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在行动:剑指华尔街 >

第6部分

中国在行动:剑指华尔街-第6部分

小说: 中国在行动:剑指华尔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
  一根稻草没有什么分量,可是如果把稻草一根一根地往骆驼的背上码放起来,最终总有一根稻草会把骆驼背压垮。
  新一轮风暴随时降临,最后一棵稻草的微薄之力胜似千钧。
  一如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几下振翅漾波,几周后便有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令人不寒而栗。
  哪怕是一丁点儿风吹草动,道琼斯工业指数和全球金融股指再次拦腰一截也不是空穴来风、奇谈怪论。
  如果危机的起源仅限于投资银行、证劵公司和对冲基金,还可侥幸地在第一波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免遭毁灭性打击,美国政府还可以借助自身和国际间的力量实施危机管理,大力拯救。
  事与愿违,美国的救市举措至今毫无起色,一连串最新出炉的经济金融数据和企业季度报告甚至低于最悲观的预期,华尔街股市急剧下挫预示,新一波金融危机已经提前到来。
  花旗和美银摇摇欲坠,一旦这两大商业银行熬不到最后而进入破产程序,雪崩将再一次波及全球,引爆更为严重的实体经济危机。
  可怕的是,危机的起源是多方位的,次贷毒药元素已经渗透到更敏感的其他器官,只是尚未发作,在第一波危机中幸存的商业银行和共同基金理论上成为即将压在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火墙”,一切静观其变。
  生命与欲望的胶着状态
  上帝吝啬地赋予人类有限而珍贵的生命,同时慷慨地赐给人类无限又贪婪的欲望。
  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命的美好与欲望的贪婪严重相克,常常不经而遇爆发冲突和严重撞击,引发人类社会的“生死之船”一次次偏离航道,触礁、下沉……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层出不穷,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永无止境。
  次贷危机的爆发只是“海面上的浮冰”,深藏不露的冰层底下长眠着暗潮汹涌的旋涡、急流。
  美国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在过去1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无限的贪婪导致失控的创新,极端的投机趋向无节制的杠杆,使得投资银行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从投资银行转型成为商业银行,以求渡过难关。
  然而,自2009年来,美国商业银行体系暴露的问题日趋严重,美国银行2009年初公布了17年来首个业绩亏损季度报告,而其新收购的美林证券亏损仍不断加剧。
  花旗集团更是每况愈下,受坏账和不良资产的重创,15个月累积亏损285亿美元。
  2009年2月23日,曾获注资共450亿美元的美银和花旗股价急泻,其中花旗的股价一天内急泻超过22%,跌破2美元,美银股价也一度跌穿3美元,花旗和美银的市值分别萎缩至106亿美元和242亿美元。
  图1…4显示的是,花旗和美银的破产进入倒数时间,或许只有去私有化入国有化一条生路。
  奥巴马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伏克尔说,全球金融崩盘的发展速度令人震惊,未来必须有更严格的规范,才能保护世界经济免于冲击。
  投资大师索罗斯也说,他看不到危机的底部,当前的*已比“大萧条”更严重。
  金融市场过度自由化的发展模式走到了极端,衍生品过度泛滥,监管长期缺位,直至出现系统性的崩溃,一梦惊醒,大势已去。
  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百姓侧目重足,不寒而栗。
  旁观者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信用体系越来越自废武功,路走极端,不仅挥霍一空上任政府留下的盈余,还透支了下一代的未来,同时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008年9月15日,这颗重磅的定时炸弹终于在华尔街正式引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科技永动机”的幻影
人所期盼的,一定希望是永远的、美好的,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不尽如人意。
  在世间许多人仍然陶醉于科技发展的源泉——如一劳永逸的“永动机”永不停歇地运转,在科技变革与经济全球化仍然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今天,警示“科技危机”本身就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勇气。
  这不仅因为“唱衰科技”包含着对伦理道德和传统观念无法回避的直接冲击,还因为这一迟缓人类进步的“双刃剑”尚未显山露水,更未锋芒毕露,仍然光环笼罩、众星捧月。
  来自不同思维阵营、不同产业立场的全方位激辩,特别是来自高科技“粉丝”或崇拜者的挑战,看来不可避免,这将是一场意义非凡、寻觅新的科技之路、帮助人类尽早走出危机的大辩论。
   。 想看书来

高科技产业遭受的打击极为沉重
在国际市场上,以IT为核心的高科技产品不断快速革新换代,其价格是近年来持续严重下跌的商品之一(如计算机业)。2008年底,库存积压超重,许多计算机公司取消订单,生产厂家被迫停产,零售店纷纷停业。
  在世界高科技中心的美国硅谷,曾经极为火暴遍布全美的Frys电器连锁专卖店生意越来越冷清,价值不菲的新式计算机和液晶电视销售利润微薄到难以维持店铺的正常运营,只能靠大规模薄利多销、裁员减薪的手段来应付,以求渡过难关。
  其实,就是没有这场全球金融风暴,国际市场上的计算机需求也在以每年20%的幅度自然降价。
  随着每年都有新的液晶显示器生产线不断落成并投产,尤其是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规模惊人的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的投产,进入障碍荡然无存,竞争日趋白热化,计算机越来越物美价廉,相反,资不抵债惨淡经营的企业倒闭浪潮汹涌澎湃。
  这是整个高科技产业自2000年泡沫破灭后,一直在低谷徘徊的一个缩影。
  也就是说,没有经济危机,科技危机迟早也会爆发。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失业狂潮首当其冲
金融危机引爆实体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不可低估,其后续效应还在不断发酵和升温,不仅冲击着金融产业一个接一个的百年老店,而且使步履维艰的高科技产业雪上加霜,极大地拖累了劳工市场,导致实体经济整体萎缩,失业潮接踵而至,失业率直逼历史最高点。
  2008年美国新增失业人口超过250万,但这只是未来波及面更广阔的裁员雪崩的冰山一角,其中科技公司毫无悬念地拔得头筹。
  2009年1月26日,美国全国企业经济协会(NABE)发布最新的调研报告,指出美国年失业率已达75%,比以前历次危机都来得更加严重,预示着2009年经济会更进一步的缩水。
  下面是美国科技龙头企业2009年1~2月的“失业”预报:
  (1)通信电话(SprintNextel)裁员8000人。
  (2)微软(MicroSoft)裁员5000人。
  (3)英特尔(Intel Corp)裁员6000人。
  (4)谷歌(Google)裁员10000人。
  (5)思科(Cisco)裁员8000人。
  岁暮天寒,令人闻之胆寒,显然,更大的风暴还没有来临。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宣布美国正式进入衰退期,一般而言;经济衰退时市场需求减少,消费低迷,导致物价指数下降,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降低。
   txt小说上传分享

伟大的工业科技革命
历史见证,人类迄今为止经历了三次划时代的工业科技革命,对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经历了近百年的蹉跎岁月,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的时代。
  这次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同样也花了近100年的时间实现了科学技术在四个方面的深层突破,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等)的创制、新通信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超级大国美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机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经历了近200年的科技历史不断进化的周期,奠定和搭建了科技变革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广阔平台。
  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将前两次工业革命奠定的基础、集成的资源和累积的成果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发挥和使用到极致,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参天杉刺破不了青天
就像人不可能长生不老经久不衰,人类社会从来没有、也不会出现“科技永动机”。
  科技的发展不可能遵循“永动机”幻想的运转原理,无限制地扩展无节制地运用,直到永远,它应该遵守某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难以预见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信息技术革命,其蓬勃发展的周期不到几十年便如夕阳西下,几乎走到了尽头。
  20世纪90年代初闪亮登场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之后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遗憾的是,截至21世纪初,还不到10年的时间,“高科技泡沫”便如遗传密码事先约定般一个接一个的骤然破灭,科技公司倒闭浪潮接踵而来。
  又一个10年即将过去了,2000年初受“高科技泡沫”打击的无数企业仍然忍受着严冬的煎熬,几乎无一破茧而出重返高位,无一例外地前途难卜,苦苦挣扎。
  2008年,作为世界高科技中心的美国硅谷,竟没有一家科技公司挂牌上市。
  尽管如此,高科技仍在无孔不入、无所不在地变革和发展,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发展继续投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扶持,风险资金排山倒海般倾泻于高科技领域。
  科技创新丝毫没有递减的迹象,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递增,生产能力的大大增强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变得更平,竞争更激烈。
  

“供需平衡”是经济规律也是自然规律
高科技作为飞速发展的生产力,必须与人类社会相应的消费能力对接,才能维持供需系统的基本平衡。否则,危机便自然而生。
  次贷危机最根本的原因,不就是由于金融业产能过剩,过度开发金融衍生品刺激房地产消费,最终导致供需失衡资金链断裂继而引爆为金融危机的吗?
  由于人类消费能力的增长十分有限,现代科技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惯性在飞速行进中逐渐撞击消费底线,出现了人类自身作为消费者无法改变和逾越的“临界线”。
  比如说,人类本身对科技产品的使用和消费基本维持在一个常数的范围内,严格地受制于人体使用功能的生理特征、收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限量的制衡。
  普通人平均一日三餐,少吃没有问题,多吃一餐人体就难以消化,因而制约了对科技食品的消费。
  家庭购买计算机,需要兼顾物美价廉和经济收入,萧条期不买或少买,消费则成为负增长。
  在有限的收入条件下,一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房屋,倘若房地产商无止境地开发新房,银行无节制地发放贷款,导致借钱买房,结果供需失衡,泡沫积蓄,直至最后破灭。
  企业通过科技和投资等任何手段的变革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和产品的丰富,以及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高度发展,都只有一个目的:为消费者服务。但前提是消费者必须买单,“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倘若消费者买不起单或不买单,则意味着产品降价,企业破产,投资收不回来,实体经济危机爆发,或者说,所有付出的努力都是徒劳;做的是“无用功”。
  毫无疑问,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便利和财富。
  但是,没有高科技,人类是否难以生存?
  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很简单,工业革命的发展只是几百年的历史,高科技的发展也是近几十年的事,人类社会几千年生存的历史证明,人是可以在一定范围的极端条件下生存的,而且生活得不差。
  相对于人的需求,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如脱离轨道的流星,却是无法控制和制约的,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与消费程度的有限需求极不对称,形成了永无交集的“剪刀叉”。
  现实是残酷的……
  一方面,创新周期越来越短,生产能力越来越大,产品价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产品价格越来越低,生意越来越难做,企业越来越难赢利。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管理学上用来描绘企业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经济学里经常用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就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此种心理极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歧途或遭到失败。
  在高科技的发展趋向白热化时,“羊群效应”会带动更多更强的企业进入有限的赢利空间,紧追甚至不断赶超行业领头人,追逐更物美价廉的技术,瓜分日渐枯竭的有限需求市场。
  这不正是红海思维定义的态势,即企业在需求增长缓慢甚至萎缩的传统市场空间采取的白热化的竞争行为,与对手肉搏、比试血腥的竞争战略吗?
  而蓝海战略鼓励企业跳出传统市场空间,去开辟新的潜在市场,赢得新的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