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南宋军神 >

第263部分

南宋军神-第263部分

小说: 南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贵州一带贫瘠。错非是无法谋生,谁又会轻易落草为寇,但即便是落草为寇,也不能求个温饱,不得不说,这还是真是对“绿林好汉”四个字的侮辱,绿林好汉不就是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么?在贵州境内的那些“绿林好汉”,别说是喝酒,喝水都成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当金弹子的大军朝着南方,那个传说中如同天堂一般的大理国开拔的时候,才会有不少贵州的山贼,紧随其行动。
而富饶的大理国,的确没让这些绿林好汉们失望。当伪齐大军杀开通道之后,这些南宋山贼们就进来了,伪齐大军吃肉,他们就能喝汤!更有甚者,不是接纳伪齐的逃兵,就是直接跟伪齐军里的低级将领勾结,往往是前脚伪齐军才走,后脚山贼就进来,将大理国的那些平民们,弄的是苦不堪言,不得不奋起而战,以至于整个鄯阐府,狼烟处处!
这些其中的细节,金弹子并不知晓,他是大元帅,是帝皇,他唯一脑子里唯一关注的事情,就是如何战胜段正誉,让自己可以在大理国站稳脚跟,活下去!
杀戮,在大理国境内蔓延,密布的狼烟冲天而起,萦绕着整个鄯阐府上的天空,让原本应该是湛蓝的晴空,变成了一片阴霾,如同是那隆冬时分,大雪将下未下时的模样。
这是大理之难,是鄯阐府老百姓之难,而这场劫难,其实也有刘涚的功劳在内!
可以说,若非是刘涚,大理国还能有十来年的靖宁,段正誉也不至于现在就焦头烂额。当然,历史上的大理国,最终还是覆灭在蒙元的铁骑之下,就不知道被刘涚闹了这么一出之后,整个大理国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此时,屯兵在攀西高远之外的刘涚,还没有心思去考虑那么长远,他已经派出信使,进入大理国,直奔大理城。刘涚想要跟段正誉谈判,他并没有打算直接用武力让段正誉折服,实际上,就他所了解的段正誉,并不是一个轻易被武力所折服的人,别说他区区一万兵马,即便是历史上,蒙元那铺天盖地的大军,也没能让段正誉低头服输。
况且,刘涚心中还是隐隐有担忧。虽说吐蕃诸部相互之间并不友好,但毕竟他是从吐蕃诸部的版图上,生生的撕下了一块肉来,尤其是那个霍康家族,其本家在失去了通向西域门户的那个部落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刘涚绝不相信格拉次安会在这件事情上替他隐瞒霍康本家,或许用不了多久,那霍康本家就会做出最后的决定,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场而战!
相对来说,刘涚对大理国的印象,比对吐蕃要好得多,所以他宁愿在这里等着跟吐蕃恶斗,也没有踏入真正的大理国境内一步。
虽说刘涚在竭力的克制自己,但他这种态势,却是让大理国边境上的驻军紧张不已。对于这些战斗力薄弱,数量少之又少的驻军来说,刘涚这一万人马,足以让驻军守将心惊肉跳,夜不能寐。
也是因为这样,刘涚的书信,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送去大理城!
然而可惜的是,此时段正誉根本不在大理城中,而是在鄯阐府跟金弹子对持。虽说最终刘涚的信还是会被送去鄯阐府直至段正誉手中,但这样一来,时间,却是被耽搁了。
有时候,时间不仅是金钱,更有可能是命,很多人的性命!
 

第410章 云之南,七月雪(下)
 第410章 云之南,七月雪(下)
 
因为迟迟没有接到来自段正誉的回复,刘涚心中也开始变得不耐起来。
不仅仅是刘涚,包括李世辅等人在内,都觉得继续等下去,是浪费时间。在他们想来,段正誉跟金弹子之间的战斗,短时间内肯定是无法结束的,而真正的问题还在于,在双方实力对比上没有出现明确高下之前,段正誉根本就不可能向刘涚妥协。
“你们看如何呢?”
再一次的召开战情研讨会,这也算是刘家军之中的一项特殊军务。战情研讨,对于发挥各级将领自身优势,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是在这个时代,除开刘涚之外,其他势力的军队当中,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包括在岳家军之中,那也是岳飞自己说了算而已。
故而,李世辅等人算是有福的了,至少他们可以在战情研讨会上畅所欲言,即便谋划的结果诸多不足,但只要能够提出来,对自身的成长就是一个极好的促进,也能替刘涚这个“一把手”,查缺补漏。
“最近有没有霍康本家的情报呢?”
说了说眼下的局势,刘涚又想到这个事情上来。
“大人,那格拉次安昨天才刚刚来报过,说是霍康家族还不知道部落易主的事情,不过末将倒是觉着,那格拉次安的话,有水分!”
因为李世辅要负责刘涚以下的全面工作,故而情报这方面,刘涚是交给胡立在负责。此时开口汇报的也正是胡立,他眉头紧皱,神情之间明显是对格拉次安的不满。
“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霍康家族,吐蕃的上六家之一,岂会默默的吃下这个哑巴亏?况且,格拉次安那个部落的事情,又岂会没有风声传出去,要说霍康本家到现在还不知道,我是不信的!”
刘涚的话得到众将的赞同,然而赞同是一回事,如今段正誉那边迟迟没有反应,该何去何从又是另外一回事!正如当初高玉娘反对和担心的那样,刘家军再强,也无法同时应对四个敌人!
若是真跟段正誉代表的大理国开战,相信无论如何吐蕃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到时候再加上南宋和金国,不就是四方树敌?错非是对刘涚的信任以及两口子的关系,高玉娘绝对会认定,刘涚这就是个昏招!
“大人,要不咱们先暂后奏吧?”
房间里沉寂了许久,还是李世成开口说话,打破了这种沉闷的压力。他所谓的先斩后奏,自然就是想让刘涚直接攻打下攀西高原,至于说最后怎么跟段正誉交待,在李世成看来,这世道本就是强者为王,只要强到一定程度,谁还子在意什么交代不交代的?
李世成的这种想法,刘涚也考虑过。其实若真是霸王硬上弓,刘涚真正担心的,还是吐蕃那边的反应,万一吐蕃诸部联合起来要坑刘涚一次,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将刘涚的退路给断了,刘涚当真就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行,我想来想去,跟大理国,只能是联盟,暂时不能交恶!说到底,攀西平原固然重要,但大理国物产丰富,资源充足,除非我们有将大理国一口吞下的实力,否则就最好别跟大理国闹的太僵了!”
“可是大人。”
李世成还想说什么,但话还没说出口,就被突然而来的紧急军情跟打断了。
“报,南宋朝廷跟金国的议和谈判已经正式开始,金国那边提出的条件几乎没有变化,不过增加了一个,跟大人您有关!”
“哦?”刘涚眼神微微一凝,他倒是没有想过,金国跟南宋朝廷之间的议和,竟然还会跟他扯上关系。
“说!”
“是,大人!根据目前收集到的情报,金国派到临安的使臣,一开始提出的要求的确就是前面说的那些,只不过在进入正式谈判之后,金国使臣提出了他们皇帝完颜亶最新加入的一个条件——务必要将大人作为交换,而且是。”
“是什么?”刘涚心中升起一个不好的预感来,或许这次,争夺攀西高原的计划,就要失败了。
“是必须要活的,连带整个刘家庄里里外外一起!”
“嗯?”
那送来军情的军士汇报完毕之后自然就离开,倒是留下一屋子神情各异的武将来。
何以完颜亶会突然提出要把刘涚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这其中的道理何在呢?
刘涚倒是很快想到了一点,或许是跟他率领的刘家军近年来越来越强的表现分不开。尤其是当金弹子亲帅十万大军,却是在三百刘家军精锐面前吃了大亏之后,由不得金国不重视。
“其实以俺看也没啥!朝廷算个鸟啊,就算朝廷答应,难不成还能来抓咱们?金弹子十万大军不是没有试过,结果又如何呢?哼,这天下啊,比的还是谁的拳头更大!”
说话的卢宏,他本就是个无法无天之人,朝廷是否会因为金国使者的要求就向刘涚动手,在卢宏看来根本就没有半点关系,难不成刘涚还会乖乖的听话不成?不就是打仗么,如今的刘家军还会怕谁来的?
然而,其他武将可不会像卢宏那样头脑简单。
其实从金国使者提出这个条件的时机来看,的确完颜亶有可能是冲着刘家军的战斗力而来,然而金国又特别加上了整个刘家庄,也就是说,他们看上的不仅仅是刘涚和刘家庄,恐怕还有那些火器作坊!
而让让刘涚感觉到担忧的,还是各方各面在听到金国使者的要求之后,会是怎么样个想法?
原本,在这个通讯极其落后的时代,消息的传播本身就有一定的夸大性,除非是极其强大的势力,才能将事情的真相弄明白。就好比说刘涚跟金弹子的那一场战斗,除开战斗的双方之外,外界真正弄明白的,仅仅是结果,至于说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恐怕外界的传闻真假难辨。
完颜亶如今这么肯定,那也就是说,他是很清楚刘家庄火器的秘密了。而他明确提出将刘涚和刘家庄作为谈判的筹码,也就等于是向全天下所有势力宣布——刘家庄的火器,威力巨大,价值非常!
如此一来,刘涚和刘家庄,一下子就成了西游记里的唐僧肉了,人人都想来咬上一口,即便不能长生不老,至少能够百病不生吧?
“麻烦了!”
“大人,依末将看,段正誉跟金弹子之间的战事,短时间内不可能打出个结果来,与其在这里枯等,不若我们早日返回。此番出征,哪怕没有打下攀西高原,但是得到了通向西域的部落,也不算是白走一趟,况且还有五六千吐蕃士兵收入囊中,早日返回巴蜀,做好一战之备,方才妥当!”
李世辅可不敢像卢宏那样轻松,他考虑的更加全面一些,其思考的方向,倒也是跟刘涚很接近。
“世辅说的很有道理啊,看来这攀西高原。”
“大人,俺愿意留下来,只要给俺三千兵马,俺就能替大人守着这个攀西高原!”
就在刘涚难以为继的时候,卢宏再度开口。
“卢大哥,此事非同儿戏!三千兵马你就能守住攀西高原了?要是万一霍康本家在得知我们无法抽手,派兵来攻打,区区三千兵马,恐怕难以为继啊!”不等刘涚开口,李世辅就赶紧出声提醒卢宏。
“怕什么,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而已!世辅兄弟啊,不是俺说你,当年你不也就是三五千兵马,在吐蕃就能混个风生水起了,怎么,难不成俺还不如你了?”
卢宏这么说,当真是让李世辅无以为继了。他是一片好心,谁知道卢宏愣是曲解成了一种怀疑,无奈之下,李世辅只能是微微叹息,转而闭口将眼神投向刘涚,在他内心里,还是不愿意刘涚同意卢宏留下,毕竟三千兵马,不管是狼骑兵还是弓骑兵,对于现在的刘家庄来说,都是不可或缺不能浪费的实力!
其实刘涚此时心中也很沉吟。
赵构想要跟金国谈和,那种迫切的心情,刘涚是最清楚不过了。这个在后世为人熟知的南宋开国皇帝,之所以脍炙人口,完全是因为他勾结秦侩,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
而之所以赵构宁愿自毁长城都要处死岳飞,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要跟金人讲和!虽说并非是眼下这次合议,但性质相仿。
刘涚不觉得一个能够牺牲岳飞和整个岳家军的赵构,会在意他区区一个刘涚,再说了,岳飞好歹还是朝廷的兵马,而此时的刘家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就是朝廷眼中的叛逆,是山贼乱党一样的存在。
赵构要是手中能够掌握住足够的力量,怕是早就来剿灭刘家庄了,哪里还用的着等到金国使者开口?
“卢大哥的建议也不是不能考虑,若咱们就这样走了,还真是有些可惜啊!”
千算万算,刘涚怎么也没有算到麻烦会出在千里之外的金国身上,要他现在放弃一切撤军,说实话他是不愿意的。
“大人,您这么说就是答应咯?俺也不要什么狼骑兵了,就给俺三千弓骑兵,足矣!”
“不行。三千弓骑兵太少了,怎么地我也要多留一些兵马给你才是!在加上两千吐蕃骑兵吧,世辅,这个工作你负责处理一下!”
刘涚摆手打断了卢宏,转而向李世辅下令。
 

第411章 花不开,绿柳荫(上)
 第411章 花不开,绿柳荫(上)
 
刘涚已然下令,同意卢宏率领五千兵马滞留在攀西高原之外,与此同时,还命令桑杰等人就地招募吐蕃劳工,不说为卢宏修筑一个坚固的堡垒,至少要打造出一座经得起考验的营寨来,唯有这样,刘涚才能放心的离开。
因为段正誉和金弹子之间的战斗陷入僵局,而金国在议和的事情上一再刁难,各方面的情况突然之间急转直下,对于刘涚来说,这可真不是个好兆头。
攀西高原的夏季是炎热的,几乎每日都是艳阳高照,在这种气候下,那些被桑杰召集起来的吐蕃人,正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这些人,也算是吃苦耐劳了,若是当初修建新都城的时候,咱们能够有这么一批劳动力,恐怕时间还能大大的缩短啊!”
刘涚在营寨工地巡查,吴安邦和李世辅则是不离其左右。李世辅见工地上那些吐蕃青壮卖力的干活,联想到自己营中竟然有些士兵因为无法适应攀西高原的水土而卧病在床,心中不由的发出感慨来。
“怎么,世辅你又要回过头来,赞成奴隶制不成?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那都是吐蕃的奴隶!”
“大人您就别开玩笑了,奴隶制这种制度实,怎么都不值得末将去向往,倒是大人您描绘给大家伙听的,那个法治社会,才让人不由得心生向往,大人,法治,真的比其他社会制度都好么?”
“世辅啊,咱们要说那种制度更好,其实很困难,就拿眼下来说吧,若是我来当这个皇帝,你们觉得在我统治之下,这个世界会不会很好呢?”
“那是当然好。”吴安邦不住的点头,李世辅也是首肯。
“可同样是帝制,那大家为何又不满赵构这个皇帝呢?由此可见啊,封建帝制的最大弊病,就是将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完全维系到一个帝王,一个凡人的身上,帝王强则国强,帝王弱则国弱,这就是制度本身的,天然缺陷,这个缺陷无法弥补,将会贯穿整个封建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