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乱清 >

第330部分

乱清-第330部分

小说: 乱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八章 京都惊变
  关卓凡又是微微一笑,说道:“好嘛,现在顺逆之分,倒了个个儿啦。”



  徐四霖又咽了一口唾沫,嚅嗫了两下,没敢接声。



  关卓凡的右手放在栏杆上,食指轻轻敲动,沉吟片刻,说道:“此诏和今上天皇素来的性情、行事大谬,系伪诏无疑。反正御印又不捏在天皇自个手里,这份东西不论是谁拟的,写完了偷偷盖个章送出皇宫就是诏书了,天皇完全可以被蒙在鼓里。这种事,日本人以前又不是没干过。”



  “八一八政变”之前,发生了尊攘派公卿姊小路公知被刺杀事件。尊攘派同声指责凶手为萨摩藩士田中新兵卫。其时,尊攘派气焰嚣张,而萨摩藩力主“公武合体”,于是尊攘派借此事逼迫朝廷下令,解除了萨摩藩守卫皇宫乾门之职。



  但诏书刚刚颁行,孝明天皇就表示,“此乃伪敕所下之令”。



  未几,朝廷又向京都守护职、会津藩主松平容保下令,命他“出京视察关东形势”——尊攘派要借此将铁杆佐幕的松平容保赶出京都。



  然而朝廷的敕命墨迹未干,天皇给松平容保的私信就到了:“此非实敕。”



  在确认尊攘派接连干了两单矫诏的事之后,萨摩、会津二藩联手,发动“八一八政变”,将尊攘派和长州藩的势力赶出了京都。三条实美、泽嘉宣等“七卿落难”,便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不过,“矫诏”这种在中国足以灭族的大逆事件,在“下克上”传统悠久的日本,并不太算一回事。“八一八政变”之后,没有人因此受到更进一步的追究。



  当然,孝明天皇虽然更喜欢“公武合体”,讨厌被激进的尊攘派挟持,但皇室、公卿毕竟一体,他也不会支持幕府和佐幕派对矫诏的公卿斩尽杀绝。



  徐四霖说道:“贝子爷所见极是。不过,现在的京都,幕府和佐幕诸藩重兵把守,德川庆喜亲自坐镇,并无倒幕的一兵一卒在,却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是否意味着京都的朝廷已生大变?”



  关卓凡说道:“不是‘已生大变’,是‘将生大变’。还有,京都并非‘无倒幕的一兵一卒在’——萨摩藩在京都可是有兵的。”



  徐四霖一惊,说道:“贝子爷是说,萨摩藩可能……举兵叛乱?



  关卓凡说道:“萨摩藩在京都的兵力有限,明刀明枪地作乱,可能性不大,但在底下搞搞鬼,是完全可能的。”



  徐四霖神情紧张,说道:“那,咱们该怎么应对呢?”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咱们来日本,又不是给天皇看家护院的,操这个心干嘛?叫日本人自个先闹一闹吧。至于这道诏书,大名们也不傻,谁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么?哼哼,如果一张纸就管用,要刺刀和大炮干什么?”



  徐四霖隐约摸到了关卓凡的心思,深深点头,说道:“贝子爷洞见万里!这么说,咱们‘以不变应万变’?”



  关卓凡微笑着说道:“是。不过,咱们也‘不变’不了多久了。前有长州藩‘奉献版籍’,现在又出了这么道伪诏,我估计,幕府很快就会派人过来找咱们了。”



  关卓凡的估计非常准确,三天之后,幕府的使者到了。



  使者有两位,一位是新任老中首座板仓胜静,一位是新任老中小栗忠顺。



  原来的老中首座小笠原长行,因为小仓口兵败,被解除了职务。几位老中里面,排名紧随小笠原长行的板仓胜静,顺势上升为首座;空缺的老中的位子,由托了轩军之福、“先败后胜”的原军舰奉行小栗忠顺补上。



  使者刚到,关卓凡还没来得及接见他们,徐四霖的情报网络,便由京都送来了一条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



  关卓凡和板仓胜静、小栗忠顺一见面,看见他们两个脸上努力堆出的笑容,便晓得,这两位幕府的老中,还不知道这条消息。



  板仓胜静、小栗忠顺见关卓凡的礼节,已经不是外交人员那一套了,而完全是见将军家茂的礼节:跪倒,双手抚地;俯身,额头触手背。



  这个应该不是他们自个多礼,又或者膝盖发软,而是幕府的最高层,即德川家茂、德川庆喜哥俩的意思,是幕府的既定政策了。



  关卓凡没跟他们客气,安坐受礼。当然,行完礼了,关贝子也是要叫人给两位老中“看坐”的。



  小郡战役长州藩全军覆没,中国大军进占山口城,之后长州“奉献版籍”的消息传了出去。眼见长州藩已成俎上鱼肉,关贝子却按兵不动,幕府方面自然以为关贝子为之心动,上上下下不由大为紧张。



  事实上,即便仿法国觊觎北海道例,将周、长二国的“五十年开发权”交给中国,幕府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是,这个交易,得幕府和关贝子来做,不能由毛利敬亲和关贝子来做——毛利氏和他的一班死党家臣,是必须斩草除根的呀。



  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此行,便是要探明关贝子的真意,说服他“追灭穷寇”,幕府愿意以周防、长门二国的相关权益相酬。



  另外,也要申明,讨伐幕府的诏书乃系伪造,朝廷正在严查,一旦查明,必对相关人等严惩不贷,请贝子爷不必过虑。



  板仓胜静的汉语,说得比他的前任好得太多,气度从容地恭维关贝子“武勋盖世”,“群丑辟易”。小栗忠顺则在一边锦上添花,说小仓口“后勤基地”一役,长逆虽然凶恶,但他亲眼所见,“撼山易,撼天朝将士难”;之后,大军开到,兵锋东指,雷霆之威施于周、长二国,势如破竹,原在意料之中。



  不过,关贝子一直面色凝重,并未对两位老中的满口锦绣,给予微笑、点头这类“鼓励性”的表示。二人讲着讲着,不由心中惴惴起来。



  正待将话头转入正题,关贝子开口了:“我刚刚接到一条消息,是从京都传过来的,两位可能还不知晓。”



  两位老中都是一愣,板仓胜静微微欠身,说道:“请贝子爷见示。”



  关卓凡缓缓说道:“天皇陛下已经驾崩了。”



  *RS
第三十九章 人人过关
  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两个,一下子都睁大了眼睛,嘴巴也微微张开,想说什么,却一时什么也说不出来。



  相比满面惊骇的板仓胜静,小栗忠顺先回过神来,喘了口气,艰难地说道:“请问贝子爷,这个消息……呃,可靠吗?”



  关卓凡点点头,说道:“相当可靠。我估计,过个一天两天,京都方面,就会给两位老中大人送来确信。”



  板仓胜静颤声说道:“天皇陛下身子一向康健……”



  话一出口,自知失言,立即打住。



  关卓凡却毫不避忌,说道:“不错,正是暴崩。而且,大行皇帝崩逝后,出自宫中、流传于京都的,还有另外一条消息。”



  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对视一眼,小栗忠顺说道:“请贝子爷明示。”



  关卓凡缓缓说道:“说是因为大行皇帝颁下了讨幕密诏,德川将军恼羞成怒,乃下令庆喜大人毒弑大行皇帝。”



  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大吃一惊,板仓胜静上下牙打战,声音都变得嘶哑了:“这怎么可能?哪有此事?这,这……”



  小栗忠顺反应要快得多,脑子中灵光闪过,大声说道:“这是矫诏之人的阴谋!这……必是贼子矫诏于前,谋弑于后,嫁祸幕府!”



  关卓凡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小栗忠顺,点了点头,说道:“小栗大人所言甚是。大行皇帝一向支持‘公武合体’,也支持幕府讨伐长逆。如今形势,有人以为不去大行皇帝不足以自保,乃狗急跳墙,毒弑君上——之前的矫诏,不过是一个引子,引出指控幕府弑君的滔天浪头!”



  关卓凡顿了一顿,加重了语气,说道:“这是一个连环套,既嫁祸幕府,引天下人群起而攻之;也指望新帝登基后,改弦易辙,中止长州征伐。嗯,也许不需要等到新帝登基,现在就已经有人跳了出来,说:国丧期间,兵戈不宜,朝廷应该下诏撤军。”



  小栗忠顺的反应确实快,离座跪下,高声说道:“全靠贝子爷主持大局!”



  板仓胜静愣了一愣,也随之离座跪下,嘴里喃喃地不知道说了句什么。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除逆扶顺,关某义不容辞。两位大人请起,咱们从长计议。”



  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归坐后,关卓凡说道:“新帝不日登基,请问两位大人,这位太子,为人如何呀?”



  身为臣子,怎么好臧否即将登基的皇帝?板仓胜静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小栗忠顺却听出关贝子的语气中,对新帝并不是很客气,心中微动,说道:“十六岁的孩子,有主见得很!大行皇帝支持‘公武合体’,宫中有传言说,太子殿下对此似乎不以为然。”



  这几句话说得比关卓凡还不客气。既叫准皇帝做“孩子”,还隐指他和大行皇帝父子不睦。这都是极犯忌讳的话,对景的时候,完全可以被人安上一顶“大不敬”的帽子,但小栗忠顺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我还听说,宫廷内外,太子和两个人感情最笃。一位是太子的外祖父中山忠能——这位似乎是尊攘派;还有一位,是有栖川宫炽仁亲王——这位就更有意思了:和德川将军,可是有夺妻之恨的。”



  这个话,听得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两个,心里怦怦直跳。而就算小栗忠顺,也不好接这个话头了,他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关贝子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



  关卓凡似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语调倏然变得冷峻:“我的意思是:新帝身边的人,必须都是贤能忠贞之士——断不能叫新帝为群小所误!”



  话锋愈见凌厉:“谋弑能够得逞,必是大行皇帝身边近臣勾结外廷奸党所为,对如此天人共愤的恶逆,还客气什么?自然宫内宫外同时大索,相关人等,从上到下,全部抓了起来,甄别问讯,对与谋逆者处以极刑,上报君父之仇,下绝小人问政之途!”



  小栗忠顺心中豁然:关贝子说得对啊,有人以此嫁祸幕府,但幕府完全可以反过来借此兴起大狱,将所有反对派一网打尽!



  关卓凡继续说道:“有几个人要尤其留意。除了中山忠能和有栖川宫之外,御前的那个中御门经之最是可疑!而能够支使得动这位中御门卿的,似乎只有窝在洛北岩仓村的那位岩仓具视——此人难逃嫌疑,要一并严查!”



  中山忠能和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不消说,但中御门经之给外界的印象素来是小心谨慎,不像是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人。不过他身为天皇第一号近臣,确实又有绕不过去的嫌疑;至于岩仓具视,和中御门经之的关系确实好,但是——



  板仓胜静小心翼翼地说道:“贝子爷,岩仓具视可是力主‘公武合体”的呀。”



  关卓凡“哼”了一声,说道:“是吗?只怕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们瞧好,新帝登基,第一个解除‘蛰居’的,大约就是这位岩仓卿!”



  板仓胜静将信将疑,但不敢再继续质疑了。



  关卓凡说道:“我有一个说法,叫做‘人人过关’——包括太子殿下。奉遵鸿绪者须为纯孝之人,践祚之前,为新帝去一去疑,有什么不好吗?”



  这几句话杀气腾腾,简直是指太子睦仁不但和大行皇帝“不睦”,甚至可能参与了谋弑皇考的阴谋。



  指责新帝有“逆伦”和“谋弑”的嫌疑,这个话如果换个日本人来说,几乎就是谋反了。



  板仓胜静听得目眩神移,张口结舌,不敢置一词。



  小栗忠顺却激动地手足微颤,血涌上头。关卓凡的话,激起了他长久以来埋藏在心底的梦想:废除天皇,由德川将军做日本的国家元首。小栗忠顺心中狂跳:外倚强援,乱中取胜,德川家真正君临日本,未必就是梦吧?



  关卓凡的面容已经有一点狰狞:“非常之时,宁杀错,莫放过!请转告德川将军,此时若还行妇人之仁,只怕覆巢之下,再无完卵!”



  小栗忠顺再次离座跪下,朗声说道:“贝子爷明见万里!”



  *RS
第四十章 乱上加乱
  当天晚上,关卓凡又单独接见了小栗忠顺。



  第二天一早,小栗忠顺启程,返回大阪——德川家茂和幕府的大本营现在都在大阪;板仓胜静则在第三天,和轩军的“东进支队”一起上路,目的地:京都。



  “东进支队”是临时组建的,以第四师第十四团为主力,再从第三师第九团抽调出一个白人营,从第十一团抽调出一个黑人营;另外,加上一个骑兵营、一个工兵连和六个炮兵连。



  “东进支队”走陆路,行山阳道,入畿内,名义上是“护送中国皇帝送给日本天皇的礼物”;实际上,是来给幕府壮胆打气的。



  之所以说“壮胆打气”,是因为不到万不得已,关卓凡并不想直接武力介入京都的皇权之争,幕府自己能把这个事解决了是最好的。毕竟,这里面有一个“国际观瞻”的问题;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减少给后世带来的种种麻烦。



  选择陆路进军,一为“陈设兵威”,造成声势;二来,进军的速度可以控制——关卓凡并不想那么快赶到京都。



  “东进支队”由张勇率领,徐四霖辅佐;关卓凡自己则坐镇山口城,筹划准备下一步的行动。“东进支队”和山口城轩军本部,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



  “东进支队”刚刚出发,又一个重磅消息从大阪传来了:德川家茂薨逝。



  幕府暂时秘不发丧,不过不敢对关贝子隐瞒,在第一时间对山口城方面做了通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