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 >

第7部分

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第7部分

小说: 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明确劳资关系。今天来讲明确劳资关系似乎多余,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民间经济刚起步时确有必要,尤其在经济较为滞后的西北地区。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最大的毛病就是“产权虚置”,名义上,管理者和工人都是企业的主人,实际上工人对企业毫无支配权,名义上的“主人”自然而然既懒散又无责任心。我首先对我的工人申明:你们是国家的主人但并不是企业的主人,“国家主人”体现在你能通过你选出的代表选出市长、省长直到国家主席,而我这个企业主是你不能选的。进了我的企业,请你在工作时间放弃个人自由,要绝对服从我和我任命的各级管理人员,要绝对服从企业依法制订出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有差错,就请你离开我的企业另谋出路。这样,西部影城一开始就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
  三、把企业打造成“员工的第二家园”。明确了劳资关系,树立了管理的绝对权威,就必须使企业有较强的凝聚力,让雇佣的员工心甘情愿听你的指挥。还在西部影城初期的建设阶段,我就把员工的生活区、文化活动区、办公区及食堂尽可能地建成为宁夏企业当中最好的模式,尽管工作地点是一片荒凉的废墟。在宁夏旅游行业中,我给员工发放的工资按同级别、同工种、同学历、同等劳力的标准来说是最高的;凡进了我企业的员工,每人都有意外伤害保险,我个人保了雇主责任险,国家出台的劳动保障规定我必跟进,甚至走在前面。譬如:有个无驾照的农民工自己爬到拖拉机上开车摔死在工地,银川市安全部门认定属于交通事故,责任由他自负,但我不仅按交通事故抚恤金的城市人口标准,连保险赔偿在内一次性抚恤12万多元(我国交通事故的赔偿规定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标准不一样,城市人比农村人的命值钱,按农村人口,死者家属只能得3万多元),还每月给他母亲发放600元补贴,直到她寿终为止。企业对下属有人性化关怀,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业主维护员工利益,员工就必须维护业主利益。
  四、员工的再培训。我国当前的“应试教育”很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不是“高分低能”就是“有能无德”,学校好像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似的。西部影城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旅游企业,是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还没有在中国出现的时候首先吃螃蟹的企业,而且地处偏僻的宁夏的偏僻的贺兰山脚下,合适的人才不愿到这里工作,愿来的又不适合,只能靠企业自己培养。现在,镇北堡西部影城从基地经理到办公室主任、质检员、美工师、导游员甚至财会人员都是企业本身或是请进来、或是送出去培养出来的。开业13年来每周的员工学习课雷打不动,坚持至今。学习内容是旅游服务的各种业务,包括历史、人文、法律知识和仪容仪表,有时我还亲自讲课。一个合格的企业必须有一支合格的劳动队伍。
  五、明确管理要义,实行员工评议制度。我是这样解释“管”的:“管”的原义是指一种中空的可以吹奏的乐器,所以“管”最重要的是“通”,中间不通,管子就成了棍子。“管理”的要义就在于上下要通、左右要通、里外要通。管理者要把自己的想法明明白白地告诉员工,开诚布公,员工也能与管理者交流,提出建议或申诉。我在西部影城内部实行了一种叫“员工评议制度”的机制,员工每月都要上交一份“员工评议表”,让每一个员工评议其他员工这一个月来的优异表现或失误的地方,这样,既树立起了标兵,又加强了员工之间的互相监督。“员工评议表”是管理者对员工在这一个月进行奖励或批评的根据,同时也了解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各部门的工作进度。这种“员工评议制度”我们已经实施了13年,卓有成效,在企业的健康发展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文人下海”(3)
在民间经济生存发展环境并不是很好的条件下,镇北堡西部影城虽然遇到这样那样的外部问题都能排除万难,自我积累资金,滚动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套良好的、严密而又公正的管理体制。
  有一个好的管理体制还不够,更需要企业管理者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至少要对自己从事的这一行业有比较成熟的理念。我把镇北堡西部影城一开始就定位在旅游业上,尽管不断有电影电视剧组来此拍摄影视片,我的主要目的仍是吸引游客,靠门票收入取得利润而对影视剧组优惠,到2003年,我已经对剧组免收场租费了。我的理念是:
  一、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时候,在外资大量涌入的时候,只有旅游业是“短、平、快”见效益的行业。享乐是人类的天性,人只要稍有点钱就想玩。现代游乐场所都需大投资,好一点的还需引进国外设备,并且,大多是西方化的游乐方式,没有本土情调。最好是在本土现有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加工妆点。有一定基础,办起来就会既省钱又省力;
  二、加工妆点现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绝不能破坏原生态。镇北堡之所以吸引我和许多电影电视艺术家,就在于它荒凉、粗犷、原始的地貌和古人活动留下的古旧残破的遗迹。改变或者拆除掉这些东西,它就一钱不值,不会有人光顾。我一开始就特别注意保存并修复古堡的残墙。我派人四处搜集“文革”时期在“破四旧”中拆下的古城砖,在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县的老百姓家中一块、一块地收购来6000多块明代的城砖来加固镇北堡的砖石部分,做到了“修旧如旧”。对完全被地震摧毁的一段明城墙,我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可逆性保护措施,在残墙上部铺设了50米长、米宽的钢化玻璃长廊,下面的残墙上布置彩色灯光,使它有种舞台效果。游客可以上长廊上步行游览,观赏下面的古城墙遗址。实际上,镇北堡古城墙并没有很大的文物价值,类似的古堡在西北遍地都有,但只要突出它的古旧色彩,把保护措施变成风景,游客们就会对它饶有兴趣。“文化”,是人做出来的。我在镇北堡采取国际最先进的文物保护措施修建的玻璃“遗址廊”,在中国所有以开发历史遗迹来发展旅游业的景区,尚属首次。与此同时,我在修建每一景点的时候,都把水、电、通讯、供暖等等管道埋设在地下,地面上看不见一点现代的东西。镇北堡西部影城占地900余亩,参观面积300余亩,大小景点有140多处,铺设在地面以下的上水管、排水道、电话线、暖气管等等管道长达万米。我在镇北堡西部影城作的工作,用展厅门前的一副对联可以概括:“一片荒凉有文化妆点成奇观;两座废墟经艺术加工变瑰宝”。
  三、创建企业的时候就要设想到企业明天的前景。1993年镇北堡西部影城刚刚创办时,正值美国大片《侏罗纪公园》上演,看了这部影片我就想,世界上有哪一个影视城能承担这个任务?哪个影视基地能栩栩如生地再现各种各样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了的恐龙?原来它们都是用计算机制作出来的,而不是简单的电影道具。这昭示了电影电视未来的趋势。我料定将来的电影电视逐渐会是“制作”出来的而不再是“拍摄”出来的。现在,只不过用电脑制作活动的三维图像还非常贵,一般的摄制组只好把大队人马拉到适合于他们背景需要的影视城来拍摄。但科技的发展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我预测到2015年时,影视剧组就不会再依赖影视拍摄基地来拍摄影片,而几乎全部用电脑制作了。那么,花费巨资修建的影视城将如何呢?只有以赔本告终。因而,一开始,我就没有把镇北堡西部影城定位在“影视城”上,主要作为接待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旅游胜地来经营。经过十几年努力,今天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已经逐渐变为“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式的主题公园了。游客进了“西部影城”,如同进入了一条“时光隧道,这里不仅再现了中国北方古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并且游客也能参与其中,亲自体验一下古人的劳作和生活。因为我早有这样的预见,所以我一直对外称镇北堡西部影城为“影城”,“影视城”只是宁夏一般人顺口的称谓。“影城”的意思就是“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投影”或“缩影”。同时,由于我下手早,在90年代中期搜集的大量精美的古旧建筑构件和古董家具的价值不断上涨,仅依靠古董的市场升值,即使三年不来一个游客,镇北堡西部影城也稳赚不赔。
   。。

“文人下海”(4)
四、“借鸡下蛋”,以最低成本取得最大效果。创办镇北堡西部影城的时候,也有同事计划和其他影视城一样建起仿古的楼台亭阁、王府豪宅、街巷民居等场景以招揽影视剧组拍摄。这个规划至少需4000万元投资。而建起来的东西非古非今,仿古毕竟是“仿”,仿得再像也没有什么文化价值。再说,我哪来4000万元巨款?于是我决定:我只准备一片空白的荒地和两座古堡的废墟,让电影电视剧组来搭建他们需要的场景。剧组搭建的场景或是因为这部电视片有名、或是因为这个场景符合历史的真实而有保留价值,我再用真材实料将其固化,把它转化成永久性的旅游景观。镇北堡西部影城开始时,吸引游客的景观完全是电影美工师的作品。其实,许多影视场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是影视美工师在搜集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呕心沥血的艺术创造,并非闭门造车。而且,凡我采用了他的场景造型,我都付给一定的设计费。“知识产权”一词在中国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就十分重视影视美工师的“知识产权”。近些年,影视剧组越来越节省,极少搭建场景,多半利用西部影城原有的场景变换个角度来拍摄,如著名的《乔家大院》《火舞黄沙》等片。但到这时,西部影城已有了上百处场景,已经上了规模,有了足够资金,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收购古旧建筑构件,完全按照我的规划向“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投影”过渡了。
  五、抓住旅游业的实质。很多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甚至主管人员对旅游业出卖的究竟是什么都弄不太清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遗产、名胜古迹固然是旅游业的重要条件,但那不过是有形的载体。人们外出旅游,当然希望看到、体验到、游玩到与他们居住的地方、与他们日常生活不同的风光风情,从根本来说不过是去寻找另一种“感觉”或说是“感受”。所以,说到底,旅游业出卖的只是“感觉”。我开始把镇北堡西部影城的市场定位放在旅游业上就认识到这一点。西部影城所有的景点布置、分布、观光路线、环境卫生的设施、娱乐玩耍场所、员工的服务态度等等,都必须围绕着使游客来了后在安全感、愉悦感、新奇感及受尊重的感觉等等感受上得到满足。有道是“看景不如听景”,所谓“听”,就是把游客看到的景色灌注进文化,把游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说”得非常值得一看。凡进入镇北堡西部影城的游客我都配上导游员。导游词出自我的手笔,要把每一处景点的文化艺术内涵用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游客觉得一根烂木头、一堆稻草都有很大的观赏性。所以游客们无不觉得镇北堡西部影城是最费胶卷(在用数码照相机前)的旅游景区,为什么?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有值得回味、值得纪念的价值。
  作为一个作家,“下海”的经历丰富了我的创作素材。这几年我虽没有发表重要作品并不等于我没在写作。现在中国文坛的风气不正,信仰迷失、礼崩乐坏,也不是发表重要作品的时候。再说,和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同时出道的“新时期作家”中,又有谁在21世纪初发表了重要小说呢?不少人已转写散文或研究《红楼梦》了。虽然近些年我在文学上似乎止步不前,但至少我为社会提供了200多个就业机会,给镇北堡西部影城周边农民每年提供5万个工作日,原来举目荒凉的地方被我带动成为繁荣的小镇,附近数千人靠我吃饭,这总使我感到自豪。
  

宁夏有个镇北堡(1)

  宁夏在哪里?坐在王府井或淮海路上的星巴克咖啡馆,你很难想象宁夏是什么样子。宁夏甚至比内蒙古和青海还更少进入外地人的视野。你翻遍全国各地报纸的旅行社广告,很少见到一条来宁夏旅游的线路。1983年,那时出国几乎全部由组织部门外派,中国作家协会指派我跟严文井和陆文夫到北欧访问,文件居然下发到甘肃省宣传部。20多年后的2005年,中央电视台来宁夏做我一个节目,摄制组在银川还住了几天,节目播出时,解说词竟是这样介绍的:“张贤亮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银川市”。难怪我接到很多读者来信是从甘肃、青海或内蒙古转来的。有时碰到多年没见的朋友,也会问,“甘肃那边怎么样?”“你在内蒙古还好吧?”常常令我十分惭愧,似乎不是别人的错而是我的错。
  其实,我自己在二十岁之前,也不知道“宁夏”二字是什么意思。1954年我18岁时在北京上高中,因出身“官僚资产阶级家庭”,又属于“关、管、斗、杀”分子的子女,毕业前夕学校就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我开除。当时我家已完全败落,父亲身陷囹圄,母亲靠给人编织毛衣维持生计。我成了“待业青年”后,到刻印店去揽刻蜡纸的活儿,刻一张蜡纸五毛钱,刻印社提成三毛,我拿两毛。我一天能刻五张蜡纸,得一块钱,用以维持母亲、妹妹和我的生活。现在,“刻蜡版”已是“绝活”,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中大概还有那么少数几个,我就是掌握这种“绝活”的人之一。
  1954年,北京就开始建设“新北京”,首先是要把北京市里无业的、待业的、家庭成份有问题的、在旧中国体制内做过小官吏的市民逐步清除出去,名曰“移民”,目的地是西北的甘肃、青海和新疆。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自然是被迁移的对象。于是,在1955年7月,我携老母弱妹与一千多人一批,先乘火车到包头,再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