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从一到十谈养生 >

第13部分

从一到十谈养生-第13部分

小说: 从一到十谈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酰贾乱跹袅叫椋靡┮跹粝喙耍屑晌卵籼难私颍衷锶取R虼耍骼硌粜橹适币隆⒙梗夯旱髦巍J椤“⊥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2)
温阳兼顾脾胃:调治阳虚之质,有益气、补火之别,除温壮元阳外,当兼顾脾胃,只有脾胃健运,始能饮食多进,化源不绝,体质强健,亦即养后天以济先天。
  阴虚质的调养
  许多中年女性步入更年期后,体质多为阴虚质,主要表现是:常常面色潮红,唇红微干;容易口燥咽干,喜冷饮;性情急躁,稍有小事就易发火;夜间入睡困难,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短,舌红少津少苔,脉象细弦或数。这时候就要用适合阴虚质的调体方法了。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阴阳是对立制约的,偏于阴虚者,由于阴不制阳而阳气易亢。肾阴是一身阴气的根本,阴虚质者应该多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阴的功效。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阴虚火旺之人,应少吃辛辣之品。
  药物调养:滋补肾阴,壮水制火。常用方为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常用药物有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桑葚、女贞子等。
  【调体要点】
  滋阴与清热并用:阴虚生内热,故滋阴应注意与清热同用,或滋阴与润燥同用。
  保津即是保血、养血即可生津:由于人体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真阴不足,可涉及精、血、津、液的虚亏,因此在调治阴虚的同时,注意结合填精、养血、滋阴的方药。
  养阴兼顾理气健脾:滋阴药多性柔而腻,久服易伤脾阳,容易引起胃纳呆滞,腹胀腹泻等,可加木香、砂仁、陈皮、鸡内金等理气健脾消导之品。
  痰浊质的调养
  嗜好肥甘厚味的人常常会觉得痰多,身体困倦、乏力。常感到面色晦暗,眼泡浮胖,舌红舌苔腻,其实这就是痰浊体质的表现。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津液的运行、输布和代谢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痰浊质之人在饮食上,既要科学合理摄取饮食,又要充分注意饮食禁忌。一般而言。饮食宜清淡,应适当多摄取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选用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枇杷叶、文蛤、海蜇、胖头鱼、橄榄、萝卜、洋葱、冬瓜、紫菜、荸荠、竹笋等,还可以配合药膳调养体质。体型肥胖的痰浊质人,应少吃肥甘油腻之品。
  药物调养:健脾利湿,化痰泻浊。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三子养亲汤等。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莲子肉、白芥子等。痰浊质肥胖者,可加入升清醒脾之荷叶、苍术等;痰浊阻肺者,可用三子养亲汤。方中莱菔子、白芥子、苏子不但化痰肃肺,且亦能降脂减肥,也可加入冬瓜仁化痰,改善痰浊体质;对水浊内留者可用泽泻、茯苓等。
  【调体要点】
  配用温化通阳:湿为阴邪,其性黏滞,宜温化通阳,根据病情需要可酌加桂枝、厚朴、干姜以及淫羊藿、补骨脂等,但须防温热太过,水液受灼,化热生变。
  细察痰淤互夹:痰湿黏滞,阻遏气机,常致血淤,形成痰淤互夹,治宜化痰利湿,兼以活血。
  少用甜腻:甜腻油脂食物,易于生痰助湿,痰浊质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临床上甘酸柔润之药,亦能滞湿生痰,应予慎用。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3)
湿热质的调养
  很多嗜酒的人常在过度饮酒后出现鼻周红,鼻头有粉刺,有人甚至被称为“酒渣鼻”。这类人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懈怠,眼筋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这些症状都是湿热质的典型特征。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宜食用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赤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体质内热较盛者,禁忌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对于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宜少食和少饮。
  药物调养:分消湿浊,清泻伏火。代表方为泻黄散、泻青丸、甘露消毒丹等,常用药物有藿香、山栀、石膏、甘草、防风、龙胆草、当归、茵陈、大黄、羌活、苦参、地骨皮、贝母、石斛、茯苓、泽泻等。热者清之,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之。宜戒烟限酒,少食辛辣香燥,常食绿豆、冬瓜汤及瓜果蔬菜,保持大小便通调。
  【调体要点】
  宣疏化湿以散热:根据“火郁发之”之理,可于泻火解毒之剂加用藿香、防风、茵陈、白芷等品,宣疏清化。
  通利化湿以泄热:根据渗湿于热下之理,在清热化湿同时佐以通利之白茅根、木通、竹叶、薏苡仁,使热从下泄。
  淤血质的调养
  一些女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女性,遇到不开心的事容易抑郁,常常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平素面色晦黯,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淤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淤点,或片状淤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这些症状都是淤血质的特征。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淤血质者具有血行不畅甚或淤血内阻之虞,应选用具有活血化淤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对非饮酒禁忌者,适量饮用葡萄酒,对促进血液循环有益。
  药物调养:活血祛痰,疏利通络。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大黄蜇虫丸等,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当归、川芎、丹参、茜草、蒲黄、山楂等。上述调治方法符合疏其血气,令其条达的原则,改善“血黑以浊”,以使脉道流畅。内有淤血者,宜“缓中补虚,大黄蜇虫丸主之”。《金匮要略》所说的“缓中补虚”即以和缓的活血方药从化淤入手,达到补虚的目的。现代研究认为,大黄蜇虫丸可以改善血液的理化性质,调整凝血及抗凝血系统,防止血栓形成。
  【调体要点】
  养阴以活血:由于津血同源,津枯则血燥,体内津液不足,“干血”内留,亦是淤血质的成因之一。《金匮要略》的大黄蜇虫丸中的生地黄重用至30克,说明养阴凉血在阴虚有“干血”的情况下是重要的治法。
  调气以化淤:气滞则血淤,气行则血畅,故活血调体常配以理气之剂,如枳壳、陈皮、柴胡等。
  气郁质的调养
  许多性格内向对突发精神骤变应激能力差的患者,常常感到心情压抑,忧郁不乐,易惊胆小,食欲不振,喜欢长长叹息,或者会出现两胁肋串痛,舌质淡,舌苔薄白。这种情况的人多属于气郁质。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气郁质者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行的潜在倾向,甚者影响肝、心、肺、脾等脏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并能促进脾胃运化。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柑橘、萝卜、洋葱、苦瓜、丝瓜、*、玫瑰花等。 。。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4)
药物调养:疏肝行气,开其郁结。代表方为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常用药物有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当归、薄荷等。金元医家朱丹溪提出,气郁者多兼湿郁、血郁、火郁、痰郁,但以“木郁”为先导,可用越鞠丸方加减。
  【调体要点】
  掌握用药法度:理气不宜过燥,以防伤阴;养阴不宜过腻,以防黏滞;用药不宜峻猛,以防伤正。
  提倡情志相胜:气郁质者情志不畅,必须充分重视精神调节,如语言开导、顺情解郁,或采用情志相胜、移情易性等方法。
  阳盛质的调养
  常常见到很多身体很壮实、声音洪亮高亢、做事风风火火、精神饱满的人诉说自己怕热,喜欢喝冷饮,容易便秘,小便易热赤,呼吸气粗,易烦躁不安,面色易红,好生痤疮,等等。这些症状多属于阳盛质的特征。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可常食之。
  药物调养:本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建议该体质者常用沸水泡服*、苦丁茶。此外,薄荷、淡竹叶、金银花、决明子、菊苣、鲜白茅根、鲜芦根、桑叶也对阳盛体质者适宜。其中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调体要点】
  应注意泻阳火,解燥热。在平时要多食用滋阴、清淡食品。
  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切忌酗酒。忌用药酒,特别是壮阳之类的药酒更应慎用。
  如果身体出现亚健康状况,我这里针对不同体质提供一个调理的小配方,其组成基本上都是药食同源的成分,所以不会有什么毒副作用。
  气虚质方:茯苓10克、山药10克、陈皮5克、白扁豆3克。
  血虚质方:当归10克、黄精10克、黑芝麻10克。
  阳虚质方:肉桂5克、高良姜5克。
  阴虚质方:乌梅5克、玉竹10克、百合10克、枸杞子10克、黄精10克、白茅根10克。
  痰浊质方:茯苓10克、陈皮10克、荷叶5克、薏苡仁10克、昆布5克、佛手5克。
  湿热质方:藿香10克、红小豆10克、木瓜5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栀子3克。
  淤血质方:桃仁10克、陈皮10克、佛手5克。
  气郁质方:佛手10克、杏仁10克、薤白10克、陈皮10克。
  阳盛质方:栀子5克、淡豆豉5克、芦根10克、白茅根15克。
  附录2  古今名人养生经验
  名人养生歌诀
  ●孙思邈养生歌
  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
  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切莫贪色欲。
  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
  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个人。
  ●孙真人卫生歌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像天兮足像地。
  父母遗体宜宝之,箕裘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
  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仗何能保此身。
  心若大费费则竭,形若大劳劳则怯。
  神若大伤伤则虚,气若大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5)
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
  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却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宜减苦,秋辛可省但教酸。
  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无病难。
  春寒莫放棉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
  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疟痢。
  ●孙真人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常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晨兴漱玉津。
  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保全元气法(宋代陈直所著《寿亲养老新书》)
  一者少言语,养内气;
  二者戒色欲,养精气;
  三者薄滋味,养血气;
  四者咽津液,养脏气;
  五者莫嗅怒,养肝气;
  六者美饮食,养胃气;
  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清·阎敬铭不气歌
  清代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阎敬铭,因在官场受过许多气,后悟到还是不气为好,为此专门写了一首《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命要去。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清·石成金莫恼歌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任你富贵和王侯,年年处处理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
  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晴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
  ●清·石成金乐志歌
  世人各有志,唯我听自然。我也不思量为王为霸,我也不思量成佛成仙,我也不思量黄金白米仓箱满,我也不思量家舍田园阡陌连。但愿草铺一觉眠,但愿布衣常护体,但愿茅屋不穿天。有时薄酒饮几杯,有时好书读几篇,有时散步明月下,有时高歌好花前,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