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621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621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坚固,还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坦克,制造一辆追猎者所耗费的原材料还不到一辆t…28/1932型的40%,工时只有t…28/1932型的四分一,油耗也只有t…28/1932型的三分之一。而战力却还略强于那款据是苏联最强的坦克,而且性能非常可靠维修起来也非常简便。因此这个时空的二战战场上是绝对看不到苏联坦克海群殴德国佬的场面,取而代之的是中德两国的追猎者铺满战场的壮观景象!
  铺天盖地的追猎者很快冲到那道反坦克壕沟外,对准几个暴露目标的苏军反坦克暗堡一通猛轰。不得不这种实际上是“突击炮”的坦克歼击车,在打阵地战的时候的确非常犀利,在那门48倍口径的75mm大炮面前,什么样的明堡暗堡都是豆腐渣工程,而且这样的大炮还不是一门,而是好几百门一起开火!
  “近卫220师完了!”看到自己的一线阵地被华军坦克集群打出来的炮火淹没,近卫220师师长列柳申科和政治委员伊万诺夫知道。自己指挥的这支光荣的220师已经完了。靠一个师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拖住那么强大的对手12个时,哪怕6个时也拖不住。可是他们又不能下令部队放弃阵地向北面的森林撤退,因为集团军主力需要时间完成转移。通往赤塔的铁路也需要时间予以破坏,为了整体战局的胜利,他们只能成为被牺牲掉的局部了。
  苏联红军近卫第220师的奋战只持续了短短3个时,这个不足14000人的步兵师就被华军的坦克海加火海加人海的攻势给淹没了。不过该师的英勇抵抗却获得了他们对手的尊重,最后只有不到1000人被俘,还有几百人逃进西伯利亚的大森林当了游击队员,其余的一万多名官兵全部血洒疆场。埋骨青山了。
  就在石勒喀河防线被突破的同时,李宗仁大将指挥的蒙古集团军群也不甘示弱。先是鄂嫩河南岸的第7集团军向北岸之敌发起强攻,紧接着他又亲自指挥第5装甲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从库伦北上。他先让刘峙第6集团军的步兵第20军将两个苏军步兵师包围在了达尔汗。企图吸引买卖城附近的苏军集群南下决战,不过等了整整3天对方也没有上钩,最后李宗仁不得不下令第20军将2个苏军师歼灭,主力则对苏军买卖城防线发起强攻。可是对买卖城的强攻刚刚开始。东线郭松龄大将亲自指挥的远东集团军群就有捷报传来。国防军第一和第八集团军竟然已经突破到了赤塔城下!
  与此同时,蔡忠笏大将指挥的国防军阿穆尔河集团军群的突破就更加顺利了,在一千多公里的漫长战线上,4个集团军的12个步兵军、3个装甲军、1个装甲骑兵军的强大兵力同时向阿穆尔河(黑龙江)以北由日本志愿军驻守的防线发起总攻。除了阿穆尔河下游尼古拉耶夫斯克和苏日友谊城(差不多在历史上的共青城的位置上)一带的日本志愿军,凭借坚固工事和阿穆尔河天险进行了一番顽强抵抗外,其余地段的日本志愿军全都是一触即溃,华军阿穆尔河集团军群的进展同样神速。
  而且除了地面上的苏联红军和日本志愿军抵抗微弱之外,天空中的苏联红空军也不知道跑去了哪里。从华军开始发起进攻时起,制空权就毫悬念的落到了国防军空军手中。配属在北方方面军的三个航空军的3000多架飞机布满了天空。支援各个战场的部队,攻击进行中的苏军,摧毁苏军防御工事。差不多算是老掉牙的攻2双翼轻型俯冲轰炸机(hs…123)在没有苏军战斗机干扰的情况下,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精度,在进攻发起后的48时内就摧毁了32座苏军野战机场、700多个野战工事,还攻击了至少上百支正在行军苏军纵队,让整个远东——贝加尔地区的苏军在白天的行动完全陷于瘫痪。
  3月15日,远东——贝加尔会战开始后的第三天,苏联远东红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赤塔已经乱成一团。大群大群的he…111轰炸机和ju…88轰炸机肆忌惮地在白天光顾这座曾经重兵设防的要塞城市,成百上千吨的炸弹扔下来,将一大片市区炸成了废墟,最新投入使用的白磷纵火弹还点燃了一大片木结构的老旧房屋,但是赤塔城内的防空部队和消防队似乎也难觅踪影,任由整个城市在修正主义中国的轰炸下呻吟。在某处狭窄的地下指挥所内,新任远东方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不是全苏防震委员会主席加米涅夫,而是老资格的军事专家,曾经担任过红军总参谋长、总部部长、军事学院院长的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加米涅夫)的脸色开始阴沉下来。虽然远东方面军现在的任务只是“撤退并尽可能迟滞杀伤敌军”,但是四天交战下来,他才发现事先安排的撤退和阻击计划根本就是想当然,在敌人压倒性优势兵力的进攻下,被留下断后的部队没有一支能坚持到预定时间,而撤退的部队也在华军的空中打击下损失惨重。
  “司令员同志,贝加尔方面军来电,他们部署在买卖城一线的第65集团军遭遇压倒性优势华军的进攻,在那里华军至少投入了3个装甲军的强大兵力轮番猛攻,65集团军损失惨重,已经有两道防线被敌军突破,最后一道防线预计将在24时内失守。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哈列普斯基(原远东集团军司令员)同志要求我们尽快撤往伊尔库茨克。”(未完待续。。)
  
第 671 大纵深突击VS诱敌深入 二 求月票
      “什么!才刚刚四天贝加尔方面军就顶不住了?!哈列普斯基同志难道忘记怎么打仗了吗?”
  一听到哈列普斯基的请求,向来脾气火爆的这个前沙俄陆军上校,现在的红军大将加米涅夫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次的大撤退并不是一走了之再不回来了。而是诱敌深入,既然要诱敌,就不能闪得越快越好,而是要且战且退,所以原定计划中是半个月放弃远东,一个月放弃贝加尔湖地区,两个月内将大军安全转移到叶尼塞河流域,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为核心展开防御……可是现在才多久?仅仅四天后贝加尔方面军就快扛不住了?按照这样的速度顶多二十天远东和贝加尔湖地区就得丢光!这样中国人能不起疑吗?
  远东方面军参谋长梅列茨科夫是从贝加尔方面军调过来的,对贝加尔方面军所面临的情况非常了解。他拿起指挥棒,颇为奈地走到地图台前,指着贝加尔地区以南的蒙古对加密涅夫道:“司令员同志,贝加尔方面军所面对的敌情一直非常严峻,中国人在蒙古部署了大量机械化部队,光是查明番号的装甲军/装甲骑兵军就有6个。而且这些装甲部队在1933年都得到了加强,每个军都至少拥有近700辆坦克、强击火炮!
  可是贝加尔方面军现在连一辆坦克都没有,总兵力也不过7个集团军50多万人,其中的3个集团军已经秘密撤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1个骑兵集团军部署在唐努乌梁海地区,1个集团军防守伊尔库茨克和乌兰乌德,可以用来守备买卖城一带的部队只有2个集团军。而且还有2个步兵师陷在达尔汗,已经失去联系,估计是全军覆没了。
  从目前的战况来看,中**队的战斗力比想象中更加强大,如果不是统帅部的诱敌深入计划,我们和贝加尔方面军极有可能会在今年春天全军覆没!面对这样凶残的敌人,现在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主力部队的安全。哪怕撤退的快一点也不要紧。”
  加米涅夫点点头,保存实力的确是最要紧的,否则部队打光了。敌人再深入红军又能怎么样?但联g远东局第一书记托姆斯基却神色凝重地道:“加米涅夫同志,远东共和国撤退和今后的敌后斗争都需要时间进行部署。这次的命令下来的太急了,地方上的同志都措手不及啊!如果……”
  加米涅夫为难地看了托姆斯基一眼,后者是老资格的苏联革命家。1904年加入俄国社会革命党。参加过1905年革命,10月革命胜利后长期从事工会工作,之前还一度出任过联g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原本和革命先知的关系不错,后来因为在工会到底代表工人利益还是代表党的利益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和托洛茨基有分歧,所以才外放到远东来当第一书记的,不过中央委员的地位还是在的,这明托洛茨基随时都有可能把他召回莫斯科再度重用。
  所以加米涅夫也不好太不过面子,只得耐心解释道:“托姆斯基同志。我也知道远东地方同志的难处,不过这一次统帅部有一个可以扭转东方战线被动局面的大计划。可以是万一失,成功概率极高,但必须要注意保密。如果让敌人知道了我们是故意将他们引入圈套,整个战役就将功亏一篑。所以不能提前安排地方同志转移……远东这里的特殊情况,您比我们要清楚。至于统帅部和托洛茨基同志那里,我一定会尽力替你们解释的,相信托洛茨基同志也会体谅你们的难处。”
  话到这个份上,托姆斯基还能怎么样?只能叹口气起身辞了,根据计划,他这个远东局第一书记是要留在远东地区坚持斗争的,远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和最高苏维埃也不能离开远东,他们都要打包迁移到位于勒拿河畔的雅库茨克,那里距离西伯利亚大铁路有一千多公里,还有外兴安岭和大片的原始森林阻隔,相信中**队没有那么快打过去。
  此外,远东方面军在名义上也不会撤离,第55集团军司令部将升格为新的远东方面军司令部,原55集团军司令员秋列涅夫则会出任新的远东方面军司令员。至于加米涅夫则会率领远东方面军主力和贝加尔方面军主力会师,随后两方面合并为东方面军,加米涅夫会出任司令员,哈列普斯基改任政治委员。同时,苏军统帅部还将从中亚方面军、西西伯利亚方面军和苏联西部地区调集最少10集团军和10个坦克军划归东方面军,用于未来据能扭转乾坤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
  ……
  1934年3月16日,中亚,吉尔吉斯山北麓,暴雨如注,倾盆而下。来自南方的湿冷空气同赖在吉尔吉斯山脉周围不肯北退的冷空气终于来了个激烈碰撞,也宣中亚雨季的提前到来。与此同时,气温还是渐渐升高起来,吉尔吉斯山脉和天山山脉融化的冰雪汇入楚河、伊犁河等大河流,使原本平静的河面忽然水位暴涨,漫出了河道,化作洪水冲垮了不少道路、桥梁,让北疆南部地区的交通几近瘫痪。在楚河以西的一条泥泞不堪的公路上,大群大群的华军士兵正喊着劳动号子,帮着不怎么适合拉车的伊犁马,拉一门门105mm/155mm的重炮向前开进。在不远处的一片高地上,穿着胶布雨衣的吴佩孚和朱d并肩站在一起,举着望远镜观察前方的苏军阵地。在他们的前方和四周,还有数以万计的华军官兵正挥汗如雨的在抢挖工事,修筑出发阵地。在高地北侧的空地上,上百门裹着炮衣的大炮已经排列整齐。还有望不到边的马车正把一车车的炮弹运送过来,一场攻坚战似乎就要发生了!
  “玉帅,朱老总。白长官来了。”
  参谋的提醒声中,吴佩孚和朱d同时扭头看去,就见白崇禧踏着泥泞的道路从山脚下爬了上来,见面后也不寒暄就开门见山地问道:“玉帅,玉阶兄,情况怎么样?塔拉斯河西岸的敌人是主力部队吗?”
  白崇禧指挥的西北方面军和北方方面军同一天展开进攻,攻势分成南北两路。北路是主攻,以第2装甲集团军为主力,加上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15集团军。由西北方面军副总司令夏威担任总指挥,从阿亚古兹河以东出击,兵分两路,一路直扑哈萨克斯坦首府卡拉干达;一路杀奔额尔齐斯河。切断苏联西西伯利亚方面军和哈萨克斯坦方面军之间的联络。
  本来。白崇禧和夏威都认为这一次进攻将遭遇到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还做好了在哈萨克斯坦草原同苏军坦克部队决战的准备,为此还特别要求空军将隶属于西北方面军的第1航空军所属的攻2轻型俯冲轰炸机一律换成ju。87斯图卡式,以增强空中打击的威力。但是进攻开始后却出人意料的顺利,夏威指挥的几十万大军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唯一的困难居然就是沿途的道路、桥梁、村镇悉数被苏军破坏,造成大军没有良好的行军和休息条件……
  不过得到这个消息的白崇禧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怎么都不敢相信托洛茨基真的不要中亚这块地皮了。现在中亚苏军好像人间蒸发一样。一定是苏军的陷阱!要么是诱敌深入,准备在卡拉干达城下或额尔齐斯河边狠狠地打击深入的华军。要么就是将中亚苏军主力偷偷转移到了南线。准备在吉尔吉斯山脉脚下和华军决战。而白崇禧最担心的则是后一种可能性,因为北线的5个集团军都是精锐主力,还有300多架ju。87斯图卡提供空中支援,即使苏军拿出20个坦克军,夏威和廖磊(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官)也有八成赢面。
  可是南线吴佩孚和朱d指挥的部队就有点拿不出手了,除了朱d本人担任司令官的第十八集团军之外,就是四个凑数的预备集团军,虽然人数不少,不过真实的战力连北路军队五分之一都不一定有,要是遭遇了中亚苏军主力多半没有什么好结果。而吴佩孚和朱d显然也有同样的想法,朱老总面色凝重,摇摇头道:“侦察显示,塔拉斯河西岸的苏军不超过1个师,守着塔拉斯城。不过……之所以这样,才更让人担心。”
  一旁的吴佩孚也神情凝重,赞同道:“部队过楚河的时候情况就不对,那里明明有半个苏军集团军在防守,可我们过去的时候却连一个鬼影都不见了!健帅,我看这场仗不好打,怎么看都像有个圈套在等我们往里钻。”
  与大多数普通华军军官对战局的一片乐观不同,这里的三个华军将帅都是那些肚子里面有十七、八个心思的那一类人,这种人有个特点,往往官越大胆子越,现在240万人和整个西北的战局就压在他们肩膀上面,而战局又顺利的有点过分,所以就怎么想怎么觉得是苏联人的圈套了。
  遇到了“知音”,白大元帅的话也多了起来,点头道:“二位所言即是,我也觉得西北这仗不好打。而且现在欧洲那边局势也扑朔迷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