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你能行 >

第7部分

你能行-第7部分

小说: 你能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脸皮——薄厚要适度
初入职场的朋友免不了要犯错的,犯了错就可能被批评,不同的人面对批评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反应多半都体现在“脸皮”的厚薄上了。
  新人大都脸皮很薄,往往说几句就挂不住了。一挨批评眼睛就红了,单田芳老师称之为“血灌瞳仁”。这一眼红,后果往往不可收拾。最常见的就是一甩袖子走人了,把老板炒了;更甚一点的是与上司大吵大闹,搞得公司内外满城风雨;还有甚者拳脚相加、兵戎相见了。
  由此看来,脸皮太薄是不行的。你在这里混不下去,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如果你在哪里都是一副说不得的架势,那也就没有人能用你了。
  还有一种脸皮稍微厚点,血没灌到眼睛中去,都涌到脸皮底下了。这种人没有逆反,但一挨说脸皮就红了。等事情过去了,上司再见到的时候,脸又红了。这种人往往心事很重,被批评后很长一段时间极度自责,久久不能释怀。他们总是在想:“完了,上司批评我了,我在上司心中的印象肯定糟糕透了”……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一般情况下上司都是对事不对人的,事情做错了,改正了就好。没有必要深深自责,这种情绪会困扰你接下来的发挥,上司也不会因为一件事就给你贴上标签。你要学着皮实一点儿。
  脸皮再厚一点儿的,被批评的时候就看不到脸红了。但一般的时候会低下头,对批评表示诚恳的接受。但这类人中还是有区别的,一种人诚恳地接受批评之后,会记下自己为什么犯错,并极力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前文中提过的“不贰过”;另一种人虽然认错态度很好,表面上连连答应,但实际上没往心里去,没过几天错就又出来了。
  认错态度好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要“长记性”。你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小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一次次的小错,很可能累积成一个大错。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早年,公司中有一小兄弟,为人机灵,做事手脚麻利,但时有毛糙。每次说的时候,他都是一脸诚恳地说“嗯嗯……好好……下次一定改”。最后,这个小毛病砸了他的饭碗,仅仅因为一个错字,被大客户投诉,公司上司只得将其开除。
  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仍是我心中的痛。我那兄弟脸皮厚得可爱,但如果能长点记性,让批评能激起心底的波澜,后果就不会是那个样子了……
  脸皮再厚一点的就是有弹性的了,这种脸皮无论你批评什么,都会给你“弹”回去。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找到借口。老可见过一个人,他的口头禅就是“不是……”,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以“不是”开头,然后阐述他自己的理由。
  这种脸皮在职场上是要不得的,如果自己做错了就要勇敢地承认。任何借口都于事无补,上司还会认为你是个没有担当的人。没有人喜欢总找借口的人。试想,如果有一天你做上司,你会放心把事情安排给这样的人做吗?
  当然,还有更厚的脸皮。这种脸皮无论你用什么打,都毫无反应。他不认错,也不争辩,你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说什么都对,他无所谓。这种脸皮已经麻木了,用针扎也没有反应,着实是厚得可以了。
  心已死,皮已木。这种人有,但不常见。希望大家都别混到这一步。
   。。

做个“靠谱”的员工(Reliable)(1)
眼下,“靠谱”这个词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提及,甚至你还可以在网络广告中看到,某大型国企在招募“靠谱员工”。从字面上来看,谱可以是乐谱、菜谱等,总之是一个谱子。“靠谱”就是离这个“谱子”比较近,所以也就是可靠、值得信赖的意思。如果我们要把它翻译成英文,差不多就是Reliable。
  虽然是一句俗语,但这可是成为一名优秀员工的底线。这两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不信你就看看,你身边是否有如下不靠谱的人?
  第一种人,整天忙忙碌碌,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但是上司交给他一件事情,过几天检查的时候,他却一拍脑袋——哎呀,忘了!这种人就是属于完全不靠谱的那种。如果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在你的身上,那么可以断定,你在任何公司的前途都将非常渺茫。
  第二种人,比第一种人好一点儿,上司交代的事情不会忘,但是做出来的效果与上司的预期相差十万八千里。
  有一则关于搜索引擎的笑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我稍作修改如下:
  一女老板,有一搜索引擎“员工”,她给“员工”的任务是找到心仪的白马王子,于是“员工”开始工作了。一开始,女老板开出的择偶条件有两点:“一要帅,二要有车。”“员工”立马报告工作结果——象棋。女老板很诧异,重新下达指令:“ 一要有漂亮的房子,二要有很多钱。”“员工”立马报告工作结果——银行。女老板觉得不满意,再次修改指令:“一要长得酷,二要有安全感。”“员工”立马报告工作结果——奥特曼。女老板忍无可忍,一股脑儿输入所有条件:“一要帅,二要有车,三要有漂亮的房子,四要有很多钱,五要长得酷,六要有安全感。”“员工”立马报告工作结果——奥特曼在银行里下象棋!女老板吐血而亡……
  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这名“员工”完全没有领会女老板的意图,做出的东西也就难免会走样。这种员工在老板看来,就属于那种很难沟通的人,交给他做的事总是不放心,总是担心他那里会出岔子,自然也就不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
  第三种人,比前两种人还要好一点儿,他不会忘,也能领会上司的意图,就是比较散漫,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或者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经常能听到上司与员工之间类似下面的对话:
  领导:上周让你做的PPT怎么还没发给我?
  员工:上周有个紧急情况,电脑坏了……
  领导:没做完怎么不提前跟我说明一下?
  员工:上周净忙着修电脑了,IT还休假了……
  领导:既定任务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一定让我提前知道,其他的别说了!
  以上这段对话是我亲耳听到的,当时我就觉得很好笑。这个员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逻辑里面,根本没有听领导在说什么。我们不管什么原因,即便不是在公司里面工作,答应别人的事情,如果不能按时完成,至少要告诉人家一声,这是人之常情。
  央视主持人阿丘曾在网络上抱怨某明星放他鸽子:“无论是店大还是客大,总还得按行业规则办事,吃饭订了桌,到点不来,打个招呼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有的,I 真的服了U!”
  可是,上面这位员工根本没意识到哪里有问题,他自己觉得理由很充分啊,领导问他的时候,他还一肚子委屈。如果咱们换位思考一下,站在领导的角度看,这个员工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简直太不靠谱了!

做个“靠谱”的员工(Reliable)(2)
其实,不靠谱的表现还有很多种,在此不一一列举了。不靠谱有什么害处呢?至少它会让领导觉得不能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你,因为他不放心,稍微盯不住,事情就不知道跑偏到哪里去了。如果领导不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那你也就得不到锻炼,因此也就失去了担当重任的机会,说白了就是升职加薪的事情基本就与你无缘了。
  如果你在公司工作了5年,却仍然是一名小卒,恐怕你自己的心态也会悄悄地起变化,你会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你不甘心,想跳槽,但是你发现无论你跳到哪里,新东家开出的价码都是以你现有的职位与薪水为依据的,也就是说,跳了也差不多是平级移动,钱也没涨多少,而且还要适应新环境……
  那么,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给别人留下靠谱的印象呢?以下几点都是不错的方式,不妨试一试。
  ·领会精神
  人与人的沟通有时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你肯定见过说话很费劲的人,一个事情要翻来覆去地“绕”很多圈儿才能把话说明白,或者有时候你觉得话已经说明白了,但是在别人看来还是不明白……
  一天下午,我去楼下的小店买东西,走到店门口才发现没有营业,但是门上贴了一张纸条——“有事离开,两小时后回来”。我看着这张纸条觉得很好笑,于是猜测店主写纸条时的情景——接到一个电话,有事要出去,但转念一想,得跟顾客说一声啊,于是决定在门上贴个条,让顾客知道什么时候再来,估计两个小时怎么也能回来了,于是大笔一挥……
  问题是,顾客怎么知道这两个小时从什么时候开始算呢?很显然,店主在贴条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但他却忘记了别人与他所处的情境是不同的,别人不知道他出门的时候是几点,所以还是不能理解他的意思。由此看来,“说者”与“听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听者”想要完全理解“说者”的意图,首先要充分了解“说者”的语境。
  一般来说,能当上领导的都不是糊涂人,即便如此,你也要知道,你听到的话与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恐怕也有不一致的时候。我发现领导在下达任务的时候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知道自己的意图,把意图告诉你,至于方法,你自己去想;另外一种是领导有意图,也有方法,他把方法告诉你,但是不会告诉你意图。
  对于第一种领导,你只要确保你完全领会了他的意图就可以了,一般来说不会跑偏;对于第二种领导,在他手下干恐怕比较累。比如领导说,你去给我找把刀来,但是你费了半天劲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其实,他要刀的目的是想削铅笔,如果你在接受任务的时候,能了解到这个意图,那你就轻松多了,你可以找一支已经削好的铅笔,也可以给他一个“自动削笔器”……
  所以说,领会精神很重要。当你接受领导的任务时,务必要领会领导的“精神实质”,要明白领导的意图,否则可能忙了一气却在做无用功,费力不讨好。
  ·明确截止时间
  任务明确了之后,下面这个概念很重要,那就是“截止时间”,外企一般把它称为“Deadline”(直译为“死亡线”)。英文的说法很形象,如果过了这个时间还没搞定,那你就死定了。
  通常,上司交代给我一个任务,我与上司核实完需求之后,都会问一句:“你什么时候要?”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想安排好我自己的时间。在公司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时间表排得满满的,上司给你的任务一般来说都是要“加塞”的。我问出截止时间之后,便于我安排工作。如果上司要得不是很急,那我就先处理一下其他要紧的事。

做个“靠谱”的员工(Reliable)(3)
后来我发现,这个习惯竟成为我给上司印象最深的一点。有一次,上司召开内部会议,让我们每个人写出团队中其他成员的优点,然后再归纳总结出每个人的优点。同事们嬉笑怒骂,插科打诨写了好多有意思的词。女孩子就写美丽啊、善解人意啊、温柔贤淑啊,男孩子就写帅啊、有内涵啊等,当然还写了一连串与工作相关的正经评价。写完之后,上司开始逐一点评,一顿取笑之后,说到了正题。我清楚地记得她是这么评价我的——“你们有没有发现Michael(我在公司的英文名)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强,他答应给你做的事情一定会完成,而且每次都是提前完成。”我心说,原来上司是这么看我的啊……
  回想起来,我确实都会提前一段时间发给上司,我是想让她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如果她觉得不合适,还可以退给我再返工。后来我渐渐发现,上司在下达任务的时候已经留出了余地。比如,她说“这个PPT明天下班前给我”,其实很可能她大后天才要上交给她的上司……
  如果你是一个上司,遇到这样的员工你会怎么想,一定很舒服吧?这下属真体贴、真靠谱!但是偏偏又有很多员工不明白这个道理。以前我带过一个实习生,有一天我让他准备一个文件,说好下班前给我。按照我的习惯,6点钟下班,4点怎么也差不多了吧?可等到4点没动静,等到5点还没动静,我耐着性子等到5点半,还没动静!实在忍不住了,我在MSN上敲下一句话:“要的东西好了吗?”实习生回了一句:“我弄到一半,电脑死机了,还没好……”
  我倒,死机了你倒是提前告诉我一声啊!看来这哥们儿离靠谱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呀!
  ·重要节点及时汇报
  你遇到过这个情况吗——你请示上司一个问题时,上司却很忙,没时间理你;当你自作主张时,上司却勃然大怒,指着鼻子骂你为何不事前请示。
  左右为难是吗?别着急,谁做下属与上司相处都会经历这个过程。特别是当你初入上司麾下,两人彼此都不熟悉,肯定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当然也有些技巧。
  首先,你要分清什么事需要请示,什么事你能自己决定。其实这就是你工作空间的问题。你的自由裁量权越大,你就越开心。相反,芝麻粒大的事都要请示上司,没准你越请示事越多,本来想把“事儿”解决了,没想到“事儿”他妈又出来了,很是麻烦!
  怎样把握这个度呢?你要明白上司关心什么,什么事在老板的日程表中优先级比较高,这种事情要小心;上司没时间过问的事,你大都能自己决定。另一方面,上司授多大的权给你,也要靠你自己争取。如果你一开始非常漂亮地做了几件事,那上司对你的信任会越来越大,你自由裁量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信任,是一个逐渐建立的过程。
  分清了这个边界之后,还有一个如何请示的问题。
  在请示上司的时候,千万不要问“这个事我应该怎么做”,上司都很忙,没时间和你长篇大论,遇到脾气暴躁的上司,还会大骂:“我知道怎么做还要你干吗?”
  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给上司出一道选择题——这个事我有三套方案,A、B、C,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