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我读鬼谷子 >

第39部分

我读鬼谷子-第39部分

小说: 我读鬼谷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姓伍,名员,字子胥,在收录了大量传奇故事的《吴越春秋》中,对他的性格做了传神的描写。忠诚,刚正不阿,充满智慧,家族遭遇屠杀,有敏锐的洞察力,颠沛流离的青年生活,日后功成名就、享誉列国……仿佛聚集了所有悲剧人物所拥有的经历和才干,这样的人物在当时和后世必然成为人们景仰的对象。此时,作为吴国重臣伍子胥觉察到越国正在日渐恢复,这将威胁到吴国的安全。于是他向自己的君主进言道:“句践近年蠢蠢欲动,如今越国方是吴国的心腹之患,陛下不先行消灭越,而要征讨齐国,不是很荒谬么?”

  伍子胥充满责难的语气一定让夫差感到非常不快,然而夫差还是考虑了他的谏言,并与子贡商谈。子贡充满自信的宣称他可以轻易的化解越国的威胁。深信不疑的吴王于是派遣子贡作为使者前往南方,劝服那位曾对夫差卑躬屈膝的君主。句践得知子贡来访,专程到郊外迎接,并亲自到使节的住所拜访。这很可能是越国韬光养晦、麻痹吴国的策略。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对中原学者的尊重。

  “先生为何降低身份,来到我们这个蛮夷之国呢?”越王十分客气的问到,子贡作出了让他大吃一惊的回答:“我是来劝说吴国*齐国的,吴王虽然很想这样,却担心越国的威胁,答复道‘等我*越国后,一定会做的’。如果这样的话越国就必定要灭亡了。假如您不想报仇,而吴国的君臣却怀疑你,那么您的表现实在太笨拙了。假如您想报仇,却给对方知道了,那么您实在太不小心了。如果您已经做好了准备,却让吴国先得到风声,那么您的处境就很危险了。”

  句践再一次施礼后,恭敬的问道:“孤曾因为大意受辱吴国。对夫差的痛恨深入骨髓,恨不得能与吴王同时死去,这就是我的真正想法!请问先生,我要怎么办才好?”子贡早有准备,他答道:“吴王为人暴虐,大臣多数浅薄,国家凋敝却经常作战,士卒难以忍受,百姓怨恨君主,大臣争权夺势,这是将要灭亡的征兆。如今陛下不如设法促使吴国北伐。如果伐齐失败,那么正是陛下的幸事;如果北伐成功,吴国必定与晋国发生冲突。如此一来,吴国的兵力将尽为齐国、晋国拖住。这样陛下的机会就来了。”

  按照子贡的计划,作为这个时代的名臣之一,越国的大夫文种向吴王做了一番恭顺的表示。在重礼的贿赂下,越王得到太宰嚭等吴国权臣完全信任,相信越国毫无异心的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命令军队北上讨伐齐国。然而吴国军事强盛,如果真能击败齐国和晋国,让吴取得霸主地位,那么除了鲁国等弱国外,它还能去哪里扩充疆土呢?鲁国的利益在于各个强国之间的力量均衡,列强均势的天平一旦发生倾斜,弱小的鲁国就岌岌可危了。因此离开吴国后,子贡直奔晋国,向晋国的君臣告警。

  由于齐军统帅的故意放水,以及鲁军将领冉有等人的奋勇作战,鲁国终于坚持到吴国援军的到来。这时,季康子问家臣冉有从哪里学得兵法,冉有答“学之于孔子”。于是季氏派人携带厚礼肯请孔子归国。至此,孔子周游列国共十四年,终于得以返回故里。鲁国的危机解除后,两国联军反攻齐国,在这一年的五月占领博地,稍后进抵羸地。此时,齐军上下充斥着绝望的情绪。田常直接告诉自己的弟弟、担任*军统帅的田书:“你死了,我必能得志。”奔赴战场的前夕,无望的将领命令兵卒唱起出殡的歌曲。田书黯然自语:“这次出兵,我只能听到冲锋的战鼓,听不到收兵的鸣金了。”

  “甲戌,战于艾陵,展如败高子,国子败胥门巢。王卒助之,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献于公。”——《春秋左传》 

  吴国在艾陵的胜利让夫差争霸列国的野心膨胀起来。而后四年间,吴国起倾国之兵与齐国、晋国交战。伍子胥犹自苦谏吴王不要听信子贡的谗言向北兴兵。最后触怒了吴王,意骄志满的夫差谴人赐子胥属镂剑自尽。死前,伍子胥叮嘱自己的仆人,将自己的眼睛取出来悬挂在吴国国都的东门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从这里攻入。得知此事的吴王更加愤怒,命人把这位耿直忠臣的尸体装进皮囊后,丢入江中。三年后,夫差率领精兵在黄池召开诸侯大会,试图得到梦寐以求的霸主地位。就在这个时候,越国突袭了吴国的都城,俘获太子友。我们无从设想夫差此时的心情,杀掉信使之后,吴国的君主和大臣继续与晋人唇枪舌剑的争执,并最终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经过了繁文缛节的盟誓后,在名义上成为中原霸主的夫差匆忙带兵回国。九年后吴国灭亡。西子湖畔,那一段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终于落下帷幕。

  艾陵之战后,田氏一时权倾朝野。齐简公与其他世卿设计诛杀田常不成,反被田氏消灭。杀死简公后,田常拥立简公的弟弟姜骜为国君。姜骜被认为是一位弱智的君主,这种说法并非侮辱,而是对事实的描述。即位三年后,谥号平公的姜骜与鲁哀公相会于蒙邑。双方见面时,身为万乘之君的平公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哀公行叩头礼。错愕之下,鲁国的哀公仅仅作揖还礼。无论自己的君主如何愚蠢,齐国的侍臣们都必须维护他的尊严,因此要求鲁君也依样行礼。鲁国负责礼仪的官吏孟孙泄拒绝道:“非向天子,礼不叩头。”知道平公愚笨,却不知道他愚笨到这种地步的田常大喜过望,不久谏言道:“人们都喜欢奖赏而厌恶惩罚,那么陛下就只需负责奖赏,惩罚的事情就交给臣下吧!”从此田常独掌齐国大权,尽诛鲍氏、晏氏、监氏等世卿家族。平公七年,齐邀邾桓公、鲁哀公相会于顾邑。齐国派遣力士强使哀公向平公叩头,以报蒙邑之会时平公叩头、哀公还揖之耻。

  公元前484年,这一年是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这一年的夏天,风尘仆仆的子贡从晋国来到鲁国,侍奉在老师身边。孔门弟子连续几个月的活动终于产生效果,一切都在按子贡的计划进行着。

  鬼谷子说:“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子贡可谓善此道者,二百余年后,司马迁用羡慕的笔法写到:“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

诸葛亮哭周瑜
诸葛亮哭周瑜

  诸葛亮径至柴桑,鲁肃以礼迎接。周瑜老部将程普等人持剑欲杀诸葛亮,被赵云以剑挑落,诸葛亮拾起落剑还给程普。诸葛亮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读祭文曰:“呜呼公瑾,不幸天亡!修短数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若有灵,享我蒸尝!”短短数语,真诚感人,不但一下把众人愤怒、敌对和责怪的强烈情绪缓和了大半,还使众人自然而然地随之转入凭吊周瑜、哀悼大都督的悲痛氛围之中。这充分说明,讲究沟通方法,把握现场气氛,引导众人情绪,这是化解危机的公关行动的第一步。

  紧接着是转入祭文第二部分——正文,从周瑜的幼学、弱冠、壮力、丰度、气概、弘才等不同方面高度概括周瑜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诸葛亮事先让人把周瑜的事迹画在桃符上,诸葛亮每放一桃符,便声泪俱下哭诉一番,那场景十分感人。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周瑜盖棺认定写赞美诗的不是东吴人,而是蜀国的丞相诸葛亮。

  这一节祭文思路清晰,立意赞美,层次分明,用词简约精炼、非常老到,起到了点石成金、嘤鸣求友而引起双方强烈共鸣的作用,因而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和钦佩。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出众的政治才华和精妙的外交能力。

  祭文的第三部分,则充分描述、渲染周瑜之死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悲痛及哀悼之情。“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这一节既痛惜了周瑜的英年早逝,又渲染了现场的哀悼气氛,三军悲怆,主人哀泣,朋友洒泪,同时为下一步提出蜀吴联合、结盟同心埋下了伏笔,提供了铺垫。

  第四部分,写孔明与周瑜的相识、相知、合作,以及孔明的哀恸之情。“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孔明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既阐述了周瑜助吴拒曹、辅汉安刘的杰出东贡献,恰如其分地表示了“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又是对周瑜“既生亮、何生瑜”感叹的巧妙回应。

  可以说,孔明过江吊丧活动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显示了才华。很自然地表达了哀悼之情,祭文言词华丽,描述准确,表达到位,在东吴君臣面前充分展示了蜀相的学富五车和文韬武略。二是展示了人格。在诸葛亮祭拜后,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可见,孔明是大获全胜。三是消除隔阂。本来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这是吴国上下人所共知的事实,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为证!此时,东吴人对诸葛亮及刘备西蜀绝没有好感,甚至周瑜部下有杀诸葛亮为公瑾报仇的情绪。通过声泪俱下的哭诉和对亡人的不凡事迹列举评价,诸葛亮实现了化解仇恨、消除隔阂、继续联吴抗曹的目的,可以说,卧龙吊丧是一次绝妙的政治外交活动。

  鬼谷子说:“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诸葛亮深通此道,明明是他气死的周瑜,东吴人对他恨之入骨。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哭诉以后,却能化干戈为玉帛,得了荆州,气死周瑜,还能够保持友好关系,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西门豹治邺城
西门豹治邺城

  魏文侯的时候,西门豹为邺令(约公元前408 年)。

  西门豹到了邺城(今河南省临漳县西),见那里非常萧条,人口也很稀少,就召集当地父老们询问道:“此地怎么这样凄凉啊?”

  父老说:“这里有条大河叫漳河,漳河里的水神叫河伯。本地巫婆说:河伯喜爱年轻漂亮的姑娘,每年要娶一个媳妇。满足了河伯的要求,才会保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要不然,河伯就要兴风作浪,一场洪水把庄稼全冲光,人全淹死!所以,官吏和乡绅们每年都要向我们征收赋税,所得的钱有数百万之多,他们只用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剩下的和巫婆平分了。巫婆的腰包塞满后,就出来挨家挨户查看,见到漂亮的姑娘,就说:”这个女孩应当作河伯的媳妇。‘不容分说,为她洗澡沐浴,替她置办斋戒。到了河伯娶妻那天,把斋宫推下水,让姑娘坐在里面。漂了一会儿,就沉了下去。因此有年轻姑娘的人家,大多带了女儿逃到远方去了。“西门豹说:”今年河伯娶妻那天,你们来告诉我,我也要去送行。“

  到了替河伯娶妻的那天,西门豹也来到河边。大小官吏、地方上的绅士以及父老乡亲们,共有二三千人前来参加河伯娶妻仪式。主持仪式的大巫婆,年纪已有70岁了,后面跟着十几个女弟子。西门豹对大巫婆说:“把河伯的新娘子叫来,看她长得怎么样?”巫婆就叫女弟子把新娘子领来。

  西门豹看了看说:“这个女孩不漂亮,烦请大巫婆到河中报告河伯,说要另选美女,后天送到!”说完,就叫武士抱起大巫婆扔到河中去了。那巫婆在水中挣扎了几下,就沉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又说:“巫婆为啥这么久还不回来,再叫一个人去催催。”  又把一个弟子投到河中。一共投下三个弟子。

  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女人不会办事,请那些捐钱的绅士们也去辛苦一趟吧!”早有几个武士上去,把那几个跟着巫婆同流合污的乡绅们抛石头一般扔下河去,西门豹冲着大河行着礼,挺恭敬地又等了一会儿,回头又说:“这些人都不回来,怎么办?”那些以往也靠河泊娶妻发了财的官吏、豪绅们一个个跪在地上磕头,把头都磕破了,血流满面,求西门豹别把他们抛入河中。西门豹这才说:“水里哪有什么河伯?巫婆和你们靠为河伯娶妻,害死了多少女子,搜刮了多少民财,现在,那些罪大恶极的都已得到了惩罚,以后,谁再提为河伯娶妻,就让他们去和河伯会会面!”

  于是邺地再没有发生为水神娶妻的事。逃到外地去的百姓也陆续回到邺城。

  西门豹就征发人民开凿12条沟渠,引漳河的水灌溉农田。从此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

  鬼谷子说:“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西门豹治理邺城的方法很简单,让那些利用迷信搜刮民脂民膏的巫婆和地方豪强们直接到“河伯”那里去报到,一举就揭穿了他们的鬼把戏。然后再带领人民治理水患,国泰民安。

第四节:忤合之道
第四节:忤合之道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笔者字面理解

  非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