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帝王略 (完结)BL >

第46部分

帝王略 (完结)BL-第46部分

小说: 帝王略 (完结)BL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心中,也渐渐地浸满了对未来愿景的憧憬,而非对过去的踟蹰。
   
   我招兵买马,扩大势力,有人对我说,她和我的儿子因为我在外举了反旗而身陷大牢。当时我听了,只是觉得以她的性子,一定能挺得过来;我甚至能猜想到,即便她在牢中死了,也不会有一句怨言;我甚至能猜想到,如果她最后能被放出来,也不会对我有一句抱怨。
   
   结果正如我所料,尽管她在狱中似乎受尽了磨难,据说还有狱卒虐待他们母子三人,但她出狱后和我第一次见面时,却是对我说:夫君,妾身远远便瞧见你头顶有祥云,那是帝王之气啊,多亏了它,妾身才在这深山中找到了夫君。
   
   那时我正匿于芒砀山中躲避秦朝的追捕,她提着篮子,跋山涉水来给我送饭。
   
   她一句没有提路途的艰辛,她一句没有提我给他们母子三人带来的灾难,她一句没有提她和我看上去一样狼狈的身貌,却只是说,我有帝王之气。
   
   我忽然想起她年幼时有个术士给她看过相,说她是大富大贵之人,贵不可及。
   
   直到那一天,我才真正相信了。
   
   她衣衫褴褛,手上磨出了厚茧,眼中尽是深沉,她形色匆匆地抱着饭菜,跪坐在我的身前,面带微笑地拿出来给我,我不禁握住她的手。
   
   我有些惭愧地说,我让你受苦了。
   
   她低着头轻轻地道,夫君是要做大事的人,这点小苦算什么。
   
   那时,我忽然有一种感觉,我想我真的是离不开她了。
   
   不是作为一个女人,却是作为我的妻子,唯一的妻子。
   
   她不再是我的衣物,却像我的手足一样。
   我这才知道,原来她从不曾站在我的身后,她就像萧何樊哙他们一般,她一直,站在我的身侧。
   
   她在战火中和我冲散,后来她被项羽俘虏,我知道她不会将此看做我辜负她,我也不再会觉得颜面尽扫,因为她不仅仅是我的女人,更是我的臣子,我的手足。
   
   她和我所有的部下们一样,在为我战斗。
   
   所以当我称帝的时候,尽管我最宠爱的戚夫人已为我生了一个男孩,尽管这些年一直是戚夫人陪伴在我的身边,但我仍是将她封为我的皇后。
   
   她再次回到我的身边时,处理各种事物的手腕,更上了一个台阶,她冷静沉着,做事迅捷而狠厉,很少有女人能和她相比。
   
   她为我安排许多美人,帮我照料他们的衣食,还帮我笼络我手下几乎所有大将的妻子和内室,我从来都是满意她的,除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职责之外。
   
   美中不足的是,我不喜欢和她的儿子,刘盈。
   
   那孩子从小没有养在我身边,一点也不像我,也一点也不像他的母亲,他胸中既没有大志,待人也没有上古的豪迈之风,做事粘腻,他一看我便战战兢兢,我一看他就心烦。
   
   可是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却不一样,他不仅相貌有俏似我的地方,行事作风也像我年幼的时候。他会玩儿,喜欢唱歌,喜欢跳舞。
   
   一个在游戏中长大的孩子,对世界有好奇的孩子,最终能够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他有些特质几乎全是遗传自我。
   
   他总能让无论什么人,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他。他能对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话,讨得所有人的欢心,并不是因为他懂得,而是一种本能。
   
   他太像我了,我幼时喜欢的,他都喜欢。我厌烦的,他也厌烦。
   
   他不喜欢读书,喜欢游戏,喜欢玩乐,却又善解人意,性子开阔。他虽然小,我却能看得出来,他长大了以后会是什么形貌。他定会成为比现在的太子更贤明的君主。
   
   但是这件事却很难办,我本想着,等刘如意再长大点,等我将天下都为他扫平,再缓图后进……
   
   我会废了太子,但皇后之位,我却有些不忍动,最后我希望能布一个局,让所有的事情都顺着我的计划进行……
   
   对于戚夫人,我喜欢她,正好让她为我陪葬……
   
   就在我为这一切做考虑的时候,太子的性格突变,他额上出现了一颗痣,似乎是天意。
   
   他不再对我唯唯诺诺,却是守礼的疏远,他不再软糯无知,却开始细心经营自己。
   
   我常常想,这是不是上天想告诉我,也许祂在储君之事上,知道我遇到了死局,所以给我的太子换了一个性子,或者说,换了一个人?   
   可是新的太子,我心中仍非满意,他虽有了志向,但心思阴翳。
   
   无论如何,总比以前那个性子好些了。我也就静静地看着他的作为,他却每每给我惊诧,甚至惊喜:知道了他劝服了张良的时候,知道了他和韩信相处融洽的时候,知道了他要请兵讨伐燕国的时候,知道了他在燕国反败为胜的时候,知道了他给韩信折翼的时候,知道了他获得军士们爱戴的时候,知道了他在韩国险中求生的时候……
   
   一次一次,他的手段虽然稚嫩,但我却隐隐看出了一点——他太懂天下大势了。
   
   他的每一步,似乎都按着今后百年的布局来的;有些事情,我还在心里琢磨着,他却已经言之于口,并付诸行动了。
   
   我这才惊觉,原来他是一块美玉,只是尚欠雕琢。我像他这么大时,从不曾有他这样的见识。
   
   我心中欣慰,这些年来我心中的心病,就是我百年之后帝国的安稳;可我欣慰的同时,却也为如意担忧,他是我最喜欢的儿子。不,更准确的说,只有他在我心中,才是我真正的儿子。可若他不当皇帝,又该如何?
   
   我犹豫了,我必须给我自己时间,继续思虑和考察,就像我对太子之前布的局一样,都是死局,就看他如何破了,他如何破,就能知道他的心性,我便能忖度如何待他。
   
   之前我将楚王封为他的太傅,其用意便和郑伯将最富饶的京封给他弟弟段一样。
   
   先养患,让他壮大实力;再灭患,斩草除根。
   楚王我是一定会对付的,如今两人一处,更加方便而已。
   
   当时那个局中,只有一条活路,连我都没有发现,却被刘盈发现了。
   
   我心下震惊的同时也不禁思忖:我死了以后,帝国交给这样的人,我放心;可在我活着的时候,眼皮子底下有这样的人,我却忌惮。
   我让他去讨伐匈奴,发生的事情再次让我惊讶了,他居然被围困在了白登。
   
   我不惊讶于他的战败,常年作战领军,哪有不吃一两回败仗的;但我惊讶于匈奴的窥伺在旁,狼子野心,竟真与燕王世子韩王世子勾结,觊觎我大汉。
   
   让匈奴解围的最快方法,便是废黜太子;
   到了这个时候,我不禁问苍天,祂到底中意谁,是刘如意还是刘盈?为什么祂每次给我的讯息却不尽相同……
   
   虽然我能放心地将帝国交给刘盈,但若是如意有了什么危难,一想到我都会心痛落泪。
   
   也许我将帝国交给如意,我要做的事,会更多一些。
   
   但对刘盈,无论如何我不会为他的身死或者危难心痛。
   
   他去打匈奴之前,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我能看得到他的恭敬和谦卑,还有对帝国的忠诚。我知道天下都传着关于他的美谈,但我却看不见他对我的爱,一个儿子对父亲的爱。   
   他面上总是在微笑,似乎能笑到你的心里。我知道宫人们都敬仰他,但我却总感觉,他骨子里已是冰冷的,如铁石一般的心肠。
   
   他变得不怕我了,他不仅不怕我,他似乎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想。
   
   最后我顺着时势,便把他废了。
   
   他被废黜之后,匈奴便退去。废黜他的理由是孙疏通起草的,当时在朝堂上念去,听上去却让人想伤感,下面的臣子不仅唏嘘。
   
   那篇文不像是一个太子的废黜,却像是一个帝王的悼文。孙疏通念完以后,抬首一脸忠勇地看着我。我在孙疏通的目光中看到了死志,我摆了摆手,也没有为难他。
   
   立刘如意为太子的事情,是戚家那几个撺掇着提的。
   
   从前,我当然很高兴也享受纵容儿子们的竞争,但如今的事态却不禁让我迟疑。
   
   大臣们中有人说,国不可一如无储君,否则诸侯王生乱……
   
   我的确不得不再立一个储君,但我却不想立刘如意,他还太小了。
   
   可是朝堂上,却只有支持刘如意的声音,一直在响起。我最终同意了立如意为太子的提议,为了帝国,我不得不早早地将他年幼的他推上这个位置,一切都变得太快了,快得让我有些猝不及防。
   
   事情脱离了我的掌控,我甚至有些埋怨戚姬,她为什么要把她的儿子这么快推入险地?
   
   但我最后仍是下了决心,既然立了如意,要把如意保护好。
   
   我要将最稳固的江山托付给他,虽然我的时间也不多了。
   
   可着手做的时候,我却发现困难重重。
   
   这些年来,皇后一直镇守朝中,太子连连出兵,周吕候吕泽和建成候吕释之一直掌握着京中军权,樊哙也手握重兵,开国时立下战功的吕氏族人数不胜数,皆在一次次的战争清洗中,在军中翰中担任要职。
   
   张良萧何隐隐约约都站在了刘盈的身后。
   一代大儒孙疏通,甚至能为了刘盈下决心要撞死在大殿上。
   
   帝国建立之初,我最担心的是诸侯王;我甚至希望我的儿子们再强大些……就是这样,太子的羽翼便在暗中渐渐形成。那时我本没有立即铲除他的想法,便也放任了他,只专心在内务治理上。
   
   这次事件来的太过突然,就连吕氏族人也想在匈奴虎口中,保住太子的性命,这才默许了太子的废黜……
   
   现在如意为太子,我却看见了暗潮下的涌动。
   
   我这才知道,原来我老了。不再能给下面的部下带来掠夺性的收益,而他们跟着刘盈,却可以得到。
   
   我以前自恃我的部队都是贪图荣华的乌合之众,要比项羽的战骑人数更多,更会动脑,更能团结他人。如今,我却被反噬,这些见利忘义之徒,早就因太子的带兵和太子走在了一起,而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带着他们出去打仗了。
   
   我将刘盈贬谪在偏远的燕国,我领军出征的时候,将戚夫人和如意带在了身边,因为我不放心他们在宫中。
   
   最后我留下了陈平和吕后驻守。
   
   淮南王英布,是享誉盛名的项羽五虎将之一。
   梁王彭越,和韩信私交甚好。
   我实在不愿出京带兵,将长安留空,然情势却让我不得不如此……
   
   如意还是太小了……若是他再稍微大一点,便能帮上我了。
   
   我准备亲自去整合太子的势力,他不是在燕国当王吗?这次,我会借巨鹿郡守的谋反,将朝中军中的势力,重新安排。 
 
   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出征了,因为我的身体一日坏过一日,日夜的行军,对我而言似乎已是很大的负担。
   
   我在路上也想过,这几年我在宫中莺歌燕舞,刘盈却在外面引军杀敌。
   
   人其实和狼是一样的,狼群要有一个狼王,人群也会不由自主地去供奉一个王。
   
   狼王永远是族群里最身强力壮的那一匹,能够带领族群找到更好的栖息地更丰富的食物。
   
   这些年,刘盈就是这样的狼王,在他的战役中,提拔的校尉,分奖的封赏,都是他的掠夺来的,交给整个族群的食物。
   
   燕国,赵国,韩国,楚国……甚至梁国,四处都是太子的党羽……
   
   大局变得太快了,我刚送出让他驰援的书信,便被围困在巨鹿。探报说,燕王殿下如今正率军在巨鹿军的外围。
   
   信使说燕王率军而来,也给我带来了口信。我召燕王使者进来,等他掀开斗笠,我才发现竟然是刘建。
   
   他静静地呈上精美的食盒,跪在地上对我道,小人参见皇上。
   
   后来他跟我说,想跟我单独谈。
   
   我屏退了众人,刘建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只要我下诏书废了刘如意,再立刘盈为太子,此围立即便能解。他还说,外面指挥的人,是韩信。他还向我保证,只要复立太子,刘如意能万世富贵。
   
   我朗笑,你们也太大胆了罢。
   
   他沉默不言。
   
   我也没有答复他。
   
   那顿饭吃得难以下咽,回到主帐时,我的脸色也许很不好,戚姬关心地走过来,在我怀里撒娇,问我怎么了。
   
   我却知道这一战,原来我已彻底输了。并非我不懂筹算,却是我手上已没有多少可用的筹码。
   
   戚姬抱着如意,坐在我的身旁,问我是不是马上快突围了。
   
   她怯怯地看着我,用尽了法子想逗我笑,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我平复了情绪,终是道:“燕王羽翼已成,朕不得不将他再立为太子。”   
   我话音一落,一道清泪便顺着戚姬美丽的脸庞落了下来:“你不是皇上吗?不是天下都要听你的吗?你不是大汉的主人吗?”
   
   我站起身,拉开大帐的帘幕,望着如山海般的军阵,我忽然想唱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
   
   第二天,我的军队便断了粮。
   
   而能为我谋划的谋士,如今却一个也不在我的身旁。陈平虽然献计让我借着巨鹿之战,引来刘盈,却自请镇守长安,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