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香蒲草的记忆 >

第39部分

香蒲草的记忆-第39部分

小说: 香蒲草的记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给长辈祝寿,承办人落款具名在时间与标题之间。

  记账顺序为:先族人,后亲戚,最后为朋友。如果婚事要举行拜人、谢拜礼,需另写礼单,称呼以新郎为标准。拜人顺序跟礼帐一样,新郎与新娘都要参加。如果是谢拜礼,仅新娘一人,顺序同上。

  再请两名保管,负责事宴所用物品的发放。如:香烟、酒水、碗筷、回祭、小祭、半祭、大祭、全三牲、半三牲等物品。另有统计席数与桌数、烟酒用量、小祭、半祭、大祭各为多少之职责。

  厨房主厨也需另请,还需请多名帮厨人员。然后确定人数、席数,每次开几桌?桌凳、碗、盘、笼、锅各需多少?生肉、熟肉、素油、蔬菜等各需多少?尤其是吃饭时间,应及时通知厨师,好做准备。

  锅灶那儿,也应安排妥当。三名负责做糕、折菜、洗碗、蒸馍、拣糕、看火、烧开水等事项,还应准备女孝子梳洗用具的放置。如今村里办事宴,洗碗都有专人负责,这些人一般是村里的光棍汉,也有从外村请的。看火、烧开水、蒸馍等事宜,有茶炉上的人看管。主家要做得营生,其实也没多少。

  一人看车,负责管理车马事宜。

  下来就是留祭与回礼。祭分大祭、小祭二种,大祭为四十二个馍馍,小祭为二十一个馍馍。留祭标准各家各地不一,因此主家应与留祭人员事先商量妥当。普通标准是:丧事留单数,婚事留双数,小祭留三不回礼,大祭全留。回礼是馍馍七个、谢三牲。三牲又分真假二种。真三牲为:祭文、挽幛、挽联、祭纸、芸香、玉烛、猪头、羊肘、汤鸡、清酒。假三牲参照以上略减。

  主家应给大祭男女随役每人一块孝布。男役香烟一盒,女役馍馍与油糕十三件。另加冷热菜各一盒,一人一份,不能顶替。大祭跟众男役,负责主人礼仪坐次。女跟众关照主人礼仪坐次,以及收头挂号等事宜。

入土为安:当大事(二)
入土为安:当大事(二)

  
  发引前一天,搭棚扭彩设灵堂。将引魂幡放在棺材盖上,买路钱、祭食盆、烧纸盆、纸杂、童男童女等摆放在灵柩前。然后贴挽联。然后将引路王菩萨放在大门口。

  午饭吃“搭棚糕”。

  傍晚时分,主子家着一名男人来点纸。事后,孝子跪在大门外左边送客。同时响工到,先吹两三曲要饭,靠盘一冷一热,未出服本家、亲朋、左邻右舍,都要烧纸祭灵。孝子分别跪在灵柩旁边,男左女右依次排列。陪祭到位,右手着三柱香,点燃交给族长,由族长敬香作揖,陪祭烧纸,族长陪祭一左一右跪在灵前,族长手执酒盅,陪祭举酒壶,将酒壶酌满,族长将酒奠于灵前祭器内,三次奠完。然后平身作揖。

  响工吹至晚十二时用餐。孝子轮流守灵哭泣,约第二天早晨四五时,男孝子用肩膀扛一下灵柩大头,口中说:“爹(或娘),今天儿子要打发您老人家了,请您多多包涵。”然后在太阳未出山之前,孝子们到坟里察看墓穴,如遇意外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若无险情,就用笤帚退扫墓穴,谓之“暖家”。打扫期间,互相不得说话,否则有忌讳,不是对亡者不利,就是对自己或后辈不好。

  此时,前来帮忙的家人陆续来到,准备早饭。主食为油糕、红豆粥、豆面汤、豆腐汤。吃完饭,响工到,吹打至早餐完毕。响工每人得一块孝布,一盒香烟。

  “男女孝子下头!”鼓乐吹响。陪祭上香、奠酒、烧纸、作揖、叩首。男孝子穿白布幔鞋,踩倒鞋后跟,依次跪在灵堂前,头顶孝布,麻辫绕腰间,拖在身后。选一名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的男人,将纸捻戴在耳朵上,以亡者性别为准:男左女右。

  男孝子手柱哭杖棒,跪在灵柩旁的草席上,不得与外人交谈。孙子辈也要下头,形式同上。女孝子下头亦同前所述,只是坐在灵柩右侧的板凳上。

  如有亲戚来,唱礼人一声:“接戚人啦!”主人家男役连忙来到门外,接客人带来的食盒与盆花。女孝子站在门里哭泣,接戚人赶紧到门外搀扶女戚人,顺序为客左主右,以显示尊敬。如果女孝子婆婆登门,女孝子也应参与接戚人仪式。

  陪祭点燃香烛,敬捧客人,所站位置同上。陪祭烧疏,客人与陪祭同时跪下,三献酒、叩头、平身、作揖依次进行。女孝子跪在灵柩前,由众人帮忙挂号,两块布一左一右,十字交叉搭在肩上,一块必须是白布。同时进行更换包头:包头背面有精致图案,如喜鹊登梅,如荷叶吐露,等等。然后,陪祭引客人到账房先生桌前,登记祭奠礼品、男女人数等。

  最后是主子家祭奠。女家长站在门外,女接戚与女孝子站在门里,主家男役接过客人食盒、盆花,男女主子家边走边哭,来到灵堂前扶柩而泣。男女孝子及侄儿孙辈亦同声齐哭。陪祭扶持主子家而下,女接戚搀扶女客人到灵堂前祭奠。然后孝子递孝。主子家应对主家数说几句(数说为村民土话,意为指责之言语)。如有所看法,则不接孝,就让主家那么跪着……这是村里人最爱看的一幕!

  总管根据时间早晚安排桌席,先让女戚人、朋友、男役等坐席。室内为女戚人设首次席,主子家坐首席,配偶主子家坐次席。坐首席者着一名长者陪次席,坐次席者着一名长者陪首席。首席剩余坐位,优先安排主子家其余人。客人坐好后,女孝子要给女戚人递孝。女家长给首次席满酒后,暂时不能动筷。男家长穿孝衫、戴孝帽,行作揖礼三次,女客人全部站立,表示感谢。然后男孝子行礼:手柱哭杖棒,两手托地,头触地下跪三次。侄儿与孙子辈行礼时,头不必触地。

  如果女孝子婆婆在首席上,女孝子也应行礼。然后,锅灶上选一名代表,前来向首次讨一份赏钱。

  在院里坐第二轮席时,用色布将棺材遮住。摆好桌凳,上菜下筷(此处的上下,意为摆放)。

  “请戚人了!”

  响工吹响哀乐,男家长与陪祭人面对棚客“奠”字,深深作三揖。然后转一百八十度,面对诸位客人再深深作三揖。然后,总管大声唱道:“以奠字为准,从中间分开,左为首,右为次,首次席每桌坐八人,其余为混席,每桌坐十人。” 

  村里人对事宴首次安排极为讲究。如果主人考虑不周,把首次席给安排错了,往往会不欢而散,甚至会结仇记恨,互不来往。大多数人还是通情理,顾及生者的。亡者已亡,生者尚存,况且人亡心悲,如有怠慢,也在情理之中。

  如亡人是男的,亡人主子坐正席,女主人主子坐次席。如亡人是女的,亡人主子坐正席,男主人主子坐次席。主子又分长门与二门及三门之别,长门在,那怕是位小孩,也是人家的正席。一般情况下,小孩应给其叔叔或哥哥让席。

  之后家长与陪祭视客人长幼,作揖相请。如年长,由家长与其作揖。如年幼,由陪祭与其作揖。

  客人全部坐好后,唱礼:“提壶,上酒!”男家长给首次席满酒后,慢慢退到棚口。总管唱道:“家长行礼,作三揖。”全体客人起立。然后孝子行礼,按辈份儿前孙后,三叩头。首席应下来搀扶孝子。

  这时,土工师傅手拿酒壶,来给首次及姑爷满酒,然后讨份赏钱。

  村里有这个习俗,男女孝子不得坐在席上吃饭。

  吃完饭后,总管宣布散席迁灵。陪祭点燃三柱香,交给主子家一名代表,敬香焚纸,与亡者最后告别。男孝子按顺序排列跪在灵前,女婿搀扶孝子。长男头顶烧纸盆,孙子拿引魂幡。

  之后起程上路。

  第二天完坟。

  村里还有这么一个讲究,就是孝子到人家借东西时,一定要将身上的孝服孝帽脱下来,否则认为无理。人亡后七日为一祭,村里称过七,也叫做七:一七称头七,三七称散七,五七称满七,七七称尽七,也称断七。

  逢二七,亡者子女要上坟。或在三岔路口焚烧呼唤,接引亡魂回家。三七四七,在灵位前设供,以香火纸烛水酒祭奠。五七为大七,村里人认为这日亡灵思乡念亲,要从另一个世界回来探望。因此,这日要供莲花与如意,俗语说:

  亡男送莲花,

  死女送如意。

  百样都和顺,

  先人升天去。

  七七为尽七,孝子及亲朋均要上坟祭奠。村里人还有此说,如亡者有主子,出殡日不得定在三七之内,否则有轻视亡者主子之意。

  遇七,村里人称犯七。就是指逢七之日,正巧碰上农历日为七和八的日子,称为犯七。村里人常说:倘若犯七,亡人不吉。这是说,亡人犯七,身逢大难,须生者帮助。就是将各色彩旗,裁成三角形状,粘成旗,如停灵在家,将此旗从灵棺插至坟地;如灵柩已葬,要从龙王庙或阎王庙插至坟地。

  村里人办红白事宴,有关坐席的话题还有一说,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捉鳖席。听老年人说,所谓的捉鳖席,就是棚客正中摆二张桌子,靠左面那张桌子的右手为正席,靠右面那张桌子的左手为次席,这就是捉鳖席。把正席摆在次席的位置上,把次席又摆在正席的位置上,遇上明白人,人家就不坐,主家也没有办法,谁让你摆这种席位?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仔细想来,这些礼节虽然烦琐,但万变不离其宗。山高挡不住太阳,人多说不过一个“理”字。又比如说,如果坐席不分主次,辈份不分高低,异辈之间相互称兄道弟,那将会是怎样一个社会?讲理的同时,更要讲礼,对祖先,对自己,对子孙,都是一种尊重。

村民礼义:称呼
村民礼义:称呼

  
  礼义,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反映是很突出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在称呼方面,那是极为严肃的一件事情。称呼得体,既可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与修养,还可以从中折射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良好家风与威严的家教。反过来讲,异辈之间随意称呼,同辈之间不分大小,别人就会对你另眼看待。这里的另眼二字,也就是小看人或小瞧人的意思。

  先说口语。

  以前子称其父为“打”,或“打打”。有些文学作品里,则写“大”。这个“大”,村里人的读音有二个:一个取“小”的反义,读则“da”;另一个读音为“dei”;不知取义。前一个读音取义与现代无异,后一个读音为方言土语,意为父。

  解放后,村民称其父,大都如此。即使在如今这个年代,也有为数不少的村民,仍然沿用着这种古老的称呼。祖父在世时,父亲就是这样称呼他老人家的。也有一小部分村民称其父为“爹爹”。由此可见,从小培养起来的口语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就好比一个人的性格,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毛病”。

  记得我小时候刚会说话的时候,称父为“爸爸”。现在想起来,这是有历史原因的。父母都是从中专学校出来的文化人,接触的新生事物,自然要比村里人多些。因此,他们顺应社会发展,让我称父为“爸爸”,将这件事情列入“寺庄村之最”,我以为还是有充分理由的,也是十分有信心的。

  子称其母,口语读音为:bai。取同音字代替,应该是:波。近代著名诗人公刘先生,年青时曾在我村附近的庄磨村下乡锻炼,他老人家根据读音,创造出这样一个字来,就是女字过来一个白字,取意为母。 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如母亲称外祖母为:背呀。取意同母,读音为:biaya。

  这是过去的事情。当然,现在村民也有这种习俗。但这种口语性的、习惯性的称呼,逐渐被全地球人所共认的“妈妈”取而代之。

  父母称其子女,文明的称呼为儿或闺女。口语一般是直呼其名,这里的名有二个含义:一可以是大名;二可以是小名。

  村民称其祖父,口语与现代无异。一般都是爷字复读。也有单称爷的,此为少数。

  村民称其祖母,口语与现代有异。读音为:nienie。取意同祖母。现在小孩,大多数还是与历史同步,只有少数人称其为“奶奶”。这里的少数,单指生活在城市里的村民。

  祖父祖母称孙或孙女,口语同父母称其子女一样,可直呼其大名,也可直呼其小名,以示疼爱与亲切。

  称其父之兄长,口语同现代无异,为伯字复读。北京人则称为:大大。

  称其父之嫂,口语为现代普通话“大”字复读。也有少数人称其为大妈或伯母。

  称其父之弟,口语同现代无异,为叔字复读。

  称其父之弟媳妇,口语同现代无异,为婶字复读。要不就是婶字后缀一个子字。

  称其父之姐妹,口语同现代无异,为姑字复读。

  称其父之姐妹之爱人,口语同现代无异,为姑夫。

  伯、叔、婶、姑,称晚辈为侄或侄儿。口语同父母称其子女一样,可直呼其名。

  称其母之母,口语同现代无异,为姥字复读。

  称其母之父,口语同现代无异,为姥爷。

  称其母之兄弟,口语同现代无异,为舅字复读。

  称其母之兄弟之女人,口语同现代无异,为妗字复读。

  称其母之姐妹,口语同现代无异,为姨字复读。

  称其母之姐妹之男人,口语同现代无异,为姨夫。

  称父母之舅舅、姨姨、姑姑及其爱人时,只在父母称呼前加一个老字,以示其尊。

  称同族长辈,只需在其名字后加“爷爷”、“伯伯”、“叔叔”即可。称呼这些长辈的女人时,则是随夫名后加“nienie”(取读音,意同奶奶)、“大大”、“婶婶”即可。

  同辈之间的称呼,不似异辈之间那么严肃,但也禁忌直呼其名,应依据双方年龄大小而定,否则被村民视为无礼。

  比自己年龄大的,称其哥哥或姐姐。其爱人应随哥哥或姐姐,称之为嫂嫂或姐夫,在此不分年龄大小。

  同族同辈的,只要比自己年龄大,都要在其名字后加哥哥或姐姐,以示区别有所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