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南宋军神 >

第264部分

南宋军神-第264部分

小说: 南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补,将会贯穿整个封建帝制的整个历史。”
“反过来说,一个健康的社会制度,首先要有其运转的根本条件,而这个条件,应该是不以尧存,不因汤亡,只有人类还存在社会这种体系,就会自动自觉地运转下去。”
刘涚此时谈及的内容,已经有些深了。跟在他身边的两个人,李世辅相对还要好些,毕竟小时候家庭条件过的去,能够接受文化方面的教育,至于说吴安邦,听到这里他早已经是半迷糊状态,只知道点头而已。
“就如同大人您说的那样,法治社会就一定能够超脱个人的存在而一直自行运转么?”
李世辅想想之后,问道。
“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只是,这需要极其完善的,而且可以自行补充,查缺补漏的法治体系,这样一个体系的建立,需要很长的时间。”
说到这里,刘涚心中略有些遗憾。
应该说,他身边的将领是够多了,但真正能够起到支撑朝政能力的巩固之臣,却是至今没有能够握色到。
这个年代的读书人啊,从小时候启蒙开始,心中就向往的是功成名就之后替皇家效力,即便是一些性格孤傲的读书人,他们看不惯朝廷的举动,也只会搞个什么“独善其身”来显示自己的清高,绝对不会跟造反派“沆瀣一气”。
在攀西高原滞留到九月,吐蕃部落那边都已经开始呈现出入秋气息时,一个突然从益州府传来的消息,让刘涚不得不领军离开了。
此时,金弹子跟段正誉的战斗还在继续着,双方围绕着鄯阐府,展开了残酷的攻防战。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金弹子损失两万多的精兵,而段正誉这边的损失就更大的了。
虽说段正誉作为防守的一方,在城池攻防战之中牺牲的兵马数量应该很少,但实际上,金弹子在实施攻城战的时候,往往会将周围收拢起来的那些平民裹夹在军队之中,一起发动进攻。
裹夹百姓作为炮灰,可谓是军队的耻辱,但在中国军事历史上,有这种行为的国家和军队,简直就是目不暇接。别说金弹子,哪怕就是他的叔父,他的父亲,这些金国有名的将领,同样干过类似的事情,这种事情尤其是容易出现在野蛮的民族势力身上。
正是因为金弹子的这种作战方式,所以才会导致表面上看起来金弹子损失更大,但实际上真正死伤最多的,反而是大理国的平民。尤其是因为大理国民风剽悍,为了胁迫到更多的炮灰,伪齐军大量的剿灭鄯阐府周遭的聚居点,在剿灭的过程之中,也会造成平民大量的伤亡。
因为有这些聚居点物资的支持,金弹子军队的情况反而是越来越好了,比起刚刚到鄯阐府的时候,各方面的物资反而是充沛起来了。倒是段正誉,随着战事的持续,眉头是皱的越来越厉害了。
这一日,刘涚给段正誉的亲笔信,终于是放倒了段正誉的案头,段正誉原本没有兴趣去看,后来在知道是刘涚的信之后,才略感兴趣的开启。
“刘涚,此人当真是厉害啊,朕听闻过!他怎么会想要攀西高原呢?共同开采矿石,攀西高原有什么矿石,是金矿还是银矿?”
刘涚自然不会在信笺之中将所有的情况都跟段正誉说个清楚,所以在段正誉看来,值得刘涚这样的大动干戈专门来求的攀西高原,恐怕不是富集着金矿,就是富集着银矿了。
段正誉哪里又能想到,对于刘涚来说,真正需要的并不是金银,金银也未必能够买到充足的原矿石,只因为在这个时代,盐、铁,这些东西都是国家专营的。虽说刘涚如今掌控着益州城,能够弄到一部分原材料,但从长期以往来看,原材料的缺乏,将会成为限制刘涚发展的瓶颈所在。
“你们怎么看这个事情呢?”
因为在书信之中,刘涚并没有写的过于详细,所以段正誉干脆将书信给众臣传阅,等到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这才开口询问。如果说此时大理国内外无事,恐怕不论刘涚提出任何要求,那段正誉都不会理睬,攀西高原是大理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岂会让别人来沾染。
当然,即便是在金弹子大军杀来的情况之下,寻常人写来这样一封信,段正誉也不会放在心上。然而哪怕是大理国稍有地位的人,对于刘涚创造的传奇事件,都听说过关于刘涚的事迹。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战金弹子!
如今段正誉面对情况,很是类似当初刘涚所面临的,别的情况不说,刘涚能够利用三百精锐将金弹子打败,或者说哪怕就是用三百个精锐就将金弹子吓走,如此一来,刘涚这个人就很重要。
如果说,能够从刘涚手中获得一种方式,战胜或者是撵走金弹子,那么这样一来,刘涚的建议就很有价值了,即便是大理国拿出攀西高原来共同开发,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你们觉得,当初刘涚跟完颜真珠儿之间的那场战斗,可信度有多高?”
“陛下,老臣想的是,刘涚他窃据的乃是南宋益州府,他的大军,又是如何穿过重重阻碍,来到我朝攀西高原来的?若是经过南宋其他州府,那刘涚的行动岂非代表着南宋朝廷的许可,若是不走南宋州府,那就只有通过吐蕃诸部。”
吐蕃诸部,这四个字,有些时候听起来就像是个禁忌。以大理国的国立,是决计不会轻易去撩拨吐蕃诸部,只因为实行奴隶制的吐蕃诸部其实是很不讲理的,但凡是有个风吹草动的,那些派奴隶上战场的奴隶主们,可是不会在意一群奴隶的生死。
惹上吐蕃诸部,对于大理国来说,那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如果说刘涚是穿过吐蕃诸部的地盘从而到达攀西高原的话,那刘涚,这个名义上的南宋将领,跟吐蕃诸部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一时间,段正誉和其下的群臣都不敢随意开口判断了。沉吟片刻之后,段正誉一摆手道:“暂且不做回复,朕现在需要你们发动一切力量,调查关于刘涚的一切!包括他跟金弹子之间的那场战斗,究竟是怎么回事!”
“陛下,三思啊!即便那刘涚再强,也不能随意将祖上传下来的国土,交付给别人使用啊!老臣敢打包票,像刘涚那种人,从来都不会有好心!跟他合作,那就是与虎谋皮啊!”
“与虎谋皮?”
对于这个老臣的哀嚎,段正誉脸上只有冷冷一笑,“与虎谋皮又如何了?如果我们有的选择,当然不会与虎谋皮,可尔等看看,如今咱们还有的选择么?完颜真珠儿大军远道而来,鏖战三月,咱们死伤无算,你们有没有一个法子?若是尔等能够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击败那完颜真珠儿,朕绝不理睬这个刘涚!”
段正誉这话说的很直接了,他也是被逼无奈,才会将刘涚在信中提到的事情拿出来讨论,若是谁要持反对意见,那就给他提出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来!
 

第412章 花不开,绿柳荫(中)
 第412章 花不开,绿柳荫(中)
 
因为段正誉这边迟迟没有给刘涚回信,刘涚左等右等都没有等来段正誉的回话,反而是等来了朝廷的特使!
从益州府传来的消息,朝廷派出的特使,已然在路上了,高玉娘不敢擅专,赶紧联系刘涚,让他回去处理。原本还想拖一拖的刘涚,只能是收拾其行囊,带着主要战斗力,踏上返回益州府的道路。
从攀西高原边境返回益州府,若是一路顺畅的话,大概需要十二三天的功夫,若现在是夏日雨季,队伍行军恐怕会遭到诸如山洪之类的特殊情况而耽搁,但如今已是秋高气爽,想来一切应该无恙。
给高玉娘的书信已早于刘涚动身出发,因为是按照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转,故而在刘涚决定出发之后的第五天,高玉娘就收到了来信。
“安娜,夫君说他十天之后必定可到,那朝廷的使者呢,大概啥时候到?”
“玉娘姐,昨日不是已经说过了么,按照通报,他们应该是在五日之后就要到了。”
“昨日说过了么?”
高玉娘微微一皱眉头,随即就自嘲道:“看来我真是有些糊涂了,昨日你还真是已经跟我说过了,夫君他怕是要比那特使来的晚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玉娘姐,不就是个特使么,难不成,他还能把我们都吃了不成?”安娜毕竟是来自西方,哪怕已经在南宋待了多年,其骨子里的那种性格,还是跟纯正的宋人不同,比如说,看待皇权这件事情上。
更让高玉娘感到麻烦的是,这次朝廷派来益州府,召见刘涚的人,竟然是成国公吕颐浩!
成国公吕颐浩,此人可是非同寻常,跟那赵鼎相比也不遑多让,前几年被赵构罢相后又起复,被封为成国公,前些时候才听说今上想让吕颐浩前往陕西镇守,当时吕颐浩以年老不堪为由拒绝了,怎么会摇身一变,成了来益州府的特使了?
关于这个老人家,满朝文武之中,罕有不服者,要说德高望重,吕颐浩当之无愧。
如此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亲自担任天使,别说是见还是不见,光是刘涚这样不能按时迎接,那就已经是很大不敬的事情。
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一些特殊的地方,像吕颐浩这样的德行之人,不论是敌是友,都应该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至少大家面子上要过的去才行。
如今的天下,刘涚的想法已然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不少人看来,刘涚造反,不是会不会的问题,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什么时候刘涚的心情不好了,或者说,啥时候刘涚的心情好了,他就一定会,造反!
成国公吕颐浩,算是南宋朝廷重臣,宦海几番浮沉,始终屹立不倒。如今虽贵为成国公,但架子却是没有,也不知道赵构究竟是用什么说服了老爷子,让他不辞辛苦,特地来走这一趟。
“玉娘姐,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早作打算才行,否则总是咱们失礼了。”
“你说的有理,再兴,再兴呢,赶紧给娘进来,有事安排你去做呢!”
虽说刘涚已经拉起来一个小朝廷的骨架子,但正如他感慨的那样,真正的人才还是及其匮乏的。打天下的时候需要武将,建设天下的时候,可就需要文人了。要让那些上阵杀敌的哥们儿去主政一方,不出毛病那才是有鬼呢。
就眼下来说,高玉娘有点事情,真正使唤方便的,还是杨再兴,柴胡这些人,而过去经常留在刘家庄里的柴青源等人,而今都远赴益州边境,领军镇守去了。
也就是这一两年的时间里,刘涚也开始着手培养内政人才,而这方面的事情,分别是由高进和詹木在负责,目前还没有多大的成效。
朝廷特使即将来临,一时间,知道这件事情的刘家庄高层们,心中多少都有些紧张。
议和协议里,金国的要求,早已经是传开了,那南宋朝廷会不会把刘涚作为牺牲的筹码?如果不是的,那两国之间的议和是否还能继续?
若是的话,为何来的是特使,而不是军队?
虽说刘家庄如今的确是有几分本钱,尤其是在主城大体完工,同时又血战金弹子之后,没人会认为刘家庄是软柿子!可要说刘家庄的军事实力已经完爆南宋朝廷,那就是扯淡了。
远的不说,若是镇守在大散关的吴阶掉头回来,恐怕就能直接杀破新城,将刘家庄统统拿下。当然,凡是认为吴阶麾下兵马能够杀入刘家庄的,都是对刘家庄真正战斗不够了解的二货。
至少吴阶自己心中有数,哪怕朝廷给他足够的物资,他也没有这个把握,观一叶而知秋,刘家庄的军事实力究竟强的什么时候,吴阶心中亮堂的很。
就在高玉娘为吕颐浩这个朝廷天使即将来临犯愁的时候,身在大散关的吴阶,也收到了来自吕颐浩的亲笔信。
这封信,其实是在吕颐浩出发之前就通过朝廷的驿站,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而在这封信中,除开成国公亲笔书写的内容之外,还有一道来自今上的口谕。
为何不通过正式公文的形式通知吴阶,而是要借成国公的私心传达这道密旨呢?实在是因为赵构担心,担心这道密旨里面的内容一旦被外界知道,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唐卿,拾掇拾掇,带上三万兵马,我们去益州府!”
收到成国公密信的吴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闷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两眼通红的吴阶一出来,就对守在门口的吴璘等人下令。
一时间,包括吴璘在内,所有在场的武将都给惊呆了!
三万兵马直奔益州府,这是去看人那?这分明就是去打仗啊!
“大人,三思啊!”对刘涚有所了解的武将纷纷开口,试图改变吴阶的心意,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那封密信,又岂会知道其中的缘由?
“先去准备吧,是了,原本属于刘涚的那五千兵马一起带上,唐卿,你跟我进来一下。”
“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不会真是要去攻打刘涚吧?听说他偷偷带兵去打吐蕃去了,虽说城防空虚,但是他麾下的几个大将都还在益州,光是柴青源那厮统领的狼骑兵,咱们就吞不下去!”
一关上房门,吴璘就不再当吴阶是统帅,只是他的兄长而已,有什么话都可以尽情的,随意的说。
“谁跟你说我还要去攻打刘涚了?这是成国公派人送来的密信,你自己看吧!”吴阶将成国公的信扔给吴璘,却是没有将赵构的密旨一起丢出来,只因为密旨他已经烧了,到现在房间里都还有一股烟熏味道。
“只是让我们去助威?成国公想要凭一己之力说服刘涚,解除武装前往金国,而朝廷则是以名誉担保刘涚一家在金国的性命安全?哥,这不是开玩笑吧?”
“我想是在跟你开玩笑?就算我跟你开玩笑,你觉得成国公这样的人,会跟我开玩笑?”
“我的天!”吴璘脸色惨然,猛地一拍脑门,道:“这哪里是去跟刘涚谈判啊,这根本就是去逼刘涚造反呢!今上,今上他不会是脑子。”
“闭嘴!”
眼看吴璘是越说越过分,吴阶两眼一瞪,将吴璘后面的话给生生吼了回去。
“今上是你能够随意评论的?”
“可是大哥,依我们对刘涚的了解,他会答应这些条件?他要是会答应的话,他就不是刘涚了!哼,要我说嘛,今上就是被那个叫秦侩的家伙给糊弄了,干嘛跟金国议和呢?这仗啊,要是继续打下去,还不知道谁输谁赢呢!”
吴璘的年纪本就小吴阶不少,加上在军中时间虽长,但大多数时候都有吴阶的照应,心性成长的较慢,否则也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在成国公的书信里,还夹杂着一封皇上的密旨!”想了想,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