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药心理馆 >

第1部分

药心理馆-第1部分

小说: 药心理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型抢救后医务人员心理调整
我参加过空难急救和大爆炸的急救,当时正在ICU被紧急抽调去.当时的抢救室已是一片血,我在一次次冲向推进来的伤员的急救车时,自己的小腿被一次次由于抢救车下的锐利的钢和自己的冲力的相冲撞导致血迹一片,但当时由于精神上的高度集中在伤员身上,所以,未曾有任何的自我感觉,直到连续作战晕倒在抢救室,醒来时发觉自己在医生值班室,很生自己的气,怪自己娇气,为甚麽别人没有晕倒偏自己不争气,但已身不由己,不能再站立,此时才发现腿上的伤已达骨层,鲜血淋漓,染红了同事为自己盖上的被子,同事都在集中救治伤员,我自己一人在ICU值班室,看到不断恶化的伤口,我挣扎着扶着墙,不想惊动别人地自己到换药室进行清创处理,因为伤*露已时间不短,不再是新鲜伤口,需要按陈旧伤口处理,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冲洗后,我才从刚才清晰的伤口处看清楚:有一处肌肉被掀起,挂着一点点的皮肤而已,肌肉下,混杂着抢救车的痕迹,不知道哪位伤者的血,在此情况之下,必须紧急处理,否则潜在危险非常大.我已经痛的眼泪直流,但我必须当机立断,于是,我只好自己施行清创术。

  打开的清创包,器诫比平日更冰冷,因为我已痛的面色苍白,全无人色,带上无菌手套的手,依然可以冷静地掀开伤口,此时的我,似乎头脑和肢体分解了,医生冷静的头脑和病人病患的身体,是两个分开的个体.我已无法支撑自己去治疗室拿麻醉针剂药品,只好咬着牙,进行着冲洗,当最后一道冲洗,我不得不用酒精进行伤口清理时,我轻叫着:"妈妈,救我!"我已经痛的泪流满面,手哆嗦着,但不敢停止,因为一停止我就再下不去手,正好有实习生进来;我指导他去治疗室取了一支的普鲁卡因过来;然后;咬紧牙关;用五号长的无菌针进行了深层肌层麻醉;其实打麻醉针的过程本身已是很痛苦;要变换肌肉注射的深度和位置;尤其是腿部;肌肉菲薄;痛感强烈;我冷汗湿透了白大衣;已经哭不出声来;我让学生出去;不想他看见我的难过。麻醉起效后;我再次进行深度伤口冲洗;腓肠肌已经近乎断裂,再次常规消毒后,又戴上一层无菌手套,铺上手术洞巾,在手术术野,我引上线,用二号线准备缝合,那弯弯的针,在我颤抖的手上,重比千斤,我必须趁着麻醉作用时,尽快施行缝合术,疼痛使我的头脑有些模糊,或许是失血的缘故吧,我努力地保持着清醒,引针缝合,虽然有局部麻醉,但牵拉痛仍然很锥心,每一针缝合,我的心里就默喊一声妈妈,眼泪滴进白色的厚厚的口罩里,我努力的忍着,怕万一掉进手术视野,又得重新消毒.。。

  终于,我缝合完了伤口,跳着一条腿处理完手术用物,归到污染区,然后,挣扎着跳到治疗室,由于突如其来的全院大抢救,全院的人员除了留守病人一线的,几乎没有人员闲置.我不能惊动重危患者旁的医务人员,所以,只能靠自己,我配伍好了平衡盐液,加好先锋霉素,自己给自己用右手扎好了输液,因为失血和疼痛,我已经出现虚脱和脱水症状,很难扎的进去,最后用给婴儿用的小4号针才成功,慢的速度,挂高一些总能避免意外吧,大家都那样忙,不想再给任何人添麻烦,所以.我一手举着输液瓶,一手扶着墙,跳着回到值班室,当我费了非常大的力气终于躺下时,就意识模糊了。。。

  当同在一所医科大学任外科医生的忙完抢救病人的家人找到我时,我已经苍白的不能行动,而且液体早就输完了,血凝固在血管口,好在没有进空气,否则。。。在对我进行医学检查时,发现我已经怀孕,而自己不知情。。。在抢救病人时时不眠不休已经三天。。。

  或者大家以为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会变的更坚强,实际是,从那以后,我厌恶疼痛,恐惧疼痛,守着医院,却有病不再医,甚至有宁肯选择平静死亡而不愿意被救命的倾向.痛怕了!以致以后选择了选择从事寂寞而冷清,宁肯薪水落百倍,宁肯失掉一个相当的社会地位.因为我已经不能冷静地看待我的病人,因为我总会再下不去手,因为我深刻地自我体会过痛楚,我对于职业的冷竣已经失却,太多的感情掺在其中,太怕病人痛而不能在血的现场果断行事。。。

  在我准备离开临床;从事中医古籍的准备过程中;因为本来中医就是自己的本专业;所以中医古籍工作有些大材小用;不用太多准备;所以用这段时间研修了医学心理学的研究生课程,所以才敢斗胆在社会需要时开此专栏发一己之言.  

  或许我是属于比较柔弱的特例,但却有她的案例性.

  在如此巨大的地震灾害时,医务人员都会搏命救治伤员,这是医者必然的职业道德,尤其是目睹伤者的病痛和挣扎,目睹血淋淋的现场,医务人员也是人,人的应激反应全部存在.

  一.连续奋战.一般的抢救时只要自己还能撑,没有人能平静下来退出战场,因为伤员的血就映在眼前,脑子是根本休息不下来的,再者,自己主管的病人一般都是全程负责的,病人的病情的变化就是一个连续且凶险的过程,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遗憾,所以,高度运转的脑子已不可能停下来,医疗的连续性和专人主管医生负责制,比平时更突显,如何在高脑力和高体力的运作过程中,为保障中途不倒下,应提备战时医务方案(二线适用).

  参考案例:对越反击战中,医务人员长期蹲在潮湿阴暗的猫耳洞里,等待着重负荷的紧急救治\扛背\运输伤员的任务,依然是实弹荷枪的行军装备,要保证伤员的安全,随时准备丛林战,日夜的坚守中,不能让自己倒下.心理上要储备的是:

  1。能睡就睡,保障体力.

  2。抓紧时间储备身体体能,因为伤员要靠我们绑在身上扛下山.我有个师姐,就是如此好的心态,保障了救治伤员的需要,赢得了战地女神的称号,但也有沙场上的担任救护的医门弟子,战捷未报身先亡,把遗憾留在战争史上.所以此时应急状态下,要如同丛林生存的动物一样,抛掉许多平静状态下的颜面等等,是伏击状态下的原始生存状态,无论怎样的情形,如果可能,都随时让自己和衣可卧,抓食可食,精神状态冷静不亢奋.临战状态但随时可以让绷紧的弦稍松一下;为的是下一次可以绷的更有韧性。才能最终打赢这场战争。

  二。精神状态处于高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压抑。这样的一种状态;好的方面是随时调动起协调的医疗行为;坏的方面是;行为者长期处于一种无饿感无疲劳自觉症状的状态;无胃酸分泌;食不下咽;大脑皮层兴奋;不能在短时间内进入浅度睡眠状态;更枉谈深度睡眠;一个体;如果是7日无进食;可以生存;如同我们许多的幸存者;但如果3日无法睡眠;可以患过劳症而突发心脏猝死而死亡。在高科技阶层;是现代社会死亡之首。如果我们不能保全自己,何谈救人?所以必要时,要进行干预睡眠.详解如下:

  1。二线医院保健方法一:牛奶催眠法,牛奶具有保健睡眠的作用.在交班可以短暂休息时,尽快饮一杯牛奶,然后强迫自己躺下或根据具体条件半卧.

  2。二线医院保健方法二:中药安神法.休息前饮合欢草饮,作茶饮,必要时,剂量可以达到10克.以尽快使脑进入睡眠状态,使脑细胞疲劳得以恢复.

  3。一线急救点:对于主力医生,在病员病情稳定或是换岗时,必要时服用安定.以备再战,充备好身体的弹药库.

  三。避免情绪激动,以保证冷静的医疗临床判断和发挥.医不自治是个确实存在,所以医生只有在冷静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下才能保证冷静的处理,所以豪言壮语对于医术是没有帮助的,只会增加自大的成分,所以建议:一线的抢救室\ICU\急救室\手术室,要避免采访和喧哗,一则医生需要安静的环境处理极需综合判断的病情,二则病人的隐私也需要保护.使医生处于一个不牵扯任何与医疗无关太多情感的氛围,对于处理伤情,是有益处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科学就是科学,与医者的热情度在一个区域内成正比,比如对于医道的热爱\对于病患的尊重,但跨出这一区域,可能反而负面影响.

  四。没有功利心理,只抱着救死扶伤的崇高的医德,使心境处于治病救人是天职的平常心理,更大的注意力在如何更迅速地大量的处理好伤者,做好天命之责.

  五。事先做好心理应急准备:暗示心理。如惨烈的现场,已不健全的人体肢节,大量的尸体的处理,坏疽等平日少见的恶性伤口的处理等,使得在接触时用暗示心理提醒自己已早有准备的心理承受,提高个体心理承受度.

  六。自身安全的防护.有如前所提到的我的经历,在紧急状态下,医疗器械的安全度要在考量之内.手术室曾发生过紧急打开刚消毒过的还很热的消毒包,拿出其中的一个特殊注射器时,因为多次消毒的裂缝和热冷的突然接触,导致在医务人员手中碎裂,碎玻璃将医生的虎口处的肌肉扎断。。。外科医生的手是最珍贵的,要靠它来感觉术野模糊和看不到的内脏的手感判断,所以,事故或许会断送掉外科手术的精细和成功.

  精兵良将,当作长役考虑!

   。 想看书来

截肢前后心理辅导 
骨科手术截肢是一种最后在肢体确实不能保全;而威胁到生命而不得以采取的手术方案。日本曾经有医生在患者的强烈的愿望和结合患者的身体基础状态非常好的状态下;采取强抗感染保守治疗法的;但风险太大;败血症和毒血症是两个难以逾越的并发症;持续的高热也是相当的凶险。而且根据每个个体的情形不同而有不同的后果;所以;如果决定截肢;一定是临床指征所要求必须做出的治疗方案;医生在决定一套治疗方案时;都是慎之又慎的;所以;首先;不再耽误时间;从行为上配合;是挽救生命;争取最好治疗效果的坚强的选择;这个过程;对于个人;是相当的痛苦;医生和亲属;要在精神扶持上;予以真正的支撑。

  细述如下:

  不同情况:

  1。本人昏迷或是不能知晓伤情的情况:

  
  

  此时;医生有权决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因为重伤员的救治是争分夺秒的;在生存机会和肢体保存的权衡下;必须选择尊重生存;珍惜生命;采取求大去小的方案;这一点是不容争议的;否则会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

  
  术后;暂时保密;人的肢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截肢的肢体的属于记忆感觉而存在;在生命体征未稳定前;不要刺激患者;安定的情绪;有利于术后的恢复。

  
  告知时间:身体复原;自己本人可以半卧;看到或体会到上肢或是下肢的空缺前。

  方法:

  避轻就重法:强调必须性;以当时的情形描述;让人产生一种庆幸感;庆幸生命的保存;而用来冲淡截肢带来的伤害感和愤怒感。坏狙病在患者可以懂的情形之下;因为已经是排除的凶险;可以告诉患者;让他假以此来对抗失去肢体的恐惧! 残肢的进一步的适应训练和相关安装假肢问题;可以给患者安慰和适当的未来生活的策划的心理安慰;让他能克服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恐惧:自己如何生存?如果不能从心理上消除他们最大的恐惧;再多的说服对于他们只会引发把自己封闭起来;抗拒进一步的治疗;所以;许多的心理辅导;就是要让人的生存的基本要素要能自我实现;其次是要有目标;梦想;让生而有意义;留恋生命;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重症患者从情绪低迷期走出有个过程;耐心的给予他一定的时间让他把恐惧和紧张表达出来;然后;针对他的个体心理问题;从前面的统一的问题后;再解决个体问题。根据性格的不同;每个人的反应各异。至少一周到两周的愤怒和无助期;要防止意外;所有的危险的可被患者利用伤害自己的都要考虑到撤到安全区域;而且一定要有家属或医护人员日夜陪护;防止牵引或是输液抢救器材也成为工具;造成二度伤害;甚至不测。

  
  如果患者有母亲或是孩子;就要以此为重点激励他的生存意志;人在某种责任的促使下;可以爆发一种强大的力量;对抗命运的多磨。

  
  如果已是孤零零的人;也要用已离世的亲人的期望鼓励他;亲人力量是巨大的;胜过空泛的道理!要找途径:那就是:每一位患者心中的最牵挂的;也是他活着的战胜苦难的动力来源;要提醒他;时刻记得!此时;已经足够;一位坚强的人士;一定可以站起来!

  
  2。

  对于清醒的;自己知道要面临截肢的患者;要保留他的知情权;解释给他听截肢的必须性;如果时间紧迫;可以给他看坏狙的病理照片;人在面临更残酷的事态时;判断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人的本能。

  
  手术后;有一段沉默期;请尊重他的接受新的残障的自己的过程;只要情绪平稳;有失落和对于未来的更多思考和重新定位是正常的。

  
  仍然回归到生存救助问题上;如果以前是有足够生存能力人员;可以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他的事业;就是他最巨大的生存精神支柱;而不能因残障而歧视;如果是没有生存人力的人员;要培训适合残障后的他们的一技之长;让他可以尽量自食其力的生存;这是尊严;也是生命的证明和他们对于自己的定位的最重要的标准。

  
  总之;身体的伤痛和残障都不是最终不能战胜的鸿沟;最重要的是自己及其亲人;如何构建人生的未来大厦;因为历史的车轮总要往前;太阳每日都照常升起;一味悲伤毫无作用;漫长的日后和正常人竞争的社会;树立自信;活出和以前一样;甚至更精彩的人生!才是重中之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医护人员搏战医疗血线自我心理矫正
总析:  

  大型医疗救护;连续作战是常有的;病员的病情的严重性和突然性;密集的手术和特殊治疗排满日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