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

第15部分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第15部分

小说: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饭也是米饭,寡妇亦是女人。(高棉语)
  失去生活伴侣的悲剧在世界各地的谚语中都有所体现。共同的丧夫经历促进了相互理解。如以下汉语谚语所示:“守寡方知寡妇苦。”(汉语)然而,一则朝鲜语谚语说道:“寡妇的痛苦鳏夫不解。”理想的解决方案是让寡妇和鳏夫结合。法国人说道:“撮合鳏夫和寡妇,两人都高兴。”不过据一则波兰谚语说“鳏夫和寡妇很少结合”。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  妻妾与寡妇(9)
一位深爱妻子、希望与妻子白头偕老的日本丈夫也许更愿意先妻子而去:“愿你活到一百岁,我活到九十。”他希望妻子长命百岁,因为妻子须守孝,须为丈夫远离的魂灵祈祷。'49'“得到上帝庇佑的女人会守候丈夫的葬礼”,这是一则阿拉伯谚语,表达了夫妻共死的愿望,可却是出于截然不同的原因:丈夫死后,不再有人对妻子发生兴趣,不再有人悉心照料她,死了反倒解脱。该谚语隐晦地表明,她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妻故夫亡】
  幸运的女人死在夫前,不幸的女人死在夫后。(汉语)
  一则中国谚语表达出女性对夫妻谁先死谁后死的倾向性:“死在夫前一枝花,死在夫后烂茶渣。”谚语的意思是:寡居的日子不好过,这就是女人希望先丈夫而死的原因。
  好几则汉语谚语显示哀悼丧妻亡夫的不同形式。例如,“丈夫死了,妻子痛悼三年;妻子死了,丈夫哀悼不出百天。”将该汉语谚语与西方谚语相对照,前者还显示了一些对亡妻的敬意,但许多欧洲和南北美洲的谚语对妻子亡故的态度却乐观得令人惊讶。从相关谚语的数量来看,西方男人毫无顾忌地公开表示,妻亡是自己的解脱和幸福,仿佛妻子不过是件可以轻易替换的商品,而妻子的死令人受益。人们巧妙地引用谚语来表述最刻薄尖酸的话,原因是引用者本人不用对这些引语负责:
  亡妻之悲只持续到门。(加泰隆语、法语、西班牙语)
  妻亡是婚礼的重新开始。 [引用妻死后即刻续弦的风俗](埃及阿拉伯语)
  妻子仅带来两个好日子:结婚日和祭日。(英国英语)
  亡妻是家里最好的东西。(加泰隆语)
  死鹅带来生命,亡妻带来天堂。(西班牙语)
  女人是持续四天的高烧,只有死亡可以让她们解脱。(德语)
  妻亡,鞭子断,男人一样不引憾。(俄罗斯联邦楚瓦什语)
  妻子的死亡,床上的替代。(俄罗斯联邦车臣语)
  亡妻离开的门是幸福之门。(巴西葡萄牙语)
  亡妻之痛持续到门。(阿根廷西班牙语)
  为亡妻和讨厌的客人滋生的悲伤持续到门槛而后平息。(美国英语)
  这些想法的源头是什么?基督教传统实际上禁止离婚,除非出现妻子精神错乱或生理无能等极为特殊的情况。解除婚姻的唯一可能是死亡。不管情愿与否,男女被判处终身厮守之刑。财物往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缔造了婚姻。'50'妻子的死也许相当令人受益,尤其是续弦的新娘还可以带来新的嫁妆。如:
  妻子的死亡和牛群的安康使穷人致富。(意大利语)
  妻子之死和羊群之生使男人富裕。(法语、英国英语)
  新妻子,新银子。(法语)
  不幸的是,大多数谚语只表现出男人对妻子亡故的看法,鲜有女人发表意见。尽管如此,为数不多的乡村谚语采用“话中话”形式以玩笑的口吻谈论男人或女人对配偶之死的看法,而“话中话”形式在北欧国家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体裁。如:
  “扔掉所有的东西,减轻船的负重。”船长说着,把妻子扔出了船外。(荷兰弗里斯亚语)
  “千万别把高兴事变苦差。”男人说,妻子的墓地只掘三尺深。(爱尔兰语)
  “男人个个为自己,上帝为我们大家。”农夫看见妻子溺水时说,一个手指也没抬。(荷兰语)
  丈夫摔断脖子时,女人说:“不摔破东西的宴会是垃圾。”(丹麦语)
  丈夫死了,小格丽说:“腾出地方来了。”(荷兰语)
  尽管以上这些话中话意在打趣,它们对作为社会基石的婚姻不抱积极态度,先前引用的关于妻亡的谚语也同样如此。
  由于许多婚姻是经济原因促成的,夫妻双方都急于守住各自的婚前财产(而且最好还可以占有对方带来的财产)。结果呢,在欧洲似乎出现了(丈夫或妻子)为了经济利益和遗产而蓄意谋害配偶的现象(Hufton; Goody 2000)。关于杀妻害夫的故事使得谚语中出现了一些迷信和对寡妇的固有偏见。
  

二  妻妾与寡妇(10)
然而,迷信不仅局限于欧洲。在来自五大洲的谚语中,丈夫死了,###都是嫌疑犯:
  千万别娶寡妇,除非她的丈夫是被绞死的。(英国及美国英语)
  埋葬一个丈夫的妻子不介意再埋葬第二个。(法语)
  娶寡妇为妻的男人应该准备好承受几个家人的亡故。(墨西哥西班牙语)
  蛇年出生的女人每张一次口,就吞进一个丈夫。[男人娶了蛇年出生的女人会早夭](中国藏族语)
  躲避那个注定要克八条命的女人。[她一嫁人就克夫](汉语)
  你和寡妇调情卖俏,可你知道是什么杀死了她的丈夫吗?[警告人们不要急于娶寡妇进门](多哥巴萨语)
  想娶寡妇为妻的男人务必先搞清,她和亡夫的死有没有瓜葛。人们认为,寡妇与死亡之力有染,正是因为死亡莅临,夺走了她的丈夫。上述这些谚语全都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涉及诸如此类的迷信。'51'
  蓝胡子之类的残暴故事倒是尽为人知,可谚语中并不存在对鳏夫如此这般的观察,也几乎没有任何谚语描述死了丈夫还兴高采烈的寡妇。
    【丧亲与悲痛】
  女人聪明不聪明一变成寡妇就清楚了,男人聪明不聪明一开口就知道了。(中国唐古特语)
  童话故事里的夫妻找到彼此后,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举行婚礼的当天,人们用美好的祝愿表达了这一理想。祝夫妻长命百岁是祝愿之一。以下这则印度阿萨姆语谚语如是说道:“千万别让朱砂从前额上消失。”这个婚姻幸福的标志表明,额上有朱砂的女人已经结婚。该谚语表达了不希望女人守寡的愿望。
  在很多文化里,乃至今天,成年女子的地位仍极大地取决于她们的婚姻状况。寡妇发现自己身陷困境:丈夫走了,她失去了生活的精神支柱。丈夫死了,她也就“沦落”为一则巴西葡萄牙语谚语所说的“寡妇们是死男人的残留物”。
  谚语反映出那些导致寡妇日子难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失去丈夫意味着失去了妻子的地位。米尼安卡人使用倒下的树这一隐喻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猢狲面包树倒了,现在山羊开始在上面爬。”(马里)它的意思是说:为人妻的女人受到人们的尊重,可一旦守寡就尊严尽失。因此,(还)有丈夫的女人为那些失去妻子尊严的人感到难过:“寡妇和少女得到已婚妇女的同情。”(黎巴嫩阿拉伯语)而那些已经守寡的人则热切祈祷着能找回失去的地位:“求求你,上帝,别再让我们继续守寡。”(俄语)守寡没什么慰藉可言。伊博人轻描淡写地说道:“只能告诉寡妇一句话——耐心。”也许另一个男人会到来,可寡妇目前的处境不甚光明。丈夫活着的时候受尊敬的女人等地位提供者谢世后就遭遇冷漠。为什么?
  老处女和寡妇构成有待社会解决的“非常规性”问题。寡妇破坏了现有的社会性别结构,有可能扰乱社会秩序。“寡妇是无舵的船”,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该谚语不仅出现在中国,而且还有一个类似的越南语版本,同时也存在于南北美洲。女人应该听男人的话,不过丈夫过世后女人又去听谁的话呢?为了防止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一则西班牙语谚语针对寡妇(尤其是漂亮寡妇)的“问题”提出了三套解决方案:“丰满的寡妇应该嫁人、下葬或被关进修道院。”'52' 马儿没有骑手,这一隐喻也反映了一种失控的情况:
  没有骑手的母马找到了块草地。(西班牙语)
  寡妇像甩掉了骑手的马一样快乐。(马拉亚拉姆语)
  寡妇像甩掉了骑手的马一样欢愉。(马来语)
  娶寡妇是危险的,因为她甩掉了骑手。(英国英语)
  许多谚语强调,女人一生都需要男人的保护:婚前需要父亲的保护,婚后需要丈夫的保护。因此谚语一再说明,寡居的妻子完全仰赖他人的照料:“寡妇和阉鸡,给什么吃什么。”(巴西葡萄牙语)丧夫有时被看做是女人一生最大的悲剧:“丢失东西倒霉一天,丧失丈夫倒霉一生。”(缅甸语)
  

二  妻妾与寡妇(11)
丈夫过世后女人需要一个所谓的代理,即“镜子丈夫”或“盾牌丈夫”。这两种马来语表达法说明了对寡妇再婚的安排,即以寻求保护和方便为目的的替补婚姻。寻求儿子的庇护是寡妇的另一个常规性安全港。在某些文化里,没有生男孩或儿子亡故就是寡妇彻头彻尾的灾难。这种情况下的寡妇失去了主心骨儿:
  无后的人[寡妇]好比杂草丛生的土地。(阿姆哈拉姆语)
  何物支撑无主心骨儿的人?(汉语)
  叔嫂结亲传统是另一个解决方案。根据寡妇“继承”制,亡夫的兄弟有义务娶寡居的女人为妻,以死去兄长的名义抚养孩子(Goody 1998:163)。这被视为群体责任的问题。《圣经·新约》和《圣经·旧约》中都提到叔娶嫂的现象,在谚语中同样有所体现。“寡妇并非对人人免费”(奎里语、昆都语),意思是说:寡妇须由亡夫的兄弟来继承,因为当地习俗要求寡妇留在死者的家族中。再以一则普什图语谚语为例:“看着亡夫的兄弟,她放走了另一个丈夫。”她别无出路。谚语再次借寡妇生活无法自理为由当着寡妇的面或在背后“修补”她的“特殊情况”。'53'众多谚语表明女人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本小节开篇引用的那句汉语谚语却令人耳目一新,因为它至少让女人产生疑问。女人能够自谋生路的观点是相当例外的。
  人们认为,寡妇无力独立抚养孩子是无能的一种表现:
  寡妇拉扯大的孩子好比鼻上未拴绳的小公牛。(泰卢固语)
  寡妇的孩子不是没有教养就是个恶棍。(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谚语也简明地指出了寡妇缺乏独立抚养孩子的能力和其他方面的无能。如“寡妇的狗不叫,寡妇的牛不耕地”;再如以下这种更为详尽的说法:“寡妇带孩子,孩子成不了男人;寡妇驯狗,狗不会汪汪叫;寡妇牵牛到犁前,牛不耕地;寡妇做一件事砸一件。”这些谚语不是为了让寡妇未尝试先泄气,就是一厢情愿地做出往往相当灵验的预言。
   。。

一  爱(1)
  为节省蜡烛早早上床睡觉,之后老婆生了对双胞胎 ,你到底省下了什么呢?(汉语)
  爱是圆环,环无尽头。(俄语)
  《你所需要的就是爱》,这是20世纪后半期甲克虫乐队所演唱的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歌曲。人类爱而且希望被爱。爱在许多方面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播下爱的种子,结出快乐的果实”,这是一则德语谚语——但爱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无以数计。关于爱的谚语有成千上万则——爱的甜蜜、爱的盲目、爱的奇迹、爱的痛苦、爱的忌妒、爱的不理智、爱的不可靠、爱快乐的开始和悲惨的结局。爱是人们生活中一种至关重要的情感,对此有数量众多且多种多样的睿智评论和伤感反映,要用短短几页来囊括它们是不可能的。有时,人们用梦中的影像来描绘爱。一则波斯谚语就这样用口渴来隐喻爱:“口渴的人梦到水。” 而在日本人的梦境里,相爱的人在天国并坐在一朵莲花上:“一朵盛开的莲花,生命稍纵即逝。”这则谚语说的是:恋人爱情受挫,于是双双自杀,以圆爱梦。像这样思念爱人的梦还有许多。梦所表达的是爱的欲望和爱的满足。一则匈牙利谚语就乐观地认为:“梦中一切皆有可能,爱亦是如此。”然而,这种说法很少见。爱的焦虑、爱的恐惧和爱的欺骗要比爱的欢乐多得多,至少在谚语中是这样的。
  我们在此要谈的是些最根本的问题。首先,爱情是一种令人难以琢磨的情感,会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特别是初恋:
  初恋才是真爱。(阿拉伯语)
  第一次恋爱就像是第一批结出的果实,味道最鲜美。(葡萄牙语)
  初恋无双。(墨西哥西班牙语)
  年轻的姑娘永远无法完全忘记初恋情人。(美国英语)
  初恋像条蛇,即使不毁掉你,也会使你全身麻痹。(波兰语)
  初恋给人的印象如此深刻,让人永远无法忘怀。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隐喻来描述这种经历。例如,锯掉的柳树重新发芽,很久以前吃下的盐还会让你感到口渴,以前结下的冰又再次迅速冻结,以前燃烧过的火又重新烧了起来,等等。然而,稳定而成熟的爱却能带来更多的和谐,因此以一些珍贵的东西来比喻。在一些亚洲谚语中,成熟的爱被高高置于强烈却短暂的爱情和激情之上:
  珍珠母被冲洗的时间越长越美丽。(蒙古语)
  年轻人的爱像是一对银色的花苞,而成熟的爱就像是金色的花朵。(日语)
    【坠入爱河】
  爱中忧苦万千。(旁遮普语)
  “坠入爱河”是英语的一种说法,指的是那种相互吸引的奇妙感觉在莫名地涌动。这个词充分说明了陷入恋爱的人不能自已、无法决定自己生活的状况。这种感觉颇令人费解。各种谚语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语言来加以描述。一则库尔德语谚语是这样描述这种感觉的:坠入爱河者的心被第一道闪电击中了,“被爱情击中之后通常是沉默。”人们陷入无助。因此,非洲和起源于非洲的谚语告诫人们,如果陷入这种混乱之中,不要匆忙行事:
  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阿姆哈拉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