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

第181部分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81部分

小说: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可真是大好人啊,不惜身败名裂也要让刘晔百战百胜。

  聪明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曹操虽然可以理解,但是,曹丕中招4次,曹睿再接再厉,祖孙三代连续中招6次。

  这三位的智商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为什么只是对刘晔尊崇有加,而到了关键的政略问题上,全都表现的十分蹊跷,而且,除了公孙渊那一次之外,所有的议案全都和刘备有关。

  所以,背后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作为汉室宗亲,曹操等人对他一直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虽然知道刘晔是一个人才,可是,一旦涉及到一个敏感的问题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将刘晔隔离开来。

  而且,曹操对于刘晔也不是全然排斥,比如*庐江山贼陈策的时候,以前派去的偏将失败了,曹操问其他的谋士都说不该派兵去,只有刘晔正确的分析了前后形势的不同“往者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今天下略定”“岂况明公之德”认为可以攻下“先开赏募,大兵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

  于是,曹操笑着说:“你的话正合我意啊”。于是按照刘晔的计划行事,最后果然成事。

  可见,不涉及敏感问题的话,曹操对刘晔还是很放心的,两相对比,更是折射出了刘晔在曹魏集团中的难以明说的尴尬地位:

  如果曹操可以像信任郭嘉一样信任刘晔的话,刘晔的成就会大得多。

  只不过,虽然曹氏一直号称唯才是举,可是,与汉室有关的人还是有点避讳的。

  是戒备心也好,是愧疚心也罢,总之,刘晔的政治生涯充满了遗憾,顺带着也给曹魏政权带来了损失,尤其是在曹丕统治时代。

  好了,扯得有点远了,在验证刘晔的下一个预言灵验之前,先来看看孙权方面的反应吧。 。 想看书来

37—04:奇招,书生大将(1)
当曹丕的一纸诏令发放到了孙权的手中时,我们的新科吴王心里那一块石头落了地了:

  可以集中全力对付刘备了,不过要快,一旦时局不利的话难保后面的曹丕会干出点什么来。

  选择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想到这个话题就有点头疼,不,准确的说孙权是有点伤心,周瑜和鲁肃远在天涯,吕蒙的去世可是近在咫尺啊。

  我江东不缺骁勇善战的军事将领,但是,一缺大局观良好的统帅级别人物(不是缺,是死的早),二缺卓越的步军统领——刘备这厮摆明了是心虚,初战告捷之后放弃了水战计划,直接陆战招呼,算你狠啊!知道我的手下都是见惯了大风大浪,放在地上就要打个折扣了,想那黄盖和程普等老一辈军事家倒是从北面飘过来的,马上地上极为娴熟,可惜,都已不在人世,存活下来的几位,比如韩当等人,可惜,冲锋陷阵可以,指挥三军还差点。

  孙权在想,大家也在猜,是找一个资历深厚的,还是找一个宗室(信得过的)的呢?

  人选一出,朝野震撼。

  因为孙权选择的是陆逊。

  一时间大家纷纷站出来发表反对意见,虽然在反对的同时没有提出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可是,还是不同意。

  如果我们反过来看的话就会说这帮人鼠目寸光,你看人家陆逊打得多么的精彩啊,怎么就不同意呢?

  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孙权选择陆逊的确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不啻于一场豪赌。

  冒险不在于陆逊的年龄,游戏中的人物造型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这个娃嫩的很,毛头小子。

  其实我们的陆逊现在已经不年轻了,183年出生的他现在已经几近不惑之年了:38岁。

  也许比起关羽或者张飞这样的人来看,还是年轻的,可是,在孙权这边绝对不是第一个,看看人家周瑜和鲁肃还有吕蒙病逝的年纪就知道了,陆逊已经有点老了。

  冒险也不在于陆逊的政治操守和忠诚度,别看人家姓陆,但是还是和姓孙的八竿子打得着的。

  ——孙权把兄长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和大佬联姻,咋地也是一个外戚,衣食无忧啊。

  冒险也不在于威望,虽然说那层外戚关系容易给不了解内情的外人造成陆逊乃是一个小白脸的印象,但是,实际上人家本身是江东大族的后裔,孙权和他联姻也有拉拢本土势力的目的。

  这样一来,陆逊的威望、资历和忠诚度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所以,那些投上反对票的人其实不是顽固不化,而是真真的为东吴的未来而担忧。

  陆逊最大的“短板”就是——积累的功绩和名望并不足以让他一步到位接过吕蒙手中的枪。

  还记得当年吕蒙玩暗度陈仓偷袭关羽的时候向孙权推荐陆逊接替自己的理由吗?

  “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这是第一个理由,算是肯定了陆逊的基本素质还是不错的。

  但是,这不是主要的,重点在下半句:“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陆逊没有什么名气,把他弄上来的话关羽容易心理放松,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来个出其不意了。

  于是,陆逊便以36岁的年纪被孙权拜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了吕蒙——不是说真的让陆逊顶替吕蒙,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而已,让他去糊弄关羽而已,所以,后来真正指挥偷袭战的还是吕蒙,陆逊,只不过是在一旁打打下手,当吕蒙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他以一支偏师进军巫县—秭归。

  如果没有名气的话,固然可以麻痹敌人,来一个出奇制胜,但是,同样的,对于内部人来说也是一个出奇制胜,他们可以接受之前的任命,因为那是玩阴的,现在不一样了,国难当头啊,真刀真枪的上阵厮杀。

  陆逊,他行吗?

  这倒不是大家对他有所偏见,看看他过往的简历我们就知道,质疑是有道理的,不质疑那才是不正常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7—05:奇招,书生大将(2)
陆逊的第一次走上前台虽然只有21岁,但是,干的却是有关内政方面:“历东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领县事,年旱,开仓济民,督农桑。”——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今湘江海宁西南)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海昌境内连年遭旱灾,他开仓赈济贫民,组织生产自救。

  在任期间虽有*地方*的军事行动,但是规模不大,而且对手也不是正规军,只不过是土匪而已,陆逊统帅的士兵不过2000人,屯田的贡献大于剿匪的贡献。

  建安21年,鄱阳的贼帅尤突作乱,影响甚大,陆逊率军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将其讨平,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将军,屯兵利浦。

  这一年陆逊已经33岁,虽然是军事方面的贡献,可是注意,他是配合作战而已。

  从21岁走上政治舞台开始,一晃12年过去了,陆逊的生活不说平淡无奇,也没有*到哪里去。

  当时,东吴境内的许多山区越族居民据险自守,不服从孙权政权的统治,并不断起事反吴,于是建安22年,陆逊向孙权建议:“方今英雄棋跱,豺狼规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孙权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采纳其建议,任命他为右部督。

  同年,费栈被曹魏策反,在丹阳煽动山区越族居民起事,充当曹军内应,配合曹军。孙权命陆逊率兵前往征伐。

  当时费栈人多势大,陆逊带去的兵马较少,敌我悬殊,但陆逊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很快击破费栈武装。

  之后,陆逊勒令各山区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编入户籍,种田纳赋,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完成了这些,陆逊率所得精兵回驻芜湖。

  这一次算是陆逊单独领兵了吧?但是,他在军事上的表现远被后来的政略措施所掩盖。

  再然后就是给吕蒙打下手了。

  也就是说,从21岁到38岁,陆逊在漫长的18年政治生涯中,鲜有军事上的光鲜表演,不要说和周瑜比较了,吕蒙也比他强出一大块来啊,倒不是说军界一定要论资排辈,可是,你陆逊总要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军事方面的贡献吧?

  所以说,孙权有点冒险,不,是很冒险,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把陆逊拉出来历练一番的话还好,这样的话,对属下们还是有一些交代的,可是,现在刘备已经大兵压境了,没有时间了——如果你非要从那些*山贼的事迹中找到陆逊有卓越的军事才华的话我无话可说,实际上,刘备绝对不是这些草寇所能比拟的,人家是正规军,陆逊这些实则虚之的兵不厌诈的伎俩未必好使,刘备已经不是当年百战百败的刘备了。而且,单论剿杀土匪的话,陆逊也不是业绩最突出的,凭什么就让这个家伙统领东吴大军决定江东的未来呢?

  促使孙权做出这个决定,出这个奇招,有两点。

  第一,大局观还算不错,提了几次议案,尤其是破袭荆州上和吕蒙英雄所见略同,虽然资历差点,但是也不是太离谱;

  第二,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了,只好赌一把。

  孙权自觉自己的运气不错,压的冷门都比较准,至于是否可以服众的话也好办,先把他拔高,如果手下将领口服心不服的话那就让陆逊自己去摆平吧,我就不信他没有这个本事,当年周瑜不还是被老将程普看不起?最后还是被周瑜化解。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带头信任他,相信底下人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反对声音了。

  于是,孙权力排众议,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统率朱然、韩当、徐盛、潘璋、孙桓等部。

  军队呢?待遇和周瑜差不多,50000人。

  这样一来,吴蜀之战算是真正的开始了,前面讲了刘备设计的433,现在,陆逊主导的阵容也浮出水面了。

  什么阵型呢?圣诞树的经典之作:4321。

37—06:防反,四三二一(1)
在这里还是按照之前描述刘备的433的顺序,从守门员的位置说起吧。

  门将的位置当然是由孙权来干了,其实人家也想冲锋在前,过一把进球的瘾,但是,逍遥津一战充分证明,自己当前锋实在是蹩脚的很,不管后面喂球喂的有多舒服,球就是砸不进去,而且还经常坐球车,弄得贻笑大方。

  于是,痛定思痛,孙权决定改行,不,准确说是重操旧业,老老实实的在后面当个守门员+加主教练吧,说不定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破一个守门员不失球的世界纪录什么的。

  所以,不管前场人员如何的重组,后面球门里面的孙权都是悠哉游哉的稳坐钓鱼台。

  这一种感觉还是蛮不错的。

  中后卫组合倒不是重点,当然了,不是说不重要,就像刘备433中的诸葛亮和赵云,在这场战役中没有冲锋陷阵,可是,不能说人家是光拿工资不干活的公务员,所以,我们可以把张昭和顾雍放在这个位置上,也可以把诸葛瑾拉出来放在这个位置上,无所谓的。

  边后卫有点分量,一方面,当圣诞树的中路无法突破密集防守的话,边卫的压上助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钳制刘备军的打法,为了限制对方锋线三叉戟,边后卫的表现很关键,但是,主要的还是侧重防守,尤其是在陆逊确定了以防守为主,控球为主(以便把比赛节奏导入自己的计划中来)的前提下,更是绝少压上,除非形势极为有利的时候。

  左边后卫是丞相步骘,当然了,丞相是后来的事情,眼下他是平戎将军,因为沙摩柯率领着武陵蛮夷配合刘备军作战,表现的比较生猛,弄得附近一片区域风声鹤唳,给孙权的门前制造了很大的险情,所以,步骘以交州兵10000人进驻益阳一带,严密盯防沙摩柯,保证敌人不会打通左路走廊下底传中或者形成攻门。

  右边卫等同于中卫,因为刘备的锋线中左边锋冯习突破能力一般,速度也不怎么样,所以主要是带着带着就转移到中路,顶多是骗一个角球或者界外球之类的,所以,右边卫我们可以给诸葛瑾,也可以给朱治。

  这个圣诞树的真正奥义是在中场。

  先看“4321”中的“3”。

  陆逊,当然不让的是这个中路的位置了,如果我们看一些足球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再AC米兰中找到这样一个人:皮尔洛。

  我们的陆逊不仅要像皮尔洛一样组织进攻,而且人家的防守能力是更胜一筹的。

  但是,毕竟是比较年轻啊,所以,一定要为陆逊找两位有资历有威望的老一辈革命家协防,主要的职责就是防守,拦截敌人的威胁进攻,偶尔也会插上进攻一下,就像皮尔洛身边的加图索一样。

  这两位分别由朱然和韩当出任。

  朱然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乃是朱治的养子,曾经协助潘璋擒杀关羽,接着吕蒙死后又代替他镇守江陵。

  总之,是个堵抢眼的角色,让他来当“加屠夫”很是恰当。

  韩当的资格更老,幽州辽西郡令支县人,与右北平郡人程普都是幽州人。因为长于弓箭、骑术,膂力过人,韩当被孙坚赏识,追随他四处征伐周旋,算起来也是三世老臣了,先是跟着周瑜打了赤壁大战和接下来的一系列战斗,后来又是与虎威将军吕蒙奇袭拔取了荆州的南郡(州治、郡治江陵),升迁为偏将军,遥领益州永昌郡太守。

  防守经验丰富,又是极富攻击力,更加重要的是在球队,不好意思,在江东很有背景,绝对的老资格,所以,给予陆逊极大的帮助的同时也有可能产生一些进攻组织和控球权的分配矛盾等问题,这就看陆逊如何去控制,如何去解决了。

  现在,再来看“4321”中的“2”。

  这两位主要是负责插上进攻的,因为陆逊的存在,所以,这里不会有“卡卡”那样抢风头的人物——潘璋和徐盛“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