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活在美国(选载) >

第11部分

活在美国(选载)-第11部分

小说: 活在美国(选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纺冢壹负醯饺拦吡艘蝗ΑW钣幸馑嫉氖悄切┩В怯械奈⑿ψ鸥憬樯芫暗悖械牡莞闼得鞑牧希械木顾透慵跫鄣幕保比欢际悄D獾摹
  这些年来,时常带领孩子学足球、棒球等等,每一次,教练都首先告诉大家,我们是一个团队。要学会团队工作。顺便说一句,这些教练,大都是学生家长,自愿来帮助学生的。
  从小就听说美国人都是一些个人主义者,而个人主义则成为自私自利的代名词。但这些年看到的一切,渐渐地改变了我的这个观念。的确,美国人从小时候开始,他们就不断地培育孩子们的团队工作精神,而做好团队工作的一个前提就是,你要独立地完成好你自己的那一部分工作。
  ,上午九时
  

中美两国的区别从哪里开始?(1)
如今,许多人都认识到了,中美两国的区别,从根本上来说,是价值观念的区别,而这又为各自的文化传统所支持。国内学者研究美国的价值观念,往往只从抽象的书本观念开始,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老百姓如何过日子,这往往更能够凸显出价值观念的对立和分歧。
  回到题目上,中美两国的区别从哪里开始呢?
  1991年到美国后不久,我就到县里办的社区大学补习英文。第三个教我英文的女老师名叫劳拉。她30多岁,一米七上下,长得挺漂亮的,先生在一家小公司做个小头头,没有孩子。劳拉特别爱笑,只要跟人说上三句话,就能带出一串笑声,那笑声还很脆,很亮。
  有一次,劳拉请我们班上的这些外国学生到她家吃饭。吃饭中间我与她聊到了关于孩子的事情。我问,劳拉,你是不是也像美国那些新潮青年一样,不想要孩子。劳拉笑了,说,谢谢你,范,你说我年轻,我很开心。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我很想要孩子,但你知道,我还得耐心地等待。
  过了好久,一次下课后,劳拉把我拉到一边,说,范,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有小婴儿了。我恭喜她。她临产前一个月,我拿着一束鲜花到她家去看望她,谈了一会儿后我问她,你的小孩子生下来后,你要不要请你的母亲来帮忙?她回答,当然,我一定会请他们来。那你母亲会帮助你到孩子满月吗?她困惑地看着我,说,为什么?我说,他们在家也没有事啊。劳拉的父母已经退休。劳拉说,但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啊。我没有权力让他们为我牺牲他们的幸福啊。再说了,最重要的是,这是我的孩子。范,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后来,他父母在她家只住了一个星期。
  那次我还问劳拉,是男孩,还是女孩?劳拉说,不知道。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哦,你是中国男人,你们轻视女性。范,男孩和女孩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关键是他们是我的孩子,这就足够了。
  那你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怎么准备东西啊。劳拉说,那不是一个大问题。我要给自己一个惊喜。
  劳拉怀的是双胞胎,生了一对彩凤。孩子生下来才两三天,她就和先生一道,开车到超级市场给女儿买东西了。
  劳拉在小女儿两三个月的时候,搬家到了威斯康辛州。半年后的一天,另一个英文老师约我去看她。到她家后,她正要给孩子吃饭。只见她把孩子一下一个,放到婴儿椅子上,然后,把小饭桌放好,接着,一人面前放一个小奶瓶,又抓了两把婴儿吃的麦片,撒在小饭桌上。最后,一声OK,就把孩子撂在一边,来跟我们说话了。
  我说,劳拉,不着急,你先喂她们吧。
  为什么?劳拉瞪大了眼睛,笑着看我说,她们自己可以吃,不用我。过来,请坐在沙发上,我们聊聊。
  聊天过程中,劳拉看我盯着小孩看,笑了,一挥手,说,范,不要担心,相信她们,她们可以照料自己。
  半个钟头后,劳拉站起来了,走到孩子的跟前,拿张纸巾,擦擦孩子的脸和手,就把她们抱下来了。收拾一下没吃完的麦片,扔到垃圾桶中。然后,给孩子几个玩具,说,我亲爱的宝贝,好好玩玩。一会儿就要睡觉了。
  她又和我们聊天。20来分钟后,她站起来了,说,对不起,孩子睡觉的时间到了。一个胳膊夹着一个,她把两个孩子夹到了楼上的婴儿室,放上一段音乐,低下头,一个孩子的脸上亲一口,并且说了一句同样的话,我的小宝贝,我爱你。然后,对我说,范,我们继续说。我说,你先陪她们一会儿,我不着急走。她说,不。她们不需要我们。她们应当学会遵守纪律,午睡的时间到了,就要睡觉。来,我们下楼去。
  再一次见劳拉的时候,她的两个孩子已经开始学走路了,我们坐在她们家后院的椅子上,看两个孩子在草地上走。突然,一个女孩跌到了,哭了两声。我赶紧地站起来,要去扶小孩子。劳拉却一把拽住了我的手,说,范,不要担心,不会摔坏的。让她自己站起来。她会站起来的。果然,那个小女孩哭了还不到三四声,就爬起来,跟自己的妹妹或者姐姐继续玩起来了。
  

中美两国的区别从哪里开始?(2)
从婴儿起,就让孩子学会独立,这是许多美国母亲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
  ,上午十时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这样漂亮的女孩,怎能拒绝
非常可爱。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也能这样健康成长。
  ——右派愤青
  都快一百年了,还得喊:救救孩子。
  ——斯人独憔悴
  一看快到11点了,我赶紧出门准备去散步。正巧,妻子开车回来了,女儿也从车里下来了,手中拿着一个大广告牌。我急忙问妻子:卖得怎么样?妻子满面春风地说,太好了。几乎全都卖掉了。最后,看孩子们有点冷,我们把剩下的几盒自己留下了。
  妻子是陪女儿到一家美国日落超市(sunset)门口卖饼干。
  从上小学开始,美国孩子就享受到了结社自由。学生们可以选择参加各种各样的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大都是民办的。我女儿今年九岁,四年级了,她参加了女孩童子军(Girl Scouts)。女孩童子军有许多活动,今天的活动是卖饼干。
  我女儿很激动,一大早,还不到八点钟就起床了,急忙吃了两口比萨饼,喝杯牛奶,就嚷嚷,妈,快点,快点,要晚了!这是她第一次到公共场所卖东西。
  这一次卖饼干是义卖。卖的钱上交给女孩童子军总部,作为女孩童子军的活动经费和慈善活动的经费。
  女儿拿着一个大广告牌出发了。那个广告牌有两张报纸那么大,是她和另一个女孩一起画的。上面写了各种颜色的字:Girl Scouts(女孩童子军),饼干,大减价,四元钱一盒,请付现款,现在就买,不买就得等到下一年!等等。当然了,还画上了许多可爱的小饼干。
  九点钟的时候,四个九岁的小女孩和三个妈妈准时在日落超市(不需要事先申请)门外摆摊了,一个桌子上,放了两个大广告牌,和60多盒饼干,饼干盒的封面上,画着一个漂亮而又健康的小女孩。
  四个卖饼干的小女孩们,也像画上画的那样,漂亮,纯真。她们一看到大人从超市里面出来,就迎上去,笑着问,嗨,你买不买女孩童子军饼干。有好几位妇女说,面对你们这样漂亮的女孩,我怎么能够说不。还有的说,你们真可爱,太可爱了,我怎么能够说不。
  妻子说,没想到美国人这么热情。有一个妇女买了饼干后说,太好了,我小时候也是女孩童子军的成员。一位妈妈有一点胖,她说,我不能够吃,但我买回饼干后,就会立即成为全家中最受欢迎的人。她一下子买了三盒。
  有的女孩介绍说,薄荷味道的饼干最好吃,有的则说,花生酱味道的最好。大人笑了,说,每个人的喜好不同。
  一开始的时候,四个女孩一起卖,后来,有点冷,就两个在外面卖,两个进到商店里暖和一会儿。
  令妻子最感动的,就是一位老太太对女孩说,孩子,医生说我不能吃饼干了。这钱就捐给你们吧。她捐了四元钱。另一位老先生走过来,也说了几乎同样的话,捐了同样的钱。这些额外捐的钱,女孩子们放到另外一个信封里了,作为她们将来野营的费用。
  有一些人没有买。但他们都先对小女孩们说了一句对不起,然后解释说,对不起,我从我邻居家的女孩子那里已经买了。有的说,我的女孩也参加了女孩童子军。有的说,我从我孙女那儿买了三盒。反正哪一个人都在对不起后给了一个理由,妻子说,有一个人说的最有意思,他说,我住在另外一个镇。
  一个来小时,饼干就卖光了。
  在回家的路上,女儿告诉母亲:妈,我希望我再卖一次饼干。
   。。

母亲这样对待孩子残忍吗(1)
过度的保护就是过度的控制。
  ——范学德
  放手才会长大。中国式的教育就是不放心,父母对于孩子呵护备至,服务周到,无时无刻都怕受伤害,可这一來就剝夺了孩子许多探索、尝试和自立的学习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范先生的观察深刻,令人景仰。
  ——大漠荒烟
  今天,天灰蒙蒙的,有点阴,气象预报说有小雨。11点多钟,我们夫妇和一位朋友一起,领着几个小孩子到了附近的森林保护区,沿着小湖边散步。前两天下了两场小雪,刚刚化了,铺着沙子的小路,渗出了薄薄的一层水,人的大脚印和动物的小脚印混在了一起,脚印深处,积了一滩清水。
  湖里的冰还没有化,靠着岸边的冰,颜色发白,远处的,是青灰色。湖岸边有几棵高高的大柳树,鹅黄色的柳枝,几乎垂到了水面上。一人来高的灌木丛,有许多是红色的,春天来了,红色发亮了。一只小鸟在灰色的大树枝头上叫着,听起来好像喊“舅!舅!”可我一想又不对头,美国人管叔叔伯伯舅舅姨丈姑丈都叫Uncle,这鸟叫的肯定不是“舅”。
  两个小小孩,一男一女,四岁五岁,都身穿红衣服,跑得最欢,留下一串笑。
  看到孩子们的背影,我又想起了我那篇文章——美国孩子的母亲为什么这么残忍?三月初就开了头,但一直没有完成,那篇也是关于小孩子的。开头是这样的:对不起,“残忍”这两个字,是从我这个中国人的眼光来看的。十多年前刚到美国时,一看到美国孩子的母亲那么对待她们的小孩子,连我都感觉太残忍了。要知道啊,我可一直认为自己是条硬汉啊。
  在《中美两国的冲突从哪里开始》这篇文章里,我讲到了我的英文老师劳拉的故事,她刚刚学走路的孩子跌倒了,哭了,她居然不让我去把小孩子扶起来,还说,范,不要担心,不会摔坏的。让她自己站起来。她会站起来的。
  话是这么说,可她的眼睛还是盯着自己的小女儿,但目光不是惊慌,而是信任,她对孩子说,起来,我亲爱的小宝贝,起来。你能够做到,妈妈相信,你能够做到。果然,在母亲充满爱和鼓励的目光中,那个小女孩哭了还不到三四声,就爬起来了。这时,劳拉又大声喊:好女孩,你做到了!我刚说过,你能够做到。
  母亲说,孩子,你能够做到!直到有一天孩子高兴地说,妈妈,我做到了。
  那一次,我想起了自己以往常常看到的一幅标准图画,画面上是一个中国的母亲和她的孩子。孩子也是跌倒了,也是哭了。母亲一个箭步冲上去,马上抱起孩子,焦急地问,孩子,哪儿摔坏了,快告诉妈妈。没有事吧?疼不?孩子哭得更厉害了。母亲安慰:哦,好宝宝,乖,乖,别哭了,咱不玩了,妈一会儿给你好东西吃。有时候,母亲还会戏剧性地打一下绊倒孩子的东西,或者干脆就打地,一边打,一边说,我看你还敢不敢绊倒宝宝了。乖乖,别哭了,看妈妈都打它了。
  在孩子轻轻跌了一跤时,两个母亲,一个送出了鼓励的目光,让孩子自己站起来;一个伸出了坚实的大手,帮助孩子站起来,也许,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不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然不这么简单。那还有什么呢?我的文章写到这里断了,今天有空,我继续想。
  半个来小时后,我们走到了森林保护区中的一个游乐场,那里面竖立着几个小孩子玩的器具如秋千一类的,四周是草坪。草坪上有许多兔子粪。去年秋天时,看到好几只兔子在这里跑来跑去,也不怎么怕人,小孩子玩,兔子有时还看一会儿。
  没有人照看游乐场,大家随便玩。
  这个保护区内,有好几个这样的小游乐场,游乐场旁边都有一个饮水处和一个公共厕所。对了,我还忘记说了,到森林保护区来玩是不用交钱的,直接开车进来。
  小孩子们玩得很高兴。我走到了游乐场旁边的停车场,在漫步中继续思考我的问题。想着想着,我更明确了,主要的责任其实不在父母,而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上,他们太惯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了。也许是由于隔了一辈人的关系,他们疼孙子,但不管孙子,甚至不让孩子的父母管孩子。
  

母亲这样对待孩子残忍吗(2)
多年前,一个与美国人结婚的台湾女子告诉我,说她在公公的家中管自己的孩子,他的公公和婆婆从来都不吱声,就像没看见一样。他们认为,怎么管教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法和观念教育孩子,爷爷奶奶不应该说三道四。相反地,回到了台湾,就遇到麻烦了,当她当着自己的父母管教孩子时,父母跟她急了,要拼命。
  她还说,不仅美国的爷爷奶奶们不大插手孙子辈的教育,就连七大姑八大姨也不插嘴。当然了,他们也不帮带孙子。
  许多来美国留学的大陆学生,一生下孩子后,就把老人找来了,帮助带孩子,一带就是一年半载。有的干脆把小孩子送回大陆。
  对,正是这种由老奶奶决定的带孩子的方式,保证了传统的观念一代代地传递下来了。过度地保护孩子,是老奶奶教育的重要特点,正是这一点,束缚了孩子的独立和自由,增加了他们对长辈的依赖感。
  一个星期前,一位姐妹告诉我,说她的女儿把工作辞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