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虎将卫立煌 >

第28部分

虎将卫立煌-第28部分

小说: 虎将卫立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立煌的神色缓了一下说:“我们是延安的友军,刚从延安过来,你们继续吃饭,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说罢他向卫士们挥挥手,卫士们这才松了手。

  这帮学生坐下来,仍然心神不定地四处看着。卫立煌为了使他们不再担惊受怕,便和他们拉起了家常。他问一个女学生:“你今年多大了?”

  “十六岁”。

  “从哪里来的?”

  “从成都。”

  “怎么来的?”

  “起旱走,整整走了一个多月。和我同行的三个人在西安都被抓进了‘劳动营’,我是从那里逃出来的。”她说着两眼含泪,像要哭的样子。

  卫立煌惊讶着:“原来你们这些人不一路?”

  一个男学生说:“不一路,也是在这里吃饭刚刚认识的。”

  卫立煌自我介绍说:“我叫卫立煌,是第14集团军的总司令,我们的部队也需要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去我们那里怎么样?”

  学生们眨着眼睛说:“长官不是说好不抓我们吗?你说来说 去,不是还要带我们走吗?”

  卫立煌解释说:“你们误会了,我是在征求你的意见,没有勉强的意思。”

  “真的?”

  “当然是真的。”

  女孩说:“那我就实话实说了,我们只想去延安,别的地方暂时还不想去。长官,是你叫说实话的,你可不要生气哟!”

  卫立煌笑笑说:“不生气,不会生气的。”他嘴上说不生气,实际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味道。他想,八路军抗日,我们也抗日,这些学生为什么瞧得上八路军,看不起我们?他又想起在延安看到的群众场面,群众情绪,一个赶毛驴的老汉可以随随便便地和毛泽东对话……突然他想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话,心里禁不住地紧了一下。再仔细想想,这些话虽说使他有些难堪,却有一定的道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礼尚来往
卫立煌到达西安之后,就住在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驻西安办事处。办事处是类似后勤处一类的机关,部队所需的军火、服装、医药品以及食品都是在这里供应的。一天,卫立煌推却一切应酬,在办公室坐下,写了一张便条对赵荣声说:“给八路军解决军火的事,是我在延安答应毛先生的,你去找找罗迈伦处长,把事情办好。”

  赵荣声接了便条一看,止不住的惊喜。只见便条上写:“即发第18集团军步枪子弹一百万发、手榴弹二百五十万枚。”下面签着卫立煌的名字。

  过了片刻,卫立煌又改变了主意,他对赵荣声说:“你还是去把罗处长找来,我要亲自跟他说。”

  罗迈伦的办公室离这儿不远,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罗迈伦便来到卫立煌的办公室。罗迈伦行过军礼问:“钧座有何吩咐?”

  那张字条就放在桌上,卫立煌用两个指头一推,便把字条推到罗迈伦面前,他说:“字条上的事给办一下,赵秘书负责和八路军办事处联系。”

  罗处长拿了便条,面有难色。卫立煌也看到了罗迈伦的表情,便解释说:“第二战区的军队归我指挥,凡是我指挥的军队,要一视同仁。八路军连连告捷,打得很好嘛,我们要充分供给。”

  罗迈伦自觉不妥,又不敢争辩,站在那里没动。他是卫立煌的老部下,多年跟着卫立煌办后勤,按照往常的惯例,给八路军发10万、8万发子弹意思意思就行了,这一次给这么多,确实使他为难。

  卫立煌又想起什么似的问:“库里的牛肉罐头还有多少?”

  罗迈伦据实汇报:“大约还有1200多箱。”

  “那好吧,再给八路军拨180箱牛肉罐头。”

  听了这话,这个处长只好点点头退出卫立煌的办公室,这个地方他不敢再呆下去,时间一长长官又层层加码,他就更作难了。

  罗处长退出卫立煌的办公室,赵荣声也跟了出来。赵荣声小声问:“罗处长,这个事很难办吗?”

  罗迈伦为难地说:“蒋委员长对八路军的态度你不是不知道.若是他怪罪下来……”

  赵荣声动了心思,他的想法是,其一为罗迈伦推卸责任,其二还得向他施加点压力,若不这样,事情很难办成。赵荣声据理力争地说:“罗处长,我想这个事情你没有多大责任,钧座既然敢于写这样的条子,他就敢于承担这份责任。话又说回来,钧座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现在军情紧急,前一阵子日军攻打风凌渡、潼关,西安告急。若是前方战争失利,他把责任推到你的身上,你能受得了吗?他若发起脾气,说你违抗军令,贻误战机,你能吃罪得起吗?”

  罗迈伦脱了军帽,夹在掖下,用左手在那脱了顶的光头上搔来搔去,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

  赵荣声劝慰着:“处座也不必过于为难,有什么问题,咱们在一起好商量。”

  这天晚上,赵荣声星夜来到七贤庄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办公室里亮着灯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八路军兵站站长杨立三正在灯下办公。见赵荣声进门,热情地让座、端水。杨立三瞅瞅赵荣声的脸说:“小赵是嫁到富豪家的闺女,回娘家总不能空着手吧?”

  赵荣声半喜半忧地汇报了卫立煌给八路军拨发军火的事。杨立三分析着情况说:“这个事情问题不少,能不能兑现,我看还说不定。”

  林伯渠躺在藤椅上不说话,闭着眼睛想心事,过一会儿才说:“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机会,我们要做好工作,使这件事有个良好的结果。”

  杨立三感叹着:“夜长梦多,时久生变。林主任,要不咱们也破破惯例,请他们吃顿饭?”

  林伯渠慢慢吞吞地说:“光吃一顿饭不行。我是想着,咱们要投其所好,再送他们一些东西。”

  杨立三不以为然地说:“咱们八路军是个穷人家,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手的?”

  林伯渠反驳着说:“不,不,咱们有些东西,不说价值连城,也是招人眼红的。”他回过头对赵荣声说:“小赵,像咱们缴获的日本军大衣、日本的小手枪,还有大洋马,他们喜欢不喜欢?”

  林伯渠算是想到点子上了,国民党的军官最虚荣,打没打过仗总爱拿一两件战利品到处炫耀。赵荣声抚掌拍了一下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档子事呢?昨天第14集团军兵站的站长杲海澜还说:“再回来让我给他弄支日本的小手枪玩玩,这件事我怎么就忘了呢?”

  八路军办事处请客的地点选在莲湖酒楼,这个酒店当时在西安也是远近闻名的大酒店。八路军方面有杨立三和一个副官参加,国民党方面有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驻西安办事处处长罗迈伦、第14集团军兵站站长杲海澜,还有赵荣声。杨立三对旧军队交际的一套很在行,把一桌只有五六人参加的宴会搞得热气腾腾的。开宴之前先向罗、杲二位赠送了日本军大衣、日本小手枪,临别时又送他们一人一匹日本的大洋马,使这两个人喜不胜喜。宴会上他只字不讲军火的事,只是称兄道弟,拍肩抚背,左一杯、右一杯劝酒。真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这一天晚上,他们喝了许多酒,也说了许多掏心的话。酒宴结束时。杨立三对罗迈伦说:“卫副长官交代的那个事,你可不要给我落空了。”

  一向忧心忡忡的罗迈伦这时竞出人意料地拍着胸脯说:“兄弟,你放心,这个事情包在老兄的身上,包你满意。”

  分手时杨立三叫住了赵荣声,交代着说:“酒场上的话,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这个事情一定要紧紧地盯住,有什么变化,立即向林主任汇报。”

  赵荣声点点头,他知道自已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第二天上午,赵荣声便听到罗迈伦向武汉国民党军委总后勤部发出电报,请示给八路军拨军火的事。他担心事情有变,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这时他突然想起卫立煌和他说过的一句话:“你是我的秘书,你外出办事就代表着我。”赵荣声心里一动,来到罗迈伦的办公室。他行过军礼之后问:“罗处长,钧座让我问一下给八路军拨军火的事,不知什么时候能办?”

  罗迈伦被逼无奈,只好说:“你叫他们下午来吧!”

  赵荣声若有所思地说:“钧座不是下午让你陪他到胡总司令(即胡宗南)那儿吗?干脆你开个调拨单,省得他们空跑。”

  “好吧。”罗迈伦少气无力地说着,只好开了调拨单。

  这一次,八路军办事处不仅领到了军火,还领到了三个师的夏服,几十部电话,还有医疗器械和一些药品。

第八章  卫立煌读马列  (1)重视工作团
卫立煌和郭寄峤在洛阳开会结束之后,带着他的总部人员,在渑池县北渡黄河,来到中条山和他的主力会合。1938年2月,日军对晋南的中国军队进行的九路围攻失败之后,便退出晋东的太行山和晋南的中条山,据守在铁路沿线的几个城市中,这里的大多数县城又回到中国军队手中。卫立煌北渡黄河以后,把他的总部驻扎在垣曲县的辛庄村。垣曲县地处中

  条山的尾端,距日军的前哨阵地只有数十里。卫立煌是1938年5月初来到这里的。他看到这里遭到日军严重的破坏,村庄没有了,到处是残垣断壁,房屋没有了,到处是一片焦土,老百姓藏的粮食被敌人挖去,人们靠野菜、树叶度着春荒。道路上,山林里,散兵游勇为非作歹,敌探、汉奸活动猖獗。看到这些情况,卫立煌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他在想,不改变目前的局面,在中条山站稳脚跟是很难的。他把组织民众、发动民众、发展生产的重担一并交给工作团,相信他们会把这些工作干好。但他也考虑到,自己的部队是老部队,也像其他国民党的部队一样,人员作风*,精神空虚,毫无斗志,缺乏长期抗战的决心。这些人资

  格老,军衔高,若不整顿一番,工作团很难开展工作。因此在几次总理纪念周的大会上,他声色俱厉地大讲纪律整顿、思想整顿,不点名地批评那些打麻将、嫖女人的作风。他曾骂道:“有些人不思抗战,不干工作,大白天睡大觉,把头都睡扁了。”工作团中有一个孙青禾,是总部的老人员,1932年由顾祝同介绍来到卫立煌身边工作,是总部的中校秘书。工作团成立时却以少校秘书刘毓珩为工作团主任.他只是工作团的五个委员之一。因此,他老大不高兴,工作表现消极,讨论问题总是和刘毓珩顶牛。有一次两人争论起来,使会议中断,官司打到郭寄峤那里,孙自恃资格老,在郭寄峤的办公室里竞吵了起来。郭寄峤是卫立煌的心腹,对卫立煌的思想脉络把握得很准,岂容得危害工作团的事情发生,于是他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下犯上,军法不容,立即开缺。”

  孙青禾大出意料,吓得面色苍白,气喘不匀,只好卷了铺盖离去。

  为了活跃军队的文艺生活,增强斗志,工作团除了举办晚会,表演节目之外,还组织总部军官教唱抗日歌曲。刚刚开始时,总是三人两不齐的,有的人借故不去参加。最后,卫立煌下了一道命令:“凡总部官员,从将官到尉官,每天下午5时必须到工作团学唱歌,因事因病不到者,可到我这里请假。”有此严令,谁敢不遵?他们唱《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活跃的政治气氛、唱出了军队的抗日激情。

  国民党军队中有一种不成文的规矩,每月举行一次总理纪念周。一般的周会上有时是卫立煌讲话,有时候是郭寄峤讲话,自从有了工作团之后,每次周会都是刘毓珩讲话,讲《三*义》、讲《抗战建国纲领》。刘毓珩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知识面广,他用积极进步的思想,解释《三*义》、《抗战建国纲领》,对启发引导这些国民党的旧官僚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另一方面讲,一个少校在台上讲话,台下听讲的竟是中将、少将……这些事情是卫立煌部队中从来没有过的事。卫立煌对工作团的工作如此重视,来自下面的阻力自然就减少了。

  战地工作团还在第9军、第14军中办起了低级军官训练班。他们以《论持久战》的内容为教材,不以《论持久战》的名义出现,讲国际形势,讲政治时事,讲战略战术。刚开始这些军官看不起工作团员(因为他们年纪小,又是士兵军衔),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发现工作团员有知识,能吃苦,讲的战略战术很实用,很快就和他们打成一片,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共产党人的思想。

  当时第14集团军主要活动在垣曲、夏县、平陆一带,工作团的宣传队上山下乡,晚上到农村演戏,举办晚会,用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宣传抗战。每到一地他们利用白天的时间在庙会、集镇举办战利品展览。展出的有从日军手里夺得的太阳旗,“武运长久”的小旗,千人针和日军士兵身上带的护身符,日本人的武器和战马等,用事实批驳日本人不可战胜的谣言,提高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他们还帮助地方恢复乡、村行政组织,建立抗先队、妇救会、支前运输队。当地的农民怕支差,工作团提出“多抬一个伤兵,多增加一份抗战力量”,“多运送一粒子弹,多杀死一个日本鬼子”的口号,宣传组织群众,支援前线,交通线上站岗放哨,查奸捉特,使当地的形势趋于稳定。

  在总部的军队中,工作团办起了“中山堂”,里面挂着孙中山、蒋介石的画像,摆放着进步书籍、报纸、杂志,还有下棋的场所。总部人员中打麻将、玩女人的少了,不少人开始读书学习。工作团帮助了卫立煌,卫立煌对工作团的工作很满意,闲余时间常到工作团团部拉拉家常,谈谈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2)朱老总造访
1938年8月的一天,正是三伏的日子,已经有多天没有下雨了,辛庄村外的一条小河出现断流。天热得没日没夜,就连后半夜仍然使人难以入睡。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令人烦躁不安。这一天上午,赵荣声走进卫立煌的办公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