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

第113部分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13部分

小说: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错,关羽的脾气是不适合有人和他在荆州平起平坐的,刘备把他自己仍在外面当老大还行,但是也要给他配备一个合适的领导班子吧?结果,这里除了他的关家军外就只有一个参谋马良了,对了,还有一个诈死苟延残喘活到后来的廖化将军。

  如果关羽身边有一个得力助手的话,也许结局不是那个样子了,事实证明,关羽和魏延一样,如果对手只有一个的话,完全可以应付,一旦另一个耐不住寂寞的话那可就危险了。

  关羽的脾气肯定和黄忠还有魏延不对付,论资排辈,马超和张飞不该这里当老二,不过还有赵云呢?还有陈到呢?可惜霍俊死的太早,不然的话,也不会由着关羽自己单挑防守男曹仁,后面是区区潘睿、士仁(就是那个傅士仁)以及糜芳了。

  不管刘备是高估了关羽集团还是低估了孙权的破坏力。总之,他全面龟缩了自己的防御带,本身就有点轻视荆州的战略地位的意思了。

  思想根源在哪里?刘备和庞统的谈话达成共识就是了。

  这一次,诸葛亮只能把这份担忧隐藏在心底了,风头正劲的庞统不会给他翻案的机会,只有在刘备得手之后再慢慢争取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庞统的死亡反而促成了刘备变本加厉的透支荆州资源,本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反而在后来的一系列战役中成了既定事实,刘备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汉中,并且取得了有生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对曹操的军事胜利,而诸葛亮被留在了成都政务繁身。

  更加致命的是,刘备选择的庞统的替身——法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益州本土派,他要做的自然是为本集团谋取更大的话语权以及在刘备政府中的利益,所以,诸葛亮只好默默的看着荆州军区被边缘化,一连串的胜利让刘备忽略了那个让他发迹的地方,诸葛亮祈祷的对象孙权没有耐住寂寞。

  于是,担忧成了现实。

  将荆州边缘化,刘备终于尝到了苦果,再想拿回来也晚了,他的那个仿效高祖刘邦的千秋大梦被无限期的搁置了。

  这都是后话,目前阶段,卧龙凤雏的暗战还只是停留在了凤雏得志、卧龙低调的层面。

  后者没有想到那会成为现实,而凤雏,还在兴致勃勃的策划着刘备颠覆刘璋政权的计划,浑然不知死期将至。

  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四川,看看刘备和刘璋这对同宗冤家是如何在这个大舞台上演绎一段变脸的好戏的。

25—01:懦弱刘璋的自乱阵脚
刘备能够听任庞统的怂恿去收拾刘璋,实在是因为这位本来无懈可击的同宗突然撕开了一个口子。

  还是从头讲起吧。

  其实我们这位老兄也算是一个荆州人——江夏竟陵是他的籍贯。

  之前一直再说刘璋同学是个笨蛋,其实,这个笨蛋不是说他智商低,也不是说他一点治理国家的才干都没有。

  如果他智商低的话,也就不会是坐在这个位置上那么长的时间了。

  四川,在他的统治之下并没有什么频繁的天灾人祸,他本人也没有像董卓那样变态,诸葛亮还有庞统等人在评论时都在说四川是一个富裕的地方,一个暴君能够把他的治下搞得这样有声有色吗?董卓,我们要说他是英雄的,但是前面要加一个前提——暴君。

  刘璋不是,他算得上是一个好人,我们还可以说他是民本主义者,虽然他失败了,可是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让自己的子民不被战乱骚扰(以后会慢慢讲到),在他的统治治下,益州的户口有百万,如果我们还记得刘禅投降的时候蜀汉的户口就明白了——94万。

  半个世纪过去了,蜀汉人口不降反升。

  你可以找借口,说什么藏匿人口现象等等,但是你怎么就知道刘璋时代没有这种现象?再说了,刘璋时代的统治区不比刘备—刘禅时代,南中处于自治,边地没有开发,汉中在统治范围之外,更重要的是统治时间也不长,要知道,蜀汉在刘备短暂的三年之后一直是号称头号治世能臣的诸葛亮打点上下,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北伐一直是局部战争而且伤亡有限),在这样的前提下,人口数都没有可持续发展,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可见,刘璋不算笨到家。

  所以,没有人说他是暴君。

  他生错了年代。

  在这个乱世,不进则退,刘璋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思进取,比较温顺,偏偏又占据着一块风水宝地,这就是致命的弱点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何况是一批窃国大盗。

  所以,刘璋一次次的自乱阵脚,一次次的把自己的命门暴露出来让敌人无休止的观赏和意淫。

  赵韪事件是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虽然被手忙脚乱的摆平了,可是让大家都看到了,刘璋有点力不从心,*不住手下,而对他来说,亏得有东州兵保驾护航才逃过一劫。所以,相比之下,刘璋和东州集团走的更近一些,不要忘记,大家都是外来户。

  对张鲁近似粗暴的外交政策(不管谁先不老实的,刘璋此举都是一次不明智的行为,好不容易牛逼了一把,还牛逼错了地方),则又把自己推进了一个深渊,丧失了一个可靠的盟友?没有那么简单,随后的一系列昏招都是在为这一次失误买单的。

  刘璋的立足乱世的策略是什么?做好防守工作,然后再找一个带头大哥就可以了——在春秋时代还可以,在那以后,只能延缓自己的灭亡而已。

  刘璋为自己选择的老大是曹操,可惜,马屁拍的有点晚,还有点被迫的意思,当他看到曹操奠定了在北方的绝对优势之后有点慌了,看到汉中向中央靠拢之后更是有点心乱如麻,他和张鲁之间那些破事谁不知道啊,万一有了中央做靠山向自己施压怎么办?

  所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刘璋加紧了对曹操的公关活动: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

  这次效果不错,曹操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封刘瑁为平寇将军。

  随后,刘璋趁热打铁,派遣另一特使张肃前去公关: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

  所谓的叟兵就是蜀汉地区的少数民族雇佣军,算得上是特种部队的一支了,这可以看出刘璋本人的立场了——没有野心,谁强大就跟谁混。

  这一阶段曹操之所以对刘璋比较热情,就是因为还在忙着攻略荆州,汉中和巴蜀,这些暂时够不着的地方就以安抚为主——远交近攻嘛,等以后的,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刘璋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他高估了自己的被利用价值,所以,得意洋洋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隐患。

  不过对潜在的危机刘璋并没有察觉到,还是孜孜不倦的向曹操暗送秋波,不久,就又派遣张肃的弟弟,别家张松前去拍马屁。

  他设想的倒不错,张松能说会道,又是张肃的弟弟,应该没有问题。

  可是,他想错了,结果就是送去了一枚炸弹,逼得自己乱了阵脚。

  张松是一个很有权力欲望的人,看到张肃出去溜达一圈成了广汉太守,自己也是跃跃欲试,可惜时不我待,他去的时候,曹操已经迅速搞定了荆州,刘备被打跑了,正是最嚣张的时候,所以,言语之间有些不屑,而且不待见张松了——“不复存录松”。

  张松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自然不爽,于是回来之后就给刘璋传达了与张肃截然相反的信息:曹操不是什么好鸟,早晚也会对咱们下手的,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而且,这个人心胸狭窄,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气候了,还是离他远点吧。

  然后就是各种诅咒,最后的结论是“劝璋自绝”。

  刘璋不是傻子,所以没有说什么,但是不久之后,赤壁一战,曹操惨败,形势大变,就又把张松给当成宝了,问他对策。

  本来张松就是随便骂骂而已,但是没有想到自己中了五百万,曹操真的败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转机来了,不过不是在现任的领导下,而是自己选择一个老大,自己做开国功臣。

  于是,他就先斩后奏的怂恿刘璋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外援。

  张松物色的是谁呢?

  就是刘备。

  于是,益州,本来就有点四分五裂的党派更是风起云涌,抢着出去选择认为可以充当自己依靠的老大,一时间乱成一锅粥了。

  自从《无间道》问世之后,香港就是卧底戏遍地开花,四川也是,自从刘璋稀里糊涂的搞活思想文化的复兴活动后,从张松开始,一连出了好几部质量上乘的无间影视作品。

  只不过他们的立场不同,有支持警察胜利的,有同情黑社会的。

  一时间很是热闹,让我们逐一的赏析一番吧。

25—02:今天你卧底了吗(1)
星爷的《上海滩赌圣》中开场不久就可以看到上海的黑帮砍得血流成河,今天是穿着黑裤衩的耀武扬威,明天的是红背心的专横跋扈,总之是派系林立,谁占上风还不好说。

  现在的益州就是这种状态。

  天下大事因为曹公的阴沟翻船而再度陷于迷茫,所以也都是四分五裂,只不过碍于刘璋还没有死,所以,在真正开打之前还是中规中距的把绿帽子啊、红背心啊、黑裤衩啊掖在外套里面(把裤衩穿在外面的那是超人),老老实实的上班,下班之后再暗自活动。

  所以,这个时候,几大派系已经分化出来了,抢着演卧底角色的不是少数,如果走在大街上有人悄悄和你说:嗨,今天你卧底了吗?千万不要奇怪,这是今年的流行问候语。

  有几大派系呢?三个,分别是保皇党、拥刘派和拥曹派。

  而如果再细致的分一下,保皇党还可以分为墙头草保皇党和死心眼保皇党,后者不光是有免检商标,质量也过关,绝对不含有三聚氰胺,而前者,体质不佳者常年服用会得肾结石。

  先来看看保皇党吧。

  顾名思义,就是坚决鄙视一切外来统治者,坚决拥护刘璋一人做老大的基本国策,谁敢让刘璋下野,让在野党执政就让他人头落地。

  这一派有文有武。

  武将的代表是张任、刘愦、杨怀、冷苞、邓贤。

  其中杨怀属于被刘备偷袭斩杀,不知道他的具体立场,有可能是含有微量的三聚氰胺,不过不会害死人,而且看他烈士的份上就算了。

  剩下几位中只有张任留了点事迹出来,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

  这种小弟是所有老大真心招募的对象,他们厮混江湖的信条只有——忠义,是那种经典的古惑仔,所以,在他的率领下,冷包等人都是力战而死,以至于给刘备添了很大的麻烦。

  所以,这帮人是死心眼保皇党,纯蛋白质,没有一点三聚氰胺,用着安心,喝着放心。

  还有一位叫做严颜的,起初也是死心眼保皇党,只不过是在张飞的感召下掺了假,属于“被动生产环节中被人投毒”,看在他很有气节的份上我们也可以把他归结为死心眼保皇党吧。

  下面再来说说墙头草保皇党(学名——三聚氰胺保皇党)。

  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是有长有短的,所以,形形色色的墙头草们,三聚氰胺的成分也不太一样。

  有些人表现的很煽情,比如黄权先生。

  黄权是益州本土派,又是被刘璋提拔出来的,所以,一开始他就旗帜鲜明的反对,慷慨激昂的说: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容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不过可惜,刘璋病急乱投医,拿黄权的话当作放屁。

  黄权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抵抗,其他人都望风而降的时候,他既不出战也不挂白旗,就是死皮赖脸的闭门不出。

  作为过来人的刘备也不逼他,结果,刘璋投降之后,最大的保皇党黄权,暴露了自己的三聚氰胺成分,也开门投降了。

  有些人表现的比较执着,比如刘巴,刘璋要请刘备进来,刘巴就劝他,这种枭雄最好不要请,一山不容二虎啊,刘璋把他请进来后,刘巴又说既然弄进来了就要想办法把刘备做掉,就算不做掉也要把他养在成都控制起来,千万不要给他钱财人马,那是放虎归山啊。

  刘璋当然不同意,我靠,不让他去打张鲁,那我还要他干什么?

  于是,刘巴就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他的执着在于,不是待刘璋投降之后马上投降的,而是被刘备软磨硬泡才羞答答的走了出来。

  这两种人基本上构成了三聚氰胺保皇党的主体,只是质量参差不齐而已,有像许靖那样抛弃城池子民翻墙逃跑的,有像黄权这样,有像刘巴这样还要点脸,知道点羞耻和荣辱观的。

  他们不愿意就这么归顺刘备,不是代表他们是铁杆的保皇党,不代表他们是铁杆的刘璋支持者,羞耻心和尚存的良知是一方面,还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他们希望,或者说理想中的君主不是刘备。

  是谁呢?曹操,或者说是中央政府。

  黄权后来因为偶然的因素被纳入曹魏体系,还得到曹丕的重用,至于刘巴,在投靠刘璋之前就有浓厚的亲曹情节,作为荆州人士的代表之一,他就是为了躲避刘备的收编,要追随曹操,才曲折的混进了刘璋幕府,没有想到最后还是没有逃出刘备的“魔掌”。

  曹操的强势的影子,一个中央的宣传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被刘备收编,意味着自己将被强行拉上抗战中央的战车,大一统遥遥无归,还要使得益州百姓生灵涂炭,因为曹操实力即便受到了赤壁的挫折也还要强于刘备的,所以,他们本能的排斥后者入主。

  只不过,相比之下,他们少了一点杀身成仁的勇气和信条,或者说在确定刘备还是一个不错的老大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在这个政府中领取一份薪水,到时候再说嘛。

  张任这样的死硬派保皇党身上有着浓厚的侠义气魄,而黄权们,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