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620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620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益。因为那将意味着美国在战后要和中英德分享世界领导权!
  更让罗斯福头疼的是,现在中英德三国又都是帝国主义的路子,按照这两天在美国访问的德国犹太人外交部长拉特瑙的法,战后世界就是英德美中四国把这个世界分成四份,然后各自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称王称霸……至于分给美国的那一份,就是不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整个美洲大陆!
  这怎么能行!
  美洲本来就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这不是打不打都一样吗?而且战后真要是这样瓜分世界的话,不仅原来的世界殖民体系没有被打破,反而因为加入了中德两个新兴世界帝国而得到加强了!这样美国的商品和资本又要怎么打开世界市场呢?如果没有世界市场。单靠拉美这个后花园又能消化多少?
  所以美国现在绝对不应该去帮中英德打苏联,这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可是帮苏联打中英德好像也不行……美国人民肯定不会答应政府这么干,而且就算美国人民勉勉强强答应了。美国也不一定能打赢中英德。根据美国陆军部提交的分析报,现在中英德三国的主要重工业产品产量之和同美国不相上下,而且在除海军造船以外的军事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领先优势。至于可动员的炮灰数量,由于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存在,比美国也要多好几倍!所以同中英德开战实在没有什么胜算,只要脑筋正常的美国人肯定不会同意的!
  想到这些罗斯福就郁闷的要吐血,中德两国能有今天可少不了美国的扶植!可是这两匹白眼狼居然被英国拉拢过去了!
  可是这个世界这么会变成这样?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罗斯福总统叹了口气。转过轮椅,对卡顿上校道:“上校,去请霍普金斯先生和雷诺先生进来吧。”
  来访的那个雷诺就是法国国防部长保罗。雷诺。这个世界上如果有哪个国家比美国还有失落的话。就一定是法国了!曾经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号称拥有世界第一强大陆军的法兰西,在过去10年眼睁睁看着德国不断崛起壮大,最后还挖走了法国的老牌盟友英国。成了未来世界的四强之一(美国肯定是有一份的)。这真是让法国人郁闷到了极点。
  于是,同病相怜的美国和法国,现在终于越走越近了。
  在罗斯福看来,法国还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棋子,法国毕竟还有一支欧洲第三世界第四的陆军,而且海军实力也远比德国强大。在中英两国都不插手法德之争的情况下,法国如果能和苏联相互配合,倒是可以打破中英德三国对苏联的绞杀。而且还可以利用他们的优势海军封锁德国。只要苏联不倒,那么这盘世界争霸的棋局还有挽回的可能。要是法国和苏联都失败了,那美国也只有乖乖去充当四强之一了……。
  现在就看看法国想从美国这里得到多少帮助吧?当然,根据《中立法案》,所有的帮助都不是免费的。想到这里,罗斯福忍不住又在心里诅咒起那群目光短浅只知道讨好选民的国会议员了。
  ……
  “总统先生,这是苏联的托洛茨基先生托我带给您的亲笔信!”
  “什么?托洛茨基!”听到这个名字,罗斯福不由得愣愣地看着法国国防部长雷诺递过来的一个信封。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个法国佬在会面开始后的第一个话题居然是替托洛茨基送信,这个家伙该不会是法国gcd党员吧?
  打开托洛茨基的信看了两眼,罗斯福脸上的表情一下就阴晴不定起来了,信的内容实在有些出人意料。托洛茨基表示,苏联可以促成日本向澳大利亚进军!如果美国可以向法国缔结同盟的话。
  日本进军澳大利亚的确是美国需要的,一来可以减少夏威夷受到日本进攻的可能性;二来可以迫使英国向美国求援,而美国则可以趁机同英国讨价还价,即使不能拆散中英德同盟,也可以为美国争取到更有多的战后利益。可是美法同盟却是不能随便答应……
  罗斯福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看了一眼仍然在办公室门口站着的卡顿上校,上校行了个军礼,离开了房间并且关上了房门。美国总统放下手中的信筏。“如果法国愿意对日宣战,那么结盟是有可能的,但是在盟约中一定要注明美国不参加法德之间的任何冲突。雷诺先生,我想您应该能理解这样的立场吧?”
  如果美国不参加法德冲突,那么结盟还有什么意义呢?雷诺扭头看了看霍普金斯,这个不大管商务的美国商务部长笑了笑道:“雷诺先生,美国现在有强烈的亲德反苏情绪,而法国和苏联的关系最近发展的非常良好。”
  雷诺露出了遗憾的表情,耸耸肩道:“既然如此,托洛茨基先生还有另一个条件,如果美国可以满足,他也可以促使日本进攻澳大利亚。”
  “请吧,雷诺先生。”罗斯福点点头道。
  “托洛茨基先生希望美国能够正式承认加尔各答的印度临时政府,并且向印度国民军提供军事援助。”
  “这样啊……”罗斯福皱着眉头紧紧思索起来了,虽然他自然为全世界第一流的战略家,但是同领导苏联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托洛茨基比起来,实在显得有些稚嫩了。所以托洛茨基提出的建议,他一定要仔细考虑一下。
  印度问题非常复杂,那里据是大英帝国王冠上的宝石,谁想要插手印度就是摆明了车马拆大英帝国的台!可这不正是罗斯福一直想做的吗?而且日本进军澳大利亚同样也是在拆英国的台,如果美国能够把手伸进澳大利亚和印度,那么现在中英德三国同盟不就能……(未完待续。。)
  
第 670 大纵深突击VS诱敌深入 一 求月票
      就在美苏暗自勾结努力挖中英德三国同盟的墙角时,石勒喀河北岸的奥洛维扬纳亚要塞上空已经闪烁起巨大的可怕火球。15英寸口径列车炮的威力完全出乎苏军的预料,当第一枚枚炮弹带着火车驶过时才有的呼啸声破空而来时,石勒喀河北岸三公里开外的苏军堡垒群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这些钢筋混凝土要塞可不是世界大战爆发后临时构筑起来的架子货,而是战前不惜工本精心建造起来的,在去年的作战中经受住了华军280mm大口径火炮的猛轰。但是这一回轰击奥洛维扬纳亚要塞的,却是四门和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主炮相同的15英寸/42倍径的巨炮!
  每一枚800多公斤的高爆榴弹落下,都能砸出十米深的大坑,将尚未完全结冻的泥土、碎石、工事残骸、武器碎片等一干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部卷入了上百米的高空。即便是奥洛维扬纳亚要塞最坚固的核心堡垒,也法承受这种山崩地裂般的攻击,化作一片废墟残骸,巨大的扩散式爆炸冲击波甚至将附近掩体内的苏军官兵全部震死或震晕。
  在四门15英寸列车炮发威的同时,石勒喀河南岸的华军炮群也同时轰鸣起来,它们轰击的目标是奥洛维扬纳亚要塞周围的苏军堑壕防御地带,铁丝网、坑道、掩体、壕沟、反坦克据点、雷区和堑壕……全部都被铺天盖地的火力给覆盖了,一堆堆的炮弹几乎同时炸开。远远看去,整个苏军阵地如果正在猛烈喷发的火山一样绚烂。
  似乎知道自己不是华军炮群的对手,部署在石勒喀河防线后方不知道什么地方的苏军炮群竟然当起了缩头乌龟。任凭华军炮火反复耕犁己方的要塞工事就是不发一炮反击!
  而防守石勒喀河防线的苏军第55集团军司令部内,此刻竟也看不出一丝惊慌失措的气氛!虽然所有的电话瞬间就鸣叫起来,参谋们进进出出的脚步也明显加快,但是在他们的报和呼喊声中却透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什么?第2号、第4号堡垒被华军重炮摧毁,守军全体牺牲!知道了,马上报司令员。”
  “喂喂喂,近卫220师师部吗?你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预备阵地有没有遭到炮击……”
  “司令员同志!敌人的炮火已经开始延伸。他们的步兵进攻很快就要开始了!”
  长达80分钟的华军炮火准备过后,苏联红军第55集团军司令员伊万。弗拉基米罗维奇。秋列涅夫举起望远镜,看着远处几乎华为废墟的奥洛维扬纳亚要塞。这座要塞位于石勒喀河中游,扼守着满洲里通往赤塔的铁路线,是远东共和国首都赤塔的门户也不为过。而且奥洛维扬纳亚要塞还掩护着西伯利亚铁路线的侧翼,一旦失守。华军就能沿着石勒喀河北上切断这条远东苏军的生命线。所以从1923年中苏交恶后。苏军就开始修建奥洛维扬纳亚要塞,从西部地区弄来了许多一战前的老爷要塞炮,还在石勒喀河沿岸数百公里的地域上,修建了一千多个永备工事,部署一个拥有5个步兵师和7个炮兵团的第55集团军。在科威特战役结束后,苏军统帅部又给第55集团军运来了大批反坦克武器,还动员了十几万远东居民帮着抢修了大量的反坦克工事!把整个奥洛维扬纳亚要塞及周围地区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乌龟壳。在去年的战斗中,华军北方方面军的百万大兵还真的被这个乌龟壳阻挡住了。
  不过这一回……
  秋列涅夫司令员叹了口气。吩咐道:“诉近卫220师,他们的任务是坚守12个时。然后就分散退入附近的森林里面打游击。”
  “是,司令员同志。”
  参谋转身离开后,第55集团军参谋长库拉索夫一脸疲惫地走了过来。“司令员同志,第216师、第217师、第218师、第219师和集团军直属各部队都已经登上前往赤塔的火车了,工兵已经在通往赤塔的铁路沿线各桥梁上安装好了炸弹,现在是司令部转移的时候了。”
  秋列涅夫点了点头,有点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司令部,第55集团军已经接到了远东方面军司令部毫不犹豫的命令,以有力一部断后,主力放弃奥洛维扬纳亚要塞及其周边筑垒防御地区,向赤塔转进,并且在主力完成撤退后,破坏奥洛维扬纳亚至赤塔铁路沿线所以桥梁!这可是个坚固非常的要塞啊!在去年的战斗中抵挡住了100万华军的进攻,现在就要这么白白放弃了么?
  不过再想想刚才华军炮击的声势,看来放弃要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敌人似乎投入了14英寸或是15英寸的巨炮,这是要塞最坚固的核心堡垒都法承受的,如果自己的司令部还设在要塞地堡里面,这会儿恐怕已经为gc主义事业身了。可是……赤塔要塞并不比奥洛维扬纳亚要塞坚固,如果这里守不住,赤塔那里能守住吗?
  带着一脑袋的疑问,这位骑兵出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四枚圣乔治勋章,参加过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集团军司令员就在随从的护卫下,大步地走出了自己的临时司令部,钻进了早就等候多时的汽车,向奥洛维扬纳亚火车站的方向扬长而去。他前脚刚一离开,司令部里那些刚刚还镇定自若的参谋人员一下就变得手忙脚乱起来,烧件、撤地图、拆电话线好一阵的忙碌。
  这时,在石勒喀河北岸的苏军阵地上,却是另一番景象,大队大队全副武装的苏军步兵正抱着1932式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拖着装有轮子的m1910机关枪和37mm/45mm反坦克炮。沿着交通壕源源不断涌入几乎被华军炮火轰烂的一线战壕。
  中下级军官和政工干部们还在不停的给部下加油打气,一张张被硝烟熏黑的脸颊上全都洋溢着胜利者的自信。他们这个师在去年的作战中依托奥洛维扬纳亚要塞击退了数倍于己的华军,最后荣立集体一等功。数十位战斗英雄还得到了托洛茨基本人的亲切接见,部队的番号也从步兵第220师变为光荣近卫第220师。在苏联红军当中,能够得到“近卫”番号可是莫大的荣耀,近卫220师的全体官兵,除了他们的师长列柳申科和政治委员伊万诺夫之外,都坚信在今年的战斗中还有更大的荣耀在等待着他们去赢得。
  “坦克,是敌人的坦克!同志们。准备战斗!”
  近卫220师的官兵们刚刚进入阵地,隆隆的马达声就从石勒喀河对岸响了起来,红军军官们立即做出了反应。叫喊着让炮兵和反坦克分队做好准备。很快,马达的轰鸣声就由远及近越来越响,最后到了震耳欲聋的地步,远处的地平线上已经出现了一道钢铁洪流。
  “追猎者。是追猎者!。天哪!至少有……600辆!”
  虽然中国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很难对付,不过近卫220师的战士们并不害怕,他们前方有一道5米宽3米深的反坦克壕(石勒喀河尚未解冻,否则又多一道天堑)可以暂时阻挡对付的前进,他们手中的37mm/45mm的反坦克炮也足以打断追猎者的履带,而在残存的几个反坦克据点里面还部署有威力巨大的76。2mm反坦克炮。但是当追猎者的数量多达600多辆,几乎铺满整个大地的时候,哪怕是久经战阵的近卫220师的老兵们都不禁惊呼起来。
  “不要开火。现在不要开火,把敌人放近了打!”还别。这个220师的近卫番号看来也不是蒙混来的,真是有点儿料的。他们对面的是拥有1个装甲师和2个装甲掷弹兵师的华军第1装甲军,在第一轮攻势中,该军就投入了480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和212辆105mm/150mm自行火炮,还有超过4万人的进攻部队,天空中还有200多架攻2轻型俯冲轰炸机不断俯冲投弹,压制苏军防线后方的炮群。在如此声势浩大的攻势面前,这些苏军并没有显出太大的慌乱,反而沉着应对。当华军坦克冲过还结着厚厚坚冰的石勒喀河后,才纷纷开火射击。
  轰轰轰……
  一阵猛轰过后,战场上面顿时就两辆追猎者被打得起火冒烟,还有7、8辆追猎者失去了行动能力,由于这种坦克歼击车没有炮塔,而且主炮的安装位置比较奇特,造成射角狭窄,所以一旦失去行动能力,它们强大的火力也就难以发挥威力。
  不过这样的损失对于数量超过600的华军坦克集群来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经过一年多的世界大战,这款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优势终于显露遗了,不仅火力强大装甲坚固,还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坦克,制造一辆追猎者所耗费的原材料还不到一辆t…28/1932型的40%,工时只有t…2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