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南宋军神 >

第322部分

南宋军神-第322部分

小说: 南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刘涚看来,只有当“律法”都成为一种本能的时候,就如同寻常的动物,他们没有语言和文字来教导下一代,但是他们能够将学习到的东西,通过反复强化之后渗入到基因之中,从而导致种群的变化。
人类的进化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停滞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因为人类拥有了“学习”和“传授”的能力之后,这种身体上的进化就已经停滞了,想要等到下一次进化,不知道会多久,但刘涚希望,人类能够将“律法”写入自己的基因之中,说不定到时候还真的就能够促进人类的继续进化。
将领跟刘涚之间的见面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既然韩世忠已经决定天亮之后就改弦易帜,很多具体的事务都需要这些将领去完成,跟刘涚见面,只是刘涚和韩世忠临时起意而已,所以仅仅是个见面,其后就要各自忙碌去了。
刘涚也没有闲着,他安排张汉将消息送回新都城,以免在韩世忠大军变化的时候,引发出不必要的误会来。
等到两人都将事情安排完毕的时候,距离天亮也就只剩下两个多时辰,韩世忠让人收拾地方给刘涚休息,刘涚却是拒绝了。
“依我的身体,几天不睡觉倒不是问题,良臣你最近也是辛苦了,就不用管我,自行去休息吧!”
“那怎么能行?大人这是看我已经看不下饭了么?”韩世忠瞪着一双眼睛,半开玩笑的说道。
“好好好,我知道你每顿还能吃三大碗,也罢,此时距离天亮时间也不长,不如我们就挑灯夜谈吧。”
“好!末将心中还有一个疑问,我这麾下十万兵马,大人能否养活?”其实这个疑问,盘桓在韩世忠心头已经许久了。诚然,刘涚坐拥天府之国的核心益州,如今还知道刘涚早已经谋划布局了攀西高原和一部分吐蕃地界,然而哪怕刘涚执行的是新政,其综合实力怕是仍旧无法跟南宋朝廷相提并论,十万大军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加上原本的刘家军,按照韩世忠的估计,如今刘涚麾下兵马数量至少是在二十万以上,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刘涚是否还能供养?
“良臣啊,你这个问题当真是问的好啊!其实,养十万大军,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曾经有位伟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在物资极度短缺的时候,面对他哀怨的妻子,曾经说过,馒头会有的,米酒也会有的,不过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双手,去争取!”
“馒头会有的,米酒也会有的。大人,这位伟人又是谁呢?”韩世忠皱了皱眉头,像是从这样简单一句话中,品出不同的滋味来。
“他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具备他的这种精神!不过良臣啊,十万大军虽然养的起,可是我也不会养一支没有用的军队,精兵简政,才是强国之道!”刘涚轻轻的敲打着桌面,张汉立时会意,给两人端上茶水来。
有了茶水下肚,韩世忠的精神头也上来了,端着杯子问刘涚道:“怎么,大人觉得我麾下,都是废物不成?”
别的事情韩世忠或许会不跟刘涚计较,可是身为一个将领,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别人说自己带出来的兵不行!这已经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而是已经深入到灵魂之中。
“是!”
面对快要暴怒的韩世忠,刘涚却没有半点犹豫的就点头,承认了,“在我看来,良臣你麾下的兵马虽然在南宋朝廷军队之中算是很精锐,甚至面对金国也不差,但真要是让我来评判,那还是不行!”
“大人,良臣不服!”
听刘涚的话一说完,韩世忠猛地就站了起来,双手虽是抱拳相向,但眼神当中却像是要喷出火来一般,很明显接下来刘涚要是说不出个让韩世忠信服的理由,韩世忠定然是会不依不饶了。
“坐下坐下,你做这个样子,别人看了还以为你要跟我单挑呢!”刘涚暗暗好笑,没想到韩世忠也有这么孩子气的一面,若是从孩童的情绪角度来说,接下来恐怕就是要哭鼻子了!
“良臣不坐!良臣要等大人的答案!”
果不其然,韩世忠攥紧拳头,两眼睛珠子都像要瞪出眼眶似的,活脱脱就是要一头蛮牛样,恐怕这个样子的韩世忠,世人难得一见。
“好了好了,我就只说一点,你听听也就是了!”无奈之下,刘涚只得是摆手道:“你麾下的兵马,可曾学习使用过火器?可曾每天负重二十里越野?可曾每个月进行体能测试?若是没有的话,他们凭什么跟那些刘家军比,这些苦头,他们又能不能不皱眉头的吃下去?”
“啊?”
火器,没有摸过可以学,可是每天的二十公里越野负重长跑,体能测试什么的,哪怕就是以韩世忠的治军能力,也是从未曾进行过的,故而刘涚这么一说,韩世忠也是愣了。
其实韩世忠是听过刘家军治军严谨,训练非凡,却没有想到非凡到如此程度。要知道如今这个时代,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故而才会有“穷文富武”这四个字广为流传。
穷人家的孩子为了博取光明前程,就只能是头悬梁锥刺股的拼命读书,科考,期盼着有朝一日鲤鱼跳龙门,位极人臣或者是治理一方,只不过这种概率,就如同后世的国考一般,千万人挤一根独木桥,成功的多,摔到桥下的人就是难以计数。
反过来说,富人家的孩子若是想要博取功名,完全没有必要去挤这么一根独木桥,有钱,任性,去江湖上找几个名师,花上大把银子拜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就能卖给帝王家,从此走上仕途。
这样一条路子,却是比寒窗十年来的容易。
而富人家的子弟,自然是从小衣食无忧,身体健硕,加上习武之时有足够的钱财花销,采购食物药材弥补消耗,身子骨自然是越来越强壮,但军中却不可能只有武将,没有兵丁的武将,那岂不是光杆司令了!
有将就要有兵,但寻常兵丁来自百姓人家,无论是身体底子、武功技艺,跟将领那都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完全不能相比。
故而将领普遍强,士兵普遍弱的这种情形,在朝廷军队之中是常态,像刘涚刚刚所说的那些东西,要让韩世忠和麾下将领来完成根本不在话下,可是若要让其麾下的那些士兵来做,那就真是强人所难了!
就连韩世忠都不相信刘家军之中每个士兵每天都能完成一次二十里的负重越野,在他看来,如此强度的训练,那不是训练,是杀人!
“自然都是能够完成的!我给他们最好的装备,最好的食物,还有最好的大夫,不是让他们悠闲生活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若是连这样的基础条件都达不够,那还不如回家种田,或者是去修城墙!”
在这个问题上,刘涚向来是要求不讲人情的,只因为军队不是其他地方,讲人情不是在帮人,而是在害人。光光是害自己也就罢了,等到真正上战场的时候,一个不符合标准的战士,就有可能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
“大人,您麾下的兵马。。”
“韩大人啊!我刘家军一直都是使用这样的标准在选拔和淘汰将士的,将领的标准只会比士兵更高!若是想要成为大人身边的亲卫,那至少要能够达到这个标注一倍以上的程度,才有资格参选!”
“我的天!”
听到张汉的补充,韩世忠彻底的愣住了!他现在终于是明白了,何以刘涚三百兵丁就能将金弹子十万大军吓的仓皇而遁!以前一直以为是火器之威,现在才终于知道,一支强大的刘家军,究竟是怎样打造出来的。
“如此开销,真不知道大人是如何维持的!”
惊诧半晌之后,韩世忠这才讪讪的吐出一句话来。
 

第505章 举王旗,清天下(中)
 第505章 举王旗,清天下(中)
 
日出之时,官兵突如其来的变幻旗帜,不仅是让新都城里不知究竟的军民大吃一惊,就连官兵里一些没有接到消息通知的下层将士,同样也是一片茫然!
除开当初留在汉中城的两万人马,以及已经按照韩世忠的要求前往德阳郡的那一路人马以外,如今在新都城外还有五六万人,这么多的人,仅仅是两三个时辰的功夫要通知到,是不可能的,况且这其中一些将领和队伍还不一定就完全能够赞成韩世忠的决定。
故而,当改弦易帜的事情发生之后,官兵事实上也被分化成了三个部分。其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乃是韩世忠的嫡系,这些嫡系队伍不仅要第一时间完成改弦易帜的功夫,同时还要负责起维持秩序外加联系监视另外一些队伍的工作。
第二个部分人数不多,但却最是不能让韩世忠放心。这些队伍绝非出自韩世忠的嫡系,相反,这些队伍往往是那些监军的铁杆,依附者。当监军被齐齐拿下之后,韩世忠首先处理的就是这些铁杆。
卸下武备,看守起来等待处理,是这些铁杆队伍的唯一下场,若是敢于反抗的,则是格杀勿论。还别说,就真有那么一些脑子不好使的家伙,在得知自家依附的监军被干掉之后,竟然不顾一切的要哗变,不用说,在韩世忠那些嫡系精锐的面前,毫无例外的都被砍了脑袋。
最后一部分剩下的则是那些中立派系,这部分人大概占据了有五分之一,也就是一万人左右。这些队伍往往都是后来加入到韩世忠部队来的,跟韩世忠之间的感情并不深厚,往往都是抱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态存在于韩世忠的队伍之中。
恐怕就连他们自己都想不到,韩世忠竟然会在绝对不可能的情形之下选择了背叛朝廷,加入“叛匪”刘涚这一方,以至于大多数这种类型的将领,一时之间都陷入到茫然之中。
走,恐怕是走不了的,至少韩世忠不会同意他们现在就离开。而留,那就是选择叛变朝廷,一旦被抓住,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啊!
这些人之大多知道韩世忠的家眷都在临安城,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刘涚老早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在影队和暗队的相互配合之下,如今有着万全的把握,将韩世忠甚至是其麾下一些重要将领的家眷,安全的从临安城之中送出来。
像这些隐秘的事情,自然是不能走漏半点风声的,故而这些中立的官兵将士不知道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对于这些人,韩世忠也没有采取过激的手段,仅仅是劝慰他们留在原地,只要不离开自己队伍所在的营地,韩世忠的嫡系就不会对他们采用任何武力手段。
经过这么一划分,实际上新都城外真正投入刘涚怀抱的兵马,数量大概在三万出头,加上前些日子远程的两万人以及留在汉中城的两万人,韩世忠就等于是给刘涚带来了七万五千人,而骑兵部队竟然都有一万五千人,这对于整个刘家军的壮大来说,是非比寻常的。
就眼下而言,刘家军真正的作战部队也不过就是八万余人,虽说如同刘涚所说,韩世忠麾下的这些军队不敷使用者众多,但数量大是不争的事实,只要经过细心的挑选和耐性的培养,相信从七万五千人之中选拔出个三万人还是可以做到的。
从日出之时开始的易帜行动,效率之高让刘涚都觉得惊讶,数万人的队伍,竟然在正午时分就完成了易帜行动,紧跟着就是新都城城门大开,刘家军出城对队伍进行整合。
整合的过程包括收缴军械。
这个事情并不是刘涚提出来的,而是韩世忠主动要求。虽说他韩世忠已经叛变朝廷选择了刘涚,可并不代表刘涚手下人就一定会对韩世忠放心。
收缴军械,让士兵变成平民,等候刘涚的再分配,这样一来,韩世忠这支队伍就更容易被原来的刘家军所接受,对于韩世忠将来的发展也就越好。
韩世忠能够做到这一点,刘涚口中虽然埋怨,但心中却很欣赏韩世忠这种干净利落的举动,如此一来他在高玉娘等人面前也好多为韩世忠说两句好话。
等到天黑的时候,除开那些朝廷的铁杆死忠之外,几乎所有的兵马都已经入城,至此,韩世忠对新都城的围堵,到此结束了。
谁也没有想到结果会是这样,想当初韩世忠曾经跟刘涚还有过赌约,如今看来,那个赌约反而更像是个笑话。然而韩世忠却不这么想,等到当夜在刘涚府邸里举行庆功宴的时候,韩世忠又重新提及这个话题。
“良臣啊,那不都是当初的一个玩笑么?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况且如今咱们都是兄弟,往事就莫要再提了!”刘涚端着酒杯,满面含笑的,开口阻止韩世忠。
“大人,末将说的乃是肺腑之言。男儿汉出言必行,这场赌约自然是末将输了,此时就履行赌约,还请大人就此下令!”
面对刘涚的开脱,韩世忠却是一本正经的要求刘涚按照当初两人的约定,提出一个要求,让他韩世忠去履行。
照理说,韩世忠如今既然已经“弃暗投明”,也算是履行了当初跟刘涚的赌约了,此时继续提出这个赌注,明显就是有些“死脑筋”的表现。但若以此就判定韩世忠是个死脑筋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韩世忠非但不是个死脑筋,反而脑子是灵活的很。
虽说如今他是将全副身家都压到了刘涚身上没错,但正是因为如此,韩世忠才更要向刘涚做出表示。
派兵马去替刘涚将德阳郡等重镇“骗”到手,只是韩世忠的“献礼”的一部分,如今在众人面前表态,刘涚也看出来了,纯属是韩世忠在讨巧,不过面对韩世忠的讨巧,刘涚此时不配合一下,还真是不行。
就在刘涚沉默的这点点时间里,周围一些将领都已经开始嘟囔出当时两人赌约的内容来,渐渐地,议论声好像大了起来,而韩世忠仍旧保持着向刘涚见礼的姿势,好像刘涚只要不表态,他就一直这样不动弹了似的。
“既然良臣你要坚持的话,那好吧,你注意听好了!”
“谨遵大人命令!”
“良臣愿赌服输,实乃大丈夫之楷模!进入本人就正式向良臣提出要求,希望良臣能够统领大军,解救天下倒悬之百姓不知良臣能否做到?”
刘涚这样说,基本上就等于是在给韩世忠封官了。
在这个时代,将领带着麾下官兵叛变到敌对势力的情形时有发生,而像刘涚这样不仅善待还能保证其地位职务不变的,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
与其说这是刘涚的命令,不如说这是刘涚的安排。而听到刘涚这样的安排,韩世忠微微一愣,略显花白的眉梢也就此抖了起来。
“大人,如此厚爱,末将实在是。担当不起啊!”
“当的起!你若是当不起,还有谁能当的起呢?可惜今日二哥不在,否则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