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

第119部分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19部分

小说: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必然的,刘备要抽调荆州地区的后备军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5—16:伪装破裂、死斗(8)
这一次,被刘备抽调上前线的分别是诸葛亮、张飞、赵云。

  基本上,只是留了一个关羽在后方,看来他是对益州势在必得了。

  《先主传》中就是如此讲到的: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从水路进军,连连拿下白帝、江州、江阳。

  而在攻克江州之后,第二梯队这一路人马再度分兵,在面对巴郡太守严颜的时候,轮到张飞的表演时刻了,通过义释严颜(和小说出入不大,就不多讲了),争取到了一个很有人缘的王牌,使得张飞进展更为迅猛,靠着巴郡太守老将严颜的威望,他迅速的在这一带巩固了自己的军事成果,而后来在刘备平定四川,张飞荣任巴西军分区司令,也和这一点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是张飞这一路的情况,而与之分兵的赵云也是十分顺利,这位保镖上战场的机会不是很多,虽然都不是特别的重量级,可是他几乎每一次出场都没有给老大丢人,这一次也一样:他迅速的占领了江阳。

  而这些部队,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他们的行动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按照刘备指定的路线迅速前进,然后,和走雒城路线的刘备在成都城下会和。

  这帮人走的是远道,因为不光是要打下成都,还要尽可能的扩大占领区,为以后的统治打下消化的基础,而刘备走的是猫的直线,只是没有想到,眼前的敌人是最难啃的,以至于在一年之后才在成都城下会师,还顺便被远方的马超给捡便宜了。

  雒城是在建安十九年夏被攻破的,刘备围攻了一年有余,由此推断,刘备自从建安十八年就开始了,庞统的死亡时间是建安十九年,所以,他是在攻打雒城的进程中阵亡的,而这一段时间,诸葛亮们已经是在忙的不亦乐乎了,而且根本就是分身乏术,刘备忙活雒城,诸葛亮们忙活水路,霍峻镇守葭萌关,大家是各司其职。

  雒城难打,一方面是城池坚固,一方面是有刘璋的儿子刘循亲自把守,政治素质过硬,出不了李严这样的叛徒,一方面是补充了前面败下来的张任等人,加大了防守的力度和强度,而这些人也都是死硬分子,比如那个张任吧,雁桥一役败北被俘,刘备劝他投降,态度和张飞差不多了,可是,张仁的立场却是比严颜坚定不少,也没有太多的污秽严舆对刘备进行人身攻击,只不过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老臣绝对不会侍奉二主的!——这种人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的,所以,刘备只要杀了他了事,就当是以此祭奠阵亡的庞统吧,不过,之后,一说起张任的死,刘备还是很惋惜的样子。

  这种人,虽然让人无计可施,不过,终究是个英雄,不怕死的人,总归会被人佩服的,如果哪一天这种人被鄙视被嘲笑了,只能说这个时代的人没有救了——我们可以做不到,可以怕死,但是当看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也抱着无动于衷、麻木,甚至冷嘲热讽的时候,只能说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可笑的是笑话人的人,而不是死去的英雄。

  但是,不管怎么说,庞统的死亡没有终止刘备前进的步伐,曾经被看作是固若金汤的雒城还是在城头竖起了刘备的大旗。

  成都,就在眼前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5—17:伪装破裂,死斗(9)
刘璋,就在刘备即将挺进的前方龟缩着。

  而站在刘备身边的,则是久违的张飞、诸葛亮、赵云、新近归顺的严颜、李严等人,卧底多时的法正——张松已经进了烈士陵园名单,而另一位卧底孟达先生,在当初率领2000士兵会见刘备的时候,就被留在了江陵。

  雒城,曾经被围攻了一年才拿下,现如今,更加坚固的成都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雒城呢?

  说实话,刘备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根据线人通报,现在城中还有一支30000人的军队,而库存的粮草,耗上个一年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个对刘备不利的就是,虽然目前是势如破竹,可是,由于他发动的是不义战争,所以,还有很多人对他不服气,现在,汇集在成都城中的就是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他们一直在撺掇刘璋负隅顽抗。

  所以,刘备比较闹心再正常不过了,相比之下,刘备除了加强攻势之外,期盼的就只有刘璋识大体,主动缴械了,看在之前他怜惜民力的份上,这种可能并非是没有的。

  只是,在这之前,要加强对刘璋的压迫。

  造化弄人,正当刘备急火攻心的时候,一个突发的利好消息让天平向刘备这一方倾斜了。

  这就是马超的“弃暗投明”。

  自从马超被姜叙还有杨阜一干“小人”暗算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力掀起大的风浪了,于是,只好跑到张鲁这里苟延残喘。

  张鲁一开始还是很器重他的,毕竟这是一员猛将,所以,马超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甚至马超借兵回去报仇,张鲁也同意了,最后还要套近乎,主动和马超联姻。

  正所谓树大招风啊,马超本来就是不知深浅的家伙,再加上借兵征讨失利以及张鲁对曹操的软弱作风,所以,以杨昂还有杨松等人对于马超从来没有停止过人身污蔑,先是攻击他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家里几百口人都因为他而死,从而阻止了张鲁和马超成为亲戚,接着又说马超包藏祸心,对张鲁政权有取而代之的野心。

  时间一长,张鲁就对马超有一些疏远了。

  马超虽然不知深浅,但是还不是反应迟钝的傻子,也感到了张鲁对自己态度的转变,再加上他也看到了张鲁面对曹操肯定是不会有什么指望的,别说报仇了,就连保命不被曹操吞并都不好说。

  所以,马超表面打着太极拳,暗地里也在找下家,随着刘备的节节胜利,将刘璋困在了成都这座孤城里面,已经是胜局已定了,于是,这个可以和曹操对抗的下家也就浮出水面了。

  所以,马超决定反水到刘备那里,找棵大树去乘凉,于是,就“密书请降”——这就和演义中不一样了,里面还扯出一段不打不相识来,并且是刘备趁人之危前去招降,其实完全是搞反了,马超是主动贴上来的。对于马超的到来,刘备当然是高兴地不得了了,连忙派人前去迎接。至此,从独树一帜和曹操对抗,到满门抄斩跑到张鲁手下厮混,再到现在的归顺刘备,曾经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割据势力(至少,周瑜眼中是这样的,而曹操,也确实是忌惮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马超洗尽铅华,成了万千打工族的一员。

  他不再是老板了。

  不过,现在的表现机会不多了,为了争取到一个不错的地位,马超主动的率领本部人马围攻成都(当然是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公司被刘备集团收购,成为皇叔企业旗下的子公司之后才正式进兵成都的),于是,靠着他的威名,刘备完全击溃了刘璋的信心,马家军成了压垮巴蜀刘璋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围城数十日后,刘璋泪流满面的对属下说:我们父子在川二十余年,没有什么恩惠施与百姓,但是,至少我们可以让子民少受战乱之苦吧?

  于是,横行巴蜀二十余年的刘璋企业宣布破产,被新贵,从小作坊起家的刘备给兼并了,城头变幻大王旗,虽然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来,可是,刘备还是吃掉了这位同宗的家族产业。

  刘璋是失败者,被请进来的刘备干掉了,从联盟到破裂、死斗再到失败,不过是三年的时光,单比较刘备和刘璋的综合素质,自然是前者更有资格坐在这个老大的位置上了,如果再很无耻的套一下历史辩证法什么的,我们还可以无聊的说上一句:刘璋的失败是有他的历史必然性的。

  但是,我还是宁肯假设一下,如果当初刘璋牺牲一下梓潼一带的老百姓,来个坚壁清野,还会是今天的局面吗?如果不管来的是不是马超,刘璋都要负隅顽抗,刘备还会兵不血刃的拿下成都吗?

  不会,至少不会这么轻松。

  可是,就算刘璋防守住了刘备的这一次进攻,又能怎么样呢?依照他的素质,他不会有一统天下的那一天,也不会防守住刘备第二次、第三次或者是曹操的攻击,这么说吧,早死早投胎,现在退出,刘璋除了被人嘲笑一下懦弱外,还可以留下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相比于刘备的长坂坡惨败,刘璋的这个举动才是真正的仁义,刘备,那是沽名钓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璋也算是一号英雄,也算是一个胜利者。

  不管怎么样,曾经被打的险些没有立锥之地的刘备继赤壁一战捡漏成功之后,今次终于真正的迎来了命运的转机,估算一下,刘备拥有了荆州一半的领土,而今拿下了巴蜀,未来还可以将南中地区真正的纳入自己的版图,虽然和曹操还有孙权相比,还是弱小一些,可是,毕竟一切都在往好的一面发展。

  战场已经打扫完毕(武戏文唱,让清洁工们不必过于费力清除血污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刘备是如何调配战略资源的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6—01:将三大帮派重组(1)
天时地利人和。

  一般来讲的话,大家都把刘备算到占据人和那个圈子里面的。

  其实,这还是有一点生搬硬套,诚然,这三点是成大事的根本,但是,既然要炒作三足鼎立嘛,最后的成功者就一家占据一点吧,所以,根绝排除法,曹操占据了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据了地利(长江天险),那么我们的刘皇叔只好出人和这张牌来,正好,人家一直是以仁义的化身自诩,所以,就这么凑合吧。

  但是,刘备之前所谓的人和,其实也就是掌握那么一点舆论的同情度而已,论起人才的广度和厚度,他根本就无法和曹操、孙权相提并论,至于是否掌握民心,呵呵,不好意思,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民心的主体——那些生存在底层的老百姓们,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没有错,就是温饱、生存,最起码的生存而已,这一点,几千年来,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什么改变,而谁能够给老百姓带来这些呢?曹操和孙权都是大佬中的顶级人物,虽然不是刘璋和张鲁这样的真正的民本主义者,可是,他们也都知道体恤民情,所以,民心,必然是站在曹操和孙权这一边,而不是站在在野党性质的刘备这一边。

  不幸之处在于,书写历史的并非是老百姓,而是那些自诩为掌控了民心大方向的知识分子们,你尽可以说他们更加高瞻远瞩,可是,至少在反应民心上,并没有真正做到表里如一,曹操和孙权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得罪了读书人,刘备没有,或者说,他还没有这个机会。

  所以,不论是从哪一点来看,从硬件还是软件,刘备都是名不副实的“人和”拥有者。

  这是在以前,那么,在拿下四川以后呢?刘备已经迎来了命运的转机,可是,这次成功,不管是开始还是过程,赢得一个如此完美的结果,靠的也是权谋诡诈,和人和无关。

  说这个是人和,我相信,除了读书人必做的表面文章之外,那只能是一种讽刺了。

  而且,即便是这阶段,比起人才来,刘备也没有什么优势,甚至还有一点偏科,应用性人才一直是处于紧缺状态,比不上曹魏和东吴,人家那才是文武全才,而之所以给人感觉刘备手下最是人才济济,除了和自己的过去相比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之外,那也多半是三国演义的功劳,只要有罗贯中这个粉丝在,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还是那句话,超越自己。

  没有错,刘备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在于他超越自己了,看看他的身世、资质、起跑线和底牌,和曹操和孙权相比差的太多,简直是没有可比性,所以,我们可以鄙视刘备,但是,再怎么鄙视,我们都要称赞他,就凭这执着和坚忍一点,很多人都做不到。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刘备是怎么真正的完成了质的飞跃吧。

  益州,这块天府之国,终于被刘备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他的这一尴尬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扭转,在刘璋的配合之下,“武戏文唱”得以顺利推行,这对刘备有利之处就是在于他为刘备这位继任者保存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庞统阵亡,还有杨怀、张任、冷苞等人的杀身成仁固然可惜,可是这些毕竟是少数,所以,一个足以支撑起现在的刘备企业正常运作的工作团队在刘璋的妥善呵护保管下已经成型了。

  刘备之前人事部门门可罗雀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但凭这一点,他就应该给刘璋一个不错的归宿,不是说考虑到形象问题,也不是对刘璋的承诺,至少为了这笔实实在在的遗产,他刘备就该这样。

  现如今,是各种类型的人才都具备了,就像罗纳尔多是个泡妞的金字招牌一样,三国年代的刘备也具有同样的魅力——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第一批招揽来的人才就是以法正还有孟达为首的卧底们,拨云见日,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终于可以见光了,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之前还被人唾骂,现在,却成了英雄,赌大小赌对了。

  第二批人才则是在征讨四川的战斗中,或是被刘备感化,或是被刘备的力量所胁迫,感觉不能再跟着刘璋混了,比如前面讲到的李严和严颜,我们可以把他们算作是阵前起义,虽说是慢了半拍,可是还算是及时的站到了正确的政治立场上,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第三批人才是刘璋曾经的坚定拥护者,比较晚的投靠在刘备这一边,我们可以说他们脑袋瓜不灵活,也可以说他们还算要点脸,没有倒戈的那么快,所以,刘备本着治病救人的精神,还是软硬兼施的把他们划到了自己的帐下,毕竟,都是人才,难得啊,只要不是像张任这样的死硬分子,我就一律给你们改过的机会,也只有在我的公司里面,你们才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啊。

  这里提一句,即使我们对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