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边荒传说 >

第5部分

边荒传说-第5部分

小说: 边荒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跋圭眼睛一眨不眨的回敬他,沉声道:“七年来,我一直通过边荒集卖予南人他们最缺乏的优良战马,一方面是要得到所需的财货,以装备和养活我以盛乐为基地的战士,更是要加速壮大北府兵约实力,间接迫苻坚生出迟恐不及的心。为保持秘密,我虽明知你来到边荒集,仍避免与你联络,怕泄漏我在暗中主事的机密。如非对边荒集的事了若指掌,今天便不能助你逃过大难。” 
燕飞呆看着他,心中思潮起伏,他认识的拓跋圭,在十多岁时已尽显领袖的大将之风,沉毅多智,心狠手辣,是乱世里的枭雄,但仍从没想像过他的手段厉害高明至此。 
大雨“哗啦啦”的下个不休,打在林木、叶子、土地、石上与河面,形成各式雨响混和的大合奏,四周一片朦胧,而他们仿似变成天地的核心,正在决定天下未来的命运,尽管在现时的形势看来似是绝无可能的事。 
燕飞苦笑道:“好吧!你既多年来处心积虑,该对苻坚有点办法。不过假设苻坚兵败,最大的得益者会是南人,或是慕容垂,又或是实力稍次的姚苌,你只可以排在看不到队尾处的远方轮候。唉!这是何苦来由?你以为慕容垂会支持你吗?若我是慕容垂,第一个要杀的人正是你。” 
拓跋圭哑然失笑道:“你太高估我的对手,且说南人,他们是注定亡国的厄运,晋帝司马曜和他的亲弟司马道子是一丘之貉,腐败透顶,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明白他们只图偏安和维持江左政权的可笑心态。先不说侨寓江左的高门大族那套出世玄想的清谈风气,最致命的是他们有一种谁能逐我胡人,谁便有资格称帝的想法,令晋室中央对任何有意北伐者均生出猜疑之心,不但不予支持,还想尽一切办法加以掣肘打击,使北伐永不能成事。除此之外,南晋尚有两大隐忧,一为有“江左双玄”之称,谢玄外另一声名仅次于他,桓冲之弟的用刀高手桓玄,他藉父兄数世之威,在荆州甚具声望,本人又素具雄心,时思乘变崛起,本来仍难以为患,可是苻坚苦败,谢家必遭晋室压抑,桓玄的机会便来了。” 
燕飞垂着不语,却知拓跋圭语语中的,把南北的政治形势看得透彻明白。 
拓跋圭接下去道:“另一心腹大患,是以海南为基地崛起的五斗米道,其道主孙恩,不但武功超于江左大族硬捧出来的“九品高手”,更精于以道术迷惑众生,吸引了备受北来大族压迫欺凌的土着豪门,迟早会发生乱子。所以只要我能统一北方,江左政权将只余待宰的份儿。至于慕容垂、姚苌,又或秃发乌孤、沮渠蒙逊,他们由我去操心,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只须你助我去做一件事。” 
燕飞知道没法拒绝他,苦笑道:“我在听着。” 
拓跋圭微笑道:“给我找到谢玄,告诉他慕容垂不但不会为苻坚出力,还会址他的后腿,务令苻坚输掉这场大战,倘若谢玄肯点头答应,我们便和他再根据形势拟定合作的方法。” 
燕飞愕然道:“慕容垂?” 
拓跋圭倏地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羊皮囊,递给他道:“我没有时闲解释,里内装的是慕容鲜卑着名的传世宝玉,你可以此作证物,令谢玄知道你非是空口说白话。此事非常紧急,只有你可以给我办到,谢玄是聪明人,当不会放过任何败敌的机会。” 
两人又商量了联络的手法、种种应变的措施、集内可藏身的处所,包括庞义隐秘的藏酒窖。拓跋圭匆匆离开。 
瞧着他没入大雨滂沱的密林深处,燕飞晓得多年来流浪天涯的生活已成过去,他将会深深地被卷进时代大乱的漩涡内去。 
 
您阅读。的小说。来至WWW。UMDTXT。COM   
      第 五 章 各师各法  (更新时间:2004…3…26 8:34:00本章字数:5406)  
 

苻融目光投在弃置于河旁隐蔽虚的快艇,露出思索的神色,左右伴着他的分别是鲜卑高手秃发乌孤和匈奴高手沮渠蒙逊两大苻秦阵营的猛将,除十多名亲兵守卫后方外,以百计的战士正对小河两岸展开地毡式的搜索。 
大雨收歇,天上虽仍是乌云疾走,已可在云隙间窥见晴天,间有雨点洒下,四周早回复清晰的视野。 
苻融头戴战盔,肩披长袍,毛领围颈,内穿锁甲,裤夸垂曳,按剑直立,气宇不凡。他的体格并不引人注目,可是他神光闪闪的双目,却令他有一股杀气腾腾的气势,使人不敢小觑。 
秃发乌孤狠狠道:“若不是这场暴雨下得不合时,我们必可抓着那两个小贼把他们碎尸万段。” 
苻融冷然道:“他们因何不顺流远遁,却要在这里弃舟登岸?” 
秃发乌孤微一错愕,沮渠蒙逊点头道:“他们定是潜回边荒集图谋不轨。” 
倏地人影一闪,苻融等身前已多出一个身形高瘦,外披红色长披风,头戴圆顶风帽,身穿交襟短衣,下穿黑缚裤,形相怪异之极的人。他瘦得像个活骷髅的脸孔没有半点人的活气和表情,死角般的眼睛更似没有焦点,可是却能令任何人给他看着时打心底生出寒意。 
秃发乌孤和沮渠蒙逊同时露出敬畏的神色,苻融的目光从小艇移到他身上,精神一振道:“国仁是否有新发现?” 
来者竟是威名在鲜卑族内仅次于慕容垂的高手乞伏国仁。在乱华的五胡中,以鲜卑人部落最繁,诸部分立,各不统属,最强大的有慕容、拓跋、段、宇文、秃发、乞伏诸氏,各以其首长姓氏为号。 
“当当!” 
乞伏国仁左手放松,抓着的两把刀掉往地上,发出声响,他以令人大感意外、温柔而动听的声调道:“两人在此处分手,一人往边荒集的方向走,在途上弃下这对兵刃,另一人跃过对岸,在岸旁泥阜留下浅印,差点被雨水冲洗掉,该是往南去了。” 
苻融皱起眉头,道:“那往南去的当是燕飞,另一人又是谁?这对刀看来是此人随手取来的武器,为的是要隐瞒身份,怕我们从兵器晓得他是保方神圣,由此可肯定他用的心是奇门兵器,且非常有名,教人一看便知他是谁。” 
乞伏国仁皮肉不动的道:“系艇于树的绳结是拓跋鲜卑人惯用的手法,不用国仁说出来,苻帅该猜到斗担惹我们的人是谁。” 
苻融立即双目杀机剧盛。 
沮渠蒙逊狠狠道:“定是那天杀的盗马贼拓跋圭,他用的本是双戟,不用戟便改使双刀。” 
秃发乌孤阴侧侧笑道:“今次他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必教他求死不得,求生不能。” 
苻融道:“我们再没有时间和他纠缠,必须快刀斩乱麻,好待天王入集。”然后沉声喝道:“蒙逊、乌孤,你两人立即从城外调一师人马入集,把鲜卑帮所有人等重重围困,不论男女老少,杀他一个不留。杀错人没有关系,最紧要没有漏网之鱼。我敢包保拓跋圭会是其中一人,否则怎能及时救出燕飞。” 
沮渠蒙逊和秃发乌孤轰然应诺,领命去了。 
苻融的目光回到乞伏国仁处,沉吟道:“如此看来,燕飞应与拓跋圭关系密切,他究竟是甚么出身来历?以他的剑法,该是非同等闲的人物。” 
乞伏国仁淡淡道:“不论他是甚么人,只要苻帅首肯国仁去追杀他,保证他活不过三天之期。” 
苻融仰天笑道:“此子往南而去,必有所图。若能把他生擒,当可迫得他供出拓跋马贼群的藏身之所,去我北疆为祸多年的大患。国仁你追踪之术天下无双,燕飞定翻不出你的掌心。” 
乞伏国仁先发出一声尖啸,接着神情木然的道:“我会操得他连娘的闺名都说出来。” 
拍翼声从天空传下来,按着一头威猛的猎鹰落往乞伏国仁的左肩处,并不见有何动作,乞伏国仁已足不沾地的往后飞退,散发飘拂,加上迅如鬼魅的身法,包括苻融在内,无不生出不寒而栗的感觉。纵使燕飞是敌人,也不由为他注定的屈辱而心生侧然。 
乞伏国仁落往对岸,倏忽不见,消失在林木深处。 

荆州,江陵,刺史府,内堂。 
桓玄一阵风的穿门而入,来到正凭窗观看外面院落景色的桓冲身后,愤然道:“这算那门子的道理?大哥你来给我评评看,我身为南郡公,现在国家有难,我桓玄自动请缨,愿领三千精锐回去守卫京城,任他谢安差遣,他竟然不受,说甚么请我们放心,三千兵马有之不多,无之不少,最重要是守稳荆州。大哥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坐看谢安祸国殃民?” 
两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桓冲居长,桓玄居少,可是外貌、长相、脾性无一相同。 
桓冲中等身材,貌相朴实古拙,今年六十一岁,肉头鼻、高额骨,目光审慎坚定,外型并不引人注目,但却予人稳重的良好印像。 
桓玄比乃兄年轻三十多年,刚过二十七岁,长相比实际年龄更要年轻,神采奕奕,五官端正,可是那对在比例上小了一点却长而窄的眼睛,总令他带点邪异的气质,又像赋予他某种神秘的力量。而他超乎常人的高额,清楚显示出他的聪明和才智。他比桓冲高出大半个头,体型修颀匀称,肤色皙白如玉,有桓冲欠缺那一股透骨子而来,世家望族子弟的出众禀赋。加上一身华丽的武士服,腰佩的名刀“断玉寒”,确有慑人的魅力。 
桓冲仍是凝望窗外初冬的美景,像没有听到他的说话般油然道:“苻坚从巴蜀顺流而来的水师军,目下情况如何?” 
桓玄微一错愕,不过他一向尊敬桓冲,不敢稍逆于他,只好勉强压下澎沸胸内的怒火,答道:“已抵上游建平城,另有一军进驻襄阳,成犄角之势,威胁江陵,我已加派兵马防守宜都、竟陵两城,若秦人敢攻打任何一城,我们在竟陵的大军可从水路迅速赴援。” 
桓冲沉声道:“若让这两支敌军汇合,顺流直攻建康,小弟你道会有甚么后果?” 
桓玄不忿的道:“我当然清楚,可是有大哥镇守荆州,扬州便稳如泰山,我只不过想为朝廷尽心尽力。看!谢安用的全是他谢家的人,统帅是谢石,先锋督军是谢玄和谢琰,我有那一方面此不上他们,自十六岁开始我已领军抗敌,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现在苻秦大军压境,谢安仍是我行我素,继续放任清谈。我承认谢安确是朝廷柱石,可是在军事上他却幼稚如童蒙,前线诸将,多乏作战经验,加上众寡悬殊,后果不难设想,我辈将为亡国之奴了!” 
桓冲也叹了一口气,似乎有些儿同意桓玄的说法,苦笑道:“正是因大军压境,所以我们别无选择。谢安或许不如你想像般的不济事,谢玄更是有勇有谋的勇将。小弟!好好助我守稳荆州,其他惟有看我大晋的气数。” 
桓玄移往桓冲身旁,双目寒芒闪闪,冷然道:“大哥怎可听天由命?凭你一言九鼎的份量,只须大哥点头,我立即率兵到建康晋见圣上,痛陈利害,说不定可令圣上回心转意,那方是万民之福。” 
桓冲仍没有看他,摇头道:“阵前易帅,岂是智者所为。且北府诸将怎肯心服,更让抗敌大计乱成一团,徒令小人如司马道子者趁机起哄,来个混水摸鱼,此事绝不可行。” 
桓玄大恨道:“大哥!我们桓家绝不可一错再错,当年爹已要求晋窒为他行“九锡”禅让之礼,若非谢安、王坦之等一意拖延,爹早坐上皇位,天下再不是司马氏的天下,而是我桓氏的天下。只恨爹不久病逝,大哥又无心皇座,现在……” 
桓冲终于朝他瞧来,双目神光闪闪,大喝道:“闭嘴!现在晋室需要的不是内争而是团结,我们只有做好本份,方或不致沦为亡国之奴。你给我滚回宜都,若有闪失,休怪我桓冲不顾兄弟之情。立即滚蛋!” 
桓玄与桓冲对视片晌,欲言又止,终一言不发的忿然去了。 

夜幕低垂下,一艘战船从寿阳开出,循淝水北上,进入淮水后改向西行,逆流朝颖水与淮水交接处的颖口驶去。 
船上全是寿阳镇将胡彬的亲兵,因刘牢之千叮万嘱,此事必须保持最高机密,不得泄漏丝毫风声,任务只为送一个人到颖口,至于有何目的,以胡彬前线重将的身份地位,仍给蒙在鼓里。最气人的是派来的小小裨将刘裕亦对他守口如瓶,不肯透露端倪,而与他见面后所说的话加起来不到十句。 
胡彬和刘裕立在船头,后者正精光闪闪的打量淮水北岸的形势。 
胡彬忍不住试探道:“刘裕你对边荒的情况是否熟悉呢?” 
刘裕神色冷静的微一点头,不亢不卑的道:“下属确曾多次奉命到过边荒探听消息。” 
胡彬忍不住留心打量他,皆因好奇心大起,今次刘牢之派刘裕到边荒来,胡彬认为根本是多此一举,因为前线军情的重责,一向由他负责,自闻得苻坚南下,他早侦骑尽出,多这么一个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何况此子顶多二十来岁,经验肯定不足。不过他却并不敢小觑他,因为刘裕似是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沉着自信,令人感到他日后必非池中之物。 
刘裕只是比一般人稍高的高度,生得方脸大耳,结实粗壮,相貌堂堂,双目神藏而不外露,双掌特别宽厚,虽没有作态,总给人暗含某种充满爆炸性的惊人力量的奇异感觉。 
胡彬道:“进入边荒后,你便得孤军作战,我的人均帮不上忙。我真不明白参军大人派你到边荒集有何作用?那里的汉人已走个一干二净,胡人见着汉人便杀,他们手段残忍,若你被他们生擒活捉,泄露我们的机密,会是弄巧反拙。” 
刘裕漫不经心的道:“下属地位低微,对军情所知有限,且若见势色不对,会先一步自尽,将军请宽心。” 
胡彬见如此施压,刘裕仍不肯吐露只字片言,心中有气,再不说话。 
战船缓缓往右岸靠去,颖水从北面滚滚而至,汇入淮水,再朝南倾流,雨水交激,水流变得湍急起伏,船体轻颤。 
刘裕目光投在淮水北岸,颖水似若从无尽的远处倾流而来,岸旁是无有穷极的平原荒野,由此北上,凭他的脚程,一夜工夫可抵达边荒集前另一座废城汝阴,从那里再走两天,便是边荒集,心中不由涌起奋发的豪情壮气,连他身旁的胡彬也不知道的是他此行不但关乎到晋室的存亡,也关乎到他刘裕一生人事业的荣枯。他一直在等待这么一个机会,只是从没想过不是在沙场上两军交战下立功,而是深入敌后去进行近乎没有可能的使命。 
战船贴近岸缘,胡彬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