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那座曾经血殇的墓 >

第20部分

那座曾经血殇的墓-第20部分

小说: 那座曾经血殇的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永柏和永敏,果然没有人去注意那些破烂狮头。

    确实,那些狮头如果不是留待练狮之用,早就让人扔了,谁还会去注意它们。

    还未分了几杆枪,永荫跑来,说张姓人并没有带来武器,当初永康公看见人家肩上托着的象枪的东西其实并不是枪,而是铲,只不过那些铲和梅令村人使用的铲略有不同。张姓人没有带来武器,人又少,永荫传来树祥公的意思,说不用带枪去了。

    于是茂伟停止了发枪,并且把刚发出的枪又收了回来。

    大家正准备带些刀棒之类的武器去。

    这时,又有人跑来,是永超。永超报告树祥公指示,说场面已经被树祥公他们控制住了,大家什么也不用带去。

    原来张姓人虽然来了二。三十人,但没有靑壮后生,全是些上了年纪的,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儿,而且没有武器。李姓人越来越多,已经把张姓人围住了。

    于是大家就放了心。

    “吓吓我们。”有人打趣地说。

    茂伟公就关上仓库,率领大家赶去瓦窑坪。

    在畬儿岭正遇着茂庆。

    听茂庆说,茂庆公正在里洲地头锄地,闻到炮响,扛着锄头就赶回来了。

    到了瓦窑坪。在“俭德公墓”前,双方早已争吵多时。张姓人认为,没有进入俭德公墓界内,张姓人怎做不行?李姓人反驳说,在你祖墓四周挖渠,也不犯着你家祖墓地界,行不?张姓人说李姓人不可理喻,李姓人说张姓人无事找事,双方争峙不下。树祥公站在墓门前,两手叉腰,威风凜凛。看到李姓人一直越聚越多,带来的锄头铁棍也越来越多。现在又突然来了一大群人,张姓人气焰婑了半截,说话也不敢大声了。

    “谁最恶?”茂池一到,指着张姓人家的人的鼻子劈头盖脸地喝问。

    “不是恶,是讲理。”张姓人中有人说。

    “讲理不到村上来讲,”茂庆边捋衣袖边喝,“偷偷摸摸到这里做什么?”

    永柏留意地看了看张姓的人,除了本村的春瑞公,其他的都是外村的人,果然没有青壮后生。因为春瑞公是秀英姑的大伯公,永柏不想让春瑞公看到自己,于是就故意闪在人群背后。

    但永柏还是看到了那些张姓人手中的“洛阳铲”,不过他并不识得那是些什么东西,只觉得有点象家里的“洞挑”又好象不是那么回事,挑不象挑、铲不象铲的。

    事实上,不单是永柏,当时,除了那些张姓人,李姓人都是第一次见到那种东西,没有人识得那些东西叫什么名字、作什么用。

    有人指着刚才回话的人对茂庆说,“就是他说俭德公是我们李族人捡得的,说我们自己也叫‘俭德公“为‘捡得公’。”

    “放他娘的狗屁,”茂庆说,“他才是他爸妈在路旁捡得的。”

    “揍他。”突然有人喊了一声。

    是永卓在喊。

    原来永卓一伙人早到了,正暗自庆幸,那些张姓人终于撞在枪口上了,永卓公寻思着如何把事闹大,上回被打的伤口虽愈了,但心还在冤痛,就第一个喊了起来。

    有人正想着要在永卓面前表现表现,就等着这句话,茂兴、永事等几个青壮后生率先上前。茂兴推了一下那个张姓人。张姓人向后退了两步,但并不还手。

    春瑞公赶忙过来站在那个张姓人面前,将李姓人挡住。

    到底是本村邻里人,几个李姓青壮后生并没有立即对春瑞公动手。

    “有话好好说,有话好好说。”春瑞公说,而且把目光望向树祥公。

    但树祥公好象没有看见春瑞公望向自己似的,还是威风凛凛地在墓门前站定,没有什么表示。

    “好说?”茂荣说,“好说就不会来先动手了。”

    “哪里了?”春瑞公说,春瑞公明白着茂荣的意思,“我们只在邻近勘探一下,并没有动到俭德公的地方。”

    “挖挖就挖入来了。”李族人中有人说。

    原来树祥公带人到来之前,张姓人已打了几个小洞。但确实是没有一个是打进俭德公墓界内的。洞打得很轻巧,李姓人有人对洞进行取笑调侃。

    “打的多好。”有人说。

    “怎么打的?”又有人说,“好手艺。”

    “难道这就是‘洛阳铲’?”有人突然地说,“难怪打得这好的洞。”

    众人听到“洛阳铲”的名字,更多人好奇地围扰过来。

    那时年,农村的夜生活很单调,人们吃了晚饭,喜欢出来木根底下坐坐,特别是天热月明时候,更是多人,一面纳凉,一面谈天说地,会有人评书,因而也有人说些盗坟窃墓的故事,所以许多人虽没有见过“洛阳铲”,但听说过“洛阳铲”的名字,也知道那是怎样的坏东西。

    说出那些铲是”洛阳铲“的人买弄地向着大家介绍着“洛阳铲”的“妙用”,说要盗俭德公墓,用那东西,不用一个时辰,连俭德公的“金斗'盛骨骸的容器'”也搬出来了。

    “缴了他们的铲,”这回是永事喊,“居然带这东西来,若盗了我俭德公‘金斗’,哪还了得?”

    “对,”即时有人响应,“缴了他们的铲。”

    一些人就抢上前去。

    张姓人企图护住铲子,双方开始拉扯。

    “上。”茂兴大喊一声。

    树祥公没有制止,李姓一帮后生就蜂挤而上。

    场面一时大乱。

    张姓人都是些老坑公,哪能抢得过李姓后生?不多时,所有的铲都被李姓人抢了。但事情远不只抢铲这么简单,永卓带来的那一伙人,早得到了永卓的指示,趁乱时候对那些张姓人大打出手,张姓那帮老坑公,有倒在地上的,有滚下山沟的。幸而山沟不算太深,好不容易还能爬起来,还有人在人家身上加脚。春瑞公要拦,被踹倒在藤棚里,啍啍地叫。

    兆延公等人万万没有想到,会这样被打了一顿。更加没有人想到,张、李两姓大械斗的导火索就这样点着了。虽然许多人想到张、李两姓必有一战,但没有人想到张、李两姓会以这样的样式开战。

    李姓人收集夺得的铲,拿过瓦窑坪左面的瓦泥坑,一并扔下坑去。然后得胜而回。

    回来的路上,那些打人的人还喜形于色地表着功,这个说打了人家几拳,那个说踢了人家几脚。而在心里笑得最开心的,是永卓。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三章 张姓人会聚梅令村
    后来人们谈论树祥公当时到底在做什么?在这打人的事件中他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不阻止本族人打人?是不是他就站在那儿看着打人?得出的结论是:树祥公对于制止当时有人打人,也无能为力。

    事起之初,有人喊要夺了张姓人的铲,树祥公没有制止。树祥公听了仲瑶公对张姓人要来寻墓的分析,如梦初醒,现在也想给张姓人一点颜色,树祥公的本意只想给张姓人一点颜色看看,让张姓人从此不敢再来,不想有人趁乱打人了,而且有人看到永卓也打人了,连族长的长孙也打人了,更多的人就跟着打人了,树祥公就一下子失去了对事态的控制了。不要说树祥公站在边旁,就是永柏要过去袒护春瑞公,一时也过不去,只能眼睁睁看着春瑞公被踹落在藤栅里,你也不敢肯定到底是谁起脚踹的。

    事实上,发生械斗一般不会是事件的本身引起的,事件的本身只是一个**包,但再大的**包,没有着火点它也不会爆炸。当时震动广西的博白邱、陈两姓大械斗,也是因为祖墓引起的纠纷,但纷争多年,双方也曾多次拉动人马在墓前对峙,但一直都斗不起来,终于有一天,有人为了公报私仇,纠集人员,借事件之名打人,械斗才开始了。

    茂亮也支持这种说法,械斗不会是因事件的本身引起的。茂亮曾参加过学生游行,学生游行本身不会引起暴乱,但走着走着,就有人打人、放火、抢掠了,为什么呢?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学生游行来制造事端,暴乱就发生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个人发生擦踫了,擦踫的本身不会引起打架,但两个人对待擦踫的态度引起了争吵,引起了对骂,架就打起来了。对待擦踫的态度是打架的着火点,因为争吵和对骂就点着了,擦踫就爆炸成为打架了,并不是擦踫而引起打架。

    在任何姓氏的族人中,不管是张姓人还是李姓人,也不管是黄姓人还是赵姓人,都不乏有高尚道德的榜样,但也有品行不端的人物,良莠不齐。在此次李姓人打人的事件中,有人打人了,有人看见别人打人,觉得过瘾,也跟着打人了。当时场面混乱,别有用心的人要打人,你也不能确切地说人家哪个动作是打人的哪个动作是夺铲的,也不能确切地说谁谁打了人,人多而乱,树祥公要制止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制止得住。

    如果没有发生打人事件,张、李两姓会发生械斗吗?回答是肯定的:会。仲瑶公不让张姓人入到“俭德公墓”碑界内寻找火明公,愿望是好的,张姓人找不到真凭实据证明火明公在“俭德公墓”碑界内,架就打不起来。但仲瑶公想不到张姓人有个张六儿,张六儿能够让张姓人相信火明公就在“俭德公墓”碑界里面。这就好象你家里有张三的东西,张三要入你家里来寻,你不答应,张三缺乏证据,只能对你不满。但如果李四对张三说他的东西确实是在你家,并且说得有根有据,张三相信了,你再不让张三来寻,那事情就不会那么简单了,东西对张三来说是重要的,张三的拳头分分钟就会向你打来。张姓人相信了火明公就在“俭德公墓”碑界里面,“俭德公墓”就成了一个**包,**包不解开,又有着火点,而且着火点还不止一个,就算这点现在没有点着,下一点过些时候也会燃着。按传统的观念对于祖墓传统的认识和迷信,这个**包是不能解开的,除非它炸开。张姓人不会充许火明公被俭德公侵犯了,李姓人不会蓿思蟮鹿**包就成为死**包了,一着火星,就会爆炸。

    事实证明,俭德公墓确实是一个解不开的**包,如果不是日后炸开俭德公墓,这个**包就是一千年、一万年也存在着。但既然当时的人们对于祖墓的态度这么执着,为什么还会炸开俭德公墓呢?读者安心看下去就知道了,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壮烈。

    当时,李姓人对本族打人的人釆取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没有人去怪罪和指责那些打人的人,而且还有人对那些人表示赞扬,认为那些人打的好,打的痛快,这是可以理解的,打过群架的人都知道,无论群架的结果如何,没有人会埋怨第一个动手惹起群架的人,要怨只会怨自己为什么要参与打架。所以,李姓人只是积极地准备着应战。

    如果这本小说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作者是不敢写出那些打人者的名字的。毕竟这不是光彩的事,连当时的人也不敢指定是谁打人,也说不准是谁打人,有人是见到谁打人了,也不敢指认出来,也不会指认出来。为人处世,但言人好,莫论人非,言人家好,人家不会怎样,若论人家非,人家会找你算帐,有可能自己惹得一身蚁,旦古皆然。所以对于那些打人者,谁敢乱指乱认?谁又会乱指乱认?没有人乱指乱认,作者也就不敢乱写。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却证明那些人就是英雄,正是那些人阴差阳错,拯救了不少张、李两姓人的生命,大伙儿这才敢指认当初打人者是谁,作者也就敢写出来那些人的名字了。

    总而言之,张姓那帮老坑公是被打了,张屋人入瓦窑坪去接回那些老坑公,不敢走竹山顶的路,而是扶着那些老坑公又从石道塘回来,而且有两个人还是被背着回来的。这样,械斗的导火索就被点燃了。

    那天正好春褀公女儿抱小孩回来“出头【新生婴儿满月后回外公外婆家讨利市】”,春祺公要在家做糕果【主要是寿桃,发糕之物】让外孙带回去,就没有去瓦窑坪,想不到就这样逃过了一劫。

    而茂海栏里的那头黑猪,还没有卖。

    字是写了这多,但这都是八、九天的事。兆延公、春褀公、文辉公在“李氏祠堂”和李姓人谈判,第二天茂池就上平南、永柏的马就被人劫了。第四天张成松救了娇娥。第六天永卓的房里入手榴弹,永柏等人晚上出丹竹看戏,打了架。第七天永柏在元斌家饮醉了酒。又再过两天,就出事了,张姓人就被打了。茂海的猪,还在茂庚公那儿排着猪期。

    当日就有外村的张姓人进住张屋,多是些青壮人员,而且还真带来了武器,而一些老弱妇幼,开始离村,秀英姑也和弟弟荣志,随母亲雄盛婆到罗岺大同外婆家去了。

    李姓人紧急开会,也决定疏散族人,挑出靑壮后生,其余尽出村去,各投亲戚。

    戴、梁、黄、蒙各姓,见张、李两姓有人四散,也跟着散。因为听人说过,械斗会引赶屠村现象,看这气色,闲杂人等,谁敢还留在村里?梅令村一时人心惶惶。

    李姓人将“李氏祠堂”仓库里所有的枪都搬出来了,在老屋前的仁吉晒场发枪,又派人去牛角冲、黎塘冲、全村、仁义冲等地知会本姓族人,寻求支援。

    有人建议在李氏祠堂集结,但被多数人否定了,担心祠堂离竹山顶有点远,一旦有事,恐赶忙不及,于是就决定将大本营设在竹山顶。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四章 梅令村恐怖不眠夜
    过午,丹竹乡政府被一大帮张姓人围堵住了。张姓人要求政府主持公道,捉拿凶手。张姓人人多,政府也吓怕了,只出来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