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那座曾经血殇的墓 >

第4部分

那座曾经血殇的墓-第4部分

小说: 那座曾经血殇的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你怕死了,我只不过是说你跑得快罢了,”定庆说,“你急什么急?”

    永敏还想多笑元斌几句,突然发觉鱼已见焦了,赶忙过来察看。

    原来鱼快熟,鱼肉比狸猫肉快熟的多,而且鱼又不大,更是熟快,永敏看鱼果然是熟了,就将鱼取出。

    “先试试味道。”定庆过来,扯下一个鱼翅送入嘴里。

    “怎样?”永敏问。

    “好味!”定庆伸出大拇指说。

    “正马庇精,还没嚼呢!就知好味?”元斌忿忿地说,“鱼是我抹盐的好不好?”

    “我没说不是你抹盐的啊!”定庆一脸的委屈,“我正想赞你咸淡调得合适呢!”

    “以为你巴结人家,蛇鼠一窝。”元斌面不改色地说。

    “我哪有你这本事?”定庆说。

    “知你有本事了,”元斌咬牙恨齿地说,“永敏说屎是香的,你就说‘是、是、是,我吃过’。”

    “什么时候?”定庆问。

    “什么时候,心知肚明。”元斌毫不示弱地说。

    “又赖人欺负你。”定庆说,同时显示出满脸无辜。

    “不单是你,还有那两只。”元斌用手指指永敏和雄业。

    “又关我事。”永敏和雄业异口同声地说。

    “冇关你们的事关谁的事?”元斌面无惧色,“这个说我老豆不准我去当兵,那个说我逃跑的快,再一个又说我肥,唱戏似的,肥是这样子的吗?“永敏和雄业正要回敬元斌,只听那边人永柏笑着说:“好了好了,都别吵了,每次吵嘴,又不见你们谁个得赢,快看看狸猫,真不要烧干了。”

    原来永柏已擦试好了他的火铳,这时站了起来。

    果然没有人再出声了。

    永敏用小刀在狸猫的腿臂上开了一刀看了看,狸猫也果然是够火候了,永敏就将狸猫移出火面,又将下水放在火上。

    那狸猫果然是烤得上好,焦黄适中,香气飘溢,令人口馋。

    “饮了。”元斌喊。

    大伙儿都围上来,永柏也放了枪过来了。

    永敏用刀割狸猫肉,元斌开始斟酒。

    元斌首先斟得了五杯酒,大伙儿正要举起来饮,元斌突然说:“昔日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终闯出一番事业,不若今日我们趁这机会,也效学古人,也在此拜把。”

    “人家永柏和永敏原本就是兄弟了。”雄业说。

    “那是同族兄弟,我们现在拜把的是生死兄弟,也不求日后能闯出什么大事业,但愿日后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曰本兵若来,战一起战,跑一起跑。”元斌说。

    大伙儿都觉得元斌说的有理。

    定庆看看永柏,见永柏没表示什么,就首先响应,接着永敏也同意了,雄业也表示赞同。

    刚才的争吵都随云烟而去、无影无踪了,好象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于是大伙儿举起了杯,向着石道塘祷告:

    “我永柏、永敏、元斌、雄业、定庆五人,愿结把为生死兄弟,从此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日本兵来,战一起战,跑一起跑,皇天后土,共同为证。”

    祷毕,论年岁排序,永柏最大、永敏第二、元斌第三、雄业第四、定庆最小,大伙儿相差不过一、二岁。

    序毕,五人开怀痛饮。

    此时的石道塘,阳光照在塘中央水面上,水面上闪着烁烁的光。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拜,会拜出一支日后让日本兵谈虎色变的抗日别动队来。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七章 救夜火永柏显身手
    “救火啊!失火啦!。。。。。。〃

    喊声划破了谧静的夜空,接着,狗叫了起来,惶恐随着夜风迅速地扩散开了。

    失火的是张屋张明信家,喊救火的是张明信的婆娘。

    相邻的人纷纷赶了出来。已经能从大房屋顶的瓦缝间看见亮光,火光闪闪烁烁的。

    “疏火路、疏火路,”有人大喊,“要不,会蔓过厅屋的。”

    “怎上去?”有人失措地问。

    “梯子、长梯子、高梯子?”有人又喊。

    “快去借梯子。”春褀公也赶来了,顿着足对大伙说,“大家快找东西来救火,在此干着急有人什用,快把屋里的东西抢出来。”

    荣森等二、三个人赶忙去借梯子,有人赶回去拿灭火工具,有人冲进屋里抢东西。明信是慌慌张张,抱了一抱衣物蚊帐被席出来。众人抢出一些椅凳木段铺板之物。已经有人端拎来了水,人也越来越多,大伙儿从房门和窗户往里泼水,但房里浓烟滚滾,人不敢进,门窗又小,看不到哪里是火,就只能胡乱地泼,有力的把水泼上屋顶,但屋瓦挡住,水进不了,只在瓦面“炸……”一声响,又从瓦河间流下来。人是越来越多,但不济事,从瓦缝里眼看着火是越来越亮。狗吠得更凶,有小孩开始啼哭。明信婆在地坪里呼天抢地,被两、三个妇娘按住。

    “怎么这么大火?”有人问。

    “棚上全是麻骨杆。”知道内情的人说。

    “这利火的东西会堆在房里?”

    “就是了。”

    “梯子呢?怎么还借不来?”有人又喊。

    “谁有这高这长梯子?”有人问。

    “茂志佬有。”有人说。

    “要上到竹山顶去借,”声音更急了,“梯子借不回来,火已烧完了。”

    “那有什么办法?”

    正焦急间,茂志和几个人来了,说在半路见到了去借梯子的人,这巧茂志家的竹梯前些时候借给树达,断了只梯脚,越在还没修好,茂志赶紧让荣森等人转树财家去借。

    树财姓蒙,家在社公背,又要绕大半个梅令村,岂来得及?众人更是着急。茂志怪起自己懒,几日都没换好断竹。

    “有高梯上去疏开瓦才行,”春瑞公说,“否则只能从门窗泼水,上面够不着,没大用。”

    谁都知道是这么回事,但谁也没有更好办法。看着火光越来越亮,越来越近厅屋,明信婆是越哭声音越高。

    “哭,哭你老母,”明信过来了,对老婆破口大骂,上前要打,被几个人一齐拦住了。

    “都是你只败家嘿'嘿……方音,女人那东西',”明信还是冲老婆跳起来骂,“屋烧了,就卖你去老妪寨'指妓院',得银钱再建。”

    众人拦住明信边说边劝,明信还是不依不挠,就是过去要打老婆,春褀公不由火起,大声喝说:”颠什么?想办法救火啊!怕烧不完?“明信这才稍静下来,但看着屋顶的火越来越大,水泼不到,人又上不去,自己也没办法,就蹲在地上唉声叹气,不时诅咒两声,要哭想哭的,又哭不出来。这时又有夜风吹来,更是情急。大伙儿但望着高梯快到,有人骂去借梯的人笨蠕【动作慢】,有人等不及就跑出屋行外去看,看梯子到底回来没有。

    突然只见一条人影闪过,那人影在墻上”蹭蹭“两步,“虎”地窜了上去,用手挂住檐首,接着一个“鹞子翻身”,翻上屋顶,大伙儿只发觉从屋顶上面掉了一、片瓦爿下来,那人已经站在屋墙上了,朝着下面的人喊:“快递竹扒上来。”

    借着瓦隙间透出的闪烁火光,大伙儿这才看清了,那人是顶山顶上的永柏,有人赶忙将一把竹扒扔了上去。

    原来永柏、永敏、元斌、雄业、定庆在石道塘烧烤回来。就在定庆屋过夜,大伙儿在石道塘里饮过了酒,睡下去就睡着了,也很快就睡酣了,此时才被嘈醒,赶忙都过来了,因而是现在才到,知道大伙儿焦急梯子,永柏打量了眼屋高,就飞纵上去,果然是翻上去了。

    永柏一手接住竹扒,便用竹扒去扒房顶上的瓦。火苗窜了起来,映得永柏的脸通红通的的,现场也光亮了。

    “水、水。。。。。。”下面的人一齐大喊。

    水赶忙的来了,茂志第一个将整桶水就倾泼上去,只听房里是“喳”的一声响,接着腾起一团烟雾,火马上暗了一些。其余手臂粗壮的,都随着茂志整盆整桶的水往上泼去。房里接连响起火被水泼着淋着的声音,烟也一团团地冒起来,有烟冲着永柏,永柏就把身子俯低,继续地扒,扒了几个口子。

    更多的水从屋顶倾下去,一时间,鼓劲声,傕促声,桶盆踫击声,水灭声,烟起声,瓦炸声,又有人大喊“小心”,乱嘈嘈的。火势一时间小了下来。

    这时,荣森等人总算把高梯借回来了,更多的人上到屋顶,永敏、元斌、雄业、定庆都上到屋顶来了,大伙儿但望明火处倾水。。。。。。。

    火终于被扑灭了,房里的麻骨杆被烧了半过,梁木断了几根,瓦没剩几片,但总算没有烧过厅屋,大伙都说“庆幸”,问起火原因,明信说老婆起床照蚊,不想麻骨杆底下吊有麻丝下来,“蓝”响就着了,赶忙提水来救,已来不及。说着,明信火气又起,又寻老婆要打,但老婆早被人拖去春褀家藏住了。

    明信就专门寻着永柏,拉着永柏的手,连声称谢。大伙就围扰过来,连赞永柏。

    永柏感觉脸上满是烟灰,又有汗,正要用衣服来擦,这时有人递过来一条毛巾,永柏正要接,见是秀英姑,就一时犹豫住了。

    原来秀英姑也出来了。

    秀英姑帮忙提水,此时也是浑身湿漉,不知是水是汗。

    秀英姑见永柏不接毛巾,就将毛巾塞在永柏手上。

    秀英姑的父亲雄盛就在一旁看着,也没说什么。这就给了秀英姑的勇气,她就勇敢地站在永柏身边。

    来救火的人除了姓张的,姓李的,还有姓梁姓戴的,梅令村各姓都有。明信又连连向各人道谢,茂志慷然地说:“老表【地方习俗,同姓称之‘兄弟’,异姓呼之‘老表’】不必客气,俗语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邻里乡亲,相帮相助,应值本份,况乎救火救命之事?但望老表宽慰,旧去新来,日后重建,如需帮借,尽管开口,邻里乡亲,敢不尽力?”大家都说茂志“所言极是”,纷纷安慰明信,叮嘱明信万不可以打老婆。接着大家又说起一些各姓邻里相帮相助故事,有李姓人祥榕公从太平回来,在猪母冲被劫,得到张姓人焕新公拔刀相助的,有张姓人木荣公交不起田租,李姓人超叙公免了田租的。。。。。隹话极多,都说要把这个好传统发扬光大。但更多的人还是在称赞着永柏,说这次救火,确实是永柏功劳最大,又赞着永柏的身手,说永柏果然是身手不凡。

    永柏被人赞得有点不自然,而秀英姑心里是美滋滋的,听着大伙称赞着永柏,就好象称赞着她一样,她似乎在听到有人在议论她:

    “看,人家秀英多有眼光,找了这好的一个‘佬儿【后生哥】’。”

    “瞧,人家秀英多有福气,就要嫁给这个多出色的‘佬儿’了。”

    她感觉有人在赞她,有人在嫉妒她。她的心就不由自主地甜蜜起来。

    那时候的女孩子,爱的不是“票子、房子、车子”之物,当然,有就更好,但女孩子更喜欢的是才子英雄,读者不见那些旧戏,演的唱的多是些才子佳人、英雄美人之类的,正所谓“贫困书生忠烈女、落泊英雄美娇娥”,那是出了牌名的,有哪出爰情戏的唱的是冨商大贾的?就算有,也不是负心人就是薄义郎,多是些受人鞭挞之辈。

    那个时候,秀英姑没有想到她和永柏的事会起波谰,而谁也没有料到,张、李两姓就要进行一场血腥博杀。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八章 寻祖墓张族聚族老
    永柏还没攒够给秀英姑打手镯的钱,永柏家的媒人还未上秀英姑家提亲,张屋有人来了。

    来人有六、七个,都是外地张姓族人,受所在各地族人之荐来梅令处理火明公墓之事的,皆为当地名望之士。

    当晩,一众人等俱在春祺公屋开会,讨论如何和梅令村李族协商寻墓事宜。

    煤油灯下,春褀公向众人简略地介绍了一下树祥公和茂伟公的为人,说:“树祥和茂伟都是讲理的人,读过书,明事理,但李姓也不乏好武的,恐怕协商不易。”

    “唉……”有人叹了口气,说:“说不寻,我们的太公他们又寻过,说寻,又隔了几百年不寻,现在又有丝索,寻亦难不寻亦难,寻,代代相传,以前太公们各处都寻遍了,瓦窑坪什么旮旯没有寻过,现在要进入人家的祖墓地界里寻,将心比己,人家哪会轻易同意?不寻了吧!又愧对祖宗,不知寻好还是不寻好。”

    说话的是六陈竹龙村的兆延公,六十多岁了,是在座年纪最长的。兆延公留一撮山羊胡子,稀稀蔬蔬的,头发也不多,花白花白的,穿一套黑色的中长装,表明他家里也有些钱。

    “三哥说哪里话?”当即有人站起来说,“此事关乎我们张姓火明公房头千秋万代大事,什么寻好还是不寻好?不寻,不要说愧对祖宗,后人也会刁骂我们,现在再和李姓协商,李姓人好说,我们入人家祖墓地界里寻,尽量不要动着人家祖墓,李姓人不好说,就拉人马来,就是要寻,就算打完我们这三代,也是值得,说什么寻好还是不寻好?”

    众人遁声望去,是来自上渡的文辉公。文辉公也年过六十了,气色比兆延公好,文辉公剪很短的胡须,但脑后长一溜头发,象半个椰子壳。

    “兆延三哥又不是说不寻,文辉五哥不要领会错了。”有人说。

    “兆延三哥说的也是实在,”又有人说,“隔了几百年不寻,现在要进入人家墓界内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