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24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24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不用担心了,我们在běi jīng城呆不了多少时间了,等到这回的风波一平,黄金一到手,咱们差不多就该远走高飞了!”
  到这里,他的神sè当中多了一丝的期待,如今的民国乱世,可是群雄逐鹿的年头,到时候自己有钱有兵,又有一干铁血同志会的悍将谋臣辅佐,还有赤sè旅这个暗棋。只要一出běi jīng城,打下一块地盘,称霸一方的rì子可就近在眼前了!
  
第四十四章 张勋上洛
      第四十四章张勋上洛
  民国六年一月十二rì,běi jīng正阳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面,已经聚集了一群衣冠楚楚的大人物。火车站台上面还搭建起来接官的彩画牌坊,完全都是参照前清封疆重臣进京的规制,如果不是瞧见火车站里面到处飘扬着的中华民国五sè旗,进出车站的旅客还真以为是大清朝已经复辟了呢!
  “呦,瞧这个架势是那位大人物要来běi jīng城啊?”有好事的旅客就开始议论纷纷起来了。
  “瞧瞧,瞧瞧!那边儿,一大堆军官儿围着的好像是黎菩萨黎大总统!是谁那么大架子,让大总统来迎接啊?莫非是国务总理段祺瑞又要回来了?”
  “什么呀,段祺瑞和黎菩萨是对头,这回就是黎菩萨用总统令撵他下台的,他要回来黎菩萨才不会来迎接呢。”
  “那是谁?难道是副总统冯河间?”
  “才不是呢,你瞧瞧周围这个排场就知道了,全都是大清的规制,外面还预备好了八抬大轿。现如今咱这个中华民国好这一口的,除了徐州的张勋张辫帅还有第二个么?”
  “原来是他要进běi jīng,可他一个督军进京,也用不着大总统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吧?”
  “他要是一个人进běi jīng,当然用不着大总统来接了!这两天的报纸你没看吗?人家张辫帅可是带着整整十八营的辫子兵一起进的běi jīng城!”
  “十八营辫子兵!合着这位爷还真是要来复辟大清朝啦!”
  “嘘!噤声儿,噤声儿,什么复辟呀,人家可自称是来调停府院之争的!是黎大总统同意的。”
  “什么?这话黎菩萨也会相信?看来这大清的国祚还真没算完……”
  一身大元帅礼服的黎菩萨黎元洪此时却谨守着一国之“君”的雍容气度,瞅也不朝铁路的方向瞅一眼。只是矜持的同身边的几个幕僚低声谈论。他当然不会相信张勋会“条件”的来支持他这个光杆总统,世界上就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可是他又能怎么样?不是靠着张勋的支持,段祺瑞早就发动政变把他给推翻了!就算是张勋进了běi jīng,有什么不良的企图,他这个大总统不也多干了几天吗?
  再了,běi jīng城的这潭子水深着呢,连袁世凯都陷在里面难以自拔,一个的张勋还能真翻了天?别看那些军阀在张勋没进běi jīng的时候挺给他面子的,可只要他一进城,这帮子军阀保管翻脸不认识他张少轩是谁?这个年头,不管谁是zhōng yāng,地方上的军阀就反对谁,这个zhōng yāng就是个里外不是人的受气包!如果能用大总统的位置换个督军,黎元洪保管是二话没有就给换了。
  “总统,大总统!”陆军部次长,也是黎元洪的心腹幕僚蒋作宾此时挤开人群走了过来。一见到黎元洪就满脸喜sè地道:“张少轩的军车在崇门外就停下来了,十八个营头的辫子军正在下车,准备去天坛和先农坛驻扎,不进běi jīng城了!”
  辫子兵主力不进běi jīng城是一早就好了的,现在看到张勋总算能遵守协议,黎元洪心里面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他满意地笑了笑:“那张少轩什么时候进城?总统府里面可准备好了酒宴,等着给他接风呢!”
  蒋作宾也笑着回道:“快了,快了,电话里张少轩亲口对我了,安排一下马上就会过来的,不过他进了城要先去紫禁城拜见皇帝,恐怕不能到总统府赴宴了。”
  黎元洪微有些失望的神sè,他摇头道:“这个张少轩总归是忘不了故主,也算是个xìng情中人,总比那些口是心非之辈要强了许多。”
  ……
  张勋此时正坐在他的花车里面同和他一起秘密到达běi jīng的康有为商量安排什么大事儿,对在běi jīng发动政变复辟满清,他是非常有信心的。在他心目中,共和并不成功,现在民心正思念大清,所以只要他在běi jīng城一发动,准保有不少人会响应的,就算没有整个天下,半壁江山总归不成问题。
  至于另外半壁江山会不会另立个zhōng yāng,中国会不会上演南北朝的大戏,对他来,都不是特别关心。就算是变成南北朝,他张勋也算是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大清了,以后是大清灭了民国一统江山,还是民国灭了大清,那也不是现在需要cāo心的。
  张勋从康有为手中接过他拟好的通电稿,瞧了几眼,都是些绉绉的言,读起来怪费劲儿的,不过这是康有为拟的,应该是好章。张勋放下电,微笑道:“南海先生,您的大才总算有了可以发挥的时候了,进了běi jīng城,一个内阁丞相的差事总是少不了的。”
  康有为也回他一个微笑:“轩帅,这回大清可以复兴,全都是您的功劳,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位子看来是非轩帅莫属了……有了朝廷的支持,轩帅可就是名正言顺的北洋首脑,数十万北洋jīng锐就将唯轩帅马首是瞻了。”
  这样的马屁话张勋近来不知道听了多少,不过再听一遍,还是有种浑身上下都舒服的感觉。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淡笑道:“能恢复大清,报了老太后(指慈禧)和皇上的知遇之恩,张某就已经知足了。”着他就从身边的皮包里面摸出一份早已拟定好的朝廷官员的名单,递给了康有为:“南海先生,这是张某闲来事拟得一份朝廷官员的名单,你给参考一下,行不行?”
  康有为拿过来瞧了下,眉毛就微微有些拧起来了。这份名单上面,他康有为封了个内阁丞相,大部分的北洋武官僚,不管是否赞成复辟,都给封了官,就连黎元洪也得了个一等公……张勋给自己封了一个政务总长兼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差事;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封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北洋三杰的另一杰王士珍给了个议政大臣兼参谋部大臣。可是同为北洋三杰的段祺瑞却没有一官半职!整个儿就是个白丁儿了!
  “大帅,您好像漏了个人。”康有为把这份名单交还给了张勋,低声提醒道。
  “段芝泉是吧?”张勋一脸轻蔑的样子,摆了摆手:“一个下了野的国务总理,有没有自己的军队,先不忙着安排。”
  康有为还是觉得不妥,刚想再劝一下,就听见门外响起了报的声音,是白宝山和几个辫子军的将领前来张勋这里领受机宜了。康有为奈,只好起身退。张勋也不挽留,只是冲他拱了拱手,就算辞了。
  “大帅,除了你的卫队营,十七个营头都已经下了火车,正在整队。”白宝山一进来就行了个清朝的打千礼,然后汇报道。
  张勋笑着示意他坐下来:“běi jīng城这边的部队都有什么反应吗?江朝宗的步军统领衙门,李进才的13师都还安稳吧?”
  “都安稳着呢,江朝宗的步军全都老老实实在běi jīng城替大帅维持秩序,李进才的第13师也都在南苑大营里面呆着,没有什么异常。”
  “那个模范团呢?有人监视他们吗?”
  白宝山依然微笑:“模范团现在驻扎在丰台城,也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在丰台城外修了工事,jǐng戒的也颇为严密,恐怕不好攻打。”
  张勋哼了一声:“那还叫没有异常?莫非要他们打上门来才算异常吗?来人呢,让常瑞元前来话!”
  
第四十五章 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求收藏
      第四十五章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大哥,如今的局势是明摆着,这个出头鸟咱常家可不能做!”
  常瑞元穿着北洋军的呢子军服,肩膀上扛了个上尉的军衔,跟在常瑞青后面,在丰台县城高大结实的城墙上面亦步亦趋的走着。脑袋耷拉着,脸上的五官皱成了一个愁字,一点看不出升官带来的喜悦。
  常瑞青却是一身洗得发白的士兵军服,腿上还裹了绑腿,一副艰苦朴素的模样儿,背着手昂着脑袋正看着城外刚刚修筑好的一块阵地,目光里面透出来的都是自信的光芒。
  城外的阵地是在白崇禧和卢逸轩两人的监督指挥下修建的,有两条弯弯曲曲的,用交通壕相连接的堑壕,十数个位置成土丘或是坟头的shè击点,还有在堑壕内壁上开挖的防炮坑道,在阵地前面则是由拒马、鹿砦、铁丝网构成的障碍物。这样的防御地带一共有四个,分别守护着丰台县城的四座城门,而在丰台县城的城墙上面,还设置了几十个用沙包垒砌成的机枪火力点,可以居高临下以火力控制城外的大片区域。而丰台县城外面的shè界也都清理出来了,原先修建在四座城门外面的一些个临街商铺,也在给予了一定的补偿之后全部拆除了。的丰台县城,现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至少用中国内战的标准来看是这么回事。
  常瑞青举起右手轻轻挥了一下,在这段城墙上面站岗的十几个士兵在向他行了军礼以后一起退下了城头。常瑞青这才转过身来,看着身后这个,瞧着似乎成熟了一些的弟弟。那张俊秀的脸庞上面,现在都好像快要起了皱纹了,也不知道是真心在担心爹妈,还是装给哥哥看的。
  常瑞元上前一步,语气诚恳地道:“大哥,大帅对咱常家不薄!咱家能有现在这份家业,都是托了大帅的福!这回大帅也没想为难大哥,非但如此,大帅还打算等běi jīng的局势安定下来,再对大哥提拔重用一番……一个混成旅旅长外加chóng qìng镇守使的差事到时候就归了大哥您了!”
  常瑞青目光一闪,总算多了一丝温情:“二弟,这些年我不在家,家里面的富贵都是靠了你在张勋那里当听差才挣到的……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我是知道的,现在你哥哥我也是团长了,你不如就过来帮哥哥,别再留住张勋身边了。”
  常瑞元眼圈微微一红,还是叹了口气:“大哥,我留在哪里都所谓,我知道张大帅早就不信任我了,现在的关键是你!你打算怎么办?”着他指了下城外的工事:“你难道就想凭着这个的丰台县城同张大帅的18营jīng兵硬撼,真不顾爹娘的安危了么?”
  常瑞青淡淡一笑,转回了头,又看着城外的工事:“张勋不会动爹娘的……他如果能打下这座丰台县城,就没有必要干这种下三滥的事情,如果打不下来,呵呵,张生还会听他的话?二弟,你可别忘了,哥哥我可是徐又铮跟前的红人,到时候还是段祺瑞得以重返běi jīng的第一功臣!他张生巴结都来不及,怎么敢动我的爹娘?”
  常瑞元咬了咬牙,再看哥哥的眼神已经多了几分敬畏,这个哥哥比他想象中可狠多了!爹妈让人扣了还能如此淡定将利害关系分析的清清楚楚,这是枭雄啊!他凑到了哥哥耳边,压低了声音:“大哥,难道你就打算据着这个丰台城同张大帅唱反调了吗?你就真的一点都不看好张大帅的复辟?万一他的复辟可以闹上一年半载,哪怕就和袁大头那样闹上仨月,你这丰台城恐怕都……”
  听到弟弟好像是真心在为自己打算,常瑞青脸上的表情又柔和了不少,他微微摇了摇头,笑道:“瑞元,不是你哥哥我瞧不起你们辫子兵,你们家大帅的复辟顶多也就十天半个月!咱这丰台城高墙固,这点时间怎么样都能守住的,你就放心大胆更哥哥呆在这里,等段芝权打回来,哥哥我就是个混成旅旅长了,要不了多久,一个镇守使的差事总是能谋到的。瑞元,哥哥有了镇守使,还会少了你的么?”
  “可是爹妈那里……”常瑞元人家可不是穿越的,那是他亲爹亲妈啊!感情自然不一样,一想到爹妈已经落在张勋的虎口里面,他的眉毛就皱得紧紧的,下意识就想摇头,常瑞青却又急又快的接了下去:“张勋那里我自有办法交代,他现在闹复辟是忠于故主,我现在据城坚守也是忠于故主,我的故主是段祺瑞、徐树铮,莫是一个镇守使,就是一个督军也不能让我背叛芝老和铮公!至于复辟大清朝的事情,不是我这个层次的人可以过问的……只要芝老、铮公命令我当清朝的官儿我就是清朝的官儿!如果芝老、铮公要我反清,那就请张大帅派兵来丰台一战吧!”
  着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封刚刚写好的信,递给了自己的弟弟:“这里有我一封亲笔信,还有徐铮公给我的手令,你都带给张勋。他既然以北洋领袖自居,想必是不会做太过火的事情。等交代完了以后,你就跟张勋请辞,到帮我做事吧,你我兄弟同心,还怕成就不了一番事业吗?”
  对于自己这个便宜弟弟,常瑞青其实不怎么看得上,觉得他不怎么像军人,倒更像是江湖中人,不过话回来,这个时代的军阀谁不是讲义气、够朋友,一身江湖习气的?就连那位革命先行者,不也是洪门兄弟吗?在这个时代,江湖和军界、政界的界限可是非常模糊的,而常瑞青给弟弟安排的发展方向恰恰就是江湖。
  常瑞元的眉毛一松,换了个沉思的表情,低声自语道:“既然有徐树铮的手令,那你据守着丰台城也能得过去,上面的事情自然该由大帅和芝老去商量,不过你守着丰台城就行了,可千万别再闹出什么事情来,段芝老门生故吏遍天下,能像你这么报答的,恐怕也没有几个吧?”
  “那是,我区区一团人,怎么能和张勋的七、八千大军抗衡?再了,段芝老、徐铮公也不过是让我守着丰台县城,没准这就是个谈判的筹码,大家都是北洋一系,有什么不能谈的呢?”常瑞青笑吟吟的回答,心里面却是大松口气。如果他眼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那就是张勋进了běi jīng城不马上复辟,而是先想办法和自己的这一团兵为难。现在有这样一番表白,又有自己的便宜爹妈在徐州当人质,张勋想必是可以放心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