合,是为抗敌权宜之策,其间多有占据方面称王称帝者,经岳某剿灭者不在少数!如今诸帅所部,是大宋国力所在,若自行抗旨,是大宋削却爪牙,凭诸镇节度使分裂山河,大宋有分崩之危,黎民有涂炭之苦。”

“岳某也想图一时之快,擒兀术以赴行在,却恐开了岳家军抗旨不遵的先例,为诸镇所用,于大宋实为腹心之患!圣上常要诸镇学那唐时郭子仪,拥天下之兵,而谨守臣节,我料圣上不虑及此战成败,却须虑诸军尊朝庭、知进退否!”

“当日先慈在堂,岳某年少好武,乡里少年,勇而有力者,常于乱世间行枉法之事,先慈念及某勇冠乡里,恐怕行那不法之事,于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诫曰不可恃武枉法,须明法度,以武力报效朝庭!”

“如今战局虽然未定,兀术元气已伤,我大军却无人侧应,已成孤军,若久滞于此,实为取死之道,王统制所言为实,大军不可进,便须退,决不可狐疑不断。诸兄弟耿耿精忠,岳某当铭五内!只是这大军行止,不可只图一快,副帅便可传令,不必相商了!”

言罢,诸将无声。

岳飞抬头,看着天上半轮明月。

英雄泪,满襟衫!

莫须有

第四十六章 … 宁为宋民,勿附胡尘。安民!

岳飞待张宪召诸军统制,传令不日班师后,出帐向东,缓缓跪下。

东方三千里,是临安的所在,那里花团锦簇,笙歌宴舞,是当今天下最为繁华奢靡的地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如今,可比天堂的胜景,已经成为天子脚下的龙兴之地,早已经没有了当年兀术蹂躏下的肃索,也没了刘苗之乱时的杀戮,开始慢慢出现史上最佳的胜景。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迭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百年之前,就有柳三变赋此词,何况如今的临安哪里才止“十万人家”?

大宋的绍兴帝,眼下就在临安的宫阙中,哪里知道三千里外,岳飞的心痛!

“陛下!十年之功,毁于一旦!非臣误陛下,实是秦相公误陛下啊!可怜数万将士!可怜大好河山!可怜千万大宋子民!”

岳飞统军二十载,第一次,在十万军中,愤然啜泣!

张宪、王贵、董先、岳云、杨峻等面对临安跪下,听岳帅这番话,无不酸楚!

天明时,大军整装,预备起行,可是不过辰时,变乱已生,班师再也无法进行下去:辕门外,一队队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