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那座曾经血殇的墓 >

第27部分

那座曾经血殇的墓-第27部分

小说: 那座曾经血殇的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第四十四章 李永柏决意走梧州
    难得树祥公到来,茂海赶忙拿出腌兔肉招待树祥公,又沽回来酒,陪树祥公饮。永柏和母亲茂海婆在旁作陪。

    “你大叔父我此来,”树祥公边饮边对茂海说,“是为了我侄孙永柏的事来的。”

    “系【白话:是】、系、系。。。。。。”茂海连连地说,小心翼翼的,一面又恭恭敬敬地为树祥公添酒。

    “永柏和张屋雄盛女秀英的事,”树祥公呷了口酒,问茂海说,“你们做父母的知道吗?”

    “知道,知道,”茂海如实地说,“本来等卖了头猪就托茂斌二嫂上门问亲的,后来张、李两姓发生了事,此门事就算了,就算了。”

    树祥公听了茂海的话,转过面对永柏说,“你和秀英的事,瞒得了你老豆'父亲',可瞒不过你叔公我。今天在祠堂,叔公我是在暗地里帮你护你,和元斌女约会,怎会去到张屋莲塘?梅令村大阔所在,水渠面上的人约会,要落到张屋下面?你骗得谁?叔公我要拆穿你,你有这好过?日后可要记得叔公待你的好。”

    永柏对树祥公的话没有什从表示,只是低着头吃饭。倒是茂海在旁,迭迭地替永柏应着“是”,一面感谢着树祥公。

    树祥公又呷口酒,轻咳一下,接着又对茂海说:“说实话,秀英确实不错,人靓,又勤快,又懂事,如果不是发生这许多事,秀英和永柏确实是天生一对。但我们李姓和张姓的事,你们也知道的,到这份上,我看,这门事儿就算了,日后永柏也不要再找人家了。”树祥公夹了块兔肉,却不送进嘴里,又望着茂海,说:“秀英固然不错,但比秀英还好的妹子多的是,包在你大叔父我身上,为永柏说一门更好的人家,凭我侄孙永柏,相貌堂堂,一表人材,选一个比秀英更好的,哪还不易?多少人家还等着上门来求呢!”

    永柏顿觉脑袋“嗡嗡”的作响,他几乎听不明白树祥公在说什么。

    茂海低着头饮酒,叹了口气。

    “大叔父说的话你要入耳,”树祥公这才把肉送进嘴里,嚼了两口,“若不听你大叔父我的说话,一意孤行,日后有什么大事小事,族上不问不理,族中有什么拜祖祭祀之事,也不许你近,大叔父我也帮不了你。你大叔父我虽为族长,管理族中之事,说话也准些,但不尽准,许多事还得照着族中大伙儿的意思来做。既然订了族法,大家就得遵守,谁有违反,都得按族规处理。你们两公婆都是个明白事理的人,道理我也不必多说,相信你们都能明白,若不然,比如东平高遙村,就有一户人家,王姓人要聚王姓人,违反族规,被人当成生疯处理,这又何苦?一家人被人喊成生疯,有多好听?后来自己想想,都不敢聚了,王姓人才准许那户人再返入族。”

    茂海唯唯喏诺,茂海婆在旁殷勤为树祥公夹菜。

    “其实嘛!”树祥公又说,“这族法,不许和张姓人往来,不许和张姓人通婚,我也不是赞同的,族与族之间的事,牵扯到族人身上,确实有点不是理儿,但族中这多人要订这条族法,就只得订了。既然成了族法,你大叔父我作为族长,就得着紧,希望你们明白这层意思,不是大叔父我要针对你们,大叔父我也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做这为难之事,你们可不要有怪大叔父我。”说着,树祥公长长地叹了口气,看上去确实是很为为难。

    “不会有怪,不会有怪。”茂海赶忙地说。

    茂海婆也表示能够理解树祥公的难。

    确实,对于永柏和秀英姑如此的事,树祥公已经算这样的了,不处罚你,好好地劝你改过,你还要怎样?

    “今晚大叔父来,”树祥公回过来,又说,“不是为了饮这两杯,换别个,抬轿都请不到我。大叔父我还是为你们好,特别是为了我侄孙永柏好,永柏聪慧睿敏,日后必成大器,怕你们做父母的会误了他,伯父才特意来的。永柏大个仔了,大叔父我有意推荐他去投奔他茂亮二叔。我是看得起永柏侄孙,想把永柏侄孙推荐到他茂亮二叔那儿,让他二叔提携提携他。现在日冦入侵,国难当头,正是男儿立功报国、扬名立万时候,我永柏侄孙若能得到他茂亮二叔关照,又凭着我永柏侄孙的天资聪慧,一有机会,前程必然不可限量。掂轻量重,你们做父母的自己考虑,如果同意让永柏去,永柏又愿意去,我就写封信让永柏带去,直接可见到他茂亮二叔,路资由族中攒助,我一定让他茂亮二叔尽心尽力关照着他,我的话茂亮不会不从。说实话,当兵卖命,许多人不愿意去,但若有人提携扶持,许多人又愿意去,你们大叔父、永柏叔公我话是这说,决定全由你们,你们可要认真细想,也可多问问别人,什么时候答复我都行。大叔父我一门心思,全为着我侄孙永柏好,也想着我李族人能多出几个人才。〃

    茂海夫妇听着树祥公的话,先是连连称〃是〃,后又连连道〃谢〃。树祥公和茂亮的关系,茂海和茂海婆是知道的,因此,茂海和茂海婆是相信树祥公的话的。茂海婆赶忙又去厨房滚了盘汤出来。

    树祥公又说了些称赞永柏公的话,说永相公相貌好,又有灵性,非一般人才,若去投军,又有茂亮照着,必有出息。茂海夫妇一面谦虚着,说着一些客气和感激的话,一面又为树祥公酙酒。

    但树祥公却不加酒了,说已在家里饮过,饮完碗里的已胜酒力,茂海不敢相强,只客气两句。

    树祥公饮完碗里的酒,果然就离座告辞,茂海夫妇送树祥公出门,树祥公又嘱咐茂海公和茂海婆要仔细考虑。

    树祥公走后,茂海婆即刻和永柏入房,问永柏的意思。

    这几天,永柏一直为秀英姑的事烦脑着,秀英姑已经有了,他要实施他的计划,正有顾虑,现在树祥公正给了他启示,“走。”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于是他向母亲问舅舅在梧州的地址。

    茂海婆不解地望着永柏。

    永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

    茂海婆突然发觉自己的儿子成熟了,脸上已没有了那孩子才有的幼稚,他目光坚定、脸色刚毅、表情庄重,已经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他的肩膀,已经能够挑起世界上最重的担子。

    茂海婆没有看错,此时的永柏,已长成如一棵顶天立地的柏杨,他能抗得住暴风,也抗得住骤雨。

    但茂海婆还是沉默了许久,说:〃这样吧!我今晚和你老豆商议一下,看他许是不许。〃

    话虽是这样说,茂海婆还是把永柏舅舅的地址告诉了永柏。

    当年,永柏的舅舅在梧州担码头担,舅母在梧州粘火柴纸,租屋在梧州住。

    永柏的意思是和秀英姑私奔,落梧州投奔舅舅,把秀英姑安顿下来,由舅母帮忙照顾,然后他再去投茂亮。

    原来永柏的计划,是和秀英姑落梧州投靠舅舅,但他担心会累了秀英姑。他能捱,可以跟舅舅落码头担码头担、可以上白云山伐木、可以下西江帮人家船只拉纤,但他怕秀英姑会受穷受饿、捱苦捱冻,因此他还下不了决心,幻想还能有更好的办法。现在树祥公让他去投茂亮,他的顾虑就没有了,他能寄钱回来,将秀英姑养在梧州,由舅母照顾着,而且族上所给的路费,正好可以作为落到梧州安顿秀英姑之用,他可以不带分文去投茂亮二叔,他会功夫,一路上买艺,虽讨不了许多,但讨两文吃食住宿,应无问题。

    茂亮就是在梧州读了高中才投广州考的黄埔军校的。

    事实上,茂亮自从戎之后,很少回村,但这许多年,也回过几趟。永柏是见过茂亮的,一直以来,茂亮二叔就是他的榜样。永柏也曾想着有这么一天,能追随茂亮左右,期望有天能象茂亮一样,光宗耀祖,名扬族册,而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句话更是一直激励着他。他也确实也想去投茂亮。

    永柏躺在床上,听到那边房父亲问母亲说:“他这辈子都不回梅令村了?”

    “男儿志在四方,”母亲说,“他命好,在哪不是一样?梅令村这多人不是出去了?”

    确实,在当年,梅令村是有好些人在外的,有在梧州拾粪的、有在栁州放木的、有在昭平种木薯的,有人就在当地落户了。

    母亲说了这句话之后,许久也没听到父亲说话的声音,永柏以为父亲和母亲应该睡了,但突然又听到父亲说:“过些天祭了祖,他要去就去吧。”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五章 八月八李家祠秋祭
    八月初八,是梅令村李族秋季祭祖的日子,初六,梅令村李姓人就忙开了,人们找好苇草【用以忌讳】、柚子叶【取保祐之意】、柏芝【寓意百子添孙、枝繁叶茂】、桂叶【比喻富贵】,磨好米,碓好粉,准备做果打饼,用为祭品。一时间,梅令村的磨房、碓房,无不人满为患。孩子们在高兴地跑着,欢笑着,打闹着,有跟着大人去磨米碓粉的,帮着大人堆磨踩碓,甚是卖力。

    茂伟公分派人手打扫祠堂,将那些杂乱之物放入仓库,永敏估算的没错,果然没有人会理会仓库里角的那几个旧烂狮头,大伙儿堆好杂物,就出来了,又锁上门。

    李氏祠堂披红挂绿,装饰一新,大红灯笼高高挂,神龛上那些先人位牌也一个个拭抹干净,摆衣整齐,准备祭拜。

    茂海背谷去交永柏的枪租,茂伟公又倒了一半,让茂海又背一半回来。

    初七,永柏的大姑和二姑都回来了,在厅屋里和茂海两公婆小声地说着话。

    “怕什么?”大姑说,“妹儿同意,让牛儿和妹儿出外避几年,说是家里也不知情,族中能拿家里人怎样?到时连娘带儿回来,族中还能怎样?难不成真要杀头?若真要杀头,就在外面不回来了,独竹成林,梅令村搬蓿舛嗳顺鋈ィ亩宦涞厣课颐抢钚杖税徂|到仁义冲、黎塘冲、全村、牛角冲的,哪儿没百人以上了?戴屋的荣敏,不是两公婆在昭平种木薯吗?也过得好好的;我们亲眼所见的蒙姓,就是我们还在家做女时来的,初时两公婆来,为我们李姓人耕田,后来我们李姓人给一个地方让他起屋,蒙姓人就在我们梅令村定居下来了。现在蒙姓也有十多了吧!”

    “快了。”茂海说。

    原来茂海婆正和大姑、二姑说着永柏公和秀英姑的事,大姑和二姑都支持永柏和秀英姑私奔。

    当时梅令村蒙树才,第四,村人又呼之为“蒙四”,三男二女,大女嫁了,刚聚得两房儿媳,已有一孙,加上老婆,一家九口。

    大姑说的在理,那时年,只要你勤劳、诚实,去哪儿都有人欢迎你,有田让你耕,有地让你种,甚至儿有地方让你开荒,开荒出来的田地就是你的。

    “这就是了,”大姑又说,“牛儿现在两个出去,过两年,有仔有女了,再过些年,仔女大了,家就大了。”

    “话虽这么说,”茂海仍为难地说,“你如此地跑,和人家光明正大出去毕竟有些不同,人家光明正大出去,有族上做后盾,被人欺负了,族上会去出面,你偷跑出去,被人欺负了,有谁去为你撑腰。”

    茂海说的也是在理,族上不是为每个人都出面的,在族册被除名了,谁还把你当回事儿?你就是在人家眼皮底下,人家也不认识你了。而且如此出去,还关乎名声问题,这样地跑,乃为私奔,名声必不好听。

    “你想得这多,”二姑说,“天下还不是个‘理’字,蒙姓人在梅令村这多年,就这二户人家,谁欺负他了?遵规蹈矩,合邻合舍,必然和得下去。”

    大姑说的也是事实。

    但茂海脸上的难色并没有散去。

    “他要去就让他去。”茂海婆说,“他大个仔了,懂事儿了,男儿志在四方,好丑都是他命出。”

    这时,永柏入屋了,在门口见大姑和二姑,就和大姑、二姑打了招呼。

    “牛儿真是越来越靓仔了,”大姑夸奖着永柏说,“难怪那些妹儿见一个中意一个。”

    “人家都这大了,还叫人家‘牛儿’。”永柏假装不高兴地说。

    “谁叫你老母自小就这么叫你。”二姑笑着说。

    于是大家都笑了起来。

    初八,一大早,李氏祠堂内的大院就摆好几排台桌,上置香案。

    过午,就有人篮挽箩台祭品来了,有鸡有肉有果有糖有柑有桔,有人还拎来月饼,饰以柏芝桂叶红绳等物,摆在台上,很是好看,接着更多的人来了,外村的李姓人也有来了,祭品也越摆越多,有等不及的,已在台桌上的香案装香。

    终于等到茂庚和永敏两仔爷抬来烧猪,树祥公带着树生、树耀等十多个“超、树”字派的老人入里堂祭拜,其余族众在大院列队祭拜。大院里黑压压的人。

    还有许多的人在两旁的走廊回廊里观礼,都是李姓人嫁出去的那些姑姑姐姐,永柏的大姑二姑就在那些人里面。

    茂伟公负责喊礼。

    先读祭文,但听茂伟公朗声而诵:

    “维民国三十三年八月初八日,我广西寻洲府平南川四里梅令村李姓祟升公一脉后裔子孙,谨备素贡荤贡、瓜米蒸品、三性冥券、刚髭柔毛等清茶淡酌之仪,致祭于家庙堂上历代宗祖灵前,启:我祖祟升,迁徏梅令,已历二十多世,四百余年。裔孙发达,人才辈出。宗支衍派,枚枚实实。今我族子孙,自‘超’字辈起、到‘应’字辈始,千丁万口,敦伦孝悌,诚恐诚惶,恭请我祖,登龛座堂,夤具不典,拜献神前,祖其有灵,来格来尝。祈求我祖,赐福无彊,世德流磬,恩泽辉煌,护佑后裔,芝柏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