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

第279部分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279部分

小说: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玉妙接过来一看,密密麻麻写了几大张纸,上面各项需用多少人手,从哪里征集,每天伙食费用若干,都一一开得详细。蒋家两位舅舅和幕僚们已经是紧锣密鼓地开始办修理堤坝的事情。
  朱宣看了妙姐儿看得入神,也是很满意的道:“不想两位舅舅如此尽心。”沈玉妙一一看完了,再一一问完了,已经是深夜了。
  朱宣抱了她睡去,也觉得有些劳累了,探头看了看沙漏,已经过了子时,怀里妙姐儿睡意朦胧说了一句:“明天表哥要陪了我睡懒觉。”
  第二天果然是没有起来,朱宣先起了来,坐在榻上看几封文书,一面等妙姐儿起床来吃饭。朱喜又送了进来几封打了火漆印的公文。
  朱宣一一拆开了,原来是新起的那座城,筑城的将军来了公文:城已经初建规模,请示王爷,此城居民何来?
  筑城期间,有不少经此而过的各地商人,流民意欲进城来居住,因城池尚未完好,方没有安顿。。。。。。
  朱宣刚提起笔来准备回信,房门外有一个小小的黑影,扒了门探了小脑袋进来。朱宣看过去,胖乎乎的脸蛋,身上穿一件红色丝衣,下身是一条红色的丝裤,却是次子朱毅。
  他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摇摇晃晃的扒了台阶上来,扒了门往里面看,一看到榻上坐着的朱宣,先就给了他一个笑脸,呵呵的笑了一声。
  把朱宣也逗笑了,招手道:“进来。”朱毅只是歪了小身子扶了门笑,又回过头来看身后,世子朱睿从他身后站出来。
  见父亲让过去,忙拉了毅将军的小手过去了,自己给父亲行了礼,才交待毅将军:“你要给父亲行礼才行呢。”
  毅将军就学了哥哥的样子弯腰行礼,一个没站稳,坐在了地上。朱宣温和的道:“扶弟弟起来,弟弟还不会行礼呢。”
  朱睿拉了毅将军起来,一面老气横秋的对父亲道:“弟弟要找母亲。”朱宣温声道:“母亲在里面睡觉呢,你带了弟弟去看看吧。”
  得了这一声儿,朱睿拉了毅将军慢慢往房里走,然后就听到里面传来了妙姐儿被闹醒的笑声:“母亲今天起来晚了。”
  过了片刻,一手扯了一个走出来,在榻上坐了,身上还穿着寝衣,笑着抱过了毅将军在怀里,又拉了朱睿站在面前笑道:“有没有吃早饭,陪了我和父亲一起吃早饭。”
  朱睿拿眼睛看了看朱宣,见他提笔在写什么,才对了母亲笑道:“我和弟弟就是来陪了父母亲吃早饭的。”
  朱宣住了笔,唤了人进来:“传饭来。”
  沈玉妙把毅将军放在了膝上坐了,拉了朱睿的手:“榻上来坐了。”朱宣也住了笔不写了,让如音把笔砚收到了书案上去,又布了碗筷。
  朱睿面前先摆了一个瓷碗,毅将军看了喜欢,拉到自己面前来了,再看了朱宣面前的瓷碗也喜欢,吃力的站起来,伸长了手也拉到自己面前来,这才回了头对了母亲笑着:“啊,啊。”
  朱睿把父亲的碗又送了回去,毅将军拿了筷子对了哥哥的手就敲了下去,又把朱宣面前的碗拉到了自己面前来。
  弄得朱睿象个小大人一样说了一句:“你呀。”然后对了母亲告状:“母亲,弟弟昨天晚上又尿床了。”
  朱宣看了两个儿子也忍不住笑了一下,朱睿难得见父亲笑了一次,胆子也大了,又说了一句:“他这个将军是尿床的将军。”
  朱宣更是要忍住笑了,看了次子朱毅,听了妙姐儿笑回了睿儿的话:“等他大了,就不尿床了。等他大了,就是将军了。”
  朱毅象是知道在说他一样,一只手握了五、六只筷子,拿了起来对了朱宣扬了脸一笑,口水立刻流了出来。
  “哎呀,你。。。。。。”朱睿看了毅将军的口水就要滴到父亲碗里了,赶快用袖子给他擦了擦口水。
  “哎呀,睿儿。。。。。。”朱宣看了妙姐儿也是一声哎呀:“那袖子是用来擦口水的吗?”朱睿不好意思的笑了。
  朱宣看了渐长大的长子,再看了看还流了口水,牙没有扎齐的次子,看了他心里也是一乐,你长大了以后是个什么将军?
  一顿饭吃下来,毅将军一个人霸了四个碗,这才算罢休。如音赶快重新拿了碗过来,其余的人才算是有碗用了。
  饭后,朱睿就带了毅将军回去了,笑嘻嘻的:“还要去陪了祖父钓鱼去。”毅将军也跟了学话:“钓。。。。。鱼。”话还说不清楚,但是也跟了说。
  朱睿临出门时,看了父亲去了一侧房间里写信去了,抓住母亲问了一句:“母亲,你什么时候给我***?祖母备了好些***的衣服,毅将军一见了就要穿,祖母说是***的衣服。”
  沈玉妙微笑了还没有回话,朱宣在房里轻咳了一声:“去吧。”朱睿赶快答应了,带了毅将军出去了,门外候着的跟的人赶快过来抱了毅将军。
  房间里,沈玉妙走过去站到了朱宣身边,两个人为了朱睿那孩子气的话相视一笑。
  朱宣回了信,带了妙姐儿出来往太夫人房里来。老侯爷带了世子钓鱼去了,太夫人笑道:“今天先生放世子假呢。那位徐先生啊,我昨天也赏了他,以前看了他教了妙姐儿尽心尽责的,现在教了世子也是很用心。
  世子跟了他学了几天,就会回来对我说道理了。”然后看了妙姐儿笑道:“你们两个现在都忙得不行了,都有正经事,几天不来看我倒也罢了,只是毅将军想你了,我早上就让他去了。听说在你那儿吃饭,一个人要用几个碗,真是了不起。”
  朱宣与妙姐儿一起笑了,睿儿真是有什么话都要对祖母说。看了母亲这一会儿也没有打牌,就知道毅将军一定是回来后睡了。
  朱宣也把声音放缓了,对母亲道:“清明的时候妙姐儿说了,本来是想去拜祭一下妙姐儿的母亲,一则伤病了,二则那个时候大雨不停,也没有心思去。
  这几天里是个空儿,河工的事情两位母舅很是得力,只是征集人手也要几天时间。两位母舅也提了出来去坟山上看一看,我想带了妙姐儿明天回沈家去拜祭一下去,特来对母亲说一声儿。”
  太夫人听了含笑了,用手里的丝帕拭了拭眼角,道:“这是个好事情,我来封地的时候也想去看看她去。世子去年的时候年纪小,坟山上更有鬼呀魂呀的,怕他撞着了,就没有提去的事情。
  我平时偶尔烧个香什么的,也给她上一炷香去。想了这样也算尽心意了。你们要去,替我上炷香,把她的墓上多多的浇几钵土,替我说一声儿,我带了孙子不能前去了。”
  朱宣跟妙姐儿两个人赶快答应了。听了太夫人又笑道:“世子你们带了去给她叩头去,毅将军太小了,我不能放心让他乱去生地方,你们说一声儿也就有了。”
  朱宣和沈玉妙又赶快答应了,朱宣这才喊了朱福进来,当了太夫人面交待了他:“你先去沈家去,跟他们说王妃归宁,带了人手去,住的地方先安排好,再知会了当地官员,让他们候了时间来接。
  我和王妃,世子明天动身去,总是要晚你们两天过去。一应使用的东西该从家里带的,从家里带了去。现在就去吧。
  告诉了沈家的人礼仪规矩,不要再象以前王妃没有出阁的时候,什么人都可以乱撞乱说的。”
  朱宣年年去看妙姐儿,早就对了沈家的一些事情是看不习惯了,只为了没有成亲,不想理会。
  世子朱睿中午就知道了,还赶了过来父母亲房里,如音笑道:“世子爷,王爷王妃歇中觉呢。”
  房里朱宣还没有睡,说了一声:“进来吧。”
  朱睿小心地进来,一脸的喜色,看了母亲睡在父亲里面已经是睡着了的样子,朱宣已经披衣坐了起来,看了朱睿道:“有什么事情?”
  朱睿赶快道:“听说要带了我出去逛去。”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一章,朝花(三)
  第四百六十一章,朝花(三)
  看了朱睿一脸抑制不了的喜欢劲儿,朱宣看了儿子,越发长的象自己:“是的,明天带了你和你母亲去你外祖父家,拜祭你外祖母。”世子是肯定要去的。
  朱睿小脸上立即喜笑颜开,听了父亲又道:“回去吧。路上的东西,祖母会给你收拾的。”朱睿行了礼,高兴的不行。出了来回了太夫人房里。缠了太夫人,出门要什么东西。
  朱福带了人快马赶到了沈家,没有先去沈家,先去知会了当地的官员柏大人,大家一起往沈家来了。
  沈家立刻就开始收拾了。朱宣安排在沈家的两个管事妇人一位姓安,一位姓倪,两位管事妈妈经管了沈家上下的使用,别的并不多管了。
  听了朱福说完了,就让人去请了三位姨娘来,告诉了她们:“王妃归宁,要腾房子,三位姨娘挤挤住吧。”
  三位姨娘听了这个消息并不觉得有多高兴,四姨娘先是自己的小九九算了一遍,当然是要答应的,不过她算完了就不说话了,不觉得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不过是赏点儿东西,又人人都有。
  斜眼看了一旁坐着四少爷的三姨娘,冷笑了一声,从桌子上抓了一块玫瑰松子糖吃,拜祭主母,又该少爷露脸的时候到了。
  三姨娘抱了四少爷,是心里一颤,卫氏夫人为了接四少爷,前后来了三批人,三姨娘最后一次动了剪刀,才没有让他们接走,但是沈居安有信回来痛责了,去见了一次大姑娘,也是说四少爷的事情。
  三姨娘心里担心的不行,大姑娘这一次自己来了,不年又不节的,说是为了拜蒋氏夫人,清明不见来。是不是为了孩子的事情来。她就说了一句:“上一次大姑娘回家来,也没有要腾这么多的房子,这一次难道是人多了?”
  安妈妈就笑了道:“姨娘不知道,王爷和世子也陪了一起来了。”三姨娘这才不说话了。二姨娘听了有些稀罕道:“是有什么事情要来吗?”
  二姨娘也想了,清明来才是。眼睛随便看了一眼三姨娘怀里的四少爷,六、七岁的孩子了,天天还抱着。
  三姨娘立刻把四少爷搂得紧紧的,脸色唰的一下子白了。四姨娘甩了一下手帕子,道:“三姐,你太小心了。为了沈家的儿子,难道王爷也跟了来要人。”
  三姨娘觉得四姨娘说的也有道理,勉强笑了一下道:“四妹说的也是。”但手里还是紧紧搂了四少爷。四少爷哎了一声:“透不过气来了。”三姨娘这才略松了一点儿,脸上的笑容还是不自然。
  两位管事妈妈在沈家呆了两、三年,早就知道了这几个人的脾性,笑一笑继续道:“姨娘们要是没有什么说的了,这就请回去吧,一会儿就有人去了帮着姨娘们搬一搬,姨娘们的一应东西可以锁起来,放在原处,没有人会动你们的。”
  说是这样说,三个姨娘当然心里不会放心。三姨娘拉了四少爷走得飞快回房里去了,四姨娘则拉了二姨娘笑道:“二姐,大姑娘上一次回来,是占了家里一半的房子,这一次生了孩子回来了,要占家里一多半的房子了,再看三姐,天天抱了四少爷象是个活宝贝,有了孩子有这么了不起吗?”
  二姨娘只是笑道:“四妹没有孩子的人,所以不知道母亲的心。”这一句惹恼了四姨娘,立即甩了一句:“我倒是想有孩子,我一个人能有吗?我要是有了孩子,那不是沈家的笑话了。”然后“蹬、蹬”地飞快的去了。
  二姨娘笑一笑,回到自己房里,吩咐丫头:“快些收拾,我们只占两间房子就行了,其余的房子要给三姨娘、四姨娘留出来。快着些吧,一会儿人就要来了。”
  看了房里的两个丫头收拾东西,二姨娘自己也跟了动手收拾,又看了丫头皱眉:“那盒子要轻拿轻放,那里面还是上一次大姑娘回来时给玉真买的首饰,玉真好留着当嫁妆的。别碰坏了。”
  玉真已经有十二、三岁了,看了母亲忙乱,也跟着收拾,一面笑道:“大姐真的要回来了,我还记得她上一次回来给我做了好衣服,可惜让姨娘送给舅爷家的珍表妹了。”
  二姨娘又把自己房里的一对瓷瓶放进盒子里,小心盖好了,才对玉真抱怨了:“这会儿忙,你说这个,你长高了穿不上了,当然是送给自己家里人穿,难道给别人不成。”然后自己盘算了:“大姑娘一向手面大,亲戚们去看她都有东西给,再给你做衣服,要请她做得宽大一些,可惜了那好衣料,给你做得太合身了,不等一年就都小了。”
  大姑娘上一次回来,玉真正是长身体长个头的年纪。
  二姨娘这里收拾了,管事的妈妈们又派了几个人一起过来搬东西,三姨娘、四姨娘当然不会把箱笼放在自己房里只是上了锁,身外之物要天天带在了身上才能放心。
  先让了丫头各自来打招呼,看地方:“姨娘让来看看,给腾了几间房子出来,说二姨娘这里虽然小,三间正房正好三位姨娘一人一间住了。”
  玉真嘟了嘴:“那我住哪儿?”被二姨娘拦住了笑道:“都回去告诉你们姨娘去,这里只有三间正房,七姑娘大了,不能还跟我一间住,看了也不象,我和七姑娘占两间房,再腾一间正房、两间厢房出来给两位姨娘,两位各住一间,余一间放东西吧。”
  等两个丫头走了,不一会儿,四姨娘就先带了人搬了一个箱笼过来了,先把厢房的钥匙要了一把下来,让人把箱笼放了进去,又对了二姨娘说了一句:“二姐,你倒是真成了主人了,三间正房母女两个人占了两间,只怕你这房里不是少爷,三姐一会儿带了沈家的祖宗来,只怕是你要让一让了。”
  三姨娘从来不是她们的对手,手里又正在收拾细软,陪了笑道:“我们母女两个人就不大搬动了,不然以后再收拾回去也很麻烦。大家将就着住一住吧。”
  四姨娘这才哼了一声道:“大姑娘幸亏几年才回来一次,要是年年回来,咱们家还要专门为她加盖一个院子呢。说是王妃了,怎么不往娘家这里帮一点儿,听说了居然还对了一般当官的指事情呢,这样的能干法,怎么不为娘家想一想?”
  然后想了起来:“二姐,话又说回来了,你这一房沾了大姑娘的最多,六姑娘进京去一趟,听说是住在王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