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在行动:剑指华尔街 >

第7部分

中国在行动:剑指华尔街-第7部分

小说: 中国在行动:剑指华尔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蓝海战略鼓励企业跳出传统市场空间,去开辟新的潜在市场,赢得新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价值创新,但问题同样是,新的市场无限的生产潜能如何应对市场有限的消费能力?
  现在的高科技已不是谁能做、谁不能做的问题。而是,谁做得更好、更快、更低成本、更低价格或者说“更不赚钱”的挑战!
  这样的恶性循环能持续吗?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20世纪90年代初,人工智能技术如火如荼,幻想“机器人”有一天取代人类大多数的劳动和服务,曾一度热闹非凡。
  然而,由于机器人与作为消费者的人体功能习惯和消费成本之间的巨大“剪刀差”,已经早早淡出消费市场的视线,仅限于相当窄小的特殊领域的使用,如深海探测、汽车生产、太空作业、电影摄制、医学手术对人体内部的检测等。
  纳米科学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一直被政府从上至下地渲染,寄予即将广泛运用的厚望。进入21世纪后,纳米科学技术更是高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对于其可能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带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充满乐观。
  不过,事与愿违,由于纳米技术主要是作为中间材料应用于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与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产品等方面,始终与大规模市场应用无法对接,近年来谈论关于纳米实际应用的话题已经越来越少。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也是近年来期待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热门话题,在短短几年内,以太阳能为新技术的公司层出不穷,仅全球已经上市的公司就不下几百家,股价飙升,泡沫急剧扩大,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太阳能泡沫”骤然破灭,几乎所有太阳能和与之相关的公司无一幸免,平均跌幅在90%以上。
  其实,在能源的使用上,太阳能是一种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能源,普遍地推广太阳能技术对于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太阳能的应用不可能占主导位置,这是因为太阳能的利用率比较低,采用普通的方法在太阳能中所获得的能量比较小,达不到人类在生活中对能量的需求。
  此外,太阳能技术和生产工艺过程并非高不可攀的尖端科学技术,市场大小通吃,毫无进入障碍,迄今为止,太阳能生产企业的迅速扩展与消费者使用太阳能源的局限性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路力量正为日益减少的利润杀得昏天黑地。
  半导体、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生物工程、能源技术……仍在不懈地追求质与量的变革、突破、飞跃,不停歇地推陈出新,革新换代。
  残酷的现实是,科技发展得越快,生产能力越强,科技终结自身的速度也就越快。
  第三代科技革命驱动消费需求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似乎已经走到尽头。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科技危机”是一个诚实和良知的警讯,重在提醒人类,新的曙光在哪里?
  人类翘首以盼的新一轮即第四代科技浪潮,已经喋喋不休多年,始终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没有新一轮科技浪潮的蓬勃兴起,没有高科技作为原动力驱动人类社会重启的新兴消费市场,经济复苏谈何容易。
  仅凭现有的改进和创新,修修补补,显然只能维系步履蹒跚的夕阳工业,不可能出现一如前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带给人类社会全方位的质的飞跃。
  惊讶的是,几乎还没有一个顶级智慧的人,能够准确而自信地描摹出新一轮及第四次高科技体系的轮廓或端倪,包括众多的引领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级人物。
  高科技是支撑、驱动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高科技在其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进程中,致力于以无所不尽其极的手段,通过人类竭尽全力所能创造的最高效率来配置和使用可用资源,将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和企业成本)降低到最低或者没有,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优化产品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目的。
  高科技将人的智商和情商发挥到极致,然后将其作为中间成本加以扼杀。
  换句话说,高科技与生俱来的最终目的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有限成本,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无限财富。
  那么,结局就是,裁员、倒闭、危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戳不破的盾和万盾可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称为矛盾,高度灵性的人类创造出高科技的原始目的,是以其万能的力量取代并粉碎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所需要付出的所有劳动和力量。
  即,人类要用自己打磨的最锋利的矛(高科技)对抗作为盾的自己(人本身)。
  人类终结人类自身?
  从这一原点出发,高科技越来越不需要人类的参与,只是越来越依赖人类相应的消费。
  如果有一天高科技发展到极限,首先终结的一定是人的智慧、活动和企业的努力,因为所有中间媒介都是多余的、缺乏效率的,因此终将被逐步更新、取代,直至化其为乌有。
  高科技的无限扩张与人类自身的有限需求的消长永远没有交集,两大阵营对垒,日趋严重的负相关性日渐显露。
  残酷的现实举不胜举。
  网络信息的兴起使传统媒体举步维艰,机器人扼杀了装配工人的就业机会,高科技的集成使更多的企业重组倒闭,经济全球化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值的比例越来越不相称,结果是垄断更趋集中,竞争更加激烈,赢利越来越难,失业浪潮铺天盖地。
  谁敢说不是高科技的高效和特质扼杀了无数企业的生存空间、剥夺了无数公民的工作权利吗?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双刃剑寒气逼人
信不信由你,终结科技革命的“双刃剑”已经悄然地高高悬起。
  一方面驱动社会,持续不断地向高度物质、精神文明的路径迅速奋勇发展。
  一方面引领人类,毫无惧意地朝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恃强凌弱的终线逼近。
  剑刺,在一片“经久不息的礼赞”声中闪着寒光。
  剑锋,锋利无比,撩拨得世界眼花缭乱无从应对。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谷歌地图”
谷歌地图窥视地球的精准度,置星罗棋布的国家安全于光天化日之下。
  谷歌搜索网站的卫星图片让地球上大部分的角落都无所遁形,各国国防力量不得不加强军事基地的伪装以躲过来自太空的监测窥视。
  打开谷歌卫星图片浏览页面,无论是高度机密的核设施或常人难以涉足的军事基地,透过放大卫星图片都可尽收眼底。
  卫星技术可提供全球范围内任何一处地点的高清晰度卫星照片,分辨率达06~1米,卫星照片的分辨率优于30米就可发现港口、基地、大型桥梁、公路或舰船等较大目标,1~3米的分辨率可发现雷达、军用仓库、野战阵地、指挥所等较小目标,也就是说,这些卫星照片都具军事价值。
  正因为如此,谷歌地图正引来谍报人员越来越多的注意。
  

“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裸露人类隐私的强大功能,已经使爱好自由和平*道德规范的世纪概念,荡然无存。
  据网络描述人肉搜索的能量:“如果你爱他就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变态的“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无所不用其极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人性化搜索体验。
  人肉搜索可以使人类最隐秘的活动瞬间浮出水面,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事情背后的真相。人肉搜索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肉”,最能唤起震撼世人的注意力。
  针对搜索引擎的Link Farm和Spam也许永远不会停止,因为市场行为能够从制作厂家的作恶中得到利益,这是一场永远无法结束的战争,只要搜索引擎还是最广泛的一种互联网应用,只要搜索引擎还是用户找到合适服务的最主要手段。
  很多人把问题归结于PageRank技术,也许谷歌或者其他公司能够研究出更加伟大的技术,来取代PageRank,但是谁知道这些新的技术又能引领什么样的伦理道德思想规范,什么时候又会演变成明日黄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毁灭性尖端军事技术
高科技的万能,更使得人类毁灭性尖端军事技术的转让骇然成为一宗交易。
  在国际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国档案中搜寻,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如今谁能预警、掌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泛滥、流失、转手?
  实际上谁也不能。
  美国的悲哀在于,一个国力完全不对称的中东石油小国的抵抗,就能使超级大国疲于奔命。
  原子弹早已不再是什么只有大国才能掌控的尖端技术,核反应堆只是一种启动控制并维持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可转化为军事用途的民用技术装置。
  一个小型核反应堆的核心技术设计资料,一个集核爆炸装置于一体的微型提箱,在武器交易的黑市,仅2000万美元,便可在茶余饭后、消遣漫步之间拍板成交。
  想一想,64年前投掷到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当时多么威力无比。而今,铀弹“小男孩”和钚弹“胖子”,在技术和爆炸当量上已经远远落后于今天核子武器的时代。
  如果高科技武器漫无边际的发展而不加钳制,到头来会摧毁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控制核或核武器相关技术的转手交易,已成为全世界人民保家卫国的共同使命。
  

无畏地迎接挑战
将科技危机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显然本末倒置,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是带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与可逆转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同,科技危机的蔓延形同原子弹的核辐射,是高速的、全方位的,是不可逆转的。
  遗憾的是,还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测即将触发人类社会恐慌的“科技危机”何时正式引爆?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引爆,人类不一定有扭转乾坤之力将这一特定的危机转化为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契机。
  人类叹息,为什么迄今为止还无法预知太空中有多少颗光速的星体可能撞击地球的精准时间?
  人类虽然是太阳系地球天体上具有最高智慧的灵性动物,但在迎战众多地球自然灾害时,所展现出来的无力感和挫折感,世人共睹。
  汶川地震,10万鲜活的生命瞬间与世长辞,在重建家园时仍然不断地警示人类,为什么不能准确地预测到地震前夜的先兆?
  人类在痛苦地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人不是万能的,就像人类的需求越来越无法跟上高科技飞速发展的节奏。
  然而,非生命的高科技却是万能的,稍不留神,万能的“科技之神”,就像脱缰的野马、越轨的流星,手执倚天双刃剑,从天而降……
  最终的结果,也许会导致人类社会历史的车轮,在某个特定的时空戛然静止,以某种特殊的形态悲壮地定格,是祸是福,无人可晓。
  值得欣慰的是,科技发展的潜力,尚未山穷水尽。
  智慧的人类,还有着众多的法子和防御的力量延缓“科技双刃剑”终结人类的速度,引导甚至部分掌控其为人类所用。因此,人类在仍然有能力导航科技发展的今天,面对可能偏离发射轨道的明天,理应高度负责任地、极为理性地预警科技危机爆发的一切端倪和所有潜在的毁灭能力。
  聪明的办法是,与其束之高阁,忧心忡忡,坐以待毙,不如以动制动,群策群力,与时俱进。
  警示,并非哗众取宠、虚张声势,因为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情。
  警示,是一剂清醒良药,重在唤醒酣睡的心灵、模糊的进取。
  与其翘首等待,不如携起手来勇敢地迎战未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