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264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264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目前中国的安全形势做了一番分析。
  海军部认为——当然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认为,军方会议上讨论的内容都是不能公开的。否则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既然中国要大搞军备建设,那就必然要有假想敌,这样的敌人有许多,不过其中最大也是最具威胁的只有苏俄和rì本!鉴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敌对状态,中国应该可以联合其中的一国来对付另外一国。而海军部的建议是联俄反rì。理由是苏俄毕竟是个欧洲国家。他们的重点不可能放在亚洲,所以苏俄的发展方向同中国是不重叠的。rì本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中rì现在是亚洲两大先进国家之一,也是未来可能领导亚洲的两个强国之一—未来的亚洲只能有一个领导者。不是中国就是rì本。所以中rì必然会为了亚洲领导权而发生冲突。而且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当苏俄在欧洲同英法帝国主义发生冲突以后。英法对南洋殖民地的控制必然削弱,到时候中rì将会成为这片富饶土地的候选主人,两国也必将为了争夺南洋而战!届时中国将需要一支足以打败rì本海军的强大舰队。这是获胜的关键所在。
  程璧光又提出了一个中rì战争爆发的可能rì期,以及海军为了击败rì本所需要的主力舰的大致数量,比那份分发到大家手中的件中所提及的主力舰吨位番了几倍!程璧光最后解释,海军需要分三期用大约15到20年的时间来建成一支足以击败rì本的庞大舰队。完就坐下了。常瑞青微笑着朝他看了看,然后又把目光投向了阎锡山、孔祥熙和马君武三个。
  “额先来吧。”阎老西摸了摸他那个光秃秃的脑袋,苦笑着:“额们的重工业还木有起步,现在正是决定发展方向的时候。如果要大办海军,那么重工业的投资和布局就必须围绕船舶制造和超大口径火炮展开了。”
  新任的重工业部部长孔祥熙插嘴道:“这方面需要的投资是非常惊人的,而且还牵涉到了几乎所有的重工业类别的发展重点,一定要慎之又慎。”
  军备部长马君武也:“建造主力舰的技术难度实在太高,其中的关键技术比如超大口径火炮、装甲钢、大功率船用动力系统都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不是轻易能够获取的。如果要靠我们自己来发展,恐怕五十年也追不上rì本。”
  程璧光想了下:“现在英法和咱们的关系不是挺好的吗?美国又想拉拢咱们去牵制rì本。”
  “可他们都希望额们将发展重点放在陆军上面。”阎锡山接过话题。
  军备部长马君武也附和道:“美国和法国向我们转让了许多陆军火炮和枪械的生产技术,也允许我们向德国购买飞机工厂和技术。但是却拒绝将超过一万吨的海军舰艇的图纸出售给我们,更别是那些更加关键的造舰方面的技术了!”
  程璧光轻轻敲了敲桌子,大声道:“那我们可以先从一万吨级的装甲巡洋舰开始!此外我们还可以向苏俄寻求技术支持,最近海军工程局就请到了几个水平很高的白俄造船专家,他们是参加过甘古特级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的。”
  孔祥熙摇了摇头:“玉老。建造战列舰可不是有几个造船专家就行的。这里面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太多了,甚至还关系到整个重工业布局。咱们的财力只有那么一点,不可能发展出同时能满足海军和陆军需要的重工业!”
  哈哈孔的这话算是到关键点上了。海军可是个烧钱的军种!而中国又是个大陆国家,北方又有苏俄这样的强邻,势必要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以目前中国的国力也只能在大陆军和大海军之间做出选择了。
  程璧光扭过头。目光灼灼地望着常瑞青:“耀如。你是咱们国防军的当家人,大方向上自然该你来掌握。咱们是该联俄还是联rì,你就拿个主意吧。要是走联rì的路子,那海军就是个装点门面。也不用发展什么造舰工业,直接向rì本采购就行了。如是联俄反rì,那发展海军的钱论如何是不能省的!”
  常瑞青的眉毛一拧,沉着脸也不回答,不知道是不是还没有打定主意?
  陆军总参谋长蓝天蔚看着常瑞青的样子。知道自己必须要为陆军话了!他先冲着陆军教育总监吴石打了个眼sè,然后就赶紧起立,大声发言道:“陆军参谋部的意见是:未来中国论是联俄还是联rì,都必须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因为在联俄的情况下,国防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将是朝鲜半岛、远东州和印度支那半岛,所以国防军需要一支强大的陆军!”
  吴石也接着他的话往下:“我们中国毕竟是大陆国家,强大的陆军是国防的根本!试想一下,当初满清zhèng fǔ如果不是花费巨资打造北洋海军,而是将发展海军的经费用来建设一支强大的新式陆军。rì本还有可能赢得甲午战争吗?而且一支强大的海军只能用来对付rì本。一支强大的陆军却能同时用来对抗rì俄两国。因此一支强大的陆军,才是我们中国所必须的!”
  看到海陆两军的头头都已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常瑞青就笑了笑,又将目光投向了从会议开始到现在就没有过话的空军总队总队长杨仙逸,笑道:“学华。海军、陆军都表示过意见了,现在该你们空军发言了。”
  杨仙逸皱了下眉,现在中国可没有空军这个军种,他的空军总队是属于陆军管辖的。而且在陆军中的地位也不高,他这个总队长不过是少将军衔。差不多就相当于陆军师长的级别。今天这个决定陆海军发展重心的会议,照理是不该他来参加的,更别是提出建议了。不过既然常瑞青点了“空军”的名,他也只能上两句了。杨仙逸用有点抱歉的眼神看了看程璧光——那是他们粤系的元老,杨仙逸照理应该帮他话的,不过现在空军总队归陆军管,杨仙逸也只能站在陆军的立场上发言了。
  “耀帅,职部同意蓝参谋长和吴总监的意思,陆军是国防的根本,应该重点发展。海军……”
  常瑞青一摆手,打断道:“空军呢?空军总队有没有制定空军发展计划?前一阵子你们的罗耀国少校可是向我递交了一份大力发展空军的计划书。”
  杨仙逸一怔,顿时就想起那个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王牌飞行员罗耀国了。这子驾驶飞机的技术虽然是一绝,不过人还是有些古怪,总是向自己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建议,听最近还在研究理论物理学……而那份大空军计划书自己也受到过,上面尽是一些狂想一样的提议。
  他主张要将航空力量当成未来20年中国国防发展的重点,而且还要将航空兵分成战术空军、战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三大板块。其中战术空军的作战任务是配合陆军地面部队的进攻,夺取战场制空权,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战略空军的任务是对敌人后方的城市发动空袭,通过轰炸摧毁敌国的工业生产和国民士气。
  不过最胡扯的大概要属于海军航空兵的设想了。此人提出海军在未来的发展重点也应该是空中力量,在未来的制海权的争夺中,起到决定xìng作用的也将是制空权,只要掌握了作战海域的制空权,海军航空兵就能通过轰炸摧毁敌方舰队!所以国防军海军根本不应该再建造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重巡洋舰之类用于舰队炮战的主力舰。而是应该将舰艇建造的重点转向航空母舰、潜艇和防空巡洋舰等新兴舰种。建设一支依托海军航空兵夺取制海权的新型海军……
  这套理论先不对不对,就其“贬低”海陆军作用,抬高空军的态度,空军总队也不敢把它公开提出来啊!所以杨仙逸没有敢把这份建议书往上送。没想到这个罗耀国居然直接把它提交给常瑞青了!这下可算是把娄子捅大了。
  杨仙逸皱眉道:“耀帅,现在国际上也有一些军事理论家认为空军在将来可能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不过这仅仅是理论,是不是会成为现实还有待检验。至少在这次对俄作战中,空中力量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而且职部认为,目前国防军对航空力量已经足够重视了……”
  他的全是心里话。在陈独秀出访欧美的时候,随行的中**备部的代表就从德国的BFW公司买回了整个发动机工厂和两条最先进的木材加工生产线。同时还聘请了原来BFW公司和福克公司的数十名工程技术人员,还招募了大批流亡中国的白俄工程师和技工,很有一些大力发展空军的意思。为此陆海军里面已经有些不同意见提出来了,都认为航空兵不过是个浪费钱的花哨玩意儿,不能当成重中之重来发展的!更不能将赢得未来战争的希望寄托在航空兵上面。
  常瑞青却神sè淡淡地道:“嗯,空军总队的意见我已经知道了,既然陆海空三军都已经表示了意见,那今天的会议就到此为止了……散会吧。”
  听到常瑞青散会。在场的将军们都起立向常瑞青敬礼准备退。常瑞青也冲众人点点头,现在要决定的是未来中国二十年国防建设的重点,当然不可能用一次会议就做出决定。常瑞青在征求了军方的意见后,应该还会同政务院和国G两党的领袖们沟通……虽然不一定会真的听取他们的意见,但是表面上的功夫总是要做一些的。
  而就在大家依次离开会议室的时候。常瑞青突然又开口道:“杨学华留一下,马君武先生也请留步。”
  被点名的两个人都朝常瑞青望去,就看见这位委员长大人正笑吟吟地冲他们招手。两人对望一眼,赶紧坐在他的对面。常瑞青笑道:“君武先生。学华兄,还有一件事情想和你们二位商量……”杨仙逸心地问道:“耀帅。商量什么事情?”
  常瑞青道:“是建设飞机工厂的事情。现在机器设备已经陆续运到上海了,外聘的德国工程师也都到了。咱们的飞机工厂也是时候开张了,关于飞机工厂的厂长,二位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马君武看了看杨仙逸,低声道:“我看可以让学华兼任,副厂长可以让现在海军马尾飞机工程处的王助出任,他曾经在美国当过飞机制造公司的总工程师,足以负责工厂的rì常运营。”
  常瑞青却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情:“空军总队很快就要扩充为空军总局,学华兄恐怕难以兼顾……王助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当个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是可以的。至于厂长嘛,我想让空军总队的罗耀国少校出任,二位意下如何?”
  听到这个名字,杨仙逸和马君武同时一怔。刚想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常瑞青就皱眉笑道:“我也知道这个建议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了,不过我敢肯定,这个人是能管好这家飞机工厂的。”
  s
  
第 318 新民国的基础 四 求月票
      孟离快步走进了军事情报局局长任怡江的办公室。这段时间以来,他和任怡江其实才是全中国最辛苦的人物。而且他们的辛苦还不为人知,更加是吃力不讨好,时常成为各方面指责的对象。因为这两个人分别掌控着中国的两大特务机关——军事情报局和zhōng yāng保卫局。理论前者主要负责对外的情报刺探事宜和反间谍工作,而后者则是全力监视中国国内的政治人物和常瑞青的反对派。不过在具体执行任务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分明的界限了,一切全都遵照常瑞青的指示执行。
  现在同苏俄的战争已经基本结束,谈判的建议已经由英国外交大臣乔治。寇松提出。波兰和苏俄都表示接受,中国也已经点头同意了。所以这两个情报机关眼下的工作重点都转移到了国内的反间谍和监控打压不同政见者上面来了。这样的工作真干起来可比想象中要复杂和困难多了,而且还有空前巨大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指责。孟离比以前更加的yīn沉了,远远看上去都一些明朝东厂大太监的影子,“厂公”的名号也渐渐传了开来。任怡江虽然一如既往的以温和可亲的面目示人,但是不管是常瑞青系统内的,还是和常瑞青不大对付的人物,看到他那张笑脸,总是有几分不大自在,谁都不愿意和他多话。
  至于两个特务头子之间,也是很少见面的,见了面也只谈公事。他们这种身份要是成了知己,恐怕也就离死不远了!今天孟离来见任怡江自然也是因为公事。现在军情局和zhōng yāng保卫局联合办理的案子只有两件:一是孙月薰案;二是罗耀国案!
  任怡江此时就拿着一份军情局美洲站送来的关于罗耀国的调查报在看着,就听见孟离的公鸭嗓子在门口嚷嚷起来了:“宜臣兄,有什么新发现没有啊?”任怡江摇头苦笑站了起来,正好迎接孟离走进门来。他苦笑着朝孟离一点头:“嗯,美洲站的调查报过来了,孟……被你猜着了,这个罗耀国很可能是冒名顶替的!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罗耀国这个人!”
  孟离拿过任怡江案头的报,略略扫了两眼。苦笑道:“可是罗翼群夫妇,还有他的儿女,以及他在东老家的弟弟们,都认为这个罗耀国是存在的,是他们的家人!难道罗翼群和他家里的那么多人都被外国收买了?哦。对了。我们的人检查了罗耀国的所有信件,发现他和一个德国科研部门负责人叫爱因斯坦的有联络……或许这个部门是个什么间谍机关?”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那个?”任怡江摇了摇头:“知道信里面写了些什么?”
  “似乎是讨论什么时间空间扭曲的话题,还有一大堆不知道是公式还是暗号的东西,还提到一个女人的名字:约瑟夫。阿贝尔博士。不过那个叫爱因斯坦的德国特务头子好像不知道有这个女人的存在。”
  任怡江挠了挠脑袋。对孟离将爱因斯坦当成特务头子有些语,心里面更是腹诽我们的常大革命家的用人标准……不过在面子上却没有露出分毫,而是一挥手,起了另外一个话题:“比起这个罗耀国,我更担心蒋j石搞的mín zhǔ促进会!”
  这些rì子。蒋j石基本上就不来南京,而是守在上海搞起了一个名叫“中国mín zhǔ促进会”的组织。这个组织在表面上并不反对常瑞青,还在上海的工商界人士和知识分子当中发起了一个“拥护常总统”的签名运动,宣称要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