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食遍天下 >

第112部分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112部分

小说: 重生之食遍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志成想了一下,确实也是这个道理,于是笑着点了点头。

    放了水之后,赵海生并没有马上把大眼鱼放下去,而是先把酸菜放了下去。

    这是因为酸菜的叶子比较厚,不容易出味道,时间要长一点,所以说赵海生才行把这个酸菜放进去煮一会。

    水滚了两三分钟之后,赵海生开始把大眼鱼放了下去,然后又把豆瓣酱放了进去,再把锅盖盖上,煮了起来。

    此时孙志成留意到赵海生放进去的水并不多,还没能把鱼都泡全,基本上只是泡到鱼身的一半左右的地方,这样的水严格上来当然是不是煮鱼,当然也与蒸鱼相去甚远,所以赵海生把这种做法叫做半蒸半煮也是有道理的。

    比煮的水少,比蒸的水多就是现在这个锅里的状况。

    “就这样让这鱼熟了就行了?”孙志成现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个煮法也太简单了一点吧。

    赵海生明白孙志成的意思,于是笑着说:“没错,就是这样简单,如果太复杂了,那我们的快餐店可就是要到了。再说了,煮法简单倒不是说煮不出好吃的东西来

    孙志成到是真正的一愣,确实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要煮出好吃的东西那第一条的原则就是这个煮法在精雕细琢的,正是从这样的逻辑出,当看到赵海生用这样的简单的方法去煮这条大眼鱼的时候,他就下意识地认为味道肯定不好。

    可是其实仔细地想起赵海生的话,确实是这样,谁规定简单的做法就做不出好吃的东西来?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很多街头的小吃看起来不怎么样,做法也很简单,不过不也是让人流连忘返么?

    “哈哈哈!海生,你说得对,倒是我有点着相了。”孙志成想明白了之后也自嘲般大笑着说。

    赵海生也笑了,虽然孙志成比自己大上不少,但是两个人的相处一直很愉快,说是忘年之交也一点不为过。

    锅的火很大,所以温度一下子就上来,这鱼也“半蒸半煮”得很快,赵海生和孙志成才说了两句闲话,五分钟左右这鱼就已经差不多。

    赵海生掀开锅盖,把切好的牛角板丝撒了下去,然后就马上把大眼鱼铲了出来,放在一个小碟子上。

    “呵,这大眼鱼煮好了。”赵海生放下锅铲,笑着说。

    孙志成没有说话,只是打量着碟子里的大眼鱼。黄色的酸菜切丝之后用水煮过之后铺在碟子的底部,而大眼鱼则压在酸菜之上。而鲜红的辣捞丝则是散洒在鱼身上,这个卖相看起来也很不错。

    孙志成拿过筷子,拨了一下碟子里的大眼鱼,现最后剩下来的汁已经不太多,但是还有。浅浅地“铺”了碟子底一层,这个时候想起赵海生把这个做法叫做半蒸半煮,那就更加地形象了。

    “来,试试吧,我觉得应该不错的。”赵海生自己也拿过一双秘子,在鱼身上一“抹”。那鱼鳞就整片地被“抹”了下来。

    之前赵海生在处理这个大眼鱼的时候没有去鳞,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就是保留这个鱼鳞会让煮后的大眼鱼的味道变得更加鲜美,而另外一个小小的原因就是这种大眼鱼的鱼鳞在煮熟之后很容易就把鱼鳞去掉,所以一点也不用担心,煮之前去不去也就无所谓了。

    鱼鳞抹掉之后,露出的鱼肉并不是雪白的,而是有点浅灰色,看着这样的鱼肉会让你直接的就认为这种鱼肉口感相当的结实,事实也是如此,这种大眼鱼的

    甚至是结实的有点粗糙,这就是大眼鱼的最大的特点。

    由于赵海生已经在鱼身上切出了几道刀口,所以孙志成很容易就夹下了一块鱼肉来,正是由这种大眼鱼的鱼肉很结实,所以这一夹就是一大块,看着就诱人无比。

    当孙志成把这鱼肉放进自己的嘴里的时候,他才现赵海生在鱼身上切出的这几道刀口并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能夹直大块的鱼肉,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刀口让那些汁充分地渗到了鱼肉里,让整个鱼肉除了自己本身的鱼香之外还有配料的味道,这才是切那几道刀口的最大的秘密。

    “怎么样。这个半蒸半煮的做法不错吧。”赵海生笑着问。

    孙志成入下自己手里的筷子说:“我现在才是真正地明白了为什么你会用这种半蒸半煮的做法了。原来是这样的做法因为放下的水比较少。而相对来说那个配料下得比较多,在煮的过程之中就会形成比较浓的汁,而大眼鱼的鱼肉过于结实,其实已经带有粗糙的口感,如果这个,汁不够浓的话。很容易就会让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鱼肉这并不出色的口感上去。那样就是太失败了。不过,如果有了这个浓汁之后,鱼肉天生的这种并不优秀的口感就被掩饰过去,人们也就不会注意。

    “没错。正是这样。大眼鱼的鱼肉确实走过于结实了,这种过于结实让喜欢细腻爽滑的鱼肉人一般来说不会选择它。所以在炮制这种鱼的时候一定不能淡而只能浓,这就是为什么我用这种半蒸半煮的方法了。正如孙老你所说的那样。我用豆瓣酱、酸菜等煮出来的浓汁让这大眼鱼的鱼肉吸收之后,人们在吃起来的时候就不太会注意到这种鱼肉的口感,甚至这种口感反而因为这种浓汁而成为它的特点。”

    “很有道理。所以你才会选择豆瓣酱?”孙志成问。

    “是的,没错。这是我选择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很容易煮出味道来,你看。这剩下的浓汁里面肯定有很多的豆瓣酱的功劳。网开始的时候豆瓣酱是比较大颗的,但是在短时间的蒸煮之中就已经“融。存汁里。这样的特点最适合用来煮浓汁了。而且豆瓣酱的味正好用来煮鱼。这种黄豆的制品相当的不错,是一种好东西赵海生说。

    “还有一个问题,那剪是你为什么这辣板最后才放,而且一放下去就把铲出来。毫无疑问。这个辣枚相当的精彩,因为这让鱼肉带了一丝的辣味,既去腥又让这鱼肉一下子拥有了刺激人的味觉的本领,我的意思是说你为什么这样做?”

    孙志成问出了一个他想了好一会都想不明白的问题。用辣技去腥这他明白,但是为什么一放下去就把鱼铲起来就让他有一点不太明白了。

    “辣抓当然就是用来去腥的,但是有些食物是要和辣板长时间的煮才能挥出辣梳的这种作用,但是对于大眼鱼来说则大可不必了。因为我们已经有了酸菜和豆瓣酱,这已经足够把鱼腥去掉。因此在这道菜之中辣抓去腥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你网才所说那个刺激味觉的部分了。小。

    “原来是这样,而刺激味觉最好的就是“生辣”而不是“熟辣”所以你才网一把辣板放下去就把鱼铲了出来。为的就是要保留辣技的“生辣。?”孙小志成又问。

    “说得好。形容也得妙,我就是想用这个辣权的“生辣”所以这个,辣根下去之后绝对不能煮太长时间,如果太长时间就会变成“熟辣。了!这样就没有了那种刺激味觉的剧烈的风情了!”

    赵海生对于孙志成所说的“生辣”与“熟辣”这两个词倒是大加赞赏,一直以来他都想找到两个词来分辩这两种辣,但是都苦于不准确,想不到此时倒是让孙志成形象地说了出来。

    孙志成听到赵海生如此说老脸上也不由得浮出一丝得色来。

    “对了,用这个辣梳还有一个原因。”赵海生说。

    “什么原因?”

    “好下饭啊。咱们这个可是快餐,快餐绝对有饭,而且吃的人都是希望在短时间里就把整顿饭一扫而光,在这种情况之下辣捞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了。”赵海生有点“奸笑。着说。

    “哈,确实如此”。

    赵海生说的没有错,这个大眼鱼饭真正推出市场之后受欢迎的程度相当高。后来赵海生做过一个统计,现在店里最多人的时候这个菜是被点得最多。而且也是吃得最快的。至于出现这种情况那与辣梳是不无关系的。

    “也许我们是应该去找一下那处海西镇的人谈一下合作的事情了。”赵海生一边吃着大眼鱼,一边对孙表成说。

    “是的,我们是要找他去谈一下合作的事情了。”吟…’广告两个人这样说也就意味着这一道大眼鱼是已经可以上快餐店的主菜名单了。。

第三卷美食之争第二十七章合作    书敬伟看着坐在自只面前的赵海生和孙志成。不由得。吟…’广告今天一大早。当自己还在忙活着生意的时候,赵海生与孙志成就找上门来。他当然认得出来这两个人就是昨天来自己这里买鱼的人,虽然每天来来往往的人不少,但是这两个人昨天表现出一幅专家的架势,再加上他还和这两个人都聊了一会,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

    就在郭敬伟以为两个人再来找自己买鱼的时候,谁知道两个人却是和他说要和他谈一笔生意。

    郭敬伟一听两个人要和自己谈生意,当然很高兴,就和两个人在鱼街的附近找了一个小茶楼,坐了下来。

    但是当赵海生与孙志成自我介绍完之后,郭敬伟却不由得愣了好一会。

    郭敬伟也是一个有耸心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地从天溪县跑来广州这地方来卖鱼人,所以说他对于自己所有的这整个行业、甚至是周边相关的行业都有所了解。

    孙志成的海鲜酒楼正是自己的潜在客户,所以说他怎么样可能没有研究过?

    郭敬传甚至尝试过去与日日鱼巷接触过,但是当他看到了日日鱼巷的海鲜之后,他才打消了自己的这个念头。

    郭敬传知道自己的海鲜虽然不错,但是和孙志成已经进的这些货相比较还是稍差了一点,而且当他知道这些海鲜来自自己相邻的镇子海潭镇那就更加心服口服了。

    才一年多两年的时间,日日鱼港已经在整个广州林立的海鲜酒楼之中站稳了脚跟。而且展的势头相当的凶猛,隐隐有成为当地行业老大的趋势,所以说对于这个酒楼的老板孙志成,郭敬伟还是听说过这个名

    的。

    不过,他来广州这个市场闯荡时间还短,还没有能真正进入这个圈子,所以说对于孙志成只不过是只冉其名、未见其人。

    而现在孙志成剪,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而且和他一起来的另外一个人更是让他惊讶不已。

    赵海生。这个已经在整今天溪县都声名远扬的人竟然比自己年轻了很多,虽然对于这个相邻的镇子的能人他之前已经听说过,但是郭敬传自己也是心高气傲的人,他自认自己并不比对方差,但是今天一见,光这年龄上赵海生就比他小、上一大截,别的就不用再说了。

    赵海生所拥有的公司的那庞大的船队、车队,以及在广州上面所拥有的海鲜连锁店更是让他有点望尘莫及。

    但是郭敬伟也没有气馁,他相信只要能自己一点时间,自己或许没有能有赵海生的成就,但是至少也不会太差。

    而现在赵海生与孙志成这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他的面前、而且说要和他谈生意,郭敬伟有点吃惊、但是又有些狂喜其实就很正常了。

    自己的生意网刚起步,面对的困难之多那是必然的,这些困难有的时候让他直抓头皮,其中最让他头疼不已的是销路。

    像郭敬伟这种做海鲜买卖的,最担心的不是抓不到东西而是抓到了东西之后卖不卖的出去,这种情况在起步的最初是最为明显的,现在他就也是面临着这样的一个困难。

    如果能与赵海生和孙志成谈成一笔生意,那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不用太担心自己捕捉到的海鲜的销路,这对于才网网进入广州这个市场的自己来说无疑是有着巨大的意义的。

    更为关键的。郭敬伟知道如果自己与赵海生、孙志成谈成了这笔生意,他也就拥有了一个进入赵海生他们的圈子的机会,这个机会才是最无价的部分!

    所以说,当赵海生说出希望他能稳定地提供大眼鱼的时候,他就马上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呵,赵老板、孙老板,别的不敢说,也不是我自我自吹自擂,我们海西镇的大眼鱼那是屈一指的,这一点赵老板应该很清楚。小。郭敬伟笑着说。

    赵海生点了点头,笑着说:“没错,你们海西镇的大眼鱼确实是我们那里最好的。我想这与一条特殊的海流经过你那里有关,正是那一条海流的原因让绝大部分的大眼鱼都集中到你们那里去了,所以我们定溪县的其它地方才不怎么常见大眼鱼,相反,你们那里的大眼鱼不仅多,而且都是异常的肥美

    “那看来海西镇也是得天独厚啊。”孙志成也笑着说。

    郭敬伟点了点头,但是又马上就摇了摇头,说:“如果光从大眼鱼这一种鱼类来说,我们海西镇的确实是愕天独厚,但是从总体来说我们那里海鲜比起海潭镇来说就差远了,在种类上。在质量上都有不小的差距。”

    “呵,这是地理环境的问题,人力没有办法改变啊赵海生知道郭敬伟说的意思。也明白他的心里对这种现实的遗憾,这只能说是海潭镇的老祖宗们比海西镇的老祖宗们更有眼光,或者是更强在,在无数年之前就占住了这个地地方。

    郭敬伟也摇了摇头,不过是没有再说这个问题,而是问:“赵老板、孙老板,你们刚才所说的想从我这里入货大眼鱼,不知道是怎么样

    个

    赵海生与孙志成两个人计划的快餐连锁店还处于保密的阶段,知道的人基本上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前就没有几个了。

    郭敬伟虽然赵海生和孙志成已经计利和他合作,但是在这样重大的事情之上也不可能提前和他透露,当然,借口也是现成的。

    “郭老板,你也知道我在广州有几十家的海鲜连锁店,而孙老板在广州更是拥有海鲜酒楼,我们的这些地方每天所能消化的海鲜的数目加起来不是一个小的数目。在我们两个人的店里和酒楼里还没有大妾地出现大眼鱼这种海鲜,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海潭镇我的船队不太可能大批量地捕到这种鱼。但是这种鱼在我看来是很有价值的,所以说我们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