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265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265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面上并不反对常瑞青,还在上海的工商界人士和知识分子当中发起了一个“拥护常总统”的签名运动,宣称要拥护常瑞青在中国实行宪政以后,担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对于这个话题,孟离却是一副所谓的样子。他嗤的一笑:“蒋j石现在是在劝进知道不?宜臣,你以为咱们委员长真的不想当皇上,呃,是当总统?不过这个事情自古就没有自己提出的。都要别人来劝进,然后还要装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对了,现在上海的左mín zhǔ义研究会有没有什么行动?”
  任怡江摇摇头:“左mín zhǔ义研究会现在正忙着改组成左mín zhǔ义青年团,哪里有功夫管蒋j石的动作?”
  孟离呵呵一笑,端起桌子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一口。抬起头刚想点什么,就听见外面传来了卫兵响亮的口令声还有立正敬礼的声音。两个人都朝门口望去,就看见常瑞青也是一脸沉重的走了进来。这位委员长大人看起来似乎也有什么心事似的。气sè不大好看,两个人赶紧立正敬礼。常瑞青淡淡地点了点头:“孟离,你也在这里……正好。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吧。”任怡江心翼翼地道:“委座,孟副局长是来和职部交换‘罗案’的资料,这个案子是最高机密,又是两局合办的。”
  常瑞青哦了一声:“查出些什么了吗?”
  任怡江面sè凝重地道:“现在基本可以肯定罗耀国是个冒名顶替的人物,而且此人现在正和德国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通信,还涉及到一个名叫约瑟芬。阿贝尔博士的女人。”
  常瑞青愣了一下:“约瑟芬。阿贝尔博士?她是谁?是个科学家吗?”
  “不知道。”孟离接过话题:“委座,要不要派人去查一下?”
  常瑞青点点头:“好吧,让军情局欧洲站的人去查。”
  “委座,这个罗耀国很可能是敌人的间谍!而且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人物。”任怡江低声提醒道:“我们可不可以先把他……”
  常瑞青一摆手:“不行!现在不能动他,暗中监视就可以了,记住,绝对不能动他分毫!”他表面上不动声sè,心里面是早就在一口一口的倒抽凉气了。这个罗耀国肯定是大有来头的!如果仅仅是什么帝国主义的间谍那可真是要烧高香了。只怕这个家伙和自己一样,都是来自未来的穿越客!搞不好还有比自己更深的背景……他看了眼前的两个满脸都是问号的特务头子一眼,赶紧转移话题:“现代战争已经不是比拼蛮力和yīn谋诡计了,更多的是比国力比科学技术,咱们在这两方面都比较落后,特别是科学技术。所以军事情报局在未来的对外情报刺探的重点,应该转移到收集外国的尖端技术上面去。可以成立一个‘科学部’专门负责这件事情。”
  任怡江啪的一个立正:“卑职明白了。”常瑞青点点头:“为此我们可以招募训练一些白俄间谍,他们比较容易潜入西方国家的大公司和科研机构。”
  他思索了下,又接着道:“科学部还可以从事一些秘密的技术交易。现在德国公开的军事技术的出口受到了协约国的监控,我们可以同他们进行秘密的交易。重点是获得他们的冶金、航空、机械等方面的技术。”完他就站了起来,拍了拍任怡江的肩膀:“这些事情都很重要,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你一定要用心去做。”
  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历史使命感的神sè。但是和这个神sè一起出现的。还有一丝淡淡的恐惧。虽然隐藏得很深,却被两个善于察言观sè的特务头子看得分明。两个特务也在心中暗暗吃惊,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让这位已经手握天下的强人感到了害怕!
  ……
  这时在南京营机场里的国防军空军总队司令部里面,杨仙逸轻轻放下了手中的委任状。用手指意识地敲着办公桌。他现在的表情很有些复杂。有一点兴奋,又有一点凝重,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浓浓的疑惑。对于空军总队即将扩充成为空军总局,自己的军衔也将从陆军少将一下子跳到空军上将,他当然是既高兴。又深感责任重大。但是对于常瑞青将中国甚至是亚洲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zhōng yāng第一飞机制造厂交给一个22岁的空军少校罗耀国,他除了疑惑就是惊讶了。那个年轻人是他从美国带来的,虽然在驾驶飞机上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对空军发展理论也有独到的见解。但这并不是常瑞青将飞机制造厂交给他的理由,这个年轻人的才华似乎是在军事方面的……或许空军总局作战局才是他应该去的部门!不过在自己提出这样的建议以后,得到的答复就是这张委任罗耀国出任zhōng yāng第一飞机制造厂厂长的委任状。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儿戏了。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接着就响起罗耀国报的声音。杨仙逸喊了声:“请进。”就看见一个军服严整,行为举止都彬彬有礼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就是罗耀国少校。中国空军的头号王牌飞行员,人送外号:中国的红男爵。不过话回来,这位的举止还真有点像贵族。
  罗耀国朝杨仙逸行了标准的军礼。杨仙逸则轻轻抬手,:“辅罗耀国字,请坐。”
  罗耀国拉过一把椅子。端端正正的坐了下来,用眼角扫了下桌子上面的委任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忍不住就轻轻哦了一声。
  杨仙逸苦苦一笑。道:“辅,这个任命我也没有想到。不过却是常委员长的意思,你还是先去上任,过一阵子我在想办法把你弄回来,怎么样?”
  罗耀国轻轻拿起桌上的委任状,又细细看了一下,嘴角一动,苦笑着道:“总队长,不必了麻烦了,我想我挺需要这份工作的,只是不知道常委员长会不会对我的工作满意了?”
  “哦?是吗?那就……那就先这样吧,将来如果常委员长不满意,你再回空军吧。”杨仙逸站起身,拍了拍罗耀国的肩膀,笑道:“现在第一飞机制造厂还在筹建之中,归属于军备部管辖,我这就陪你去军备部见马部长吧。”
  罗耀国点了点头,笑道:“见完了马部长,要不要再去见一见常委员长呢?”
  杨仙逸摇摇头:“没有这方面的安排,委员长现在忙得很,恐怕没有功夫关注咱们这点事情了。”
  罗耀国笑了笑,没有再话,就和杨仙逸一同离开了办公室,坐了一辆运货的福特卡车就往军备部的方向驶去了。
  ……
  一艘看起来已经破旧不堪的rì本货轮抵达了上海黄浦江边的码头,这里正是一片繁华的景象。黄埔江西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外滩大马路上来来往往的都是疾驰的汽车。在黄埔江东面,则是大片大片的建筑工地,那里是规划中的上海zì yóu市工业区。有一个统一了的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做后盾。这里当然成了现在亚洲最热门的投资热土了。外滩的码头上面也繁忙异常,码头工人们扛着大包大包的货物来来往往,接送旅客的轿车和公共汽车在码头入口处停了一长溜。各种各样的招呼声呼喝声响成了一片。好一副远东第一大都市的景象。
  站在轮船甲板上的北一辉望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回头看了一个穿了件旧西服,脸sèyīn冷的老者一眼。苦笑道:“片山先生。看来现在是我们向中国学习的时候了。”
  这位老者名叫片山潜,是rì本早期的社会主义者,也是历史上美国gcd和rì本gcd的创始人。不过在这个时空,他没有跑去正统的gcd的故乡苏俄。而是从美国直接潜回rì本,联络上了一些rì本国内的社会主义者,然后又往中国而来了。而这个北一辉,其实也能算是个社会主义者,只是他的观点更倾向于国家社会主义或者是左mín zhǔ义。而在眼下的rì本。常瑞青的那套修正主义的理论已经在rì本社会主义者中流传甚,反而是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怎么受欢迎。因此满心想要组建rì本gcd的片山潜也就只能和这群修正主义者打成一片了。
  听到北一辉有些羡慕的言语,片山潜只是轻轻叹了一声:“北君,我们还是先下船去吧……是不是要向中国学习,等我们考察完了再吧。”
  北一辉嗨了一声,提起行李箱,就和片山往舷梯下面走去:“片山先生,我和中国gcd的政治局委员王亚樵先生有些交情,是不是要联络一下他?这样我们的考察也可以容易一些。”
  片山潜却摇摇头道:“不用了。我要看的是真相,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假象。”
  北一辉点了点头,又追问道:“片山先生,如果左mín zhǔ义的那一套东西真的能给民众带来福利,那您是不是准备和我们一起奋斗呢?”
  片山停下脚步。抬头凝视着眼前这个很有些欣欣向荣的大都市,缓缓点头:“如果常瑞青的土地改革政策真的有你们得那么好,那我们再去找中g的领导人进一步了解一下左mín zhǔ义吧。”
  北一辉面子上是连连点头,不过心里面却早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准备要在rì本成立一个修正主义的gcd或是社会党什么的了。这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而是代表了一大批对rì本现在的社会现状不满,又不打算真的把rì本帝国的砸碎掉重新塑造chéng rén民共和国的rì本政客和部分军人的意愿。
  我们的常大革命家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提出的左mín zhǔ义其实是国家社会主义的路线,现在居然已经传播到了异国他乡,而且还被以北一辉为代表的一票不知道是左翼还是右翼的rì本愤青政客当成个宝了!
  早在满洲里—哈rì干图苏木会战刚刚结束的1919年底,北一辉和另一个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法西斯主义分子大川周明就合伙在rì本东京成立了左mín zhǔ义研究会rì本分会!随后北一辉又把常瑞青推崇的那一套和稀泥的国家社会主义在经济政策上,它是调和主义的经济理论,加入到了他的《rì本改造法案大纲》里面,将原先主张没收财阀的财产,限制私有制的经济政策看上去那点像法西斯?,改为在不变更所有制的前提下,由zhèng fǔ代表国家对私有企业实行“指导”,在农村则实行“永佃永息”法的经济政策。
  这一套主张一经提出,很快就在rì本的学生和青年军官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有一部分rì本军方的中高层人物,也对这套主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rì本国内出现的这种政治思cháo上面的变化,也很快引起了中国驻rì本的使领馆,还有军事情报局驻rì本的特务机关的重视。一份份关于rì本左mín zhǔ义研究分会和《rì本改造法案大纲》的情况汇总,在北一辉和片山潜抵达上海的同时,就已经摆在了常瑞青的案头。让常瑞青感到比惊讶的同时,也愈发觉得,这个时空的历史已经被自己篡改的面目全非了,连自己都搞不清历史再这样发展下去,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第 319 新民国的基础 五
      1920年3月1rì。
  南京国民zhèng fǔ主席的大会议厅里,这个时候已经坐得满满的人。大家正低声的谈论着什么东西。在座的人物有国民zhèng fǔ的内阁要员,有筹集中的立法、参政两院的负责人,有国民党和gcd的领袖,还有一些军服笔挺的高级将领。
  国共两党的zhèng fǔ官员,还有党派立场并不鲜明的国防军将领们坐在一起。但是在这个场合里,这些平rì里关系不错的同僚都没有显出太融洽的气氛,大家都只在自己的圈子里面低声交谈。
  讨论的内容都集中在两个方面:重工业发展的方向和训政的年限。这两个问题就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这两个问题已经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眼球。这一点从主席府大礼堂里聚集的中外记者就可以看出来。中国的统一和中国国防军在对苏作战中取得的胜利,已经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中国至少已经是一个地区强国了,至于这个国家会不会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内成为世界头等列强的一分子,以及崛起后中国的发展方向,从这次会议的结果应该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吧?
  至于某些消息灵通的人士,早就已经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国民zhèng fǔ和国防军内部就这两个问题开展的磋商,以及各方面的立场态度了。而且他们还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现在的国民zhèng fǔ号称是国共两党联合,可是对于这两个问题。国共两党的立场都非常模糊。或者是持不同意见的两方面,并不是以党派来划分的。
  在重工业发展方向上。国防军出现了一点海陆之争的苗头。海军似乎将rì本当成了假想敌,希望组建起一支足以同rì本海军抗衡的大海军,为此重工业的布局应该围绕海军建设展开。而陆军的观点自然与之相反,陆军强调中国的大陆国家地位,主张建立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足以同时对抗rì本、苏俄的强大陆军。
  虽然目前的中**队还没有表现出对外扩张的意向,不过国际上面的列强还是关注到了这次中**队的“海陆之争”。欧美的政治家们都认为,中**队海陆之争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的扩张方向!在眼下这个时代。是没有人相信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会不对外扩张的!而重点发展海军还是陆军,则是中国未来扩张方向的体现。如果中国准备向南扩张,那就必然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而对抗rì本什么的,都不过是建立大海军的借口。反之,中国的扩张方向如果是西、北两个方向。那么中国需要的就是一支强大的陆军了。
  而英美法三国列强对此的态度,也出现了难得的一致。英法两国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苏俄这台红sè压路机了!由于波兰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失败。使得利用一个大波兰封堵苏俄的计划彻底落空。虽然苏俄在夺回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后,就表示愿意同波兰谈判,同时也没有再向西发动新的进攻。但是英法两国的政治家们可不会被苏俄的这种“爱好和平”的假象所蒙蔽。这头俄国熊从来就是异常的好战,一有机会就会把爪子伸进欧洲腹地的!
  现在波兰已经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