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从一到十谈养生 >

第12部分

从一到十谈养生-第12部分

小说: 从一到十谈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看了“痰浊质”的描述会问:日本的相扑运动员是不是应该是该体质?其实也不尽然。但是身材肥胖、大腹便便的人的确容易为痰浊质。许多过食肥甘厚味患了糖尿病的人多属这一型。这一型的病人面色会黄胖晦暗,眼泡会有些浮胖。中医讲“痰湿重浊”,这一型的病人多感到身重不爽,容易困倦,痰比较多。平常舌体会比较胖大,舌苔多白腻,口中有黏腻感,脉比较滑。
  体质分析:痰湿泛于肌肤,则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色黄胖而黯,眼泡微浮,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肺失宣降,则胸闷,痰多;“脾为生痰之源”,故痰湿质者多喜食肥甘;痰湿困脾,阻滞气机,困遏清阳,则容易困倦,身重不爽;痰浊上泛于口,则口中黏腻或甜;脾湿内阻,运化失健则大便不实,小便微浑;水湿不运,则小便不多。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湿内阻之象。痰湿内盛,阳气内困,不易升发,故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痰湿内阻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症;痰湿内盛,同气相求,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湿证。
  湿热质
  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或长期饮酒,湿热内蕴所致。
  特征:形体偏胖;性格多急躁易怒;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懈怠,眼筋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量多;脉象多见滑数;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症。
  我曾诊治一位男性,该患者平时喜好饮酒,来诊时面垢油光,两眼红赤,鼻头生满粉刺,整个鼻子是紫红色的。他说自己容易晨起口苦、口干,身重困倦乏力,常感觉情绪急躁,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发火;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阴囊处总觉潮湿,察看舌苔,舌红苔黄腻。这位患者为湿热体质,按法治之,效果不错。
  体质分析:湿热泛于肌肤,则见形体偏胖,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湿热郁蒸,胆气上溢,则口苦口干;湿热内阻,阳气被遏,则身重困倦;热灼血络,则眼筋红赤;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湿热循肝经下注,则阴囊潮湿,或带下量多。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湿热郁于肝胆则性格急躁易怒,易患黄疸、火热等病症;湿热郁于肌肤则易患疮疖;湿热内盛之体,对潮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淤血质
  淤血质是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淤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以血淤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禀赋,或后天损伤,忧郁气滞,久病入络所致。
  特征:瘦人居多;性格内郁,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平素面色晦黯,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淤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淤点,或片状淤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色紫黑有块、崩漏;易患出血、中风、胸痹等病。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9)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女性朋友常常月经不调,在所谓“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中更是常见。我曾治疗一位公司女高管,她来诊时已闭经两个月,30岁的人,本应该精力旺盛,却自述常常心情不快,抑郁、烦躁。我观察其面色晦黯,皮肤色素沉着,面颊处甚至可见淤斑,察看舌,舌上满布淤点,舌下静脉曲张,切脉感到脉象细涩。分析其为淤血体质,以活血化淤法为主治疗月余,月经周期已正常,且皮肤变得有光泽,患者很高兴。
  体质分析:血行不畅,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形体消瘦,发易脱落,肌肤干或甲错;不通则痛,故易患疼痛,女性多见痛经;血行淤滞,则血色变紫变黑,故见面色晦黯,皮肤偏黯,口唇黯淡或紫,眼眶黯黑,鼻部黯滞;脉络淤阻,则见皮肤色素沉着,容易出现淤斑,妇女闭经,舌质黯有点、片状淤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血液淤积不散而凝结成块,则见经色紫黑有块;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则见崩漏。淤血内阻,气血不畅故性格内向,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不耐受风邪、寒邪;淤血内阻,血不循经,外溢易患出血、中风;淤血内阻则易患胸痹等病。
  气郁质
  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遗传,或因精神刺激,暴受惊恐,所欲不遂,忧郁思虑等所致。
  特征:形体瘦弱;性格内向脆弱,对精神骤变应激能力差,常忧郁不乐;易惊悸,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喜太息,或咽中异物感,或胁胀串痛;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易患郁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不寐、癫证等。
  “梅核气”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因情志抑郁引起。我曾诊治一位中年女性,该患者平时性格较内向,对精神骤变应激能力较差,前不久因为家中变故,常常郁郁寡欢,失眠多梦,形容自己咽中如有一个梅核堵塞,咽不下,吐不出。每每做梦便噩梦纷纭,惊悸。食欲很差,喜欢长长叹息。考虑其体质符合气郁型,以疏肝解郁法治疗后愈。
  体质分析: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故平素忧郁面貌,神情多烦闷不乐;气机郁滞,经气不利,故胸胁胀满,或走串疼痛,多伴善太息,或乳房胀痛;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见嗳气呃逆;肝气郁结,气不行津,津聚为痰,或气郁化火,灼津为痰,肝气夹痰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喉,可见咽中有异物感,痰多;气机郁滞,脾胃纳运失司,故见食欲减退;肝藏魂,心藏神,气郁化火,热扰神魂,则睡眠较差。惊悸怔忡,健忘;气郁化火,耗伤气阴,则形体消瘦,大便偏干;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为气郁之象。情志内郁不畅,故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易患郁证、脏躁、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阳盛质
  阳盛质是以机能活动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体质。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
  特征:身体强壮,声音洪亮;精神饱满,中气十足;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口臭,口角易生疮;喜凉,爱喝冷饮或吃冰块;怕热,容易流汗,体温较高;满脸通红,眼睛有红血丝,唇色较深;体味重,容易长痘疹;内脏较热,易发生便秘,小便热赤、大便熏臭;呼吸气粗,容易腹胀;对气候适应力较强,不喜穿厚重衣物;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强,常觉闷热;个性较固执,不喜欢突然的变化;脾气较差,容易烦躁不安、失眠;女性经期易提早,分泌物浓而有异味。。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0)
有些患者常常问自己的体质,说有的医生告诉自己是阳盛体质,就询问阳盛体质的症状有哪些。大体上说,阳盛体质的人身体多很壮实,声音洪亮高亢,做事风风火火,精神饱满,怕热,喜欢喝冷饮,容易便秘,小便热赤,呼吸气粗,易烦躁不安,面色易红,好生痤疮,等等。
  体质分析:阳热偏盛,则怕热喜凉;火性炎上,则见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热盛伤津,津伤则须饮水自救,故口渴喜冷饮;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热赤;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燥结;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病则易发高热;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
  用膳食来调养你的体质
  从整体上看,全面膳食、荤素搭配是饮食营养的基础,但并不是一个固定饮食模式。中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除了季节、地理因素外,尤其强调要因人而异,提倡饮食保健个性化,膳食保健要本于体质。
  人的体质有强有弱,有阴阳、气血、寒热的不同偏颇,患病之后又有证候的不同,因此,膳食的选择应与体质状态相一致。中医的食养是以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的,饮食选择应有利于体质的阴阳动态平衡。
  气虚质的调养
  一些患者属于气虚体质,平时总觉得自己气不够用,喜欢长长地叹息,觉得这样的呼吸才舒服;不爱说话,或者说话没有底气,长时间说话出现颤音;肢体容易疲乏,精神委靡不振;容易出汗,平时大便不易成形;舌淡红、胖、嫩,边有齿痕,脉象虚缓。这样体质的人流感来临时总能轮上他,且病后抗病能力弱,不容易康复。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培补元气,补气健脾为气虚质者饮食调养的基本原则。气虚质者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小米、粳米、糯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鲨鱼、刀鱼、黄鱼、比目鱼、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等。由于气虚者多有脾胃虚弱,因此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亦宜选用补气药膳调养身体。
  药物调养:补气健脾的中药代表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常用药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陈皮、大枣等药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这里的“形”、“精”与“气”、“味”正是气虚质特征及其培补元气的具体调体方法。党参、黄芪、甘草为“气药”,是调治气虚质的主药,由于“气之根在肾”,因此,可酌加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等益肾填精;再参以紫河车、燕窝等血肉有情之品,充养身中形质,气味同补。偏肺气虚者,常反复出现咳嗽、哮喘等病变,即所谓肌肉不坚固,腠理疏松,则善病风。因此,其调体应与治病并举,方取玉屏风散而重用黄芪。由于肺主卫气,因此调治气虚质之偏肺气虚,不可忽视与益脾气之党参、白术和益肾气之淫羊藿、熟地的配伍。
  【调体要点】
  把握剂量,不可峻补:气虚质者使用人参补气强质,注意把握剂量的多少,缓图渐进,或配伍其他方药使用。气有余便是火,应用不当,易生内热。
  补气佐以理气:补气调体药易于壅滞气机,若中有痰湿者要与化痰祛湿药同用,或少佐理气行滞之品。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1)
补气须防虚中夹实:气虚质者内脏功能脆弱,常因外邪或内在饮食积滞产生内热等虚实夹杂之证,当予顾及。
  血虚质的调养
  曾有个病人说觉得自己面部没有光泽,口唇、牙龈及指甲等颜色淡白;时有头晕,易自觉心跳快而强;手足容易发麻,或者痉挛;睡觉多梦,醒后不解乏;常常胆小易惊,不喜欢刺激。其实她这是典型的血虚质,在调理这种体质时要以益气养血为主。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对于血虚质的饮食调补原则是益气养血、养肝安神。平常宜食具有补血养血作用的食物,包括黑米、紫米、甲鱼、猪肉、羊肉、牛肉、猪肝、羊肝、猪血、乌鸡、鹅血、鸭血、鲳鱼、黄鱼、章鱼、鳗鱼、鳝鱼、乌贼、海参、带鱼、黑木耳、黄花菜、菠菜、小白菜、苋菜、油菜、柿子椒、胡萝卜、番茄、藕、红枣、酸枣、松子、桑葚、莲子、龙眼肉、花生、葡萄等。忌食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生萝卜等。
  药物调养:药膳养生,可参照中药补血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归脾汤或气血双补代表方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药物如当归、地黄、白芍、阿胶、枸杞子、龙眼肉等。血虚质者,因为缺少血液的濡养,多有神智不安的表现。针对此,血虚质也可在养血的前提下,加入适当安神药,如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夜交藤之类。
  【调体要点】
  平素要吃营养丰富、性平偏温、具有健脾养胃作用的食物,还要注意多吃高铁、高蛋白、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忌吃辛辣燥热的食物。
  补血佐以活血。由于血虚之证,血行往往不能畅达,容易凝滞成淤。另外,淤血的形成,又可影响新血的生长,淤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所以,补血时适当配伍活血祛淤药,如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之类,可使之起到既能生新,又能祛淤或防淤之效。
  阳虚质的调养
  阳虚体质的人,一般形体白胖,肌肉松软;平时怕冷,手脚偏凉;口淡无味,泛清水,不喜欢喝水,喝水也喜欢喝滚烫的热饮;常常精神不振,喜欢睡觉;性格多沉静、内向。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故云“肾阳为根,脾阳为继”。阳虚质者宜适当多吃一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常用的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阳虚质平时应少食生冷黏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
  药物调养:补肾温阳,益火之源。常用方为金匮肾气丸以及右归丸、斑龙丸、还少丹等,常用药物有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杜仲、鹿角胶、附子、肉桂等。温壮元阳药物,实有温阳与补火之别,前人认为,附桂辛热补火,犹如夏日之烈;巴戟天、仙灵脾、补骨脂温阳,犹如春日之暖;也有比拟说,温阳如炉灰埋炭,欲其缓缓取暖;补火如炽炭于盆,欲其大加温热。
  【调体要点】
  温阳佐以养阴: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在温壮元阳的同时,佐入适量补阴之品,如熟地、山茱萸等,以达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阳虚者,可阳损及阴,导致阴阳两虚,用药要阴阳相顾,切忌温阳太过,耗血伤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