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帝王略 (完结)BL >

第15部分

帝王略 (完结)BL-第15部分

小说: 帝王略 (完结)BL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牧伺牧踅ê臀业募绨颍骸安焕⑹请薜亩印!
   
   我回神,忙恭恭敬敬地道:“建弟弟如此,都是孙太傅教导有方。父皇生而神明,儿臣和建弟弟都是龙子皇孙,虽然不能向父皇一般生而知之,却尽力做到学而知之。”
   
   父皇一把将我们两个拉了一来,拍拍我的肩膀:“下去吧。”
   
   “谢父皇隆恩。”我行礼毕,便领着刘建退了出去。
   
   刚回到未央宫,我就将刘建带到了偏殿,只见恶来已经回来了。
   
   其实……我今日太极殿之行,意在让众臣看到戚夫人斥责皇子的浅薄,太子的仁爱。只望真正有识之士日后不将“戚党”作为朝堂上站队首选。至于父皇如何处置刘建,我倒不曾想过。处罚越重,他便离父皇越远,离我也就越近。
   
   而今日面上化险为夷,多赖刘建纣王那句引经据典,至于父皇心中作何打算,那便是另一回事了。
   
   刘建今日虽能脱险,但我也更看清了他的性子。如今怕是不能用他了……但我还想再试一试。
   
   我屏退了宫人,面上痛心疾首地对他道:“建弟弟,你可知道你今天有多鲁莽?你怎能当着那么多公卿大臣的面,把家事拿来说。”
   
   他低了头,诺诺地答道:“帝王没有家事,只有国事。”
   
   听了他的回答,我心下黯然,如此,我便下定了决心。
   
   “若非今日父皇心情尚好,你可知自己捅了多大的篓子?”我又问。
   
   他低着头不说话。
   
   看着他不言不语的样子,我缓缓地叹出一口气,转身朝外面走去。
   
   刘建从后面一把抱住了我,他的身形不及我高,脸只能贴在我后背上。他闷闷地问道:“太子哥哥……你怎么了……”
   
   我拉开了他的手,缓缓开口:“你……将自己置于险境;我想拉你,你却从不愿意伸手……”
   
   “太子哥哥……你生气了?”他漆黑的眼睛直直地看着我。
   
   我没有说话。
   
   “你不要走……”他又抱紧了我。
   
   我转过身,回抱着他:“我不走,我走了,怎么放心得下你。”
   
   他在我怀中点了点头。
   
   出来他偏殿的时候,我已下定了决心,晚上便跟母后明言罢——既然他不愿听我的劝,那便让他自己去跟戚氏斗去,日后也不用再护着他了。
   
   他多吃些苦头,走投无路时,终有一天会心甘情愿听我号令,为我驱遣。
   
   他如今这个不服教化的性子,成不了大事,也就能平白脏脏戚氏的眼。若是戚氏真能置他于死地,就是名节自污;若是不能,算是为我给他磨性子。
   
   今日楚王面色似乎不渝,下午我还得去楚王的官邸拜会他,中午便和母后一起用了膳。
   
   下午前去拜访楚王,进了门有楚王的侍者恭敬地向我道:“王爷尚昼寝未醒。”我怔了怔,原来楚王还有午睡的习惯。我点点头,道:“既如此,且休通报。”说罢我便在行至厅中,落座于客席上等候。
   
   看着静立在我身旁服侍的王府总管,似乎是个长年跟随楚王的宦者,左右无聊,我便打趣道:“楚王绝世风流,府中怎无美姬相伴?”
   
   他忙躬身道:“我家王爷半生征战,举戈戎马,哪有时间花前月下?只得侍妾二人,住在偏殿。”
   
   我笑了笑点头,心中却不由得想起,那夜我在宣室殿口听到父皇和楚王的谈话……
   
   心下猜测,目光也没停下,我又转头又去看楚王府中的布置。没想到这座楚王邸竟如此快就建好了,气势恢宏。
   
   “太子殿下,楚王请您入内。”正在我看着堂上一副猛虎下山图时,身后的侍者恭恭敬敬地唤道。
   
   我随着侍者的牵引,随他入房。
   
   却见楚王已着好衣饰,无丝毫失礼之处,只是面色红润,一看便是刚起。
   
   他盯着我看了一会儿,才道:“太子殿下今来,所为何事?”
   
   我歉意一笑:“今晨实在事出突然,孤是来给先生赔罪的。”
   
   他深深看了我一眼:“随孤来。”
   
   他将我引到了一方巨大的沙盘边,便如早晨我在父皇议事处看到的一模一样,我心下有些诧异。
   
   他走到我身后,亲自指引着我将双手撑在沙盘的两侧,我低头,却见沙盘上全是山川沟壑,行军布阵,如纵横千里,铁铸剑门,刀削云崖,都在沙盘上清清楚楚。 
     
   他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醇厚低哑,似乎撩到了我的耳廓,带着笑意的尾音:“太子不是要荡平天下么?如今……天赐良机。”
   
   “什么?”我问。
   
   “今晨的快报,燕王臧荼反了。太子为何不向皇上请兵平叛?”
   
   我回头,却见他目光灼灼地望着我,嘴边挑起了一抹笑,面容如玄铁灌铸的剑门,如鬼斧砌凿般的云崖,居高而望,俯瞰天下。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次仗打完了,刘盈在回来的途中会吃到第一次肉(打仗让身体发育了),猜到是谁的,俺让他在文里跑个龙套~嘿嘿~O(∩_∩)O~
 
 
 
 
 15
 
 15、第十五章 愿战 。。。 
  
  
 作者有话要说:
 
 
  
   远远地望见太极殿中明如白昼的烛火,心中思忖着楚王适才的一言一语。他言谈间韬略,不由得让我忘记了时间,转眼出了楚王府,恍然金戈铁马如梦。
   
   我终是选择用他,看来并没有选错。
   
   忆及他指点江山,布阵行军的讲解,似乎脚下青石板上的凹凸纹路,不禁也变得奇诡起来,我行步如常,但心潮澎湃间,内心深处亦隐藏着不知其深浅的惶恐。
   
   天下若是星罗密布的赌局,那我便如局中孤注一掷的赌徒。
   
   若是楚王所言非虚,我的未来,将从今日开始分裂开来,因为眼前是一条不能回头的戎马之路。
   但我终于还是想尝试一番!
   并非我艺高胆大,却是已无路可走。
   
   深深地吐出一口气,我缓步朝太极殿走去,仰头望向嵌在夜空中的明月,如一把铮亮的弯刀,高挂于顶,散出凄冷的寒光,天地间如披上了一层厚重的白雾。
   近了,却蓦地发觉,似有人与我同赏……前面影影绰绰的一席衣衫,露出朝服的边襟,虽不华丽,微风下却飘逸联翩。
   
   他背对着我,声音风流慵散:“今夜月色阑珊,秋凉风紧,太子殿下何不趁清夜满宫,登高而赏?”
   
   我站住了脚步,还未从适才楚王府中厚重的思虑中醒来,一瞬间怔然。黑夜中看不甚清,也许我见过他,蓦地无法忆起。当下也不敢怠慢,便正色规规矩矩地答道:“天下纷纷,孤心念家国,岂敢雅玩。”
   
   “适才臣见太子殿下行路之间,却在赏月,不知太子殿下看这月相如何?”
   
   我心中心事满满,无神与他虚耗,便径直走到他的身边。一双细长的凤目挑眉向我望来,我心下一怔,原来竟是他。早晨我第一眼见他,便知他不凡,却不知如此他放肆大胆。
   
   面上不动声色,我只是随意地答道:“看这月亮,肖似一把弯刀,恐是刀兵之相。”
   
   他闻言,脸上荡漾出笑意,月光下妖冶如怒放的牡丹:“在臣眼中,月如云开冰吐鉴,明若浪花玉沉钩,感叹一句圆缺几时休便罢了。却不想太子殿下竟说是弯刀……如此,臣妄自忖度,殿下想必是要向皇上请兵讨贼了?”
   
   心下一惊,这才正眼望向他。却见他的笑意很快隐去。
   
   我与楚王共处一室,深谈至夜,即便连母后都未及禀明;
   他……定不是因为“弯刀”二字而猜测,定是得了什么确实的消息……可……他又如何知晓?!
   
   不等我回神,陈平已侧开了身子,让出了通往太极殿的通路,轻挥袍袖,他躬身向我道:“太子殿下,请。”
   
   我颔首致意,只见他的身影在树影下如斑驳的琥珀,似乎想隐于暗色中,却不知自己的光华已沾满了月辉。
   
   望向他的眼神仍是谦和温厚,心中防备却更盛了。
   心念一转,我索性试探道:“不知……父皇和丞相可曾定好了破敌之策?”
   
   他轻佻薄眉,走到我的身前,俯□来低声在我耳边道:“皇上准备兴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我心下一怔,却看到他近在咫尺的面庞,吐气如兰;我退一步作揖拱手,向他垂首致意道:“孤多谢郎中令提点。”
   
   “太子殿下言重了。”他的眼睛虚成一条弯弯的细缝,上挑的眼角内,如藏着玄色的琉璃。
   
   我缕了缕衣襟锦袍,昂首向太极殿走去。他在我的身后,只是路上的一抹靓影。
   
   前路苍茫,是福是祸……我并不知晓。我有一颗不甘的心,和不死的念想……我曾在心中立誓,不愿母后身上沾满脏血,如今它已化成我内心的执念。
   
   这份期待和念想能陪着我走多远,也许不到血溅颈项,我不会停下脚步。
   从前刘盈的生活,于我便如行尸走肉;我早已落入死地,如今背水求生。
   
   或者死亡,背负一切;或者活下来,承载所有。这才是男人的生活。
   听着宦者禀报……应着一声一声通传……我有些恍惚。
   
   这是活棋,还是死棋……
   
   是生地,还是险地……
   
   也许只有执子行步,等到一切结束时,方才能大白天下。
   
   我恭谨入殿,对着父皇的方向跪拜叩首:“儿臣参见父皇。”父皇身边的萧何微微一怔,忙退在一边,侧身避过。
   
   烛光下父皇的身影高大,遮住了我眼前的光亮,逆着光望去,只见他额间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些,鬓角也染满了寒霜。
   殿中如早间一般仍是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沙盘,如今上面已经插满了标记的小旌旗,看来破敌之策正如陈平所言,是定下了。
   
   父皇朝我走来,夜中的脚步声愈发清晰响亮,他皱眉,声音沙哑疲惫,掩不住不耐:“你怎么又来了?”
   
   深深吸了一口气,我自然是来请战的……
   
   这样不平静的天下,子代父出征,本是著孝道的常事。东汉末年袁绍三子便曾向袁绍请战攻曹操,袁绍不但欣喜应允,还分了三人兵马粮草……
   
   额上渗出细汗,我再次理清自己的思路。
   
   抬起凝在地上的双眸,我看着父皇一字一句地铿锵正言道:“父皇平定四海,中兴霸业,天下莫敢不从,万民莫不归心。今有人于此,却妄自尊大,不遵父皇号令,陷百姓于水火,失天下之信义,弃徳背主,枉顾大义,逆天作乱!儿臣身为太子,夙兴夜寐,不敢独善其身,却愿为父皇献策,还望父皇成全儿臣,让儿臣为父尽孝,为国尽忠。”
   
   父皇一怔,伸手将我拉了起来,掌中满是硬茧,他牵着我走向他的皇座。撩开袍袖,他放松下来靠坐进龙椅中,有些好笑地看我,语中不乏轻侮:“你……有何策?”
   
   我正色道:“父皇九五至尊,为天下贵。燕地偏鄙,臧荼这等宵小鼠辈,怎劳父皇亲临征讨?待儿臣率兵一万,半月之内,便可班师回朝,为父皇贺。”
   
   父皇闻言,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响亮的大笑,肩膀不停地颤动,他目光灼灼地望向我,眼中却无丝毫笑意:“一万?你知燕王何人?昔项羽帐下大将……”
   说罢他站了起来,在我身边踱步:“他在燕地屯兵足有八万之众,号称二十万。你一黄口小儿,拿什么灭他?”
   
   我沉默半晌,终是缓缓开口:“儿臣请太傅随军出征。”
   
   “胡闹!”父皇看着我,从鼻子里哼出一声。
   
   说出口后我反而没有适才紧张,沉下气,我恳切地道:“父皇若出征,自然是马到成功,劈山通道,无坚不摧。可如今燕王一役,其他诸侯唇亡齿寒,恐自己如燕王一般被父皇驱军直入,弹指灰飞烟灭。恐惧中忧疑之虑暗生,稍有贰心,起兵共反,那又如何是好?若您引兵离京,他们便可星夜帅轻骑驰骋帝都……还望父皇三思……”
   
   父皇横眉怒目,指着便我骂:“朕已命樊哙萧何留守,岂惧了他们?”
   
   我道:“父皇何曾惧了他们?是他们惧了父皇才是。父皇守殽函之固,威慑天下,只是……杀鸡又焉用牛刀?”
   
   父皇行至龙椅边,手掌缓缓地摩搓着龙椅上纹路上蜿蜒的玄龙,雕琢中眉飞色舞,嚣张盘踞。
   他再次坐了回去,沉默不语。
   
   一时间太极殿中尽是静谧,我面上却不禁发紧了。
   
   我求助似地望向萧何,他垂着眼似乎没有看见我的目光,半晌,却见萧何缓缓趋步上前,躬身向父皇献策道:“皇上,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官,夔为乐正,垂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理官,益掌驱禽。此九官,掌天下之盛;尧不为一焉,然尧垂拱而治,为天下王,而此九人为臣。凡帝王者,无需事必躬亲,太子有此壮志,忠勇可嘉,乃天下孝子之典范,皇上何不试之?”
   
   父皇挑眉看我,过了一会儿才道:“你可以带楚王去。不过你为三军统帅,建成侯吕释之为副统帅,楚王只是随军,没有职位……虎符你和建成侯各执掌一半。一万兵马太少了,朕给你三万兵马!平叛事不宜迟,明日就起行吧……”
   
   闻言我怔怔地愣在那里,我从没想过,我竟如此容易便取得了兵权。
   我也不曾料到,我如此轻而易举……便踏进了这片万劫不复之地。
   
   我伏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