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南宋军神 >

第323部分

南宋军神-第323部分

小说: 南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如此厚爱,末将实在是。担当不起啊!”
“当的起!你若是当不起,还有谁能当的起呢?可惜今日二哥不在,否则相信良臣你一定会更高兴的,我二哥说这世上值得他钦佩的人不多,良臣你绝对算是其中一个!”
“哦?可是高宠高将军?”
“正是他啊!”刘涚哈哈一笑,两人之间的赌约算是就此揭过了,一时间屋子里的气氛为之一松,虽说也有人对韩世忠还能保留职务和军队心中不满,但刘涚既然已经开了口,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扫刘涚的兴。
“高将军乃是人中之龙,大人如此说,那是为末将这个老头子脸上贴金啦!高家一门豪杰,不仅高宠将军声明显赫,就连高进大人同样是人种翘楚,回头末将定要去高家登门拜访,沾一点高家的贵气,贵气啊!”
韩世忠不愧是只老狐狸,说狐狸未必就是贬义,生存本身就是一门谁也无法真正学透的技巧,哪怕就是最狡猾的老狐狸,也还有碰上老虎或者是狡猾的猎人的时候。
之所以韩世忠如此强调高家“贵气”,其实还隐含着对高玉娘的推崇,只不过韩世忠并不知道在刘涚建立的势力当中,并无传统那种对女性的歧视,若是他能有个深入了解的话,恐怕就不会如此隐晦的来拍高玉娘的马屁了。
刘涚是能听懂韩世忠这话的,不过他也不便揭穿,只是打了个哈哈,然后端起杯子,众人一同庆贺。
这场庆祝会自然是宾主尽欢,不,准确的说,在座的都是主人,没有客人。不过就在庆祝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张汉却是神色平静的从外间走了进来。
“咦?张汉你什么时候出去的,我怎么没有注意到呢?来来来,快来跟良臣多喝几杯,我的肚子,实在是装不下去了!”刘涚招手让张汉过来,其实他不招呼张汉,张汉也是要来跟刘涚说话,只因为他刚刚收到了最新的情报。
“大人,大散关的最新情报到了。金兀术,撤军了!”
“好啊!”
不等张汉话说完,刘涚像是又找到了理由一般,高高举起杯子,提议大家为击退金兀术而干杯!
 

第506章 举王旗,清天下(下)
 第506章 举王旗,清天下(下)
 
不是刘涚没有看出张汉眼底的那一丝紧张,但毕竟此番正是庆功会,刘涚不想让一些意外的因素扫了大家的兴致,好在张汉也是个懂眼色的人,也闭嘴没有提那些话茬,一直等到刘涚宣布庆功会结束。
随着治下范围扩张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如今需要的各级官员数量也是逐渐增长起来,就像刚刚结束的庆功会,参加的官员数量就多达近百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刘涚不在新都城的时候,由高进、高玉娘等人联合选拨出来的。
因为刘涚在益州执行的新政,在让普通老百姓的的确确感觉到公平合理,故而流入人口的增加速度也是相当可观,人口基数大幅度增长不仅给益州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各种人才。这些人才之中多少会存在读书人,而但凡能够理解刘涚治理社会思想的,就有资格参加官员的选拔。
刘涚平常时候的事情很多,而且工作的重点始终集中在军事方面,内政方面的事务,刘涚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尽力插手,故而很多“新秀”,他不认识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哪怕被选拔出来成为官员,却不代表他们就能立刻进入核心高层,等到庆祝会结束之后,被刘涚点名留下来的人,才能真正算是核心高层。而刘涚在这方面也是非常谨慎,所谓点名也不是真正的点名,而是让张汉一个个亲自单独通知,如此一来就顾全了大多数人的颜面。
“好了,若是有人喝醉了的,就请假回去休息,若都是清醒的,张汉,接下来你就先说说关于大散关的战况吧!”
刘涚这么说,自然没人承认自己喝醉了,哪怕是有几分醉意,即便是狠狠的拧自己大腿,也要保证自己的清醒。不需要刘涚再提醒,众人的眼神纷纷望向张汉,表示都在等着张汉的汇报。
“大散关,暂时安全了!”
张汉深吸一口气,抬头挺胸开始了情报通报。总的来说,金兀术最终从大散关退兵,对于刘家军来说,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只不过柴青源和胡立带去的兵马,战损相当的严重,远远超出了最初刘涚的安排。
这样的结果,让刘涚等人欣慰的同时,也有些不解,何以战斗力如此强悍的火器兵,在最擅长的守城战之中,却是出现了如此重大的伤亡,难道说是因为将领的问题么?
如果真是将领的问题,那么柴青源和胡立就应该得到惩处,然而经过对情报的分析之后,刘涚却判断,问题还是出在后勤补给之上。
热兵器时代的战争跟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后勤运输的保证上。想要让一支使用热兵器的军队保持战斗力,除了跟冷兵器队伍一样需要的补给之外,更是需要保证弹药的消耗,以及装备的维修补给。
弹药也好,武器装备的维修补给也罢,对于物资的转运量都有着相当高强度的要求,若是想保证胜利,刘涚觉得如今首先需要打造的,就是一个稳定的,同样有着强大战斗力的后勤补给队伍。
而这个队伍由谁来组建带领,又如何运转,刘涚心中都只有一个模糊的念头,若是想要具体实施,恐怕还需要大家来共同商讨。在这个运输只能依靠人肩扛手提,畜生运转,效率低下不说,对资源的浪费也极其严重。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想要保证后勤补给,的确是一件困哪的事情,也是制约着一个势力范围扩张的重要因素。
因为暂时无法确定,刘涚只是提出来说说,并没有打算现在就要谈出个结果来,反倒是接下来张汉说出来的,王重阳师徒在大散关的出现,算是让刘涚今日得到的一个欣喜消息。
“真的?那他们现在还在大散关?安娜,快去将柴胡给我找来!”
以刘涚的心性,都忍不住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使唤安娜去找人,同时又追问张汉。
“估计现在不会是在大散关了,柴将军问过王道长,他们并没有打算长期待在大散关,而是准备要来新都城,跟大人见个面。”
“哦?”刘涚忍不住挑起眉头,颇为高兴的道:“要来新都城,那真是太好了!许久没见过重阳了,他还收了个徒弟?”
“是的,他的徒弟叫。”
“等等,我猜猜!”
刘涚也是心情大好之下,却是忘记了自己穿越者身份是个天大的隐秘,竟然跟大家开起玩笑来,“照本山人推算吧,重阳的大徒儿应该是个动物姓,石头名,张汉,然否?”
“咦?”
张汉脸上的惊讶是收都收不起来,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瞪着刘涚,“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呢?大人你。难道也是个神仙?”
“哦?夫君他猜对了不成?”高玉娘走到刘涚身边,忍不住开口问道。
“大人他,他猜的真是一点没错啊!王道长的大徒弟姓马,单名一个钰字,正好是动物姓,石头名,神了,神了!”
见张汉这般作态,高进等人望向刘涚的眼神,显得颇为狐疑,好像觉得是不是刘涚跟张汉两人唱双簧取乐大家,不过转念一想这种可能性实在是低的可怜,刘涚虽然是一直强调什么民主共和没有世袭帝王一职,但这种观念的扭转是极难一躇而就,必须要时间来堆砌,所以像高进等人心中,仍旧将刘涚认定是皇帝。
既然是皇帝的身份,那又怎么可能随意供人取乐呢?正所谓“君无戏言”,那刘涚跟张汉之间就不存在演双簧的可能性。
想到这里,众人不由得跟高玉娘一样的惊讶起来。难道说,刘涚当真是有这么神奇?
当刘涚发现所有人的眼神都汇聚在自己身上时,他才惊觉自己好像是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咳咳!不要这样看着我,我也是蒙的,运气好而已!张汉你接着说,接着说。”
在刘涚的要求之下,张汉只好是继续说下去,而紧跟着关于岳家军的那些情报,让众人刚刚因为刘涚的“玩笑”而放松的心情,又重新变得沉重起来。
“难道刚刚才跟韩大人握手言和,接下来又要面对军力强盛的岳家军了么?”高进面带忧愁的开口,既像是在问刘涚,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即便岳家军要跟咱们打仗,怕也不会是现在,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刘涚摇了摇头。
如果说过去刘涚还能凭借他对历史的了解而未卜先知的话,在经历了这次刘韩大战和屏退金兀术的大散关之战之后,历史已经因为刘涚的出手,而被搅合的一塌糊涂,再也找不到当初的脉络。
岳飞究竟还会不会被送上风波亭,送上风波亭的原因又是什么,现在刘涚都不敢轻易去猜度了。
他只是按照常理来推测,韩世忠如今背叛朝廷成了刘家军的一员大将,连带着等于是让朝廷损失了十万兵马和七八座巴蜀重镇,可谓是将赵构断了一臂。
虽说这一臂之断跟赵构自己都有极大的关系,但如此一来,岳飞极其率领的岳家军,对南宋朝廷的重要性就此凸显出来了。
而刘涚之所以肯定岳飞在年前不会发动对巴蜀的攻势,那是建立在用兵传统之上的。不论是南宋还是金国,但凡是年关将至到第二年三月之前,都是休战时间段,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绝不会轻易用兵。
“如果按照大人说的,那咱们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准备,岳鹏举这个人末将倒是有所了解,若是他亲自领兵来攻,恐怕除了新都城之外,其他地方都未必能够保险啊!”
韩世忠凭借他跟岳飞同朝为官的了解,开口说道。他的意见倒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事实上哪怕就是高进、吴安邦等人,此时在韩世忠面前仍旧有些拘谨,树的影儿人的名,“韩世忠”这三个字,在过去那可是他们仰望一般的存在。
“良臣所言极是,时日无多我们就要造作准备!玉娘,二哥那边最近如何了?”
“夫君,攀西高原如今被我们牢牢掌控着,你提及的那些矿产资源一直都持续运来,不曾有过断绝,限制火器制造效率的,反而是我们熟练工匠不足。”说到这里,高玉娘不由得皱起那双秀眉来,让刘涚注意到了。
想当初,高玉娘的这双眉,可是英气勃勃,但或许正是应了“相由心生”这个词汇,随着嫁做人妇,生儿育女之后,高玉娘的眉毛愈发柔顺起来,更显味道。
眼光里包含着浓浓的柔情,刘涚低声道:“工匠的问题,我想可能很快就能得到缓解,这还要感谢良臣啊!”
“哦?”高玉娘感受到刘涚的柔情,脸上线条变得更加柔和起来,笑着转向一旁的韩世忠,“夫君何以如此说?”
“有了汉中、德阳等郡,还怕找不到工匠么?”
“此话有理!不过依我所见,名不正则言不顺啊!大人,咱们是否也该竖起一面旗帜了!”
高进突然插入话来,说出的,却是在场所有人,除了刘涚以外的心声。
 

第507章 中央国,谁为王(上)
 第507章 中央国,谁为王(上)
 
“大哥,说这些是不是还早了点?”
当高进提出,时机已到,是建国好时机时,刘涚却是微微皱了眉头,他一手轻轻揉着太阳穴,口中低声问大家。
“不早啊!”
“可不是么,早就该有个名头了。”
“俺也觉得,那样俺也能叫的响亮些!”就连卢宏这厮,此时也都嗷嗷叫,像他这样脑子单纯的一个家伙,心中竟然也都是期待着刘涚早日立国。
“好了,大家静静,静静!”刘涚任由下面的人发泄一阵之后,才压掌让众人安静。关于立国这个事情,刘涚并非没有考虑过,事实上就连高进会在今日提起这个事情,归根结底来说,还是因为前不久跟刘涚等人一起讨论过。
国,是必须要立的,但相对来说刘涚对立国还有更多的担忧。
首先就是南宋会有什么反应。南宋之外的国家,包括金、辽、西夏、大理、吐蕃等,刘涚在巴蜀立国,对他们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只因为巴蜀基本与这些国家没半毛钱的关系。
或许大理国和吐蕃部落会紧张,可段正誉如今是恨不得跟刘涚好到穿一条裤子,至于说吐蕃诸部,恐怕正在高宠的虎头錾金枪下苟延馋喘,哪还有心思来跟刘涚计较呢。
金国就更不用说了。金兀术的哀兵此时还没能返回大都,完颜亶看重的是南宋强大的经济实力,西夏国虽然到处拉帮结派,可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势力将其看在眼中,瘦死的骆驼即便比马大,那也只是一匹站不起来的死马而已,哪怕就是正在萌生的蒙古势力,都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故而刘涚始终担忧的还是南宋,在他立国的时候,赵构会不会派出大军来攻打?这个基本上不用猜测,肯定的事情,关键是会派谁来?
如今南宋朝廷又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将领呢?岳飞,韩世忠?韩世忠人就在刘涚面前,难道说,跟岳飞之间的一仗,是注定无法回避的么?这才是刘涚最想回避的一个问题。
“大人,末将也是以为,该竖王旗!”
刘涚之后许久,韩世忠又再度抱拳出列,开口说道。
“王旗?诸位啊,若是你们还记得,当知我是不会当帝王的。”刘涚微微摇头,首先说道。他这话一出口,又再度引发了众人的议论。刘涚的确是反复说过,体制内没有帝王的存在,一切都以律法为基础,整个社会的运转在规则之内。
然而他这样说的话,并没有几个人会认同,大家表面上是跟着刘涚这样说,但心底都认为,刘涚不可能不当皇帝的,若是不当皇帝的话,他这么费心费劲夺取天下,弄到的荣华富贵难不成当真不传给自家后代,一代而终?
这种可能性在众人看来是不存在的。
故而此时高进立马上前,大声道:“还请大人早日登基,一统天下!”
“还请大人早日登基,一统天下!”
“还请大人早日登基,一统天下!”
有高进这个带头人,后面的那些人是纷纷跟进,他们心中想法跟高进都是雷同,一群人突然跪倒在刘涚面前,顿时让刘涚有些不知所措,他万万没有想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潜移默化,还是没有能够将高进等人心中那些陈腐的观念清洗掉。
“起来,这是闹什么!”刘涚心中有些火起,神情一板,呼喝着众人起身,与此同时他是无意之中回头,却看见高玉娘望向他的眼神之中,竟然也隐隐带着一丝期盼!
期盼什么?
当然是期盼着刘涚他可以当皇帝,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