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小商河 >

第23部分

小商河-第23部分

小说: 小商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明时,大军整装,预备起行,可是不过辰时,变乱已生,班师再也无法进行下去:辕门外,一队队三五十人不等的宋人,拖家携口,哭号着围拢岳家军营!

一千人;

一万人;

三万人;

十万人!!!

远远望去,遮山蔽野,竟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赶来!

“岳元帅!不可班师啊!”

“岳爷!王师南下,小民等必无生理,不如杀了我等再走!”

“岳家军不可走啊!”

岳飞见军士们左支右袦,实难抵挡,眼眶也红了,骑马到辕门处,刚一下马,辕门外黑压压跪倒了一大片,哭喊声大作。

岳飞愤惋泣下,持圣旨跪向众人:“列位父老,岳家军是朝庭军,此是班师诏,吾不得擅留!”

“岳爷爷!若王师南下,势不可阻,草民等只求身为宋民,不做胡尘草芥,大军南归,可否稍缓骏足,草民一家老小,全随王师南下,求岳爷爷救小民一家性命!”

为首的乡民言罢,扑地大哭!

“我等愿随岳爷爷南下!”

“娘,咱也跟岳爷爷去吧!”

一时间,号哭声再起,声势更胜此前。

“既是如此!”岳飞慨然道:“岳某这便上书,请以襄汉间土地安置众位!”

此言一出,身后的将士们骇然相顾,从辕门处开始,欢呼声雷动,转眼扩散至四野,乡民们缓缓散去。未到午时,从营外经过南下的宋人已经从开始的稀稀疏疏,变成了熙熙攘攘,拖家携口者沿途皆是,扶老携幼者成群结队。

帅帐内,岳飞愤懑难抑,却仍能控制自己的行止,缓缓铺开锦帛,上书奏言:“臣飞言,今开封府十六州县大宋义民,顶香运粮以迎王师,臣赖之以连捷,圣诏既下,旌麾南指,愿从王师南归者十万户,臣观襄汉间诸城,百姓流离,千里之内,竟无完垄,请以安南下义民。谨以奏闻,伏候敕旨。”

书罢掷笔:“张副帅,此书上达,须十数日方到临安,传谕四野,五日内任其南下,五日之外,岳家军乃行!”

帐中诸将,慨然悲愤,却随张宪逐一传下将令,晓喻百姓。

杨峻这两天如遭雷殛,乱如热锅上的蚂蚁,偏偏无计可施。眼看岳飞一项项军令传下去,百姓一群群南下,诸军营中都在收拾物品,准备南下,只有自己帐下数百人在准备北上渡河,前途难料,而大军一退,岳飞必遵旨往临安赴阙奏事,自此军权日渐解除,岳案必成,那时自己哪里还有容身之地!

这世里只有岳飞才是大英雄,杨峻基本上没有扬名立万的想法,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比杨再兴的真身多活了十来天,却只不过是换一种死法而已,前者还可以死在沙场,干脆利落,死于后者说不定被秦贼栽个什么罪名,千载之下,还有人议论不休!

这就像是突遭意外和患上癌病的区别,死得痛快一点,也比明知要死,却不知道死在哪一天要好得多。

等死的日子是极难过的,何况还要陪岳某经历痛苦的过程!

杨峻咬牙切齿:“老子决不能冤死,要死也给个痛快的!”

不过从心里深处,一个声音却在悄悄地嘀咕:“老子不想当什么英雄好汉,能够不死是最好的,说不定南宋花花世界,还有自己的一番荣华宝贵呢!现在怎么说也是个南宋的处级干部,混得好一点,地厅级也不是没有可能,凭什么要死,临安是当世最好的城市,不去享受一番,就这么死了不是太冤么?”

不过自己是可以随岳家军南下了,怎么也得给兀术找点不痛快不是?要不等兀术大军再集,渡淮南下,自己随时都得披甲上马,厮杀疆场,后来那位刘锜不是到了60多岁还在披挂上阵么?不成,高林他们这步棋一定要用好,否则兀术平定河北之后,哪天心情好了,都会找南宋的麻烦,累得自己不能安心享受!

计划一定,杨峻立即行动。

“大哥,杨某有一言,全凭大哥处置!”杨峻见帐内只有岳云张宪,才放心汇报。

“杨兄弟,不必生份,这一战虽然没有取得兀术首级,杨兄弟威震南北两军,不日间上京、临安都会轰传神枪大名,再者,以岳某之见,杨兄弟历来只会用枪,能为将而不能为帅,观乎此次用兵,却有出神入化之妙,岳某也叹服,有何妙策,只管道来!”

岳飞此时大方略已定,心头虽然块磊难消,但此前的激愤却开始渐渐平息,情绪也回复正常。

“杨某以为,我大军北上,志在扫荡燕云,虽然壮志未酬,却已经令贼酋胆寒。只是兀术一日不死,大宋便偏安半壁也难,我大军退后,兀术得以舒展手脚,必不肯干休,异日必再下江南!以某之见,须让兀术自家难安,如芒在背,难再正眼觑我大宋江山!”杨峻侃侃言道。

张宪、岳云听了,都颌首称是。

岳飞细一斟酌,拍案道:“此言是也,欲我大宋无后顾之忧,则须让兀术后顾有忧,不知杨兄弟计将安出?”

莫须有

第四十七章 … 虚者示之以实!兵不厌诈。

“前者梁兴将军北上太行,率忠义社义民,纵横河洛,连克名城,令兀术后援不能南下,大河两岸,贼兵各自为战,颇受掣肘。惜乎河北义民虽多,却兵甲不全,未经操练,以致贼兵猖獗,纵横河北,义民所获诸县,旋得旋失,不可安定。”

“如今我大军南下,军中器物不少,若还归鄂州,不过与草木同朽,不如付与河北义民,或许可以多杀几个番贼!”

杨峻这招,当年苏联在东北也曾用过,林彪的东野装备一直让国军也难以抗衡,所以对杨峻来说,并不是什么新招,但对岳飞来说,却豁然开朗。

“杨兄弟此计大妙!”岳飞击节赞叹:“不过大河之上……”

“李固渡已无重兵守卫,某家愿提一队轻骑,取得渡口舟船,送器物过河!”杨峻忙接过任务。

“既是如此,须从长计议,三五日内,还可有所为!”张宪插话道:“梁兴处人手虽多,却是缺兵少甲,远不及贼兵精锐,岳家军中,大可简拔士卒,抽调军匠,以资太行义民!”

杨峻心中叫妙!这张帅相当地凑趣啊!

岳飞却并不爽快,沉吟半晌之后,拈须道:“圣旨上只是叫退军班师,若军士北上?朝中臣宰一旦知晓,必不肯轻饶,岂不违了我班师本意?”

“这个不难!”杨峻在后世见过这种事情多了,花样还是有一些的:“只须选取家在河北的军士,报称殉国,奏请朝庭厚加抚恤,实则了无牵挂,到时若有义民打出岳家军旗号,只须推给忠义社就是,一切与大哥无关!”

岳飞微微颌首:“如此,张副帅便去挑选士卒,杨兄弟且去措置夺船!”

杨峻与张宪出帐后,张宪才一把揪住杨峻:“老杨好主意,岳帅要班师,你却要渡河,张某可不放你上船!”

杨峻嘿然一笑:“副帅倒是知道我!”

张宪松手黯然:“杨兄切莫让岳帅为难——大宋枪神在河北现身,岳帅罪责难逃!”

杨峻心下雪亮,知道这位副帅误会了:“如此,杨某只得南归,不过杨某帐下高林等数将,却望副帅放行,可好?”

张宪歪头看着杨峻:“若是半月之前,也没什么不妥,可是杨兄眼下作为,怎么看也跟当年的枪神不同,小商河、颖昌之战,不像是枪神作为,今日献策,怕也筹划许久了罢?说实话——在河北所为何来?”

杨峻一愣,心中叫糟,知道让张宪看出些端倪来,不过毕竟看的电视剧比张宪听过的说书还多,哪里会难倒:“高林等数人,家在河北,此番北伐,便是一心想打回家中,岂知天不假人便,至河而返,怎肯干休!杨某不为己,也该为帐下兄弟们出点力吧?!杨某家人失散,当初被张帅撵得不辩东西,大约该是南下了,此战一了,杨某还要寻亲去呢!怎么肯渡河!”

张宪有些郝然:“当日与曹成兵戈相见,怎知会累及杨兄家眷?!”

杨峻拍拍张宪:“各为其主罢了,若非张副帅见怜,止住弩兵,老杨当年就挂掉了,哪还有今天?”

张宪大惑:“挂掉?何为挂掉?”

杨峻暴汗:“乡语,战殁的意思。”

张宪微笑,最后问道:“杨兄献策不全——不知多少人手合适?”

杨峻心知,岳飞已经在放水了,张宪哪里看不出来,所以到现在才问人数的问题。

看到杨峻伸出一支手指,张宪骇然:“一万?”

杨峻摆手自嘲:“副帅想哪去了?一千精骑足矣!”

张宪刚松一口气,旋即失色:“精骑?那与大军渡河何异?”

杨峻叹口气:“没有一千精骑,怎将器物运至太行?河北千里之地,都有金贼骑兵往来,你道一千步卒,能够带着这许多器物,走到太行?”

张宪一张苦脸,去忙着招收人手,杨峻见大事可成,惬意地回到中军帐中。高林等人早已经准备停当,手下士卒也纷纷表态,要过河的过河,不过河的南下,决不勉强。倒是军中有几个家在江南的,却死活闹着要渡河,让高林他们很伤了一番脑筋。

“兵卒不在多,在精,倒是匠作越多越好,你去拉了多少?”杨峻没理会细节,直奔主题。

“不多,兵器修造的有二十七个,都是军中好手,家在河北的,不是当年死光了,就是四散不见,了无牵挂,其余家在江南的,我一个也没要!”罗彦负责这事,小心谨慎地答道。

※※※※※※※※※※※※※※※※※※※※※※※※※※※※※※※※※※※※※※

入夜时,200骑随杨峻出营,直扑李固渡,董先早已回报,那里几乎就是座空营。

开封城外经过时,能听到城头吹角,杨峻看看高大的开封城墙,摇头而过,城中金兵都白担心了。不过李固渡的守军却未必有如此幸运,六百余守军听到乱喊,说是杨再兴来了,扔掉火把就逃,不精水性的金兵钻入芦苇丛的居多,杀了数十人后,竟然没有敌人再出现,河边只得百余被金兵严密看管的船伕。

天明时,兀术派的侦骑再到渡口一看,仍旧吓得发抖的残兵只剩百余人,船只沉的沉,划走的划走,一艘都不见了,兀术得报,慌得派侦骑二十里警戒,再不轻易出宫门一步。

侦骑带回来的消息也不让兀术消停:数十里内的百姓逃得干干净净,明显是被即将发生的大战吓跑了,岳家军侦骑四处,时不时就会偶遇。偶尔有擦边偷觑到岳家军大营的,只见营中忙得热火朝天,大约正在准备攻打开封城!

“诸门守卫加倍!所有守城器具仔细修整!汉军统领以上,全数进我营中待命,汉军由渤海诸将暂领!”兀术连番下令,再派人去催阿鲁补和郦琼,才稍微心安。

不过岳飞这些日子一直按兵不动,莫非真如那临安来人所说,不日将退兵?看来秦桧亦不可靠啊,不像是已有班师诏到的样子!

绍兴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午时。

“什么?朱仙镇已是一座空营!”兀术在开封府大殿内暴吼。

莫须有

第四十八章 … 天下事竟如何?赴阙!

待大金诸路兵马抵达开封府,朱仙镇岳家军营早已经是一座空营,不止是朱仙镇,大队金兵南进时,才发现临颖、颖昌城中的岳家军也撤得干干净净。

兀术怒发如狂之下,前锋精骑甩开大队,不求攻城,只求撵上岳家军,才在疾追百余里后,碰上了负责掩护大军及南宋子民数十万人撤退的岳家军后队,面对军容整肃的岳家军,在军令下急行军数日,已是强弩之末的阿鲁补所部骑兵只得逃之夭夭。

兀术怎么也想不明白,几天前还疏散民众,修造攻城器具的岳家军,怎么会一夜之间就跑到了百里之外?不过这时他也些明白过来,临安来所做的那些承诺,应该都是真的了。

“岳飞,开封城下,无奈你何,可惜宋廷中自有你的克星,此去好走,自求多福吧!”

兀术站在开封城头,见阿鲁补无功而返,并不意外,反在遥祝岳飞。大金四太子当年勇冠三军,到如今出将入相,一生屡败屡战,从未丧气如今日。岳家军远去,自己竟然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廉颇老矣,不再复有当日之勇,若闻岳飞至而惊心,逃遁河北,虽然保全性命,大金国中,却威名尽丧,还好,临安来人寥寥数语,激起残存的一丝丝血勇,才能在开封城中撑到现在!

“张俊兵既退,毫、宿二州已在囊中,岳家军虽在偃城,料无能为,诸军齐发,先取郑州、颖昌!”兀术终于恢复到大金国右丞相精兵在手的感觉,可以从容调度了,只是心下发虚,知道这一切其实是赵构所送的大礼,将来在谈判时,这面子迟早要还的!

※※※※※※※※※※※※※※※※※※※※※※※※※※※※※※※

同一天。

偃城南,蔡州北,岳家军大队人马填塞了道路,南撤的军心士气,远非北上时可比,将士默然,旌旗不整,哪里还是无敌的岳家军模样。

道旁一座破败的村庙,早已经没有香火,蓬生的杂草填满了庭院,门匾也不知道被谁砸碎了作柴,门扉偏依,幸好檐上房草还算齐整,虽然连日大雨,庙内也还干爽。入夜后,一灯如豆,晦暗不明,不过聊胜于无。

岳家军帅营,便设在此处。

“岳爷,梁将军已经接到大军所遗器物,自己却不肯南下渡河,坚欲随忠义社义民北上讨贼,在下不敢相阻,只得回报。”董先一脸风尘,衣衫不整,满身泥泞,面容憔悴,却强撑精神,把数日来的军情向诸将帅禀报。

大军南撤后,广至大河南北,踏白军的侦骑细作皆细密地渗入进去,敌我去向,倒也清清楚楚。看到岳飞不置可否,董先继续道:“兀术大军,与孔彦舟、阿鲁补诸部,分兵取郑州、颖昌,不日将下此间,倒是毫、宿二州未动。选锋军赵秉渊统制取陈州后,拒不肯南撤,誓与兀术共死于城下!”

岳飞黯然,却微微动容。

董先退去,座中诸人无语,久久默然相对。

岳飞愤然作色,仰天长啸:“天下事竟如何!”

众人不敢答,许久,张宪应道:“端在岳帅处置尔!”

杨峻至此,腹中全在盘算,到鄂州后如何安排后路的事,这时听到张宪的回答,与平日里的沉稳大为不同,也不禁失色。

岳飞若真一意孤行,不肯班师,哪里会是今天的形势,兀术几番被嚇出开封城之时,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